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zyme 第9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古诗、名言的诵读: 1 、《游子吟》 ( 唐乐府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 ) 孟郊 2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 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3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 · 罗兰) 4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化 学 电 源. 电池的分类 化学电源的分类 原电池知识复习 几种电池介绍 实践活动 科学视野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化 学 电 源 典例精析研究性学习.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第七章 溶液. 剛加入時振蕩靜置 粉筆粉 + 水 粉筆粉沉降到試 管底部,混合物 分為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植物油 + 水 植物油出現在水 層之上,混合物 分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實驗一 第一節.
CH5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 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分類標準  含碳與否 1. 有機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  四個例外:  CO 2 :二氧化碳  CO :一氧化碳 CO 3 2 - :碳酸鹽 eg.CaCO 3 、 NaHCO 3 、 H 2 CO 3...  CN - :氰化物 eg.KCN.
興南國小強化體適能活動 學務處體育組 ( ) 此檔案家長可在學校首頁行政公告下載. 教育部體適能常模 坐姿體前彎 ( 公分 ) 立定跳遠 ( 公分 ) 仰臥起坐 ( 次 ) 心肺適能 ( 分秒 ) 10 歲男 / 女生 PR25 常模標準 19/24 119/110 19/19 347/353.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命体中的化学元素的作用; 2.了解生命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酶促反应动力学 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以及影响此速率的各种因素的科学。.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概念及特点 Enzyme.
第8章 酶学 8.1 酶可以按催化的反应类型分类 8.2 比活是酶纯化程度的指标 8.3 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平衡
Ch17 績效管理 章首個案:員工績效管理:奇異強迫排名,3M的15%「私釀酒」時間 17.1 績效管理的意義 17.2 績效管理的流程
中式料理 1-37組 蘇佳茜.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王积羽.
人类活动与大气成分 制作人:刘一鼎 锑小组成员: 许世杰 张霖欣 蒋顾华 束润宇 刘一鼎.
Ch2公共衛生 2-1環境衛生 2-2傳染病與微生物防治.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猜一猜 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 哪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太阳).
第一章 工具书.
第六章 酵素 除了少數具催化活性的RNA酵素「稱核糖酶(Ribozyme)」外,酵素幾乎全是蛋白質。
苯酚的性质.
5.5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策略可行性分析 操作可行性分析 回报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酶 Enzyme 生物化学教研室 吴映雅.
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下面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这两次战争的名字叫什么?侵略者分别是谁? 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目标引领 考情分析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主要围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溶液中离子数目、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粒子中所含电子数等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预计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 3 章 化學反應 3-1 化學式及百分組成 3-2 化學反應式與平衡 3-3 化學計量 3-4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概述.
第六章 酶 (Enzyme).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第七章 酶学分析技术.
第 四 章 酶.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线 公路线 内河航道 区位分析.
Enzymes and Other Biocatalysts
台灣的自然環境 第一課 位置與範圍.
学时 32 指导老师:文国琴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节 电化学知识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第 五 章 酶 Enzyme.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第四章 酶(enzyme) 新陈代谢的千千万万的化学变化几乎都是在生物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生物催化剂,就没有生命现象。生物催化剂是指在生物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从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看,我们可将生物催化剂分为两类,一类是酶(Enzyme),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是生物催化剂中最主要的一类,另一类是.
2018/12/8 第十一章 羧酸.
第9章 脂代谢.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11 Chemical Kinetics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开链烃 §2-1 烷 烃 §2-2 烯 烃 §2-3 炔烃和二烯烃.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BENKE 第11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黄桂华.
16* 母 鸡.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第三节 非线性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及参数计算.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5级技术(2)班 刘俏敏
第6章 酶 主讲教师:卢涛.
6.4 酵素反應的例子 要了解一個經過純化酵素的完整催化機制,還必須確知其所有的受質、輔因子、產物及調節因子。除此之外,尚需知道以下資訊: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研究的是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酶促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生物催化剂 酶(Enzyme).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苍南钱库二高 季宝璋.
【实验目的】 【实验提要】 【仪器与试剂】 【实验内容与步骤】 【思考题】 【数据处理】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则有[Ag(NH3) 2] +配离子生成:
医学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孙黎光.
唐一鸣 新进仪器 X射线荧光分析 仪 EDX 技术测试与评测.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Enzyme 第9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的两个基本问题: 反应进行的方向、可能性和限度 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反应机制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一)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 浓度的改变来表示。

(二)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1.反应分子数: ——反应中真正相互作用的分子的数目 单分子反应:A P 双分子反应:A+B P+Q

单分子反应 v = kc 双分子反应 v = kc1c2 c 、c1、c2 :反应物浓度(mol/l) k:比例常数/反应速率常数

2.反应级数 能以v = kc表示,为一级反应; 能以v = kc1c2表示,则为二级反应; v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则为零级反应。 双分子反应、一级反应

(三)各级反应的特征 1.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v = kc

半衰期t1/2:有一半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时间 C0 产物的增加 [P] C0/2 反应物的消耗 C t½ t 半衰期t1/2:有一半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时间 lnC0 k lnC0/2 C t½ t 当t=t½时,c=1/2c0,则t½=0.693/k,即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无关。

2.二级反应: v = k(a- x)(b – x) a 、b:反应物A、B的初浓度 x:t时已发生反应的物质浓度 (a- x)、(b – x): t时后A、B的浓度

3.零级反应: v = k 一级反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无关 二级反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成反比 零级反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成正比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单底物、单产物反应; 酶促反应速度一般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 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 成量来表示; 研究前提 单底物、单产物反应; 酶促反应速度一般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 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 成量来表示; 反应速度取其初速度,即底物的消耗量 很小(一般在5﹪以内)时的反应速度; 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S] 》[E])

初速度 酶促反应速度逐渐降低 产 物 0 时 间 酶促反应的时间进展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 反应初速度随底物浓度变化曲线

[S] V Vmax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

[S] V Vmax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 反应速度不再成正比例加速;反应为混合级反应。

[S] V Vmax 当底物浓度高达一定程度 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达最大速度;反应为零级反应

(一)中间络合物学说 三个假设: E + S ES P + E k1 k2 k3 k4 (1)E与S形成ES复合物的反应是快速平衡反应,而 ES分解为E及P的反应为慢反应,反应速度取决于慢反应即 V=k3[ES]。 (2)S的总浓度远远大于E的总浓度,因此在反应的初始阶段,S的浓度可认为不变即[S]=[St]。 (3)P→0 忽略 这步反应

(二)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1、米氏方程的推导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Michaelis equation)。 V Vmax[S] Km + [S] = ── [S]:底物浓度 V: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 Vmax: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 velocity) Km: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

稳态时ES浓度不变 反应速度 (Ⅲ) V=k3[ES] ES的生成速度=消耗速度 (Ⅰ) k1[E][S]=k2[ES] + k3[ES] E + S ES P + E k1 k2 k3 稳态时ES浓度不变 反应速度 V=k3[ES] ES的生成速度=消耗速度 k1[E][S]=k2[ES] + k3[ES] E的质量平衡方程 [E]=[Et] - [ES] (Ⅲ) (Ⅰ) (Ⅱ)

稳态时ES浓度不变 反应速度 V=k3[ES] ES的生成速度=消耗速度 k1[E][S]=k2[ES] + k3[ES] E的质量平衡方程 E + S ES P + E k1 k2 k3 稳态时ES浓度不变 反应速度 V=k3[ES] ES的生成速度=消耗速度 k1[E][S]=k2[ES] + k3[ES] E的质量平衡方程 [E]=[Et] - [ES] 米氏方程 V=Vmax=k3[ES]max=k3[Et] V= V[S] Km + [S] Km= k2 + k3 k1 米氏常数

a.当[S]很小时 V=V[S]/Km 一级反应 V[S] Km + [S] V= b.当[S]很大时 V=V[S]/[S]=V 0 级反应 反应初速度随底物浓度变化曲线 V= V[S] Km + [S] b.当[S]很大时 V=V[S]/[S]=V 0 级反应 米氏曲线 混合级 a.当[S]很小时 V=V[S]/Km 一级反应

Km=? Km = [S] 1 V 2 = V [S] Km + [S] Km + [S] = 2[S] 若 V=V/2 V[S]

2、动力学参数的意义 (1)米氏常数Km的意义 Vmax[S] Vmax = 2 Km + [S] Km=[S] V Vmax Vmax/2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与pH 、温度、离子强度、酶及底物种类有关,与酶浓度无关,可以鉴定酶。 ①Km是酶的特性常数: 与pH 、温度、离子强度、酶及底物种类有关,与酶浓度无关,可以鉴定酶。 酶 底物 Km(mmol/L) 脲酶 尿素 25 溶菌酶 6-N-乙酰葡萄糖胺 0.00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 0.058 胰凝乳蛋白酶 苯甲酰酪氨酰胺 2.5 甲酰酪氨酰胺 12.0 乙酰酪氨酰胺 32.0

②可以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 Km值最小的底物——最适底物/天然底物 1/Km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1/Km越大、亲和力越大

Km≈k2(分离能力)/k1(亲合能力) Km越小,亲和力越强。 [S]很小时,反应速度就能达到很大。性能优,代谢中这类酶更为重要 E + S ES P + E k1 k2 k3 Km越小,亲和力越强。 [S]很小时,反应速度就能达到很大。性能优,代谢中这类酶更为重要

③根据Km: 判断某[s]时v与Vmax的关系 判断抑制剂的类型 ④ Km可帮助判断某代谢反应的方向和途径

一底物多酶反应 丙酮酸 丙酮酸浓度较低时: 代谢哪条途径决定于Km最小的酶 乳酸脱氢酶(1.7×10-5) 乳酸 丙酮酸脱羧酶(1.0×10-3) 丙酮酸 乙醛 丙酮酸脱氢酶 (1.3×10-3) 乙酰CoA 丙酮酸浓度较低时: 代谢哪条途径决定于Km最小的酶

(2)Vmax和k3(kcat)的意义 一定酶浓度下,酶对特定底物的Vmax也是一个常数。 [S]很大时, Vmax= k3[E] 。

(3) kcat/km的意义: V= Vmax[S] Km + [S] ∵Vmax=kcat[Et] ∴ V= kcat[Et][S] 当[S] <<Km时,[E]=[Et]

kcat/km= 是E和S反应形成产物的表观二级速率常数。 其大小可用于比较酶的催化效率。 kcat/km的上限为k1,即生成ES的速率,即酶的催化效率不超过E和S形成ES的结合速率 kcat/km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酶或同一种酶催化不同底物的催化效率。

3、 Km与V的求取 (1)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

蔗糖酶米氏常数(Km)的测定 1. 配12支蔗糖底物溶液,浓度分别为0、0.005、0.00625、0.0075、0.00875、0.010、0.0125、0.015、0.02、0.025、0.0375、0.050M,在35℃水浴保温; 2. 加入3U/ml已在35 ℃水浴保温的酶溶液,准确作用5分钟,终止反应; 3. 各吸取0.5ml反应液与3,5-二硝基水杨酸,沸水浴5分钟,冷却后在540nm测定吸光度OD值; 4. 作图

(2)Eadie-Hofstee作图法

v Vmax 斜率-Km V [S]

(3)Hanes-Woolf作图法

斜率= 1/Vm Km/Vm -Km [S]/V [S]

(4)Eisenthal和Cornish-Bowden线性作图法 v Vmax [S] -3Km-2Km-Km

(三)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1.酶促反应按底物分子数分类: 分为单底物、双底物和三底物反应

2.多底物反应按动力学机制分类: (1)序列反应或单-置换反应 ①有序反应(ordered reactions) A和Q竞争地与自由酶结合 领先底物 释放 释放 A和Q竞争地与自由酶结合

②随机反应(random reactions) 如肌酸激酶使肌酸磷酸化的反应

(2)乒乓反应或双-置换反应 A AE PE’ P E E’ Q EQ EB B A和Q竞争自由酶E形式 B和P竞争修饰酶形式E’

3.双底物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1)序列机制的底物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图 —— 在B的浓度达到饱和时A的米氏常数 —— 在A的浓度达到饱和时B的米氏常数 —— 底物A与酶结合的解离常数 —— 底物A、B都达到饱和时最大反应速率

(2)乒乓机制的底物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图 —— 在B的浓度达到饱和时A的米氏常数 —— 在A的浓度达到饱和时B的米氏常数

三、酶的抑制作用 失活作用:使酶Pr变性而引起酶活力丧失。 抑制作用:使酶活力下降但不引起变性。 抑制剂:能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

(一)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 以反应速率的变化表示 V0 : 不加入抑制剂时的反应速率 加入抑制剂后的反应速率 Vi :

1.相对活力分数(残余活力分数) Vi V0 2.相对活力百分数(残余活力百分数) Vi V0

3.抑制分数 ——指被抑制而失去活力的分数 抑 制 率 Vi V0 4.抑制百分数 Vi V0

(二)抑制作用的分类 不可逆抑制与可逆抑制 依据: 能否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 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

不可逆抑制 1、不可逆抑制作用 : 抑制剂与酶必需基团以牢固的共价键相连 很多为剧毒物质 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砷、 氰化物、青霉素、毒鼠强等。 不可逆抑制

不可逆抑制 2、不可逆抑制剂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作用于一/几类基团) 不可逆抑制剂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作用于某一种酶的 活性部位基团)

(1)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①重金属离子 Ag+ 、 Cu2+ 、 Hg2+ 、 Pb2+ 、 Fe3+ 高浓度时可使酶蛋白变性失活; 低浓度时对酶活性产生抑制。 ——通过加入EDTA解除

②烷化剂(多为卤素化合物) H2N-CH-COOH  CH2 碘乙酸 SH + ICH2COOH H2N-CH-COOH  CH2 HI   H2N-CH-COOH  CH2 SH 碘乙酸 + ICH2COOH H2N-CH-COOH  CH2 S-CH2COOH HI +

③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沙林)

P OC2H5 S 有机磷农药部分 胆碱酯酶OH

胆碱乙酰化酶 胆碱酯酶 胆碱 乙酰胆碱 积累导致神经中毒症状

如何紧急救治? 排毒 洗胃、喝鸡蛋清牛奶 导泄、利尿 血液透析(清除游离状态毒物) 解毒药:解磷定

RO O RO O RO X RO O—E P + E—OH P + HX 有机磷化合物 羟基酶 磷酰化酶(失活) 酸 有机磷化合物 羟基酶 磷酰化酶(失活) 酸 解毒 -- -- -- 解磷定(PAM): RO O RO O—E P + -CHNOH 磷酰化酶(失活) N + CH3 -CHN O OR O OR +E—OH P 解磷定

④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 ——与酶分子中-SH作用; 可通过加入过量巯基化合物解除。

⑤氰化物、硫化物和CO ——与酶中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如氰化物与含铁卟啉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⑥青霉素(penicillin) 与细菌糖肽转肽酶Ser-OH活性, 影响细胞壁合成。

(2)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①Ks型 具有底物类似的结构——(设计) 带有一活泼基团:与必需基团反应(抑制) ∵利用对酶亲合性进行修饰 ∴亲合标记试剂(affinity labeling reagent)

②Kcat型 具有底物类似的结构 本身是酶的底物 还有一潜伏的反应基团 “自杀性底物”

3、可逆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 抑制作用可通过透析等方法除去。 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原因:非共价键结合 可逆抑制 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 I.) 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 I.)

(1)竞争性(Competitive)抑制

I: 抑制剂( inhibitor)

【举例】 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 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FAD FADH2 延胡索酸 琥珀酸

竞争性抑制

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 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蝶呤啶 + 对氨基苯甲酸 + 谷氨酸 二氢叶酸 合成酶

利用竞争性抑制是药物设计主要思路 磺胺类药抗菌机理: (与对氨基苯甲酸是结构类似物) 竞争性抑制细菌叶酸形成,抑制细菌繁殖 人通过食物直接补充叶酸,对人无毒害。

生物碱麻醉—竞争性替代 生物碱—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尼古丁 吗啡 海洛因

麻醉机理 痛觉神经信号 脑肽(E)控制痛觉信号的释放 生物碱竞争性替代脑肽—麻醉致幻 阿片—鸦片类物质 源自—37C医学网

(2)非竞性(Non-competitive)抑制 无法形成产物 抑制物

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3)反竞争性(Uncompetitive )抑制

(三)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鉴别 1:反应体系不加I 2: 体系中加入 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 3:体系中加入 一定量可逆抑制剂 v [E] 2

[E] v 不可逆抑制剂 的作用 [E] v 可逆抑制剂 的作用 [I ]→ [I ]

(四)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

1.竞争性抑制

消去[ES]

斜率 斜率

竞争性:I与S与酶活性中心结合机会均等 V下降发生抑制 Km增大亲和力 Vmax不变 [S] 增大, I结合机率减小

Km 变大,Vmax不变

2.非竞争性抑制

截距

V下降发生抑制 Km不变 亲和力不受影响 Vmax减小 部分酶始终失活

Km不变,Vmax变小

3.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Km、Vmax都变小

四、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上图反映出温度如何影响酶活力? 最适温度 动物酶 35~40℃ 植物酶 40~50℃ 微生物 大部分 40~50℃ 产物累积量 相对酶活% 最适温度 动物酶 35~40℃ 植物酶 40~50℃ 微生物 大部分 40~50℃ 个别高温菌 90℃以上 上图反映出温度如何影响酶活力? 最适温度

温度越高,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快; 酶变性时间越短,反应速度下降也迅速。

五、pH 对酶反应的影响 最适pH时的酶活力最大 最适pH因酶而异,多数酶在7.0左右 是酶的特性之一

六、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①无机离子 阳离子 K+、Ca2+、Na+、Mg2+、Zn2+等 阴离子 Cl -、Br -等

②中等大小的有机分子 ③某些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