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論仁 (100上,康熙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論語》中的「仁」 與「禮」. 一、什麼是「仁」? 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 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 不懼。」
Advertisements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论语》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 余功清 一、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子曰: “ 有教无类。 ” 子曰: “ 君子贞而不谅。 ” 子曰: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子曰: “ 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 “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罕篇. 1. 顏淵感嘆:「仰之彌高,鑽之彌 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當中的 「之」指的是?這段話在讚嘆誰有 何表現? 2.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中的 「彌」意思是? ( 等同於「日久彌 新」的「彌」 )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看日历.
時間 海山國小 黃琳惠老師製作.
第四課 Dialogue I: Talking about Hobbies
《论语》论君子 钱逊
《论语》精选.
Nickname(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春曉》.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夫子之道.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年 月 日.
常見的傳染病.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異同 三 四 Q3 請問在〈岳陽樓記〉中 第一段的 4w 1h ? When. Who. Why. Where. how.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Diagnosis Breast ( tumor at 9 o'clock ),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Nuclear grade 3/3 第一題 第六碼 分化程度 key word 部 位 形 態 carcinoma Ans : C50.8 Ans.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認識反義詞.
Shift Happens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聲音地圖.
DAII Talking about studying Chinese
第九課 買東西 Lesson 9 Shopping
Sān cūn yān jiǔ tái liù tíng.
一去二三里.
Shui 水 water.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Here is a gift; have you receive it? 眼睛看不到,你心會知道。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臺中市106年度國小學生籃球聯賽國小男童甲組賽制表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扭蛋不倒翁 游伯松 老師.
聖 哲 典 範.
In the School Zài Xué xiào lĭ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年度第1學期 生物學與性別平等關係 講義下載網址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7971.
IMAGINE IMAGINA Autor: John Lennon Singer: Connie Talbot
要將一切獻與神 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壇上面 火才在這裡顯現
孔子與儒學的興起.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就在這裡 Right Here.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超越的基督 (一)逼迫當中,信息勉勵(引言).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7的乘法口诀 新乡市凤泉区宝山路小学 孙继霞.
彼此同心 (羅馬書12:15-17).
居家問題小偵探.
約伯:父親的虔敬 伯一1-5 朱世平牧師.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104年臺中市市長盃籃球錦標賽 國中男子組賽制表 預賽(21隊)(共21場)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論語 論仁 (100上,康熙版)

(一) 子曰: 孔子說: 「巧言1, 「說討人喜歡的話來諂媚人, 令色2, 裝出討人喜歡的臉色來奉承人, 這種人是很少具有仁心的。」 鮮3矣仁。」 ──學而第一.3 孔子說: 「說討人喜歡的話來諂媚人, 裝出討人喜歡的臉色來奉承人, 這種人是很少具有仁心的。」

(二) 子曰: 孔子說: 「里仁為美1。 「鄉里間具有仁厚的風俗,是一件美事。 擇不處仁2, 選擇風俗不仁厚的地方作為住所, 焉得知3?」 ──里仁第四.1 孔子說: 「鄉里間具有仁厚的風俗,是一件美事。 選擇風俗不仁厚的地方作為住所, 怎能算是明智呢?」

(三) 孔子說: 「不仁的人 不可以長久處於貧賤窮困的環境中, 也不可以長久處於富貴安樂的環境中。 有仁德的人,能夠很自然地依仁道而行事; 子曰: 「不仁者, 不可以久處約1, 不可以長處樂2。 仁者安仁3, 知者利仁4。」 ──里仁第四.1 孔子說: 「不仁的人 不可以長久處於貧賤窮困的環境中, 也不可以長久處於富貴安樂的環境中。 有仁德的人,能夠很自然地依仁道而行事; 明智的人,知道仁道可以利人利己,也能夠依仁道而行事。」

(四) 孔子說: 子曰: 「用心公正無私, 「剛1、 行事果敢堅忍, 毅2、 性情質樸無華, 木3、 言語謹慎似遲鈍, 訥4, 具有這四種品德的人就很接近於仁道了。」 子曰: 「剛1、 毅2、 木3、 訥4, 近仁。」 ──子路第十三.27

(五) 子曰: 孔子說: 「志士仁人, 「有志於仁的人和具有仁德的人, 無求生以害仁, 不會為了苟且求活命而損害仁道; 有殺身以成仁。」 ──衛靈公第十五.8 孔子說: 「有志於仁的人和具有仁德的人, 不會為了苟且求活命而損害仁道; 只有犧牲生命以成就仁道。」

(六) 顏淵問仁。 子曰: 「克己復禮1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2仁焉。 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顏淵問怎樣才能做到仁的地步 孔子說:「克除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能合乎禮,便是仁了 果真有一天能夠克除自己的私欲,使得凡事都能合乎禮, 那麼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你是位仁者。 實踐仁德完全要靠自己下工夫 難道還要靠別人嗎?」

顏淵曰: 顏淵說: 「請問其目3?」 「請問實踐的具體條目是什麼?」 子曰: 孔子說: 「非禮勿視, 「不合禮的事不要看,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回雖不敏, 請事斯語4矣!」 ──顏淵第十二.1 顏淵說: 「請問實踐的具體條目是什麼?」 孔子說: 「不合禮的事不要看, 不合禮的話不要聽, 不合禮的話不要講, 不合禮的事不要做。」 「我雖然不夠聰敏, 但一定會照老師指示的話去做。」

(七) 仲弓問怎樣才能做到仁的地步。 孔子說: 「出門待人接物時,態度要像拜見貴賓般的恭敬;使役治理人民時,態度要像承辦隆重祭祀般的恭敬。 自己所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加到他人身上,時時為他人設想。 這樣子,在諸侯的國邦做官就不會招人怨恨,在卿大夫之家做官也不會招人怨恨。」 仲弓說:「我雖不夠聰敏,但一定會照老師指示的話去做。」 仲弓問仁。 子曰: 「出門如見大賓1, 使民如承大祭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邦3無怨,在家4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第十二.2

(八)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問知1。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2。子曰: 「舉直錯諸枉, 能使枉者直。」 樊遲問怎樣才能做到仁的地步。孔子說:「愛護眾人。」 又問怎樣才能做到智的地步。孔子說:「明察人的善惡。」 樊遲未能明白。孔子說:「舉用正直的人,罷黜那些邪曲不正的人, 就能使邪曲的人也正直。」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問知1。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2。子曰: 「舉直錯諸枉, 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 見子夏,曰: 「鄉4也, 吾見於夫子 而問知, 子曰: 『舉直錯諸枉, 能使枉者直。』 何謂也?」 樊遲退出後, 見到子夏,說道: 「剛才 我去見老師 向他問智, 他說: 『舉用正直的人,罷黜那些邪曲的人,就能使邪曲的人也正直。』 這是什麼意思呢?」

子夏曰:「富哉言乎! 子夏說:「這話含意太深廣了! 舜有天下, 舜有了天下, 選於眾, 在眾人中選用臯陶,作為他的臣子, 舉臯陶, 不仁者遠矣; 湯有天下, 舉伊尹, 不仁者遠矣。」 ──顏淵第十二.22 子夏說:「這話含意太深廣了! 舜有了天下, 在眾人中選用臯陶,作為他的臣子, 那些不仁的人也就遠離了; 湯有了天下, 在眾人中選用伊尹,作為他的相, 那些不仁的人也就遠離了。」

(九) 樊遲問仁。 子曰: 「居處1恭, 執事2敬, 與人3忠。 雖之4夷狄, 不可棄也。」 樊遲問怎樣才能做到仁的地步。 孔子說:「 ──子路第十三.19 樊遲問怎樣才能做到仁的地步。 孔子說:「 日常的生活起居要恭謹, 做事情要敬慎, 對待人要忠誠。 即使是到了蠻夷地區, 也不可以廢棄以上三項原則。」

(十) 子貢問要怎樣去培養仁德。 子貢問為仁。 子曰: 孔子說: 「工欲善其事, 「如同工匠想製作成精巧的器物,一定要先磨利所使用的工具一般。 因此居住在一個國邦中,要尊奉這國的賢大夫, 結交這國的仁士,以期得到他們的教導,與他們互相切磋,來培養自己的仁德。」 子貢問為仁。 子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1。 居是邦也, 事2其大夫之賢者, 友3其士4之仁者。」 ──衛靈公第十五.9

(十一) 子張向孔子請問怎樣培養仁德。孔子說:「能實行五種德行於天下,這便是仁了。」 子張問仁於孔子。 孔子曰: 子張問是哪五種德行? 孔子說:「這五種德行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給人恩惠。 子張問仁於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 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1, 對人恭敬,就不會遭受侮辱; 寬則得眾2, 待人寬厚,就能獲得眾人的擁戴; 信則人任3焉, 待人信實,就可以得到信任; 敏則有功4, 惠則足以使人5。」 ──陽貨第十七.6 對人恭敬,就不會遭受侮辱; 待人寬厚,就能獲得眾人的擁戴; 待人信實,就可以得到信任; 做事勤敏,就會有功績表現; 給人恩惠,就足以使役治理人民。」

(十二) 子貢曰: 子貢問: 「如有博施1於民, 「如果有人能夠做到廣施恩德於人民, 而能濟眾2, 又能夠幫助大眾解決困難, 何如? 可謂仁乎?」 子曰: 「何事於仁3, 必也聖乎! 堯、舜其猶病諸4! 子貢問: 「如果有人能夠做到廣施恩德於人民, 又能夠幫助大眾解決困難, 這個人怎麼樣? 可以說是有仁德的人嗎?」 孔子說: 「這哪裡只是仁的事, 那必定是聖人了。 連堯、舜都還為做不到這種地步而感到遺憾呢!

自己想要能夠依正道立身處世,也協助他人能夠依正道立身處世;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5。 能近取譬6, 可謂仁之方也已!」 ──雍也第六.28 具有仁德的人, 自己想要能夠依正道立身處世,也協助他人能夠依正道立身處世; 自己想要通達正道,也協助他人通達正道。 能夠就近以自身做例子,為他人設想, 可以說是求仁的方法了。」

(十三) 子夏曰: 子夏說: 「博學而篤志1, 「廣博地學習各種道理,堅定自己的志向, 切實針對自己不明白的事來請問,就切近的問題來思考, 切問2而近思3; 仁在其中矣。」 ──子張第十九.6 子夏說: 「廣博地學習各種道理,堅定自己的志向, 切實針對自己不明白的事來請問,就切近的問題來思考, 仁道就在這裡了。」

(十四) 子曰: 孔子說: 「仁遠乎哉1? 「仁道距離我們很遠嗎? 我欲仁, 其實仁道是本來就存在我們內心的, 斯2仁至矣!」 ──述而第七.29 孔子說: 「仁道距離我們很遠嗎? 其實仁道是本來就存在我們內心的, 因此只要我想求得仁道,仁道自然就會來了。」

(十五) 子曰: 孔子說: 「當仁, 「當我們面臨行仁之事時, 不讓於師1。」 雖是對於老師,也不必謙讓,可以毫無顧避的勇敢去做。」 ──衛靈公第十五.35 孔子說: 「當我們面臨行仁之事時, 雖是對於老師,也不必謙讓,可以毫無顧避的勇敢去做。」

(十六) 子曰: 孔子說: 「富與貴, 「富裕與地位高貴, 是人之所欲也; 是人人所希望得到的, 不以其道得之, 不處也1。 孔子說: 「富裕與地位高貴, 是人人所希望得到的, 但是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 就算得到了,君子也不願享有。

貧與賤, 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2。 貧窮與地位低下, 是人人所厭惡的, 但是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避免它, 就算遭遇到了,君子也不逃避。

所以君子即使是在很短暫的時間也不違背仁, 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3? 君子無終食之間4 違仁, 造次5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5 一個君子如果離開了仁, 又怎麼能成為君子呢? 所以君子即使是在很短暫的時間也不違背仁, 在急遽倉促的時候還是堅守仁道, 在困頓流離的時候也還是堅守仁道。」

(十七) 有子說: 「一個人做人能夠孝順父母,敬事兄長, 卻會冒犯長上的, 那必然很少了。 不喜好冒犯長上, 卻喜歡作亂的, 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1, 而好犯上者, 鮮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2。 有子說: 「一個人做人能夠孝順父母,敬事兄長, 卻會冒犯長上的, 那必然很少了。 不喜好冒犯長上, 卻喜歡作亂的, 那就更不會有的。

根本建立了,一切做人的道理就由此而生了。 君子務本3, 本立而道生4。 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學而第一.2 君子凡事講求根本, 根本建立了,一切做人的道理就由此而生了。 孝悌, 應該是行仁的根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