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二十章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一节 抗病毒药 一、概述  多数流行性传染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 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80 年代初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所 致的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dvertisements

夏季瘙痒性疾病与真菌感染的诊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李 航 1. 瘙痒是皮肤科永恒的主题 2  瘙痒与炎症介质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皮疹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疼痛之间的关 组织胺、白三烯、 前列腺素等 皮肤 中枢.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你认识这些细胞吗 ? 人体的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你认识这些细胞吗 ? 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制作:杨勇勤 问题探讨 :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做出反应 吗? 2 、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 稳态吗?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 tuberculostatics 第三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 )免疫缺陷病 2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3 )自身免疫病等.
抗病毒药 Antivirus drugs 病毒:核酸核心 + 蛋白质外壳。 衣壳 - 抗原性。 DNA 病毒。 RNA 病毒。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 HIV:AID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主要致病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肤癣真菌 ( Dermatophytes ) 1 、生物学性状 Sabouraud 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两性霉素 咪 唑 类 三 唑 类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非典、禽流感,这两年,全人类一下子绷紧了病毒性传染病这根“弦”,在“谈病色变”的现实面前――― 病毒感染的治疗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viral Drug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了解病毒,关爱健康 ——从狂犬病说起 上海市上南中学 张 正 国.
细胞因子.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第四十二章 抗病毒药 Antivirus Drugs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書名:認識毒物的七堂課 作者:田中真知 譯者:陳柏傑 出版社:晨星出版 讀書心得報告 五年一班楊穎丞.
防禦系統 防禦系統: 由一系列特化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用以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及有毒物質的入侵
第四十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复 习.
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 Cutaneous Mycoses 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抗病毒药 Antiviral drugs.
抗病毒药.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吴宜艳.
抗真菌药 与抗病毒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抗病毒药物 01级7年制4班第3组: 张 玄 高丽萍 程蓓蕾 孟 静 王 雷 吴昌顺 张恩东 毕明明.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欢迎同学们走进生物课堂 绪 论.
第十一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主讲:吴方评.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领导未来”培训项目 科技革命与知识型领导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4-7 生物的演化.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基因信息的传递.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The Refinement of Anti-influenza Drug Tamifl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在病毒基因提供的遗传信息调控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然后在胞浆内装配为成熟的感染性病毒体,以各种方式自细胞释出而感染其他细胞。 抗病毒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 因病毒严格的胞内寄生特性、复制时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许多功能,且复制中不断出错而变异,使药物发展缓慢。

一、抗HIV药 齐多夫定 为脱氧胸苷衍生物,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是DNA链终止剂,可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过程,从而抑制HIV病毒复制,是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的首选药物,可缓解艾滋病进程、减轻症状。 不良反应 骨髓造血抑制、红或白细胞减少,头痛、发热等,应定期检查血象。

扎西他宾 脱氧胞苷衍生物,与其他药联合(齐多夫定)治疗HIV感染。适于AIDS和AIDS相关综合征 主要不良反应:外周神经炎。 司他夫定 用于不能耐受齐多夫定或齐多夫定无效患者 主要不良反应:外周神经炎

去羟肌苷 脱氧胸苷衍生物,严重HIV感染首选药 特别适于不能耐受齐多夫定或齐多夫定无效者

二、其他抗病毒药 包括三类:核苷类、非核苷类、免疫增强剂 作用机制: ①竞争细胞表面受体,阻止病毒吸附 ②阻碍病毒穿入和脱壳 ③阻碍病毒生物合成 ④增强宿主抗病能力

1.核苷类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又名无环鸟苷,伐昔洛韦为其前体药,是人工合成嘌呤核苷类抗DNA病毒药。 它在感染细胞内抑制病毒DNA多聚酶。 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本品首选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局部滴眼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或用霜剂治疗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口服或静脉治疗单纯疱疹脑炎、生殖器疱疹等。 不良反应较少。

阿糖腺苷 阿糖腺苷为核苷类抗DNA病毒药, 抗病毒谱广,包括HSV、VZV、CMV及HBV和某些RNA病毒。能抑制DNA复制。临床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局部外用治疗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孕妇禁用。毒性较大,已较少应用。

碘苷 碘苷又名疱疹净,竞争性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使DNA合成受阻,故能抑制DNA病毒。 本品全身应用毒性大,临床仅限于局部用药,以治疗眼部或皮肤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的感染,对浅表上皮型疱疹性角膜炎疗效好,对深层疱疹性角膜炎无效。局部反应有痛、痒,结膜炎和水肿等。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为鸟苷类衍生物,广谱抗抗病毒药。能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 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包括肝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临床用途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效果最佳;对甲型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流感、疱疹、麻疹、腺病毒肺炎、SARS。 不良反应 腹泻、白细胞减少和可逆性贫血。孕妇禁用。

抗HIV与齐多夫定相同。也抑制HBV复制,是目前治疗HBV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拉米夫定 抗HIV与齐多夫定相同。也抑制HBV复制,是目前治疗HBV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金刚乙胺和金刚烷胺 金刚乙胺是金刚烷胺的衍生物。均能特异性地抑制亚洲A型流感病毒。 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干扰病毒RNA脱壳和病毒核酸的转移。可用于A型流感的防治。 金刚烷胺还能抗震颤麻痹。

干扰素 广谱抗病毒药 机体细胞受病毒刺激产生的糖蛋白,可激活宿主细胞的某些酶,降解病毒mRNA,限制病毒蛋白合成、翻译和装配。 治疗多种常见急慢性病毒感染。

聚肌胞 高效干扰素诱导剂,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 有增强免疫作用。 广谱抗病毒药。治疗多种常见急慢性病毒感染。

抗真菌药 真菌感染: 浅部—癣菌引起,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 口腔或阴道粘膜,发病率高 深部—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引起,侵犯内脏 和深部组织,病死率高 分类 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唑类抗真菌药 酮康唑 丙烯类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 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药理作用 多烯类广谱抗真菌药,对深部真菌有强 药理作用 多烯类广谱抗真菌药,对深部真菌有强 大抑制作用,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作用机制 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使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小分子物质和电 解质外渗而死亡。高浓度杀菌。 对细菌无效,细菌细胞膜不含固醇。 哺乳动物红细胞、肾小管胞浆膜含固醇,可致溶血、肾损。

临床应用 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注射用于全身真菌感染;局部用于表浅部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 毒性大:肾损害、血液系统毒性 可发生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和呕吐。贫血、低血钾、肝、肾损害 ① 静脉滴注液应新鲜配制,滴注前常需给病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组织胺药,滴注液中加生理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以减轻反应。 ②定期作血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制霉菌素(nystatin) 作用机制 多烯类,作用及机制同两性霉素B 对念珠菌属抗菌活性较高,不易耐药 临床用途 口服仅用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吸收少) 局部外用治疗皮肤、粘膜(口腔、阴道)浅表真菌感染。 局部应用不良反应少见。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非多烯类 药理作用 杀灭生长旺盛的和抑制静止状态的皮肤 癣菌,对深部真菌无效。 作用机制 (1)沉积在皮肤、毛发、指(趾)甲的角蛋白前体细胞中,干扰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抑制真菌有丝分裂。(2)与鸟嘌呤竞争进入DNA分子中,干扰细胞DNA合成。 给药途径 口服有效,外用无效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各种皮肤癣菌(头癣最好) 治疗需时间长(痊愈有赖于角质的新生和感染角质层的脱落),毒性较大,已少用。

二、唑类抗真菌药 ① 咪唑类(imdazole)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咪康唑 (miconazole) 酮康唑 (ketoconazole) ② 三唑类(triazole) 氟康唑 (fluconazole)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作用机制 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真菌细 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加 临床应用 浅部—克霉唑、咪康唑 深部—氟康唑 治疗AIDS隐球菌性脑膜炎首选药 伏立康唑 浅部、深部—酮康唑 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 治疗罕见真菌首选药

三、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 作用机制 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鲨烯环氧酶, 抑制麦角固醇合成 作用机制 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鲨烯环氧酶, 抑制麦角固醇合成 癣菌—杀菌作用 念珠菌—抑菌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浅部真菌病

四、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5-氟胞嘧啶 ,5- flucytosine) 作用机制 转变为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 扰DNA合成;掺入真菌的RNA,影响蛋 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与两性霉素B 联合用药 用于隐球菌、念珠菌和着色霉菌感染 尤其是治疗隐球菌所致脑膜炎(易过血脑屏障)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灰黄霉素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两性霉素B 酮 康 唑 氟 康 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