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了吗? 1、树立和培养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理解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二胎如何备孕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吴卓. 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 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计划生 育 这一消息一出来,很多家庭萌生了再生宝宝的念头,主要 分布在 35 岁以上的高龄人群。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009 年 3 月 10 日 早上 7 时 10 分 牛奶 250 毫升 鸡蛋 90 克 3元2角3元2角 167 厘米 51.5 千克 7.5 平方厘米.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1992 年 8 月, 77 名日本孩子与 30 名中国孩子曾经 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 107 名儿童在 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 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 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 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 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三课 我生病了.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同学们好! 希望这节课能带给你: 更 多 的 欢 乐! 更 多 的 收 获!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班级道德讲堂 劳动最光荣.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Unit 1 Hello!. Unit 1 Hello!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你学会了什么? Hello 你好 = Hi (同学,朋友之间打招呼) Good morning 早上好; 早晨好 (早晨起床---中午12:00前)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自己的事自己干.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第三课第二框的教学课件1
6.3自立自强.
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做自立自强的人 华丰中学 七年级.
交通运输 人大附中 刘春艳015-2.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
善待亲情 学会感恩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部感恩励志主题班会 顾问 王 成 策划 许景端 唐一见 主持 蒋 兰 张 星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Do now – translate to Chinese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姓名XXX.
《幼儿安全》·红绿灯,眨眼睛.
西藏 Tibet.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乘法分配律.
用计算器开方.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与数学(一).
简历 WESTIN.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Level: Beginner 我会做家务 Chinese for Kids Unit 23 My Home
找 因 数.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你会了吗? 1、树立和培养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理解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二、单元内容介绍 自己的事自己干——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走向自立人生 做自立自强的人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培养自立的方法 人生自强少年始——自强含义、表现和 重要性 人生当自强 理想,自强的航标 少年能自强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成为强者的方法)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孩子上学家长接送 学生缺乏自立情况令人忧 新闻调查 孩子上学家长接送 学生缺乏自立情况令人忧 “快点爷爷,我要迟到了!”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子对骑车的爷爷大声喊道,老人一面应答,一面弓着背吃力地蹬着车子。这是某日早晨在西安市新城区同济坊小学门前发生的一幕。 当天早晨7时45分到7时50分之间,进入这所小学校门的142名学生中,由家长陪伴送校的达69名。送孩子们上学的家长们有步行的,有骑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还有不少是开小车送的。各种车辆在校门前扎堆儿,门前五六米宽的马路不时被堵塞。学校门口,有的家长慌慌张张地给孩子系红领巾,有的急着从钱包里掏零花钱给孩子,还有的家长跑到附近的小卖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上海宝山区曾对500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低年级97%的学生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57%的学生不会洗碗;高年级68%的学生不会做饭。 新闻调查 孩子上学家长接送 学生缺乏自立情况令人忧 上海宝山区曾对500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低年级97%的学生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57%的学生不会洗碗;高年级68%的学生不会做饭。 天津市也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学习生活用品,79%的学生离开家长束手无策,只有3%的学生能做些家务。 又据我国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家务劳动时间平均只有12分钟,远远比不上日本小学生的24分钟、英国小学生的36分钟、美国小学生的1小时12分钟!

新 生

这样的事情在你身上或你周围的同学身上发生过吗?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现在的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缺少自立能力! 说一说

一、自立人生少年始 1、什么是自立?自立的表现? 1、什么是自立?自立的表现?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所以说,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谈一谈 你会做哪些事? 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 1、自己洗衣服。 2、自己做作业,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4、自己去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 5、在家打扫卫生、饭后洗碗。 6、父母生病,能照顾他们(买菜做饭)。 7、父母工作忙或外出,能照顾好自己。 8、在班内,能做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

  有位女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她送到大学,帮她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她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了。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她去洗澡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续编故事

  这位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续编故事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 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 好汉! -------- 陶行知 自己的事自己干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二、人生需自立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 :10,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自 立 的 好 处   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且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

案例分析 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呢?   一名大学生因父亲患病,家庭经济困难,将已和父亲离婚的母亲告上法庭,要求母亲支付其大学期间的学杂费5万元。在一审中,其母表示只能承担5000元,但这名大学生不服并上诉。但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呢?

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辩一辩 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法律规定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他人,必须要依靠自己。   所以,应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相关链接 自谋生路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还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在12岁以后就得给父母的庭院剪草、给别人送报,以换取些零花钱。一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收割机,秋天帮人扫落叶,冬天帮人家铲积雪等。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父母如果溺爱孩子,是最糟糕的事。

相关链接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 在日本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总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是日本父母的根本出发点。

相关链接 自食其力 瑞士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瑞士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她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学会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既有讲本土语的地区,也有讲德语和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姑娘通常到另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还有相当多的孩子被送到英国家庭当佣人。当她们掌握三门语言之后,就可以去银行等部门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相关链接 责任心和自立能力   德国一贯重视培养孩子“勤奋、正直、可靠、乐于助人、作风正派”等品格。因此,父母们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他们将子女视作独立的个体,给他们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   譬如,在孩子一周岁左右,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父母再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难的事情。这样,当他们进入社会时,在别人的眼里就不会成为低能的“怪物”。 □法律规定,孩子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

相关链接 法 律 条 文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法 律 条 文 相关链接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相关链接 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为什么说人生需要自立?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但是,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的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强成功的人。 3)我们只有从现在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实现未来自立的人生。

4.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l:10。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能够( ) A.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 B.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C.完善自己                D.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5.自立是( ) A.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是一种权利 C.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D.是一种能力 选择题: 1.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2.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C ABCD ABD A

( 2 )与上述各国相比,你能发现在我国父母教育子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吗? 孩子,都要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阅读材料后回答: ( l )上述各个国家中,父母教育孩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 2 )与上述各国相比,你能发现在我国父母教育子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吗?  ( 3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 材料分析题 在美国,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干体力活,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 上述各个国家的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要求能找出一些现实问题,越具体越好; 可以从走向自立的角度思考。如遇事有主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