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冯李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周围神经病 ( Peripheral Neuropathy ) 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徐 平.
Advertisements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周围神经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徐迎胜.  概述  脑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脊神经疾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病  其它.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 12 对  一嗅二视三动眼  四滑五叉六外展  七面八听九舌咽  十迷一副舌下全.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脑 神 经 检 查 诊 断 学诊 断 学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郭 艳 芹.
牙痛和三叉神经痛要怎么区分开 —— 北京彭胜三叉神经医院.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 作性剧痛。 是指发生在面部一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痛如放电、刀割样 的疼痛症状。 发病率高,起病于 40 岁以后,女多于男。 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 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种高发疾病。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样的病症 ——著名三叉神经痛专家彭胜.
三叉神经痛 北京 单位: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四、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二 支配由肌节发生的骨骼肌,如舌肌、眼球外肌.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主讲:周丽华教授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口腔颌面部感染 邵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刘吉平.
周围神经系统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周围神经疾病 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 神经病学教研组.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刘宗祥.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Surgical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周围神经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刘嘉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中老年人预防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本文来源:
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活检可见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患者颅后窝见异常小血管团压迫。
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www sancha120 cn.
正常人体结构 王存午制作 2001年8月 供三年制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高职高专医科类精品课程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神经 主讲教师 滕树成
周围神经系统 概述、脊神经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肺结核.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三叉神经痛起因 ——彭胜专家.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神经系统 (脑神经二)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申社林.
牙三叉神经痛的相关介绍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甲状腺激素.
面神经麻痹.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叉神经痛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冯李长

三叉神经(V)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V)trigeminal n.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三叉运动核) 2.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三叉感觉核)

主要行程 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出入脑 在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大三叉神经节 发出三大支 三叉分别经过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出颅

分支与分布 1. 眼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 额神经 分布于眼球、泪腺、鼻背和鼻腔上部粘膜及眼裂以上皮肤。(一般躯体感觉) 经眶上裂入眼眶: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 额神经 分布于眼球、泪腺、鼻背和鼻腔上部粘膜及眼裂以上皮肤。(一般躯体感觉)

分支与分布 2. 上颌神经: 经圆孔 翼腭窝  眶上裂 眼眶  出眶下孔  延续为眶下神经。

分支: 分支与分布 眶下神经:眼裂与口裂间皮肤。 上牙槽神经:分前中后三支分布于上颌牙齿牙龈。 颧神经:颧颞部皮肤,有交通支(VII,含副交感成分)

分支与分布 3.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入颞下窝: 前干: 颊神经:颊部粘膜和皮肤 咀嚼肌神经 (咬肌N和颞深N) :支配所有咀嚼肌(特殊内脏运动、一般躯体感觉)

分支与分布 后干: 耳颞神经:耳后皮肤 下牙槽神经:下颌牙齿牙龈,口裂以下皮肤 舌神经:口腔底和舌前2/3(VII—鼓索) 下颌舌骨肌神经:下颌舌骨肌

三叉感觉分三支, 眼裂口裂各自司。 三叉运动把口张, 支配三肌和二张。 (咀嚼肌、下颌舌骨 肌、二腹肌、 腭帆张肌、鼓膜张 肌)

1定义: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特发性病因不明,可能因三叉神经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 

病因与病理: 病因尚不明确. 病因在中枢部 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发放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另有认为病因可能在脑干,在三叉神经痛患者面部触发点处作轻微刺激,即可在脑干内迅速叠加而一起一次疼痛发放.

从三叉神经痛的发作特征,如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触发点等,应用抗癫痫药有效,以及Nasheld发现在疼痛发作时,可在中脑记录到局灶性痫样放电等结果,均支持病因在中枢的设想.

但是中枢性病因学说不能解释许多临床现象,如为何大多数病例仅为单侧性疼痛,为何疼痛发作往往仅局限于一两支范围而不发展,为何脑干病变不产生三叉神经痛,为何长期发作不产生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病因在周围部 即半月节到脑桥之间的后根部分.早在1920年Cushing即发现因肿瘤压迫后根产生三叉神经痛.以后又有许多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时发现各种机械性压迫的病因,如胆脂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病侧的岩嵴较高,蛛网膜炎及血管等,均可促使三叉神经痛发作.

Jennetta(1966)提出,在三叉神经的脑桥入口处,90%以上均有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在三叉神经后根上,使得神经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 Gardner等设想可能在脱髓鞘局部的相邻纤维之间产生短路(即伪触突形成)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此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的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转变成传入冲动,冲动叠加产生三叉神经痛. 经过大量的手术实践,尤其是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术获得良好效果,逐渐使人们承认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在周围部的理论.

Kerr(1967)认为中枢性及周围性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即病变在周围部,而发病机制在中枢部

病理: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活检发现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患者可发现颅后窝异常小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

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特点:多见于中老年病人,40岁以上起病占70%~80%,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2~3倍

(2)部位: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个分支分布区,第2~3支最常见,多为单侧.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

(3)疼痛特点: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

(4)扳机点与痛性抽搐:轻触鼻翼,郏部和舌可以诱发三叉神经痛,称为扳机点.洗脸.刷牙易诱发第2支疼痛发作.咀嚼,哈欠和讲话易诱发第3支发作,以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疼痛严重时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称为痛性抽搐.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和流泪.严重者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

(5)病程: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数日至数年.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严重,很少自愈.

体格检查: 通常无阳性体征

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以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不难确诊.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以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不难确诊.

鉴别诊断 1继发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可出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持续性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常合并其他颅神经麻痹,如面神经,外展神经以及前庭神经受损.年轻患者的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MS.

2牙痛: 本病常误诊为牙痛,有些患者拔牙后疼痛不止才确诊.牙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冷,热食物加剧.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3舌咽神经痛: 是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性质颇似三叉神经痛,位于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每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吞咽,讲话,哈欠,咳嗽常可诱发.咽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疼痛触发点,地卡因涂于患侧扁桃体和咽部可暂时阻止发作.

4蝶腭神经痛: 是一种较少见的面部神经痛,亦呈刀割样,烧灼样或钻样疼痛,分布于鼻根后方,颧部,上颌,下颚及牙龈部,常累及同侧眼眶,疼痛向额,颞,枕和耳部等处放射,无扳机点.发作时病侧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泪.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5鼻窦炎: 鼻窦部持续性钝痛,可有局部压痛,发热,流脓涕,血象白细胞增高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及X线摄片可以确诊.

6非典型面痛: 疼痛部位模糊不定,深在或弥散,不易定位,主要位于一侧下面部,也可为双侧,无触痛点.情绪是唯一使疼痛加重因素,见于抑郁症,疑病及人格障碍的病人.治疗可用三环类药口服,苯妥因钠也可有效.

7颞颌关节病: 主要在咀嚼时出现疼痛,颞颌关节有局部压痛.

药物治疗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治 疗 药物治疗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 常为首选,抗惊厥药物,作用于网状结构-丘脑系统,可抑制三叉神经系统(脊核-丘脑)的病理多神经原反射. 起始剂量0.1g口服,3次/天;常用剂量0.6g/d,最大剂量1.0/天;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采用最小维持量,一般为0.6~0.8g/d;70%有效,孕妇忌用.

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行走不稳等.如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药;曾有发生共济失调,复视,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障碍等报道,需立即停药.

2苯妥因英钠: 抗癫痫药物,对突触传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1口服,3次/天,如无效可每日增加0.05,数日后加至0.6g/d;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单药治疗无效者两药合用可能有效. 副作用:头晕,皮疹,牙龈增生.严重的可出现小脑萎缩.

3氯硝安定: 6~8mg/d口服,40%~50%的病例可完全控制,25%明显缓解. 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老年患者可见短暂性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无效时可试用.

氯苯氨丁酸: 起始剂量5mg,3次/天,常用剂量30~40mg/d. 副作用:有恶心,嗜睡等,大约30%的病例不能耐受副作用.

维生素B12: 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缓解疼痛,机制不清.剂量为1000~3000微克.Im.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一疗程. 通常无副作用.

哌咪清 文献报告哌咪清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剂量为第1~4天,4mg/d.第5~9天,6mg/d,第10~14天,8mg/d,14天以后,12mg/d,均分2次服.大约83.3%的病例可出现手颤,记忆力减退,睡眠中肢体抖动等副作用,多见于用药后4~6周,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

非药物治疗 封闭治疗 三叉神经封闭是注药于神经分支或半月节上,使之破坏,阻断其传导作用,从而获得止痛效果. 常用药物: 酒精 热水 酚类 甘油

指征: 1经药物治疗无效 2拒绝手术治疗,而服药有反应者 3身体健康情况不适应手术者 4因剧烈疼痛影响进食及休息,致身体极度衰弱者,可作为过渡性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 5术前作普鲁卡因封闭,可使病人习惯于术后的面部感觉异常. 6作鉴别诊断用,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可作普鲁卡因封闭与其他面部疼痛相鉴别.

方法: 周围支封闭: 分别封闭三叉神经的各分支,如下颌神经,眶下神经,眶上神经,颏孔神经. 三叉神经半月节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半月节处,以破坏节内感觉神经细胞.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Sweet及Nugent(1972)首先应用.经CT导向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0度,维持1分钟.选择性破坏节后无髓鞘传导痛温觉A和C细纤维,保留有髓鞘传导触觉A和B粗纤维,疗效达90%以上.但可出现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和带状庖疹等并发症.复发率21~28%,重复应用仍有效.

手术治疗  周围支切除及抽除术: 因神经再生而复发,疗效短,仅限于第1支疼痛者适用.

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1经颞入路:适用于第2,3支疼痛患者. 手术优点是危险性小,术后反应小. 缺点是面部感觉不能保留. 2经枕下入路:凡三叉神经痛均适合. 手术优点是可发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缺点是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反应多.

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 适用于伴有第1支疼痛及双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Jennetta(1966)提出,在三叉神经的脑桥入口处,90%以上均有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在三叉神经后根上引起三叉神经痛,经手术解除压迫,不必切断神经即可达到止痛效果,术后无感觉,运动障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VII) facial n. 成分和起止核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涎核: 泪腺, 颌下、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舌前2/3味觉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腭、鼻后部粘膜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外耳道外耳门周围及耳廓后皮肤

主要行程 脑桥延髓间沟出脑 内耳门 内耳道 面神经管 出茎乳孔 穿腮腺分五大支 脑桥延髓间沟出脑 内耳门 内耳道 面神经管

分支与分布 1. 鼓索: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 经鼓室到颞下窝 入舌神经(V) 分布: 舌前2/3味觉; 颌下、舌下腺(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经下颌下神经节换元)

分支与分布 2.岩大神经 经翼腭神经节泪腺

分支与分布 3.表情肌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特殊内脏运动)

定义: 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及病理  面神经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症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

临床表现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男性稍多.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日达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

患侧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变大. 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

鼓索以上的面神经病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 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

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被累及时,除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的味觉障碍外,还可有病侧乳突部疼痛,以及耳廓部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辅助检查 肌电图:表现为失神经电位.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其典型表现有前驱感染病史,对称性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脑脊液中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的化脓性淋巴结炎: 均可累及面神经而引起病侧周围性面神经瘫,因有腮腺及局部体征不难鉴别. 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 因中耳感染侵及面神经管产生面神经麻痹,除面肌瘫痪外,往往伴有病侧2/3味觉丧失,并有中耳炎史及耳部的阳性体征,可作出鉴别.

颅后窝病变: 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及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多伴有听觉障碍三叉神经功能障碍及各种原发病的表现.

脑桥病变 如肿瘤,炎症,出血等所致面神经麻痹常伴面神经核邻近的颅神经核或长束受损.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 面神经核上瘫的特点: 对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瘫痪,表现为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不能鼓颊。 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 患病侧的表情肌全部瘫痪,表现为该侧额纹消失、眼不能闭、 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

治疗 治疗原则是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以免面神经进一步受损,并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1理疗 急性期在茎乳孔附近部位给以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并能减轻局部疼痛症状.

2体疗 病人自己对镜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减轻瘫痪肌受健侧的过度牵引.

针灸治疗: 一般应于起病一周后开始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1激素: 急性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泼尼松,30m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 地塞米松 10-15mg/d,7~10天.

2抗病毒药物: 3营养神经药: 如系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Hunt综合征可口服无环鸟苷5mg/d,3次/d,连服7~10天. 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0.5mg,均1次肌肉注射.可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4氯苯氨丁酸: 每次5mg,3次/天口服,可逐渐加量至30~40mg,分3次服,可通过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预防眼部并发症 由于不能闭眼,使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保护. 6扩张血管药物. 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 常用的有:丹参,血塞通.

手术治疗 病后两年仍未恢复者可行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

预 后 1不完全面瘫起病后1-3周开始恢复,1-2月内可望明显恢复或痊愈. 预   后 1不完全面瘫起病后1-3周开始恢复,1-2月内可望明显恢复或痊愈. 2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通常需3个月恢复..完全性面瘫病后1周内检查面神经传导速度可判断预后.如患侧诱发动作电位M波的波副为健侧的30%以上,2个月内可望恢复,如10%~30%需2~8个月,可能出现合并症,如仅10%或以下需6~12个月恢复,可伴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

谢  谢 谢 谢! 再  见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