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分析综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Advertisements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查詢窗口單一化及 無紙化作業規劃. 2 大 綱 壹、作業原則 貳、作業方式 參、提供資料內容 肆、配合事項.
加強輔導課程家長簡介會 時間: 9 月 30 日(二) 晚上 : 6:45 至 8 : 00 地點:禮堂.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司 法 考 试 题 2002年——2009年.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Teacher :唐加步.
5、23高一语文组集备.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一节 我知我.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选考) ——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补上一课 如何读懂小说 第1讲 情节 第2讲 人物 第3讲 环境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执着 因为我们是戴中教师所以我们更加努力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节 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三、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第41课 公民的财产权 .
欧洲西部 要点·疑点·考点 欧洲西部 1. 自然环境 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英 德 美 法 标志 1689年 《权利法案》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年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权力中心 皇帝 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100年學測題目分析.
《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题型特点和答题指导.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十一单元 第25讲 第25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和全球化趋势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与病人心理护理的关系〉.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主讲人:张丽娜 教科院03教育.
第 11 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二编* 流转税 流转税概述 第三章 增值税 第四章 消费税 第五章 营业税 第六章 关税.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古文明中的直角三角形.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第十一課 近體詩續選 (一)寄黃幾復  黃庭堅 (二)觀書有感之一 朱 熹 (三)颶風   鄭用錫.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案例練習-鑑定及需求評估 分組教師之考試版 (201002修訂).
第七課 勞山道士 蒲松齡.
初级会计实务 第十章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主讲人:杨菠.
课堂回顾 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及处理 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处理: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第16课时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 考 纲 内 容 要 点 探 究 考 点 解 读.
时政研修室 抓住3个基础知识点 高效训练5个题 掌握2个核心考点 课时限时检测.
洋流(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八单元第二节 社会规则与正义 第二课时 做有正义感的人.
会计学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2讲 流域的综合治理——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九章 广告评估.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专题七复习.
世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自然界是物质的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时 信用工具和外汇 建行龙卡 工行 牡丹卡 农行 金穗卡.
星期四 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
行程設計、登山計畫與山難留守 講師:張志湧.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1讲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工业区位因素。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第4课时 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輔英科技大學 J401國際會議廳 操作說明 使用控制室觸控面板操作會議廳影音功能:
初级职称前导课 第一章 资产 主讲老师:海伦老师(兰老师).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分布.
不動產估價.
第二节 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中心对称图形.
第五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序偶及直角坐標系統.
数学建模示例 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 问题分析 模型假设 通常 ~ 三只脚着地 放稳 ~ 四只脚着地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节 分析综合

(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B项,因果关系于文无据;C项,“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误,原文表明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聚合“没有具体目的”;D项,乡民“终老于斯”的原因表述错误。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B项,“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不准确,原文是说“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因为……所以……”这一因果关系也属无中生有;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说礼俗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不准确。 答案:B

要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从学习性阅读来说,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从应试性阅读来说,信息就是试题涉及到的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包括图表等)所表达的内容,即作者以文字或其他符号为载体传达出的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筛选信息,是对信息载体进行分析、概括、判断、组合、提取,并从中选出所需要的信息;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类、重组或归纳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核心能力,需要考生按特定要求从文中筛选出有关信息,或是将一些相关信息作归纳整理。一般来说,经过信息整合,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就会上升一个层次。一般论述类文章十分注重信息整合能力的考查,信息区间相对较大,信息源一般不是单一的。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是命题者根据从文本中筛选并整合的信息,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或命题人对文中所传达的信息重新进行或正或误的整合,要求考生从中选择出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通读全文,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审视题目要求,本题要求的关键:“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表述不正确”,细读每个选项,在文中找到有效的对应信息,仔细辨明,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首先确定A项所述内容属于“对围棋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对应信息,在文本第三段、第二段可以找到对应的“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由此可以判断A项表述正确,同样方法可以确认B、D两项与原文相符,表述正确。C项,对应的信息在第五段结尾“人们开始从生命……艺技”,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故答案为C。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扰项时常用的方法:①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

②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③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等;④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⑤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祐坊而改称宝祐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暮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道桥名断,从来金勒①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

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

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 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先根据题意,找到筛选信息的标准。本题的筛选标准是“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然后根据标准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相关信息。通过阅读原文可知信息主要集中在第四、五段。第四段中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逐渐被淘汰”的句子。第五段有“五代以后,特别是……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由此可以判断出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被淘汰的原因。 答案:D

要点二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为使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而选择的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结构,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指的是对材料的组织及安排方法。

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证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论述思路的能力。要理清论述类文章的论述思路,可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通过文章的结构形式,把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第1段阐述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第2段说的是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的地位,第3段引用先贤的话论述了中国人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

A.概括不全面。依据第1段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提示语可以得知,第1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既阐述了家族伦理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又阐述了家族伦理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作用(D项“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对此有提示作用)。B.分析正确。C.顺序颠倒。第3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D.分析有误。最后引用古代哲人之语是为了论述道德至上的文化人格和文化精神问题。 【答案】 B

3.抓标志性词语。表顺序的词、关联词、指代词、表范围的词、表类别的词、过渡词,此外还有在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等。 4.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层进式进行划分。 5.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是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必要条件。 6.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的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项,“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错误;C项,“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错误,原文是说“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D项,“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错误,原文是说“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答案:B

要点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即作者对所论述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归纳内容要点”,侧重考查考生对语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与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侧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内容要点一般是文本中主体段落的中心,也就是作者的分论点;中心意思就是作者对所分析和探讨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而内容要点是围绕中心展开并证明中心的。整体阅读时,可以首先把握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去分析和归纳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并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可以与此相反,先分析各个部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进而把握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抓住中心。这样,我们就能从宏观到微观或者从微观到宏观全面透彻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总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所说明的事物、所阐述的事理是否达到整体的、深层的本质认识,检验考生是否具有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金玲译,有删改)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然后对区间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通读全文可知,文章第二、三、四三段主要讨论立功、立言的特点:第二段,主要写立功与立言的区别,即功业如过眼烟云,著作却永垂不朽;第三段,主要写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第四段,主要写立言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等。对此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立功、立言的区别。

【答案】 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2.抓过渡句 “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还有内容上的延伸与挖掘。因此“过渡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 3.研究标题、头尾 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都是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的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段落大意 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5.注意关键词语 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________________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整体。

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病变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________________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________________ 《内经》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意。(每小标题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个段落的大意即可。注意不要超出字数。 答案:示例:一、从整体上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 三、通过人体外在表现认识生命规律(意思对即可)

要点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所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有的则是间接表述;有的是集中表述,有的则是分散表述。阅读时应能加以分析概括,分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究竟是批评还是支持,抑或是有一定的保留。

通常情况下,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观点态度是比较鲜明的,这些观点态度常常集中表现在全文的中心句和段落的中心句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两类中心句,就可以做到。但有时候作者的观点、态度隐含在文章的表述之中,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要从分析句子间的语意关系入手,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从材料出发,推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考查角度有以下四个: 1.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要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进行仔细辨析。 2.分析概括作者对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辨析和概括。

3.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用、转述的别人观点的态度。这就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所取的态度。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肯定、否定及其程度上作进一步确认。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不可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可能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在观点上还有所保留。这些情况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

⑥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又一个3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 ⑦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⑧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选自2012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篇文章的真正写作目的就是要人们积极追求真善美,突破物质的表层追求,在精神方面让自己更完美。C项所谈论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有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可见,作者对道德困境与“理性的经济人”都是持一种担忧的态度。而选项中却说“‘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这与文章的主旨相悖。 【答案】 C

2.摘要综合法。如果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要在整体把握作者认识倾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几个重点段落的中心,把握作者对问题的各个侧面的观点和态度,然后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出作者总的观点态度。 3.探究意图法。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探究引述材料中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一般说来,选文的标题、文中的有关语句、文末所注的时间及注释,还有试题的题干等往往隐含了这方面的相关信息。 如果是选择题,就用查找到的有关词句与选项对照,通过分析进行取舍;如果是简答题,就把查找到的有关词句转变成自己的话,通过整理回答问题。

②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要用到茶。唐朝人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两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③“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就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选用急流之水,也不能选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时,第一次的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串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④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需要,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展示茶道,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以及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⑤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

⑥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因此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掺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⑦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还可以消除人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⑧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的东西,而茶叶中含有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又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这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品。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盛,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⑨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人们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⑩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营造了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原文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唐代的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茶文化不仅蕴含着和谐的理念,还包含着秩序的理念。 B.人们饮茶时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与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念不谋而合,可见茶文化与道家文化关系密切。 C.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促进了儒释道文化的发展,而儒释道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D.人们只饮第二次的茶汤,强调饮茶的量要适度,认为通过茶道就可以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民族复兴呼唤“大雅正声” 所谓“大雅正声”,就是要“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全面而广泛地表现关系国计民生的时代状态及其盛衰缘由,尤其要关注和弘扬时代文明的正面成果,“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如果缺乏一种立足于“大雅正声”审美原则基础上的文明成果的正面积累与传承,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绵延发展,是无法持续的。建构“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已经成为文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风”“颂”审美传统,长期受到缺乏特定历史时段意识的重视和缺乏文化整体格局眼光的推崇,而“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则处于被忽视乃至被遮蔽的状态。以20世纪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国家和人民灾难深重的历史状态中。

因此,作家们选择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揭露和否定旧社会的黑暗,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珍贵的战斗传统。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是及时地调整价值眼光,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的“风”“颂”传统,以“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的审美气魄和“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的思想立场,确立“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真正有力地应对我们身处的历史新阶段。

当今文学盛行悬置整体利益诉求个体本位立场,并由此发生蜕变,以致产生了势利、浮华的审美风尚,不仅中华文化的“雅”“颂”传统衰弱,即使是“风”的审美价值模式,也未能真正进入以“一人之本”显“一国之事”的深邃境界。因为西方个体价值至上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纯功利化价值取向的推波助澜,一段时间以来,推崇个体欲望与价值、漠视文化社会功能的审美观念,逐渐在文坛成为了时尚。结果,种种纯粹“为一时谋、一己谋”的势利、浮华的审美价值立场甚嚣尘上,而且被人以“文化多元化”的名义进行理论的转换与包装,被美化成了顺应“时代趋势”的精神姿态。

我们必须转变立场,努力“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书写与时代整体需求相匹配的“大雅正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挽回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崇高声誉。 “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要求作家具有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精神气魄和正视时代全部现实的思想视野。只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创作才能真正准确地寻找到调整认识、剖析矛盾的价值指向,从而“言今之正者”;也只有以包蕴整个时代风云的思想内涵来充实和深化创作的底蕴,才能真正“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还要求作家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人格,不断强化对整个国家、民族的社会良知和文化担当意识;要求作家真正把对现实生活的重大体验和创作的精神原则结合并统一起来。对于客观事实提供的重大的思想启迪,实际上已经参与现实行动的作家,应该高度自觉地将其化为自我的心智和精神营养,进而转化为创作迈向新台阶的审美价值原则,只有这样,才可能创作出能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秀作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雅正声”审美原则对文学创作者的要求,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学创作者应该具有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正视时代全部现实的思想视野。 B.文学创作者只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就能够真正“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C.文学创作者不仅要有高尚的自我人格精神,而且要有承担整个国家、民族的社会良知和文化担当的意识。 D.文学创作者要真正把对现实生活的重大体验和创作的精神原则结合并统一起来。

【现场答案】 C 【纠错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条件关系错误。由原文可知,“也只有以包蕴整个时代风云的思想内涵来充实和深化创作的底蕴,才能真正‘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正确答案】 B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的中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国家和人民灾难深重的历史状态中,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了珍贵的战斗传统。 B.当今文学只有确立“大雅正声”的审美原则,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地反映、有力地应对当前的历史新阶段。 C.当今文学由于受西方个体价值至上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纯功利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产生了势利、浮华的审美风尚。 D.只有转变个体本位立场,书写与时代整体需求相匹配的“大雅正声”,才有可能挽回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崇高声誉。

【现场答案】 B 【纠错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势利、浮华的审美风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今文学盛行悬置整体利益诉求个体本位立场”,而“西方个体价值至上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纯功利化价值取向”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答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应注意的问题 1.解答客观题应注意的问题 客观题选项的设置一般不会照抄原文的语句,而是另外改换一种说法,而正是在这“改换”当中,有意设置一些不符合文意的干扰项,这些干扰项就具有迷惑性。 一般来说,干扰项的迷惑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把原文中的可能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4)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5)张冠李戴:把甲的说成是乙的。 (6)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 (7)误划类别: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8)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 (9)偷换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10)主次不分: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针对以上错误设置情况,必须认真对照原文,按以下思路对选项逐一审读分析: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2.解答主观题应注意的问题 (1)忠实题干。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案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着表达的范围、角度和表达的方式等。 (2)忠实原文。要尽量用原文中的话或稍加修饰的概括性的语言答题。实际上,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主观题,最好在原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题干涉及的语句的上下文中寻找;②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寻找;③将重点词语加以连缀。

(3)要点完全。一般说来,高考阅读题的答案都是要以文中的语句作为语料的。要做到要点完全,首先要准确认定答案在文中的位置,把分散的语句集中起来归纳形成要点;其次要把那些语言材料中隐含着的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能遗漏题目要求的要点,不能遗漏对应材料的要点。 (4)角度准确。分析题干,准确把握出题角度,不能粗枝大叶,答非所问。 (5)表述精确。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符合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错,文中“其”应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答案:B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于文无据。 答案:C

二、(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4.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解析: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特质。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解析:“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错,原文为“南北朝时期……‘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答案:D

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认可”可知,D选项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