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生物演化 天擇說 地球上的生物,於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高一七班 研究性学习小组 当我们正为寻找什么课 题而烦恼时,忽见一 精光从我面前闪过。 艾玛,原来是我同桌 眼镜反射,自此 “ 眼镜 ” 这课题被我付诸行动。 我们为此进行了研究 讨论学习 下图为组员在查阅资料.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青蛙 設計者 : 許麗蓉 設計者 : 許麗蓉 資料來源 : 資料來源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生 物 學 《精華版》第七版 Johnson The Living World.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3 生命的演變.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焦點248 達爾文演化論.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焦點241 達爾文演化論.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生命的演變 3-1 演化學說.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第十四章 演化.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演化的學說.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5章  演化 5-1 持續改變的生命 5-2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5-3 穿梭演化的時空隧道.
司法机关.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在NS-2上模擬多個FTP連線,觀察頻寬的變化
Quiz6 繳交期限: 12/14(四) 23:59前.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新一代數學》(第三版) 六下D冊 20 行程圖.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動物世界.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達爾文與演化論 (I) 神創論 VS. 演化論.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15.5 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問題 附加例題 9 附加例題 10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經濟學 學經濟.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象形圖 製作者:周子傑老師.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細胞.
Commando War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一 可靠度問題.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AA 有毛 Aa 有毛 aa 無毛 BB 圓滑 Bb 圓滑 bb 皺縮 AABB × aabb AB ab AB Ab aB ab AB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節 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生物演化 天擇說 地球上的生物,於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稱

「化石」與「生物演化」 生物演化 原始人化石與現代人相似,有祖先和後代的關係。 意味著地球上的生物在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就是生物演化。

人類的起源 最古老的人類化石,這個化石暱稱為露西,是生活於四百萬年前的非洲南猿。 非洲南猿具有猿的特徵: 堅固的下顎 長臂 短腿雙足行走 駝背,走路姿勢不標準。 最古老的人類化石----露西的化石

由猿到人 雙足行走→靈巧雙手→語言→腦容量增大 黑猩猩的DNA和人類有99%的相似性 推論黑猩猩和人類有共同的祖先,只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強迫人類以雙足行走,而有了不同的演化方向。

假想的人類演化樹

巧人的生活

北京人的生活 約50萬年前 民國廿六年,在北平近郊周口店的石灰岩洞中挖出。 以狩獵、採集為主,而且已經懂得用火燒烤食物。

「物種會逐代發生改變」的觀念  18世紀以前 已大略知道  19世紀 有完整的輪廓概念  達爾文 環球航海整理出答案

達 爾 文 1809 -1882 1831年 小獵犬號之旅,對南美的海岸線進行測繪工作。 天擇說」的大綱出爐 20年後,出版 物種源始 1858年 發表物種源始及天擇,近代演化生物學發展的重要路標。 被譽為十九世紀全球三大思想巨人之一。與馬克思和佛洛依德齊名。

小獵犬號遊記 出版於1839年 每到一站,他都努力採集動植標本、研究地質、記錄所看奇景與見聞。 因為經歷苦行僧般的野地採集研究,達爾文探究了大自然的豐饒與神奇,所以才蘊釀出改變生物史的天擇說。

從英國朴里茅斯港出發,此航行的任務是對南美的海岸線進行測繪工作,5年後(1836年)返回英國。

加拉巴哥群島 1835年九月,小獵犬號航向手太平洋,第一眼就看到一群奇特的火山島--加拉巴哥群島。 鬣蜥 長有一公尺,背上長一排刺,有點像小型的恐龍,牠們能爬很高,專吃30英尺高的仙人掌,挖地洞居住。

加拉巴哥群島上的巨龜,重約一百公斤,你很難把牠翻過來。 「加拉巴哥」是西班牙語「大龜」的意思。 達爾文觀察到一個事實,在島上的物種都是新型的品種,這些物種與南美洲大陸的品種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卻又有那麼不一樣的地方。

吃果實 吃小蟲 雀鳥 吃仙人掌

因不同的攝食習性,以及不同的棲息環境,發展為不同的物種。

加拉巴哥鷽鳥 口喙的差異:在某座島嶼上,牠們發展出又強又厚的口喙,以便嚼碎果核。在另一座島嶼上,口喙卻變小以便他們啄食蟲子。 達爾文另一發現:物種的形態會隨著島嶼不同而不同,即使島嶼只距離五、六十英里。 口喙的差異:在某座島嶼上,牠們發展出又強又厚的口喙,以便嚼碎果核。在另一座島嶼上,口喙卻變小以便他們啄食蟲子。

生物發生「生物演化」現象的原因 1.個體差異:任何一物種,其性狀在個體間有時會有差異;因此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便不相同。

2.過度繁殖:族群中,個體過多時,生活所需的食物、水或空間便感不足。

3.生存競爭:個體為了生存,彼此必須競爭,以獲得足夠的生活資源。

4.適者生存:競爭的結果,使較能適應環境的個體生存下來,不適合者便遭淘汰。

天 擇 說 達爾文1858年提出: 演化是生物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受到環境長期篩選的結果。 天擇說 現今地球上物種經過大自然選擇而適應下來。 演化論的關鍵里程碑。 人擇 人類培育各種適合人類利用的物種:狗、乳牛、花卉、葡萄….

遠古的祖先可能來自貂形先祖犬和熊形先祖犬兩種已絕種的小型動物。 人工培育的方式,已培育出100多種以上的狗。

拉馬克 最早認為生物後代的性狀是會改變的。 並認為--生物的器官經常使用則發達,不用則退化。 ,拉馬克是首先替生物演化提出較有系統說明的一位,(show 05)他說:生物的器官,經常使用則發達,不用則廢退,

遺傳性狀「變異」的原因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互換

某一村落山青水秀、綠樹成蔭,那裡的森林中棲息著一種蛾的族群,這種蛾有深、淺兩種體色;牠們在夜間活動,白天棲息在顏色深淺不一的樹幹上。

樹林中還生存著許多鳥類,這些鳥類會捕食蛾。 自1925年後,小村落變成了工業城市,工廠排出的黑煙使得空氣煙霧瀰漫,層層的煙灰把樹幹都染成了黑色。 從1890年開始,就有生物學家持續在此地區採集這種蛾。歷年採集的紀錄如圖B所示。

1.根據圖A,你認為樹幹的顏色對蛾的生存有何影響? 2.根據圖B,說明這兩種體色的蛾之數量有何變化。 3.你認為這個村落工業化後,對深色蛾與淺色蛾的數量比例產生何種影響? 4.若森林沒有捕食蛾的動物,這兩種蛾還會發生上述村落工業化後的數量變化嗎?說明你的理由。 5.如果這個村落從西元1960年後,當地政府斥資改善空氣汙染的問題,使得黑煙大為減少,樹幹也漸漸恢復原來顏色。此種環境變化,對兩種蛾的生存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