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免疫学防治 (第23章,P24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应用 — 免疫学预防 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治疗. 免 疫 学 预 防 ( immunoprevention )
第二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第一节 免疫预防 自然免疫 : 自然感染或通过母体获得。 人工免疫 : 人工办法获得免疫,可分为人 工主动、人工被动。
第 4 节 免疫调节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 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 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 、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 20 章 肿瘤免疫.
儿童预防接种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 金春华. 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 20 世纪 50 年代 全国开展普种牛痘, 20 世纪 60 年代 基本消灭天花 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开展:健康教育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 DPT )和麻 疹疫苗( MV )的接种 1978 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Immunization. 本课目的和要求 了解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熟悉 影响疫苗免疫应答的因素 熟悉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和禁忌症 掌握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及常用 疫苗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能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2.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能够描述免疫的含义和功能 。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传染病.
免疫学临床应用.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第二十七章 免疫预防与疫苗 教 学 要 求: 1. 掌握人工自动、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其比较。 2. 掌握死、活疫苗的比较。
第11讲 免疫学应用.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该学科既是一门生物科学,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又是一门应用科学,牵涉到许多临床问题,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以用免疫学基础理论来理解,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免疫学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而新疫苗的研制更为预防医学展示了广阔前景。此外,以免疫学为主干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化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等,为免疫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免疫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
非典(SARS) 第3节 人体免疫 东方市第二中学 文英菊.
免疫与计划免疫 涪陵十六中王永强
第三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33团中学 徐萍.
肺结核.
第六章 免疫应答.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免疫学防治 第一节 免疫预防 自然免疫 人工免疫:主动、被动.
免 疫 学 应 用 免 疫 学 预 防 免 疫 学 治 疗 免 疫 学 诊 断.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V. 免疫学应用 (Chap16、17).
第四节 免疫调节.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身体的防卫(2).
身体的防卫(2).
身体的防卫 第二课时.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第八章 基因工程疫苗 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Chap12、免疫学应用.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第 四 部 分 免疫检测、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 十 章 免疫检测 第 十 一 章 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四 部分.
高三生物复习--免疫 授课人:柳明艳.
第三十六章 免疫学应用 学习目标 解释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述说人工免疫的种类和特点 列出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预防 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有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人工免疫 被动免疫 过继免疫.
学校免疫预防接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曾阳.
预防接种人员 资格考试培训资料.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免 疫 与 计 划 免 疫.
病毒感染与免疫.
身体的防卫 Q群: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免疫学预防与治疗 第二十三章 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幸的是我们机体具有免疫功能,能抵御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免疫功能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执行的,通过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免疫应答的方式有效的将抗原清除到体外,从而确保自身的稳定。将免疫学理论应用到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肿瘤免疫 北京大学 王月丹.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免疫学诊断与防治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制作 Copyright 2009.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八讲 免疫学防治 (第23章,P241)

[目的要求] 1.掌握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缺点,特异性免疫治疗制剂的种类及作用。 2.熟悉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3.了解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常用的免疫制剂。

一、免疫预防 Edward Jenner Louis Pasteur Jenner和Pasteur,著名的免疫学家,免疫接种和主动免疫的先驱。

患天花的小儿 (Infant with smallpox)  1979年WHO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病毒。

患脊髓灰质炎的儿童 下一种通过接种疫苗而在全球消灭的疾病将是脊髓灰质炎

(一)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自然主动免疫: 患传染病、隐性感染 自然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经胎盘(IgG)或初乳(SIgA) 特异性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接种疫苗、类毒素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如注射抗毒素,丙球蛋白

(二) 人工免疫 1.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概念:指用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用制剂----疫苗(vaccine) : 灭活疫苗(死疫苗),如伤寒、百日咳、狂犬病疫苗 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麻疹疫苗、脊灰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优点: *较稳定,易保存及运输,有效期可长达1年; *无突变和复毒的危险,可用于免疫缺陷者及孕妇。 缺点: *注射剂量大,需多次接种; *注射局部和全身的反应较重; *免疫效果局限,只引起体液免疫、不引起细胞免疫。

②减毒活疫苗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优点: *一般只需接种一次,注射局部反应小 *免疫效果好而持久,可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可产生粘膜免疫 缺点: *不易贮存及运输 *有突变及复毒的危险 *免疫力低下者可引起严重感染,孕妇有致畸的危险

置于含胆汁的培养基,逐渐增加胆汁的浓度 牛分支杆菌 Mycobacterium bovis 在胆汁中适应性生长,充分减毒成为预防肺结核的疫苗。 13年 卡介苗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

③类毒素 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脱毒处理制成。因其已失去毒性,但仍保留了免疫原性,故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毒素就可以中和外毒素的毒性。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④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 *合成肽疫苗 重组抗原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DNA疫苗

疫苗的基本要求 *安全 *有效 *实用 疫苗的应用 *传染病、非传染病 *预防、治疗

2.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因输入的免疫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故免疫效应作用出现虽快,但维持时间短暂(约2~3周)。 人工被动免疫用制剂: ① 抗毒素——马血清制剂,如破伤风、白喉抗毒素 ②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丙球或胎球 ③ 细胞因子制剂,如IFN- ,IL-2等 ④ 单抗制剂

(三)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有计划地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最终达到控制以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每一个儿童需接种的疫苗、初次免疫月龄、接种次数、间隔时间等。

儿童计划免疫: “五苗七病” 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活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2007年,扩大了计划免疫: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钩体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和炭疽疫苗。

二、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按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一)免疫治疗的类型 1.免疫增强疗法 2.免疫抑制疗法 主动免疫治疗 3.特异性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治疗 4.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1.免疫增强疗法 2.免疫抑制疗法 给患者注射免疫增强剂、疫苗,输入抗体或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等。 主要用于治疗感染、肿瘤、免疫缺陷等疾病。 给患者输入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抗体、诱导免疫耐受的疫苗等。 主要用于治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等。

3.特异性免疫治疗 (1)主动免疫治疗 (2)被动免疫治疗 指给患者输入疫苗或免疫佐剂,以剌激或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使之产生抗病免疫力。如肿瘤疫苗、结核DNA疫苗等。 (2)被动免疫治疗 又称过继免疫治疗,指直接给患者输入免疫物质以发挥免疫效应作用,或将患者细胞经体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如单抗、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等。

4.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给患者注射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等。主要用于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所用制剂的作用无抗原特异性。 *免疫因子: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 *化学合成药物:左旋米唑,西咪替丁 *微生物制剂:卡介苗 , 短小棒状杆菌 *中药制剂

(二)分子治疗 是给机体输入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例如使用抗体、细胞因子等。 1.分子疫苗 合成肽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及DNA疫苗→治疗性疫苗 2.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等 3.细胞因子 重组细胞因子(如GM-CSF)、重组细胞因子受体或细胞因子抗体等

(三)细胞治疗 指给机体输入细胞制剂,以激活或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肿瘤细胞疫苗:灭活瘤苗、异构瘤苗 1.细胞疫苗 基因修饰的瘤苗:HLAI、B7、IL-2 树突状细胞疫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2.过继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3.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脐血

(四)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1.生物应答调节剂 (1)概念 (2)举例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BRM) (1)概念 BRM---指具有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 微生物制剂:BCG,短小棒状杆菌,多糖类物质 (2)举例 胸腺肽:从小牛或猪胸腺提取,无种属特异性和明显的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 指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常用于防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化学合成药物 *微生物制剂: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微生物制剂: 环孢素A(CsA,新山地明)、FK-506、玫考酚酸酯(MMF,骁悉)、雷帕霉素等。

[重点和难点] 重点: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缺点。 难点:新型疫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