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2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1. 基本概念 抗原是指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 2. 抗原具有二种特性: ●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 特性。 抗原+免疫细胞→应答产物:抗体/效应T细胞
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特性,亦称反应原性。 抗原+抗体/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反应

4 3. 半抗原 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半抗原是能够作为表位的一部分被抗体或TCR识别的物质。

5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比较 特 性 完全抗原 半抗原 免疫原性 + - 反应原性

6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7 (一)异物性 异种物质:如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等。 遗传关系越远 , 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同种异体物质:如ABO血型物质 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

8 (二)理化性状 1. 抗原物质必须是大分子物质 2. 分子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分子量>10,000D有免疫原性
蛋白质>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核酸 类脂无免疫原性,无机物不能成为抗原 聚合蛋白质免疫原性>单体分子

9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0 (三)免疫途径和剂量 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和腹腔等途径诱导正免疫应答。 消化道途径易诱导负免疫应答(免疫耐受)。
适量抗原可诱导正免疫应答。

11 (四)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特异性 是指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或受体(BCR/TCR)互补结合的特性。

12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3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4 1. 抗原决定基 2. 构象决定基和顺序决定簇 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构象决定基指序列上不相连的氨基酸或单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顺序决定基指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又称线性决定基,多位于分子的内部。

15 3.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被TCR识别的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为线性表位,与构象无关,需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与MHC结合被TCR识别的肽段。 B细胞表位:被BCR识别的抗原表位。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具有构象依赖性无需与MHC结合,可直接被BCR识别。

16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7 4. 抗原结合价 是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18 5.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有相同或 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抗原除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反应外,也可与其它相关抗体发生 反应。 意义:① 研究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② 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19 三、抗原的分类 抗原、免疫原、耐受原、变应原、 天然抗原与人工抗原 自身抗原与外来抗原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TD抗原与TI抗原

20 (一)TD-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有T细胞辅助。 大多为大分子蛋白质, 表面决定簇种类多。如:细菌、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特点: ①需要TH细胞辅助 ②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③抗体主要为IgG, 亦可产生IgM等其 它类别抗体 ④可引起回忆反应

21 (二)TI-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T细胞辅助。 抗原带有重复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 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荚膜多糖。
特点:①不需TH细胞辅助 ②只能诱导体液免疫 ③只能诱导产生IgM类抗体 ④不引起回忆反应

22 四、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如细菌﹑病毒。

23 (二)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 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毒性。
类毒素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的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24 (三)动物免疫血清 具有二重性 : 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中和相应的毒素。 动物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例如破伤风抗毒素 白喉抗毒素

25 (四)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医学意义: (1)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的物质基础。
(2)借助异嗜性抗原辅助临床诊断

26 (五)同种异型(体)抗原 ABO血型抗原 Rh血型抗原 HLA抗原 (六)自身抗原 1. 修饰的自身抗原 2. 隐蔽的自身抗原

27 (七)肿瘤抗原 1. 肿瘤特异性抗原 是指只存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 在于相应组织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 面的抗原。
如黑色素瘤、结肠癌。

28 2. 肿瘤相关抗原 是指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分子。由于该类抗原在细胞癌变时数量明显增高,而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故称肿瘤相关抗原。 胚胎性抗原 如甲胎蛋白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如:EB病毒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29 (八)超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由某些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物质。该类抗原作用不受MHC限制,无严格抗原特异性,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故称超抗原。

30

31 五、免疫佐剂 概念: 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 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的物质。 种类: 1. 无机佐剂:氢氧化铝,明矾。
2. 微生物及其产物:卡介苗,短小棒状杆 菌、百日咳杆菌等。 3. 合成佐剂:多聚核苷酸。 4. 油剂: 如弗氏佐剂、矿物油、植物油、免 疫佐剂作用的综合效应是增强体液 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Download ppt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