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理與食物利用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肥胖與癌症肥胖與癌症. 何謂肥胖 ? 如何算肥胖 ? 身體質量指數( BMI ) : 體重 ( 公斤 )/ 身高 ( 公尺 ) 2 BMI 正常 BMI >24-27 體重過重 BMI 輕度肥胖 BMI 中度肥胖 BMI > 35 重度 肥胖.
Advertisement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食物利用與生理恆定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 ─ 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能量營養素 : 醣類、油脂、酒精、蛋白質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碳水化合物:太陽光能的捕手.
腸胃道保健 丘志威 博士 前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常見消化系統的疾病 潰瘍 (ulcers) 胃 ( 心 ) 灼痛 (heartburn) 便秘 (constipation) 大腸直腸癌 (colon cancer)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痔瘡 (hemorrhoids)
食物利用與生理恆定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1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 ─ 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腸內小世界 健康大關鍵. 93 年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 1. 惡性腫瘤 2.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5. 事故傷害 6. 肺炎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8. 腎炎, 腎徵候群, 腎性病變 9. 自殺 10. 高血壓性疾病.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六下(南一版)
飲食與體重控制健康飲食新主張 游本彥(海王子)老師. 台灣地區 91 年十大死因比較表 死亡原因 % 男性 % 女性 % 1.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腦血管疾病 9.46 腦血管疾病 8.94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9.01 心臟疾病.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化妝品學概論 油相原料 教學者 曾平禎 美容科教學檔案. 合成性 植物性動物性 礦物性 油相原料的功能.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新陳代謝( metabolism ) 1. 同化作用:生物不斷由體外攝取物質合成身體 內物質的現象 2. 異化作用:將生物體內物質分解,釋出能量供 生物生理活動的現象.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動物怎樣獲得養分??? In a word………..吃…….Eat………. 人: 雙手 ↓食物 嘴巴.
處理食物的機器─消化系統 作者:周律廷.
焦點6 消化系統.
消化作用 胞外消化 化學消化 胞內消化 物理消化 胞外消化 消化管,消化腔 容納磨碎食物 消化腺 分泌酵素.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營養標示看仔細.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認識 菸、酒、檳榔 對身體的危害 一同保護你的身體健康 製作者:楊婉瑄.
主講人 / 三軍總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研究室 賴鴻政醫師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認識營養&標示 營養師:蘇旭儀.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認識六大類食物與均衡飲食 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早餐 早餐 饅頭 白饅頭 Kcal 芋頭饅頭 Kcal
Rapid test iFOB及Transferrin的快速檢驗試劑於上、下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
103年02月13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菜 1 鮮炸鯖魚片 行政
第 3 章 生物體與營養 3-4 動物如何 獲得養分.
對大腸直腸癌的認識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前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 腹部不舒服或疼痛。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節恆定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消化作用與營養 第三節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四節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人體的消化系統.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中老年人疾病的防治 衛生署新竹醫院老人內科主任吳泉昌.
請各位遊客先準備→ 三包行李:醣類、蛋白質、脂質。 個人用具:暈車藥、雨具。
膳食纖維.
認識糖尿病,生活更甜蜜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第五章 消 化 系 统 alimentary system 组成 功能 作业
認識食品營養標示 資料取自中原食品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腸胃炎,怎麼吃呢 ? 主講人 : 楊翊吟 指導營養師 : 陳盈君營養師. 腸胃炎症狀 止瀉藥 ?
 愛尚它®等滲鉻配方粉末 © 2011 美安臺灣公司版權所有.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第 22 章  消化作用與體內恆定.
人體的構造系統:完美的機器.
The construction of cells
Diabete.
The construction of cells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健康食物.
生命週期營養-成年期 KOREAN FOOD 韓國菜.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體生理與食物利用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96年) 所有死亡原因 主要癌症死亡原因 全體 男性 女性 惡性腫瘤 肺癌 肝癌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結腸直腸癌 順位 全體 男性 女性 1 惡性腫瘤 肺癌 肝癌 2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結腸直腸癌 4 事故傷害 女性乳癌 口腔癌 5 糖尿病 胃癌 6 肺炎 食道癌 子宮頸癌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攝護腺癌 胰臟癌 8 自殺 淋巴癌 膽囊癌 9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10 高血壓性疾病 膽囊 卵巢、輸卵管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死因統計

消化與吸收 25 cm 50 ml  1500 ml Right Left lobe Low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 40-50 mL Common bile duct 1 ft 9 ft 6-9 in Surface area 300 m2

                                                              

                                                                                    

膽固醇 膽色素

Clinical Features of FAP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家族遺傳性大腸瘜肉症 Estimated penetrance for adenomas >90% Untreated polyposis leads to 100% risk of cancer Risk of extracolonic tumors (upper GI, desmoid, osteoma, thyroid, brain, other)

提問一 消化道哪一個部位失去功能或切除,對健康的影響最大? 理由?

消化系統的功能 攝取食物﹙ingestion﹚,除了胎兒之外,這是獲取營養最正常而健康的方式。 推送食物﹙propulsion﹚在消化道中前進,以完成消化與吸收程序。 以機械方法與化學方法分解食物﹙digestion﹚,釋放食物中的營養素與機能成分 吸收﹙absorption﹚營養素與機能成分,進入血液以運送全身利用。99%的醣類,92%的蛋白質和95%的脂肪都可被消化吸收。 排除無法吸收的食物殘渣和廢物﹙defecation﹚。

消化道(Digestive system) 口腔 Mouth 少於 1 分鐘 攝取食物,牙齒咀嚼嚼碎食物,接受唾液,消化碳水化物 唾液腺 Salivary glands 分泌唾液,澱粉酶 食道 Esophagus 約10 秒 食物的通道,藉由肌肉收縮,將食物送到胃 胃 Stomach 1-2小時 儲存食物,與胃酸混合,開始消化蛋白質,吸收酒精 小腸 Small intestine 7-8小時 接受肝臟與胰臟的分泌液,進行機械性與化學性的消化,分解食物,吸收各種營養素 大腸 Large intestine 12-14小時 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接受食物殘渣供微生物進行發酵分解。末段的直腸暫時儲存腸道廢物。肛門控制排便

消化道附屬器官 肝臟 Liver 膽囊 Gall bladder 胰臟 Pancreas 分泌膽汁到十二指腸,幫助脂肪消化;體內營養素代謝分配的第一站 膽囊 Gall bladder 儲存膽汁,以供消化之用 胰臟 Pancreas 分泌消化液,含有種類豐富的消化酵素,在十二指腸中分解食物中各類營養成分

消化道機能可受腦部控制

消化系統的物流: 血液循環

消化系統的物流: 腸肝循環: 有效的資源回收 膽鹽循環利用 每天流量20-30 g 總存量 = 2 - 4 g 每天合成量 = 0.3-0.5 g Figure 2.16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提問二 有人說可樂酸度很強, 會溶化鐵釘;所以喝可樂可能會使胃壁受傷 這個說法正確嗎? 理由是?

消化道的組織結構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組織結構有差異 http://arbl.cvmbs.colostate.edu/hbooks/pathphys/digestion/basics/gi_microanatomy.html

消化作用: 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程序 機械性作用 化學性反應:消化液成分 經由咀嚼、攪拌等力量將食團粉碎,形成食糜,以協助酵素的作用。 胃酸有助於礦物質營養素的溶解與蛋白質的變性。 膽酸與膽鹽具有乳化劑的作用,可以幫助脂肪溶解。 各種消化酵素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進行水解反應,使大分子分解成可供吸收的小分子。 酵素是複雜的蛋白質分子,可以催化化學反應,但它本身並不會變化,所以可以重複使用。 總共有一百多種酵素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

消化酵素來源與作用 唾液腺 唾液澱粉酶 澱粉 舌下脂解酶 油酯 胃 胃蛋白酶 蛋白質 胰臟 磷脂質 DNA, RNA 胰蛋白酶 胰凝乳蛋白酶 胰澱粉酶 脂解酶 磷酯酶 磷脂質 核酸酶 DNA, RNA

消化酵素來源與作用 小腸細胞 雙胜酶、三胜酶 雙胜肽、三胜肽 鹼性磷酸酶 有機磷酸化合物 異麥芽糖酶 寡醣與糊精 蔗糖酶 蔗糖 乳糖酶 乳糖

吸 收 作 用

消化道的水分平衡 消化道內的水分來源 每天體積 ﹙毫升﹚ 唾液 胃液 膽汁 胰液 小腸液 1500 2000 500 1500 1500 消化道總分泌量 飲食攝取 總量 7000 2000 9000 小腸吸收水量 大腸吸收水量 再吸收總量 7500 1400 8900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也稱為「非澱粉性多醣」 來源: 利用: 無法被人體的消化酵素所分解。 天然: 植物細胞壁與細胞間質所含的多醣成份,維持植物細胞結構所必需的成分 人工合成或製造的不消化多醣成分也歸屬此類 木質素也歸類在膳食纖維,但是它的化學組成不是醣類。 利用: 無法被人體的消化酵素所分解。 29

膳食纖維與消化道健康 膳食纖維攝取量與排便量的關聯 大腸癌與排便量的關聯                                                                                                  30

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與注意事項 建議攝取量: 水分攝取配合增加: 兒童與老人: 每天20-35公克膳食纖維就可以使排便順暢,降低大腸癌的危險,並且預防便秘、痔瘡、憩室炎等。 攝取量加高並沒有額外的益處,會干擾礦物質營養素的吸收。若方法不當也會造成不適症狀。 水分攝取配合增加: 若水分不足,糞便會乾硬,反而增加便秘的困擾。 攝取量突然大增,會增加腸道氣體而引發脹氣。 兒童與老人: 胃納量較小,不宜給予過量。 注意不會降低食量,以免排擠其他食物的攝取,導致熱量與營養素攝取不足的危險,因此這些人群 31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乳糖不耐症不是病 食物過敏 胃食道逆流症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大腸激躁症

潰瘍和心灼熱 胃和十二指腸的表層保護機制損壞時,胃酸和消化酵素就會侵蝕胃壁和腸壁,形成潰瘍 胃食道逆流症 胃酸逆流,導致心臟附近的食道灼痛 原因:壓力,焦慮,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等消炎藥物 預防:富含纖維的飲食

提問三 胃潰瘍是壓力大和刺激性食物引發的? 治療方法只要多休息減輕壓力,避免刺激性食物即可?

胃潰瘍與幽門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圖片來源:This picture is of Dr. Marshall's stomach biopsy, taken 8 days after he drank a culture of H. pylori. This image is from the Helicobacter Foundation website: www.helico.com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illpres/index.html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illpres/index.html

有效療法: 抗生素

胃食道逆流症 盛行率: 病理:下食道括約肌(LES) 功能異常 症狀:食道發炎、潰瘍、 增加食道癌風險 病因: 義大醫訊 2008;4(6) http://www.edah.org.tw/journal/29/08.html 盛行率: 台灣:1978, 9%; 2007, 30% (15%黏膜損傷) 西方國家: 20-40% 病理:下食道括約肌(LES) 功能異常 症狀:食道發炎、潰瘍、 增加食道癌風險 病因: 飽食大餐、躺臥 腹部受壓: 肥胖、懷孕 LES放鬆:藥物、咖啡、抽菸 先天缺陷

腹 瀉 原因:細菌或病毒感染,缺乏免疫力,以及營養素缺乏。 腹 瀉 原因:細菌或病毒感染,缺乏免疫力,以及營養素缺乏。 後果:耗盡體內的水份和營養素,導致營養不良,對嬰幼兒的影響特別嚴重。嚴重或持續兩週可能會導致脫水,心臟和腎臟功能失常,甚至死亡。 休養:需要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補水之後,都該吃固體食物;不要迷信腹瀉時應該「讓腸胃休息」。 可用食物:優格,米飯、雞肉,馬鈴薯,蔬菜和其它榖類都容易消化,而且能提供修補腸道所需的營養素。 禁忌:不要喝含糖飲料,或含糖超過2%的運動飲料。高糖飲料不會加強水份的吸收,反而會使加重脫水問題

便 秘 症狀: 糞便乾硬,或是排便困難與痛苦。 便 秘 症狀: 糞便乾硬,或是排便困難與痛苦。 病因: 糞便在大腸中形成,如果長時間抑制排便,大腸吸收了水分,糞便就變乾硬了; 服用中和胃酸的制酸劑、鐵補充劑、食量太少以及欠缺膳食纖維等。 預防與紓解: 充足的水分與膳食纖維,每天吃20到30克的膳食纖維,加上8到10杯的水。 膳食纖維來源: 以全榖類最為豐富,蔬菜水果的水分高,提供的纖維量較少。 有人使用瀉藥刺激腸道蠕動來紓解便秘,也可服用吸水性纖維成分,以吸附水分並增加糞便體積,後者比較安全。 頻繁使用瀉藥,應有醫師的照護。

痔 瘡 病因: 直腸與肛門的靜脈腫大,因為血管在排便時受到極大的壓力; 危險因子: 懷孕、肥胖、長坐、劇烈咳嗽或噴嚏、便秘引發排便用力等,都會加重。 飲食建議: 與消除便秘一樣,水分與膳食纖維都要充足。 估計50歲以上的人約有半數都有痔瘡,不過未必自知,只有發生痛癢或便血才會驚覺。

膽囊結石 危險因子: 症狀: 預防: 過重與肥胖(女性) 年紀增大 (男女) 膽囊收縮減少 膽汁成分改變,膽固醇增多,膽鹽減少 快速減重與長期節食,肝臟代謝大量脂質,並排出大量膽固醇 症狀: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等 預防: 避免過重,不要快速減重,多用植物性食品,增加纖維攝取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嬰幼兒很少會有乳糖不耐症,小腸都具有乳糖酶;但隨著成長,2歲開始減少,世界上95%的成人都沒有乳糖酶。 過去將乳糖不耐症視為疾病或機能缺乏,現在經由基因體的研究而了解這是成年的正常生理現象。 少數北歐與非洲族裔卻在成年之後保留了乳糖酶,稱為乳糖酶續存性 (lactase persistence) 。 你有乳糖不耐症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吃了含乳糖的食物15分鐘到數小時之後,胃腸脹氣。 乳糖不耐症要怎麼辦? 不要完全拒絕把牛乳和乳製品!不然會失掉鈣與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可以利用優格或乳酪等醱酵乳製品, 每次飲用的牛乳量不要太多,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例如添加在玉米濃湯中,避免空腹飲用。 如果有嚴重的耐受不良,就要改用其他涵蓋豐富的食物,來彌補乳品的營養。

環境與基因

提問四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學習心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