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梅江区联合中学 古秋玲
一、文体知识 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直击高考】 考查题型:简答题。 一般设置3小题。 考查赋分:25分。
高考阅读题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严冬海猎 》 作者 陈秉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严冬海猎 》 作者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她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海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是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娄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的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答案】 ①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海龙一家生活的艰苦)。或:渲染气候的寒冷,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 ②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或: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 17. 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8.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环境描写在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命题模式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为小说的情节设置提供了一个创造的舞台,就好像有了梁山才会有《水浒传》一样,环境描写不仅为情节设置了大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它还参与到了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为人物性格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林冲从东岳庙到野猪林再到沧州,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最后逼上梁山,完成了人物性格上和思想上的飞跃。
环境必须是典型的,只有典型环境才能产生典型人物。 林黛玉就是在长期寄人篱下的环境中变得越发多愁善感的,她的敏感——别人无意的举动她都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蔑,也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社会环境) 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甚至于“官不聊生”,导致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产生的社会环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自然环境) 提示: 1.正面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风雪(环境描写) 内容 写法 作用 正面描写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侧面描写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内容 写法 作用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正面描写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3)那雪正下得紧。 (4)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 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侧面描写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 2. 烘托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3. 推动情节发展。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隔门偷听 身 寒 沽 酒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途 中 见 庙 大 石堵门
《林黛玉进贾府》 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大”字“敕”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更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这都是贾府权力、地位的象征 。
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繁琐的礼节 富贵尊荣 等级森严
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往往对人物个性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自然环境则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