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传染病的诊疗思路 义乌市中心医院 楼莲青
病案分享
病案分析一 2009年8月,先后接诊来自附近3个村子数名患者,共同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2-3天,随后出现皮疹,监测血常规病初为正常,病程3-5天者白细胞下降,部分血小板下降 查体:体温升高,咽充血, 全身散在充血性皮疹,部分球结膜充血,心肺腹查体无殊
病史特点 1.来自相邻三个村子,性别、年龄无差异 2.均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皮疹 3.血常规均提示白细胞进行性下降,部分血小板下降 4.均为长期在该地区生活居民,近期否认外地居留史
经过上级部门多种病原学检测 登革热抗体阳性
2009年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 发热100% 呕吐9.62% 畏寒/寒战65.38% 腹泻11.54% 发热100% 呕吐9.62% 畏寒/寒战65.38% 腹泻11.54% 头痛78.85% 咳嗽13.46% 肌痛75% 皮肤瘙痒48.08% 腰痛11.54% 皮疹/出血点59.62% 骨痛28.85% 淋巴结肿大5.77% 眼痛9.62% 肝区不适3.85% 恶心21.15%
输入性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 发热100% 畏寒/寒战50% 头痛65% 肌痛75% 腰痛15% 骨痛30% 消化道症状25% 皮疹/出血点65% 皮肤瘙痒50%
2009年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白细胞下降96.13% 血小板下降92.31% ALT升高50% AST升高75% LDH升高80.77% 尿蛋白15.38%
登革热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黄病毒属 B组虫媒病毒 结构: 抵抗力:不耐热及消毒剂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单股正链RNA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血清型: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 抗原特异性不同 单股正链RNA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 伊蚊 白纹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 白纹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 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
流行特征: 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洋 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洋 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 夏秋、雨季,5~10月 流行方式 突发性,集中发病,周期性
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
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 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 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 严重出血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 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 复正常。 1/2 ~ 3/4病例血小板减少。 血清学检查:登革热抗体阳性
治 疗 1.一般治疗: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监测:血压、尿量、血常规等。 3.抗病毒: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
吸取2009年救治经验,近年来,我院门诊每年均及时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人3-5人,避免了疫情的扩散。 特别是来自东南亚,非洲的发热患者,要及时筛查。
经验教训 2016年5月17日,患者因发热4小时就诊, T38℃,伴畏寒、头晕、全身酸痛,查体:咽充血。患者5月5日-13日曾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旅游,查血常规:WBC 4.0*10^9/L,PLT 120*10^9/L。诊断流感样病例,予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20日复查血常规:WBC2.4*10^9/L,PLT79*10^9/L。21日出现皮疹,查疟原虫阴性,登革热抗体快速检测2次阴性。隔天送疾控登革热PCR检测阳性。 有时病初或轻症患者症状不典型,此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及时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
病案分析二 现病史:患者,男性,44岁,经商,义乌人,半月前自缅甸回义乌,在当地森林中从事金矿勘探,因“发热5天” 于2012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5天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体温最高达40.2℃,发热时伴头痛、头晕,伴纳差、恶心,出汗后热退,病初在当地诊所及我院门诊就诊,予以抗感染及退热对症治疗,期间曾有2、3天无发热,今再次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达40℃,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发热待查”收住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及输血史。
专科体检:T40.8℃,P96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软弱,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2012.12.22我院血常规:WBC 4.25*10^9/L,NE 77.2%,RBC 5.28*10^9/L,HGB153g/L,PLT 21*10^9/L,CRP65mg/L。 2012.12.23生化:TBil214.2umol/L, DBil169.8umol/L,ALT1005U/L,AST1025U/L,GGT195U/L,Cr279.5umol/L,Urea17.63mmol/L
病史特点 患者近期曾至缅甸森林,回国后出现发热 间歇性发热,伴畏寒、寒战明显 院外及门诊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 入院查体精神软弱,皮肤巩膜黄染明显
12月24日我院入院后夜间即查血液疟原虫:阳性 12月25日市疾控中心查血液疟原虫(口头报告):阳性(恶性疟) 诊断为“恶性疟”
7月9日晚,一位在喀麦隆经商的患者,回义乌1周,出现低热,测体温37 7月9日晚,一位在喀麦隆经商的患者,回义乌1周,出现低热,测体温37.8 ℃,无其他不适。细问病史,患者3月前曾患“疟疾”,曾抗疟原虫治疗。现查血常规正常,考虑再次感染同型疟原虫可症状轻微,予疟原虫抗体检测阳性,血找疟原虫阳性,诊断疟疾。 通过及时筛查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每年,我院均发现输入性疟疾患者10余例。
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病原学 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4种: 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传染源 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2)少数通过输血及母婴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但不持久。再次同种疟原虫感染,症状较轻。 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地区分布 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少量温带
病案分析三 患者,男性,38岁,义乌人,2月4日离开义乌经香港飞往斐济,2月7日到萨摩亚旅游,期间有蚊虫叮咬史,未予重视。2月14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8.5 ℃,伴轻度头痛、肌痛、关节痛,自行服用“三九感冒灵”,回国途中在深圳皇岗口岸监测到发热,予完善检查。
病情发展 2月15日出现充血性皮疹,由耳后、颜面逐渐蔓延至全身 2月16日出现球结膜充血
同行的另一对父子俩,分别37岁和9岁,2月20日出现低热,测体温波动于37-38 .3℃,2月21日出现皮疹,球结膜充血。 病毒核酸检测:寨卡病毒阳性
3例患者均症状较轻,表现为: 发热:低热,最高体温38.5 ℃ 皮疹:充血性皮疹,出疹褪疹均由头面部到全身,无明显瘙痒,持续2-3天 球结膜充血
完善血常规,生化检查三人均未见异常。 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2天后球结膜充血逐渐好转。
血液唾液病毒核酸检查:1例4天,2例5天转阴 尿液病毒核酸检查均为9天转阴9天 防蚊隔离至起病11天(连续2天三种体液检查阴性)后出院
病原学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病原学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呈球形,直径约为4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0.8Kb,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个基因型 寨卡病毒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存在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
病原学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 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灭活。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中胸背板两肩侧具有一对括号型白斑; 白纹伊蚊: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 45
传播途径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潜伏期与传染期 (1)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 (2)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地区分布 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
传染病的病原虽极为复杂 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绝大多数的传染病可防可控
小结 我国为开放性的国家,人口流动性大,国人出国经商及外籍人士入境多 接诊发热原因待查病人时一定要注意采集患者流行病学史 此类患者发热需要考虑是否有输入性传染病可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