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传染病的诊疗思路 义乌市中心医院 楼莲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病理等疾病 概要 2 、初步会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 、分析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列出对 应的护理措施 4 、据医嘱及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已有的基础护理技术, 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5.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一、概述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 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 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疟疾( malaria) : 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 病。 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 病。 疟原虫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寄 生增殖 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 发病。 疟原虫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寄 生增殖 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 发病。 临床特征: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
九十九學年度健康宣導 (體檢異常個案追蹤及衛教指導) 主講:健康中心護理師 日期: ~ 尿液檢查異常.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护理查房 —— 手足口病. 主要内容 1 病史简介 2 疾病相关知识 3 护理 4 出院指导 病史简介 床号 : 6 床 姓名 :聂柯羽 性别 :女 年龄 : 13 个月 诊断: 手足口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
黄热病 杨亚荣. 黄热病概述  黄热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蚊媒传播的急性 传染病 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  进入肝肾损伤期,病死率可高达 20% ~ 40%  本病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 亚洲没有本地病例.
江苏省消化专科护士 结业报告 镇江三院 黄菊 指导老师 卞秋桂. 第一部分:个案护理 一例丙肝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的护理.
乙型肝炎诊治对策 北京地坛医院 陈志海. 病例一 某一家三口来诊,女儿, 20 岁,体 检化验发现肝炎指标异常,无任何 不适。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版) ——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概况 2012 年 9 月首次报告了 2 例临床表现类似于 SARS 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此后中东、 欧洲相继报告了多例该病病例。 2013 年 5 月 23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 “ 中东呼吸综合征.
汕头市疾控中心 张旭彬. 一、晨检 二、缺勤登记 三、校医室诊疗情况 四、老师仔细观察 发现后怎样处置?
第六章 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 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返 回 第一节 概 述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约占精液的 5%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约占精液的 95% 返 回.
男性, 20 岁。 主诉:阵发性腰痛、腹痛 2 日。 病史:患者约于半月前,有 “ 尿频、尿急、尿痛 ” 等尿路感 染症状,自行服药后缓解, 5 日前因发热、咽痛在当地医 院诊断为 “ 急性扁桃体炎 ” 予以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具体不 详)。 2 日后发热、咽痛缓解,但出现腰部、腹部疼痛, 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血尿。否认外伤,高血压等病.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五讲 授课老师:安宝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甲型 H1N1 流感 定义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 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肝酵素升高,是否等於肝臟差了﹖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先讓大家認識一下甚麼是酵素。酵 素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能在生物細胞內發現。人體內, 幾乎所有細胞活動,如新陳代謝、消化、修復組織等, 均需要酵素。酵素種類繁多,約有數千種,被發現及命 名的已有近千種。正常人體的肝臟及胰臟,會產生酵素, 我們亦可從不同食物中吸取酵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常见病征的辨别与自我处理 复旦校医院 钱启源
第十四章 治燥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登 革 熱第2類 草嶺國小健康中心.
体 检 项 目 异 常 de 分 析 浙江荣军医院 孙兆彪.
第二章 常见症状 第九节 水肿 《健康评估》配套CAI课件 主编:蔡小红 编者:林 彬 2010年10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病例一 李X,男,48岁,发热胸痛伴咳脓痰三天,急诊入院。
腹 痛 外科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 山西省儿童医院 张镁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 厦门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颜玉炳
温箱使用法.
传地科-----邵云平 办公室:605 办公电话: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virus) 全球流行趨勢及疾病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X区健康教育所 XXX.
Ectopic pregnancy 异位妊娠.
傳染病防治宣導 -登革熱 桃園縣平鎮市北勢國小衛生組長 陳敏慧.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一章 疾病概论.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必存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参赛医生: 冯亚平 科室: 血管外科 职称: 主治医师.
请输入病例标题 医生姓名: 职称: 医院: 联系方式: 科室:.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护理.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 祝益民.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2014年8月4日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第五章 眼 睑 病.
幼兒疾病預防與照顧個人報告 主題:德國麻疹 指導老師:陳韻如老師 報告學生:陳穎瀅 學號:499I0104 幼保二乙.
肠道病毒 粪-口途径传播 种类繁多,包括小RNA病毒科中的人类肠道病毒,呼肠病毒科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 衢州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王水有.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张学武.
病 例 【病史】 患者,男性, 17岁,学生。24小时前上完体育课后感觉脐周隐痛,能忍受,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未治疗。今晨腹痛加重,疼痛难忍,并伴有发热,部位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按压右下腹疼痛更明显,就诊我院。以转移性右下腹痛24小时,伴恶心呕吐急收入院。既往体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有67个血清型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妇产科08级八年制临床思维教学 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
腸病毒防治宣導 主講者 陳玟吟護理師.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谭德明.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登革熱來襲.
第四章 病毒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二、 噬菌体.
请输入病例标题 医生姓名: 职称: 医院: 联系方式: 科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输入性传染病的诊疗思路 义乌市中心医院 楼莲青

病案分享

病案分析一 2009年8月,先后接诊来自附近3个村子数名患者,共同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2-3天,随后出现皮疹,监测血常规病初为正常,病程3-5天者白细胞下降,部分血小板下降 查体:体温升高,咽充血, 全身散在充血性皮疹,部分球结膜充血,心肺腹查体无殊

病史特点 1.来自相邻三个村子,性别、年龄无差异 2.均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皮疹 3.血常规均提示白细胞进行性下降,部分血小板下降 4.均为长期在该地区生活居民,近期否认外地居留史

经过上级部门多种病原学检测 登革热抗体阳性

2009年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 发热100% 呕吐9.62% 畏寒/寒战65.38% 腹泻11.54% 发热100% 呕吐9.62% 畏寒/寒战65.38% 腹泻11.54% 头痛78.85% 咳嗽13.46% 肌痛75% 皮肤瘙痒48.08% 腰痛11.54% 皮疹/出血点59.62% 骨痛28.85% 淋巴结肿大5.77% 眼痛9.62% 肝区不适3.85% 恶心21.15%

输入性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 发热100% 畏寒/寒战50% 头痛65% 肌痛75% 腰痛15% 骨痛30% 消化道症状25% 皮疹/出血点65% 皮肤瘙痒50%

2009年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白细胞下降96.13% 血小板下降92.31% ALT升高50% AST升高75% LDH升高80.77% 尿蛋白15.38%

登革热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黄病毒属 B组虫媒病毒 结构: 抵抗力:不耐热及消毒剂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单股正链RNA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血清型: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 抗原特异性不同 单股正链RNA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 伊蚊 白纹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 白纹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 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

流行特征: 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洋 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洋 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 夏秋、雨季,5~10月 流行方式 突发性,集中发病,周期性

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

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 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 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 严重出血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 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 复正常。 1/2 ~ 3/4病例血小板减少。 血清学检查:登革热抗体阳性

治 疗 1.一般治疗: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监测:血压、尿量、血常规等。 3.抗病毒: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

吸取2009年救治经验,近年来,我院门诊每年均及时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人3-5人,避免了疫情的扩散。 特别是来自东南亚,非洲的发热患者,要及时筛查。

经验教训 2016年5月17日,患者因发热4小时就诊, T38℃,伴畏寒、头晕、全身酸痛,查体:咽充血。患者5月5日-13日曾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旅游,查血常规:WBC 4.0*10^9/L,PLT 120*10^9/L。诊断流感样病例,予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20日复查血常规:WBC2.4*10^9/L,PLT79*10^9/L。21日出现皮疹,查疟原虫阴性,登革热抗体快速检测2次阴性。隔天送疾控登革热PCR检测阳性。 有时病初或轻症患者症状不典型,此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及时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

病案分析二 现病史:患者,男性,44岁,经商,义乌人,半月前自缅甸回义乌,在当地森林中从事金矿勘探,因“发热5天” 于2012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5天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体温最高达40.2℃,发热时伴头痛、头晕,伴纳差、恶心,出汗后热退,病初在当地诊所及我院门诊就诊,予以抗感染及退热对症治疗,期间曾有2、3天无发热,今再次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达40℃,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发热待查”收住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及输血史。

专科体检:T40.8℃,P96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软弱,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2012.12.22我院血常规:WBC 4.25*10^9/L,NE 77.2%,RBC 5.28*10^9/L,HGB153g/L,PLT 21*10^9/L,CRP65mg/L。 2012.12.23生化:TBil214.2umol/L, DBil169.8umol/L,ALT1005U/L,AST1025U/L,GGT195U/L,Cr279.5umol/L,Urea17.63mmol/L

病史特点 患者近期曾至缅甸森林,回国后出现发热 间歇性发热,伴畏寒、寒战明显 院外及门诊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 入院查体精神软弱,皮肤巩膜黄染明显

12月24日我院入院后夜间即查血液疟原虫:阳性 12月25日市疾控中心查血液疟原虫(口头报告):阳性(恶性疟) 诊断为“恶性疟”

7月9日晚,一位在喀麦隆经商的患者,回义乌1周,出现低热,测体温37 7月9日晚,一位在喀麦隆经商的患者,回义乌1周,出现低热,测体温37.8 ℃,无其他不适。细问病史,患者3月前曾患“疟疾”,曾抗疟原虫治疗。现查血常规正常,考虑再次感染同型疟原虫可症状轻微,予疟原虫抗体检测阳性,血找疟原虫阳性,诊断疟疾。 通过及时筛查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每年,我院均发现输入性疟疾患者10余例。

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病原学 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4种: 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传染源 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2)少数通过输血及母婴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但不持久。再次同种疟原虫感染,症状较轻。 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地区分布 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少量温带

病案分析三 患者,男性,38岁,义乌人,2月4日离开义乌经香港飞往斐济,2月7日到萨摩亚旅游,期间有蚊虫叮咬史,未予重视。2月14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8.5 ℃,伴轻度头痛、肌痛、关节痛,自行服用“三九感冒灵”,回国途中在深圳皇岗口岸监测到发热,予完善检查。

病情发展 2月15日出现充血性皮疹,由耳后、颜面逐渐蔓延至全身 2月16日出现球结膜充血

同行的另一对父子俩,分别37岁和9岁,2月20日出现低热,测体温波动于37-38 .3℃,2月21日出现皮疹,球结膜充血。 病毒核酸检测:寨卡病毒阳性

3例患者均症状较轻,表现为: 发热:低热,最高体温38.5 ℃ 皮疹:充血性皮疹,出疹褪疹均由头面部到全身,无明显瘙痒,持续2-3天 球结膜充血

完善血常规,生化检查三人均未见异常。 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2天后球结膜充血逐渐好转。

血液唾液病毒核酸检查:1例4天,2例5天转阴 尿液病毒核酸检查均为9天转阴9天 防蚊隔离至起病11天(连续2天三种体液检查阴性)后出院

病原学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病原学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呈球形,直径约为4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0.8Kb,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个基因型 寨卡病毒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存在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

病原学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 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灭活。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中胸背板两肩侧具有一对括号型白斑; 白纹伊蚊: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 45

传播途径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潜伏期与传染期 (1)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 (2)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地区分布 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

传染病的病原虽极为复杂 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绝大多数的传染病可防可控

小结 我国为开放性的国家,人口流动性大,国人出国经商及外籍人士入境多 接诊发热原因待查病人时一定要注意采集患者流行病学史 此类患者发热需要考虑是否有输入性传染病可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