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exi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Advertisements

苯酚 酚与醇概念的对比: 酚 —— 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 化合物。 醇 —— 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 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芳香醇 —— 羟基跟苯环侧链相 连的化合物。
6.4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第三章 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
卤代烃.
第十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离子键理论。 一 离子键的形成
3.3溶液的酸碱性.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081班:吴秀萍,何芷欣 邱丹妮,陈凤.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有机化学向生命科学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前沿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0学时) 13.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法 13.2羧酸的制备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 13.4羧酸的化学性质(1)
第十六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exit.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 15 章 氮族元素.
有机化学 卤 代 烃.
第十二章 羧 酸 学习要求: 1、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有机化学复习纲要 一、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 具有下列形式: 取代基 名称 + 骨架名称 + 类别名称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七章 酚 醌 exit.
有机化学 第10章 含氮化合物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下页 返回 退出.
第四章 催化和相转移催化 在药物合成中估计80~85%的化学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如氢化、脱氢、氧化、还原、脱水、脱卤、缩合、环合等反应几乎都要使用催化剂。 第一节 催化剂和酸碱催化 一、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
2-3 常見的酸與鹼.
本科生课程 分 离 原 理 与 技 术 第 6 讲(第6章).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化学必修2(苏教版) 复习.
一 烯烃的亲电加成 1 加成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2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的归纳 3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 4 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第九章 醇和醚 exit.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基于有机物的鉴别 再现基团的特性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郑倩茹.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电话: QQ: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Chapter 10 Alcohol, Phenol and Ether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十二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5) 授课人:董 啸.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6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halohydrocarbons)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章 开链烃 §2-1 烷 烃 §2-2 烯 烃 §2-3 炔烃和二烯烃.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目前国内谷氨酸提取工艺主要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与等电点—离子交换法等,下面主要介绍这三种方法。 一、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第 九 章 醇 酚 醚 Alcohols,Phenols & Ethers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苯 酚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慧眼识金属:.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离 子 反 应 高二化学教研组 2019/5/5.
… 材料 生活 世界上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近百万种 化学 医药 能源 ….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苍南钱库二高 季宝璋.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化学实验在有机分子结构确定中的应用 乐清市二中 杨复生.
3 卤代烃.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exit

本章提纲 第一节 芳香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盐在合成上的应用

第一节 芳香硝基化合物 一 表达方式与结构 二 物理性质 三 制备 四 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一 表达方式与结构 分子表达式 两个等价的共振式,结构是对称的。 结构示意图

硝基的电子效应 强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吸电子共轭) 硝基的同分异构体 芳香硝基化合物与亚硝酸(芳基)酯是同分异构体。 Ar-NO2,Ar-O-N=O

二 物理性质、用途 1物理性质: 一元芳香硝基化合物是高沸点液体,多数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 不溶于水,有毒。 二 物理性质、用途 1物理性质: 一元芳香硝基化合物是高沸点液体,多数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 不溶于水,有毒。 二元和多元芳香硝基化合物为无色或黄色固体。 用途: 一元氯化硝基苯是橡胶,医药和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 多元硝基化合物是炸药。

三 制备 大多数硝基化合物都是由芳环直接硝化制备的。

四 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1 还原反应 (1)单分子还原反应 Na2Cr2O7 + H2SO4 亚硝基苯 (中间还原产物) 四 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1 还原反应 (1)单分子还原反应 Na2Cr2O7 + H2SO4 亚硝基苯 (中间还原产物) 苯基羟胺 (中间还原产物) Zn + NH4Cl + H2O Fe + HCl Fe + HCl H2SO5 H2/催 (SnCl2 + HCl; Fe + HCl Sn + HCl; Fe + HCl) 苯胺 硝基苯

(2)双分子还原反应 2PhNO2 Ph-N=N-Ph Ph-NH-NH-Ph As2O3 NaOH +H2O 氧化偶氮苯 Zn NaOH Zn +NaOH +H2O Ph-N=N-Ph Ph-NH-NH-Ph 偶氮苯 氢化偶氮苯

2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SN2Ar) 定义:芳环上的一个基团被一个亲核试剂取代,称为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硝基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 在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中,硝基是一个活化的邻对位定位基。

SN2Ar反应机理 慢 应用实例

第二节 胺

一 芳胺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胺是无色的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在空气中易自动氧化;不溶于水,有毒。

胺类的结构 棱锥形的结构 在仲胺和叔胺中,若氮上连接三个不同的基因,应有手性。但由于对映体之间可以通过平面过渡态互相迅速转化所以在 室温时无法分离得到具光学活性的对映体:

当氮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基团时.如季铵盐、氧化胺类等,应有一对光学活性的对映体。 但是,如果氮原子不能通过平面过渡态相互转化, 则可分离出对映异构体。 当氮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基团时.如季铵盐、氧化胺类等,应有一对光学活性的对映体。

胺类的制法 一、硝基化合物还原 实验室里则常用Sn、Zn或SnCI2加浓盐酸还原硝基苯,醛基不还原

二、卤代烃或醇的氨解 继续和RX反应,则生成仲胺、叔胺及季铵盐的混合物。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醇的氨解来制备脂肪族胺类

三、醛或酮的氨化还原 四、含C—N键化合物的还原 用伯胺或仲胺与醛或酮一起加氢,可以得到仲胺或叔胺 或化学试剂还原

五、由羧酸衍生物制备 酰胺的霍夫曼降级反应 六、盖布瑞尔合成法

胺类的化学性质 一、碱性 1、对于脂肪胺来说,在非水溶液或气相中,通常是 叔胺>仲胺>伯胺>氨 但在水溶液中则不同。例如: (CH3)2NH>CH3NH2>(CH3)3N>NH3 pKb 3.27 3.38 4.21 476

2、对于芳香胺来说,有以下规律

氮上的烷基化反应

氮上的酰基化反应 生成的酰胺容易水解.由于叔胺无此反应, 因此可与伯、仲胺分离 生成的酰胺是中性物质,均为有敏锐熔点的固体,因此可用于鉴定胺类。在有机合成上,此反应除用于合成重要的酰胺化合物外,常用于氨基的保护l防止氨基

1 氧化 N上有氢的芳香胺极易氧化,随氧化剂种类及反应条件的不同,氧化产物也不同。 三级芳胺或四级铵盐的N上没有H,很难氧化。

如用磺酰化试剂(如对甲苯磺酰氯),则生成相应的磺酰胺。叔胺也无此反应.而伯胺生成的磺酰胺可溶于碱中.因此可与仲胺分离。此反应常用于分离及鉴定胺类,称为兴斯堡试验法,反应过程如下:

与亚硝酸的反应 1.伯胺 2.仲胺

3.叔胺 芳香胺主要是芳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

2 芳香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定位效应 -NH2、-NHR、-NR2、-NHAr等是强邻对位定位基。 是空阻较大的中等强度的邻对位定位基。 + + + + + -NH3,-NH2R,-NHR2,-NR3,-NH2Ar是间位定位基。

(1) 卤化 I2 Br2 / H2O Ac2O, CH3COONa Br2 / H2O HCl H+ H2O

(2) 磺化 发烟 H2SO4 室温 浓H2SO4 -H2O 重排 180-190oC 成盐 内盐 (两性离子)

80oC HOSO2Cl氯磺酸 稀HCl RNH2

(3) 硝化 一级胺、二级由于胺氮上有氢,易被硝酸氧化,不宜直接硝化。 三级苯胺由于N上没有氢,可以用硝酸直接硝化。 稀HCl, (CH3CO)2O 硝化试剂 CH3COONa 水解 + + 回流 三级苯胺由于N上没有氢,可以用硝酸直接硝化。 稀HNO3硝化主要得邻对位产物,浓HNO3硝化,主要得间位产物。

(4) 酰化 一级芳胺、二级芳胺由于N上有氢,直接酰化时,芳核和N上都会发生酰基化。所以,必须将NH2保护。 (4) 酰化 一级芳胺、二级芳胺由于N上有氢,直接酰化时,芳核和N上都会发生酰基化。所以,必须将NH2保护。 三级芳胺氮上没有H,可直接进行傅氏酰化反应。

3 联苯胺重排 定义:氢化偶氮苯在酸催化下发生重排,生成4,4’- 二氨基联苯的反应称为联苯胺重排。 H+ +

4 重氮化反应 定义:一级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 (pH>3的酸性条件) *1 碱性弱的芳香胺不易发生重氮化反应。 4 重氮化反应 定义:一级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 (pH>3的酸性条件) NaNO2 + HCl, or C4H9ONO + CH3CO2H C6H5-NH2 0-5oC C2H5OH H2O *1 碱性弱的芳香胺不易发生重氮化反应。 *2 重氮化反应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3 重氮盐通常不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重氮盐在合成上的应用 一 桑德迈耳反应和加特曼反应 二 重氮盐的水解 三 席曼反应 四 芳香化合物的芳基化 五 重氮盐的还原 六 偶联反应

一 桑德迈耳反应和加特曼反应 ArBr or ArCl ArCN ArBr or ArCl ArNO2 or ArSO3Na 一 桑德迈耳反应和加特曼反应 HBr + CuBr or HCl + CuCl ArBr or ArCl 桑德迈耳反应 KCN + CuCN (中性条件) ArCN 推广的桑德迈耳反应 Cu + HBr or Cu + HCl ArBr or ArCl 加特曼反应 Cu + NaNO2, Cu + Na2SO3 ArNO2 or ArSO3Na or ArSCN Cu + KSCN 推广的加特曼反应

桑德迈耳的反应机理(自由基取代反应) 络合 + CuCl + CuCl2 + N2 电子转移 CuCl2 提供一个Cl + CuCl

二 重氮盐的水解(SNlAr) 定义:重氮盐在酸性水溶液中分解成酚和放出氮 气的反应。 (74-79%) 反应机理:

讨 论 1. 用重氮硫酸氢盐进行水解反应。 2. 芳基上的取代基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使反应速率减慢。 讨 论 1. 用重氮硫酸氢盐进行水解反应。 2. 芳基上的取代基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使反应速率减慢。 给电子基团处于邻对位,使反应速率减慢,处于间位 使反应速率加快。 H2O, 29oC A-C6H4 + + N2 + Cl - A-C6H4N2+Cl- A p-NO2 < m-Cl < H < m-CH3 V相对 1/240 1/24 1 4.5

三 席曼反应(Schiemann)(SNlAr) 定义:芳香重氮盐和冷的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 稳定性较高的氟硼酸盐,经过滤、干燥,然后加 热分解产生氟苯.(1927年发现) NaNO2 / H2O HBF4 HCl 0oC NaBH4 不稳定 溶解度较小,稳定性较高 + N2 + BF3

+ NO+BF4- (氟硼酸亚硝盐) 反应机制:SNlAr HBF4 -N2 + BF4- + BF3

席曼反应的推广(奥拉,1961年) 无水HF, 固体NaNO2

芳基取代另一个芳环上的氢,称为芳基化反应. 四、芳香化合物的芳基化 芳基取代另一个芳环上的氢,称为芳基化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 1. 刚穆伯--巴赫曼反应 定义:芳香重氮盐的芳基在碱性条件下(或在中性有机溶剂 中)与其它芳香化合物偶联成联苯衍生物的反应称为 刚穆伯--巴赫曼反应。 NaOH-H2O-苯体系 Ar-Ar1 Ar-N2+Cl- + Ar1H or NaNO2-中性有机溶剂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机理 规律:芳环上有取代基时,偶联反应在取代 基的邻对位发生。 应用:是制备联苯和不对称联苯衍生物的重要方法.

五、重氮盐的还原 去氨基还原时用的还原剂: 次磷酸,乙醇 (水相) 三正丁基锡(甲)烷,三乙基硅(甲)烷(有机相) 还原成肼用的还原剂: CH3CH2OH + N2 + CH3CHO + HCl 少量Zn粉 NaNO2 / HCl 0-5oC 还原剂 去氨基还原时用的还原剂: 次磷酸,乙醇 (水相) 三正丁基锡(甲)烷,三乙基硅(甲)烷(有机相) 还原成肼用的还原剂: 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HCl+SnCl2、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应用:在合成中,借用氨基定位。 HNO3 还原 乙酰化 Cl2 H3PO2 H3+O HNO2

 六、偶联反应 1. 与酚偶联 定义:重氮盐正离子可以作为亲电试剂与酚,三级芳胺等 活泼的芳香化合物进行芳环上的亲电取代,生成偶 氮化合物,这类反应称为偶联反应。 1. 与酚偶联 偶氮化合物 

2. 与芳胺偶联 相同点:反应在邻,对位发生。 不同点:与酚偶联pH = 8-10,与芳胺偶联pH = 5-7 2. 与芳胺偶联 相同点:反应在邻,对位发生。 不同点:与酚偶联pH = 8-10,与芳胺偶联pH = 5-7 问题:为什么主要产物为碳偶联产物?

3 偶联反应的应用 (1) 合成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是最大的一类化学合成染料,约有几千个化合物,这些染料大多是含有一个或几个偶氮基(-N=N-)的化合物。 古代染料多数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少数珍贵染料如海螺紫等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绝大多数染料是人工合成的。 *1. 1856年英国有机化学家帕金用重铬酸钾处理苯胺的硫酸盐,得到了第一个人工合成染料--苯胺紫。 *2. 1895年,格里斯发现了第一个重氮化合物,并制备了第一个偶氮染料--苯胺黄。

(2) 合成氨基化合物 还原

第四节 苯 炔 一 苯炔的结构 sp2杂化 p轨道形成封闭的共轭体系 sp2-sp2有微弱重叠,形成另一个键。 去氢苯 1973年报道 第四节 苯 炔 一 苯炔的结构 sp2杂化 去氢苯 1973年报道 IR证明 p轨道形成封闭的共轭体系 sp2-sp2有微弱重叠,形成另一个键。

二、苯炔的制备 1. 用邻氨基苯甲酸制备 *对碰撞极敏感,也极易爆炸,但在非质子溶剂中较稳定,加热也不发生事故。 1. 用邻氨基苯甲酸制备 H+ + CH3(CH2)4ONO CH2Cl2 + H2O + CH3(CH2)4OH + CO2 + N2 *对碰撞极敏感,也极易爆炸,但在非质子溶剂中较稳定,加热也不发生事故。

2. 用邻二卤代苯与锂或镁反应制备 eg 1 eg 2 + CH3CH2CH2CH2Li Li 消除 M THF M=Li, Mg -MF 2. 用邻二卤代苯与锂或镁反应制备 消除 eg 1 M THF M=Li, Mg -MF eg 2 乙醚,氮气保护 + CH3CH2CH2CH2Li -25-35oC Li -LiCl 25-50oC

3. 用卤苯或邻对位无强吸电子基团的卤苯来制备 3. 用卤苯或邻对位无强吸电子基团的卤苯来制备 NaNH2 10% NaOH  360oC 加压

三、苯炔的反应 1. 二聚 2. 亲核加成 eg 1 + eg 2 eg 3 H+ eg 2 eg 3 NaNH2 *ROH, RO-, RLi, NH3, RNH2 , RCOO-, RCHO等都 能作为亲核试剂。

3. 亲电加成 eg 4 *三烷基硼、卤素、卤化汞、卤化锡、卤化硅等亲电试剂均易与苯炔发生亲电加成。 eg 5 3. 亲电加成 eg 4 + I - *三烷基硼、卤素、卤化汞、卤化锡、卤化硅等亲电试剂均易与苯炔发生亲电加成。 eg 5 + CH2=CH2 *三烷基硼与苯炔加成时,如烷基上有-H,可以脱掉一分子烯烃。

4 环加成反应

四、芳香亲核取代的苯炔中间体机制 1. 实验事实 (1) NaNH2 NH3(l) NH3(l) (2) -NH2 NH3(l)

(3) Na NH3(l) + KNH2 + NH3(l)

ArBr > ArI > ArCl >> ArF (4) 在NH3(l)+KNH2中的反应速率为: ArBr > ArI > ArCl >> ArF 上述实验事实用SN2Ar无法解释。

Br>I 失去质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Cl>>F C-X键的断裂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2. 苯炔中间体机制 Br>I 失去质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Cl>>F C-X键的断裂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3 反应规律 (1) 取代卤苯形成苯炔的位置 (2) 氨基进入炔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