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Radix Paeoniae A1ba 教学重点 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药理作用 性味功效 应用配伍 经典处方 赤芍 复习题
教学重点 1、白芍的来源。 2、白芍的鉴别特征。 3、白芍的质量评价标准。 4、白芍的功效、临床应用及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的传说 传说东汉神医华佗对每味药他都要仔细品尝,弄清药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棵芍药。他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药性。所以,就没有用它来治病。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他推门走出去,却不见有半个人影,只见那女子站立的地方,长着那棵芍药。华佗自言自语地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又回屋读书去了。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一连反复几次,都是如此。华佗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想来你是没有查清它的用处,它自然感到委屈了。”华佗听罢笑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辩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了它的花、叶、茎,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地试验,发现它不单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
本品为常用中药。以“芍药”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本品花美似绰约而得名。自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开始,芍药即有赤、白之分,白芍之名见于贾所学的《药品化义》。《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白芍、赤芍来源不同,功效有别,应注意鉴别。
为毛茛科植物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芍 药
芍药
【产地】 主产于浙江、四川、安徽、贵州、山东等地。根据产地不同,药材上有杭白芍、川白芍及亳白芍等规格,均为栽培品。 【采制】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或整理搓圆后晒干。
1、圆柱形, 两端平截。 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 可见横长皮孔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3、质坚实, 断面类白色或微带红棕色,形成层环明显,其内方有1—2条断续环纹(切向相接的导管束所形成),射线放射状。 4、气微,味微苦而酸。
白芍个子 白芍饮片
木栓层 白芍根横切面简图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木射线 导管 簇晶
1、草酸钙簇晶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2、多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 3、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 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4、淀粉粒甚多,常糊化成团。
主含芍药苷(Paeoniflorin),尚含少量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 苯甲酰羟基芍药苷、 白芍药苷、苯甲酸、挥发油、鞣质等。
1.颜色反应:本品横切面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色,尤其在形成层及薄壁细胞部分较为显著。 2.颜色反应:取 本品乙醚提取液10m1,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1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3.薄层色谱: 本品乙醇提取液为供试品溶液。芍药苷为对照品,硅胶G薄层板,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 ,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传统认为:以根粗长、质坚实、粉性足、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2005年版药典规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6%。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1.芍药苷作用: 能抑制平滑肌, 扩张冠状血管,抑制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升高及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增高,抑制 胃液分泌,预防 应激性溃疡,并对肝脏病理性组织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降血糖作用。 2.白芍: 有解痉、抗炎、抗溃疡、保肝、解毒、抗肿瘤、抑菌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
性味功效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功效: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主治: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 用量:6一15g。不宜与藜芦同用。
1 本品善养血调经,可与当归、熟地、川芎同用,如四物汤,为调经基本方;敛阴止汗可与桂枝、生姜、大枣等伍用,如桂枝汤;若阴虚盗汗,可与牡蛎、龙骨等同用。 2 治血虚肝瘀,胁肋疼痛,可与当归、柴胡等合用,如逍遥散;治肝脾失和或血虚不营之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常与甘草同用,如芍药甘草汤;治泻痢腹痛,则每与黄连、木香配用,如芍药汤。 3 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 常配生地、代赭石、牛膝等,如建瓴汤。
1 六一散(一盘珠):白芍(酒炒黄)一两、侧柏叶(炒黑)六两。二味共为末,酒调服。治血崩腹痛。 2 芍药汤(朱氏集验方):香附子(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四两,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 上四味, 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治妇人胁痛,凡药不进。 3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三两,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以上六味,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治妇人妊娠腹中痛。 4 黄芩芍药汤(保命集):黄芩、白芍各1两,甘草5钱。为粗末,每服5钱,水煎服。治泄痢腹痛。
赤芍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和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干燥根。 性味功效:味苦,性微寒。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土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臃肿疮疡。 用量:6-12g。不宜与藜芦同用。
复习题 1 掌握白芍的来源、主要鉴别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 2 熟悉白芍的商品规格及主要功效。 3 了解白芍与赤芍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