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3-1 真核微生物概述 §3-2 酵母菌(yeast) §3-3 霉菌(Molds) §3-4 蕈菌 (Mushroom)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比较项目 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细胞大小 较大(通常>5mm) 较小(一般<5mm) 比较项目 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细胞大小 较大(通常>5mm) 较小(一般<5mm)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几丁质 肽聚糖 细胞质 线粒体 + — 间体 溶酶体 高尔基体 微管 储藏物 淀粉等 聚-b-羟丁酸等 核糖体 80S 70S 细胞核 核膜 — 核仁 — 染色体 1~数条,与RNA和组蛋白结合 1条,不与RNA和组蛋白结合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界:显微藻类 动物界:原生动物 真核微生物 粘菌 假菌 菌物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真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蕈菌 粘菌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它们的特点是: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一)、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 酵母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 高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
(二)、鞭毛与纤毛
直链或分支、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每一磷脂分子常含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各一 高等真菌:含偶数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三)细胞质膜( Plasma Membrane) 项 目 原 核 生 物 真 核 生 物 甾 醇 无(支原体例外) 有(胆甾醇、麦角甾醇等) 磷 脂 种 类 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脂 肪 酸 种 类 直链或分支、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每一磷脂分子常含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各一 高等真菌:含偶数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低等真菌:含奇数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 糖 脂 无 有(具有细胞间识别受体功能) 电 子 传 递 链 有 基 团 转 移 运 输 胞 吞 作 用
(四)细胞核 是细胞遗传信息(DNA)的贮存、 复制和转录的主要部位 外形固定,有核膜 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 和核基质组成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透明、粘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
1、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 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称细胞基质。 内含:细胞骨架、酶、内含物和中间代谢物。 微管 肌动蛋白丝 中间丝 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称细胞基质。 内含:细胞骨架、酶、内含物和中间代谢物。 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中间丝3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细胞骨架
2、内质网和核糖体 糙面内质网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 光面内质网
核糖体 组成: 40%Pr+60%RNA 真核:80S 原核:70S
3、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 4-8个平行堆叠的扁平膜 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所组 成的膜聚合体。 功能是协调细胞生化功能和细胞内外环境的重要的细胞器。
4、溶酶体 Lysosymes 单层膜 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功能是细胞内消化
5、微体 microbody 单层膜包裹、内含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又称:过氧化物酶体 主要功能是使细胞免受H2 O2毒害,并 能氧化分解脂肪酸等。
mitochondria 6、线粒体 两层膜 外形和大小酷似杆菌 每个细胞有数百到数千个 功能:氧化磷酸化 ATP合成酶复合体 两层膜 外形和大小酷似杆菌 每个细胞有数百到数千个 功能:氧化磷酸化 把蕴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成生命活动所需能量(ATP)。
7、叶绿体 chloroplast 双层膜包裹、只存在于绿色植物(包括藻类)的细胞中 具有光合作用 外形多为扁平的圆形 或椭圆形 构造由三部分组成: 叶绿体膜、类囊体、 和基质
8、液泡(vacuole) 1)单层膜包裹的细胞器;含有机酸、盐类水溶液和水解酶类。 2)调节渗透压;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储藏物质。 3)为细胞成熟的标志
9、膜边体(lomasome) 位于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由单层膜包裹。 功能:分泌水解酶、合成细胞壁有关。
10、几丁质酶体(chitosome) 又称壳体,位于真菌菌丝顶端细胞中的微小泡囊,内含几丁质酶。 功能:合成几丁质微纤维,保证菌丝延伸。
11、氢化酶体(hydrogenosome) 单层膜包裹,球状;内含氢化酶、氧化还原酶、铁氧还蛋白和丙酮酸。 存在:厌氧性原生动物和厌氧性真菌。 功能:为鞭毛运动提供能量。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特点: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多数营出芽繁殖 能发酵糖类产能 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分布:偏酸性的含糖环境;水果、蔬菜、蜜饯的表面; 果园土壤中。 种类: 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一)、细胞壁 厚约25nm,主要成分为酵母纤维素,它呈三明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都是分枝状聚合物,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细胞质膜
(二)细胞膜 甾醇 磷脂 球状蛋白 甾醇 蛋白质:包括一些酶 类脂 甘油的单、双、三酯 甘油磷酯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麦角甾醇 酵母甾醇 糖类:甘露聚糖等
(三)细胞核 基因组测序: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细胞核之外的DNA: 线粒体DNA 2um质粒 线形质粒
(四)其它构造 液泡 线粒体 微体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假酵母”或“拟酵母”(pseudo-yeast)。 有性(产子囊孢子): Ssccharomyces(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结合酵母属)等 芽殖:各属都存在 裂殖:在裂殖酵母菌(Schizaccharomyces)中存在 节孢子:Geotricum(地霉属) 掷孢子:Sporobolomyces(掷孢酵 母属) 厚垣孢子:Candida albicans(白假丝酵母) 产无性孢子 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假酵母”或“拟酵母”(pseudo-yeast)。 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真酵母”(euyeast)。
Life cycle of yeasts Budding Yeast Fission Yeast
(一)无性繁殖 1、芽殖(budding) 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繁殖方式 子细胞 芽痕 母细胞 假菌丝
酵母菌(Saccharomycres cervisiae)的芽殖过程
2、裂殖(fission) 少数酵母具有与细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 例:Schizosaccharomyces(裂殖酵母属)
例:Sporobolomyces(掷孢酵母属) 3、产生无性孢子 掷孢子 少数酵母菌可在卵圆形营养细胞上长出小梗,其上产生肾形的掷孢子(ballistospore)。 例:Sporobolomyces(掷孢酵母属) 厚垣孢子 有的酵母如Candida albicans等还能在假菌丝的顶端产生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节孢子 有的酵母如Geotricum(地霉属)产生节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细胞原生质体接触 质配 核配 减数分裂
(三)酵母菌的生活史 生活史又称生命周期,指上一代生物个体经一系列生长、 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的全部过程。 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存在
1、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特点: 一般情况下都以营养体状态进行出芽繁殖; 芽殖 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b. 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n)也能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 c. 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进行有性繁殖。
S.cerevisiae(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啤酒酵母 子囊孢子的形成 酵母的二倍体营养体细胞 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单倍体的核 原细胞发育成子囊,里面有四个子囊孢子,将来发育成单倍体营养体细胞
2、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特点: a. 营养细胞为单倍体; b. 无性繁殖为裂殖; c. 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此期极短。
Schizosaccharom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母)的生活史
3、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特点: a. 营养体为二倍体不断进行芽殖,此阶段较长; b. 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接合; c. 单倍体阶段仅以子囊孢子的形式存在,不能进行独立生活。
Saccharomycodes ludwigii(路德氏酵母)的生活史
(四)菌落特征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 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 呈红色、土黄色等。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霉菌(mold)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为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①工业上的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维生素、生物碱等 的发酵生产 ②进行生物防治,污水处理和生物测定 ③食品制造方面,如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 ④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霉菌是良好的实验材料 ⑤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 ⑥植物主要的病原菌 ⑦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病
在居家环境中大约有300种霉菌 它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e)构成。菌丝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 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直径一般3~10μm,有分枝,有隔膜或无隔膜。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一)菌丝及其延伸过程
(二)菌丝体及其各种分化形式 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称菌丝体。 营养菌丝体——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 执行吸收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 气生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 这两类菌丝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因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对不同环境的高度适应,已明显地发展出各种特化的构造。
霉菌菌丝体特化形式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1)假根:是Rhizopus(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 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2)匍匐菌丝:毛霉目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常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又称匍匐枝。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3)吸器:只在宿主细胞间隙蔓延的营养菌丝上分化出来的短枝,可侵入细胞内以吸收宿主细胞的养料而不使其致死。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4)附着胞:许多寄生于植物的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会发生膨大,分泌粘状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5)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枝,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体上。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6)菌核:由菌丝聚集和粘附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同时它又是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7)菌索:白色根状菌丝组织,能在缺少营养的环境中为菌体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来源,尤其是在高等担子菌中较为常见。
1、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8)菌环和菌网 :捕虫类真菌常由菌丝分枝组成环状或网状 组织来捕捉线虫类原生动物,然后从环上 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收养料。
2、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气生菌丝体主要特化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 (1)结构简单的子实体 分生孢子头:曲霉属、青霉属 产无性孢子 孢子囊:根霉属、毛霉属 产有性孢子:担子菌的担子
(2)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产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座 分生孢子盘
(2)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产有性孢子(子囊果)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3、菌丝体在液体培养时的特化形态 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时,往往会产生菌丝球。 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物和代谢物的输送, 对菌丝的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有利。
三、真菌的孢子 真菌的繁殖能力极强,主要是通过产生无性孢子 或有性孢子来完成的 (一)无性孢子 1.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很厚的壁,是真菌的休眠体,可抵抗热、干燥等不良环境。
(一)无性孢子 2、节孢子: 由菌丝断裂形成。菌丝生长到一定 阶段,出现许多横隔膜,然后从横隔膜处断裂,产生很多单个孢子。
(一)无性孢子 3、分生孢子: 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来的分生孢 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而成的单个或成簇孢子。
(一)无性孢子 4、胞囊孢子: 形成于一个特殊的囊状结构的孢子 囊内。
(二)有性孢子 1、卵孢子: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小 型配子囊叫雄器,大型配子囊叫藏 卵器。它们均由菌丝分化而来,当雄 器与藏卵器配合时,雄器中的内含 物通过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结 合,随后卵球生出外壁即成为卵孢子。
(二)有性孢子 2、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
(二)有性孢子 3、子囊孢子 :真菌的菌丝可分化为产囊器和雄器,然后二者结合形成子囊,再于子囊内产生有性孢子。
(二)有性孢子 4、担孢子 :真菌的菌丝经过特殊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 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
四、霉菌菌落 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第四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蕈菌(mushroom)又称伞菌,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 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其中可供食用的种类有2000种, 目前已利用的食用菌约有400种。
蕈菌的发育过程中,菌丝的分化: 形成一级菌丝 形成二级菌丝 形成三级菌丝 形成子实体 产生担孢子
锁状联合——双核细胞构成的二级菌丝通过形成喙状突 起而连合两个细胞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 端不断向前延伸。
复习题 1、真菌无性及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种类各有哪些? 2、请图示酵母菌的生活史。
En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