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與新海誠
宮崎駿經歷 宮崎駿在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宮崎駿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他後來許多作品當中都反覆出現飛行的概念。 日本動畫師、動畫導演、及漫畫家。大學畢業後踏入動畫製作工作,日後成為日本知名動畫廠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執導過12部長篇動畫電影,至2013年9月宣布退休。
作品特色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他的作品也經常出現飛行、兒童心理及青春期的思想。 劇情創作上,不常將腳本、結局一次寫好,多採用一邊製作、一邊決定劇情下一步內容的即興方式。 宮崎駿在他的動畫作品中使用非常人性化的程序。此外,吉卜力工作室也大量使用水彩藝術。與美國動畫相異,吉卜力工作室採用同時創造劇本及記事板的方法,動畫及記事板在故事完成之前就已經開始製作。
作品 1979年:《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1984年:《風之谷》 1986年:《天空之城》 1988年:《龍貓》 《螢火蟲之墓》 1989年:《魔女宅急便》 1992年:《紅豬》 1997年:《魔法公主》 2001年:《神隱少女》 2004年:《霍爾的移動城堡》 2008年:《崖上的波妞》 2013年:《風起》
新海誠經歷 大學畢業後於日本Falcom工作,製作同公司電子遊戲(卡卡三部曲)等的開頭片影片的同時也一面製作著獨立製作的動畫。是動畫作家和電影導演。於2002年公開獨立製作的動畫短片《星之聲》後開始受到矚目。
作品特色 獨特的風格就是帶領觀眾進入他世界觀,既平靜又哀傷。作品注重的是細節的「刻畫場景」,彷彿從 2D 畫作上直接移置 3D空間中的人物,刻畫出這些細節突出的人物性格與心情意境的描繪人物,感受真實。 所謂「距離產生美」,這話用在新海誠的作品中是非常貼切的,「距離」是他各作品中戲劇性產生的源頭。 色彩配置相當豐富擅長描繪廣闊的天空和雲彩。
作品 她與她的貓(日語:彼女と彼女の猫,1999年) 星之聲(日語:ほしのこえ,2002年)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日語: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2004年11月20日上映) 秒速5厘米(日語: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2007年3月3日上映) 追逐繁星的孩子(日語:星を追う子ども,2011年5月7日上映) 言葉之庭(日語:言の葉の庭,2013年5月31日上映)
影片觀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4lQ0is_EO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F3cPdoHcE
兩者作品呈現方式 宮崎駿(魔法公主) 新海誠(秒速5厘米)
景色比較 宮崎駿(霍爾的移動城堡) 新海誠(言葉之庭)
人物比較 宮崎駿(神隱少女) 新海誠(言葉之庭)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AB%E5%B4%8E%E9%AA%8F#.E5.8B.95.E7.95.AB.E5.89.B5.E4.BD.9C.E9.81.8E.E7.A8.8B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6%B5%B7%E8%AA% A0#.E9.9F.B3.E6.A8.82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83055099304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8%A8%80%E8%91%89%E4%B9%8B%E5%B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