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科学学院 陈冬梅 2006.12
主要内容 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 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 如何研制教案与学案?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定义: 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 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包括: 规定教学互动方式 安排教学时空环境 组合教学要素 互动过程与方式-直接 间接 全班 小组 个体 时间分配和空间组合 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结果 组合教学要素 目标 内容 方法 媒体等的合理配置
基本类型: 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与创生出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教学效率-班级授课制 18世纪:导生制 20世纪至今: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开放课堂、小班教学
三种基本类型: 个别化教学 个别教学 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制 开放课堂 集体教学 群体教学 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学 导生制 综合教学 特朗普制
个别教学 特点: 优点:较好地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缺点:办学规模小 效率低 现代个别化教学的新特点: 教师对学生个体 学生水平年龄参差 教学内容进度时间无明确统一规定 优点:较好地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缺点:办学规模小 效率低 现代个别化教学的新特点: 增强教学内容的计划性与系统性 学生自定学习进度,灵活安排学习活动 采用新教学技术 辅以小组讨论或成果汇报等集体教学形式
群体教学 特点: 为班级授课制萌芽奠定了基础 教师面向学生群体(年龄水平进度不同 无固定班级) 数名老师分工负责(主讲与辅助) 教师讲授与指导外,学生群体也共同进行朗读讨论等 学校有修业计划和教学安排 学校无规范的教学制度、学籍制度等 为班级授课制萌芽奠定了基础
班级授课制 捷克 夸美纽斯 基本形式: 特点 固定班级 固定课程表 统一进度 集体教学 编班:按年龄和水平 班 级 升级 编班:按年龄和水平 班 级 升级 分科:专任教师 分科教学 相应课程标准 限时:课时 休息时间
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 背景: 大量的学生 师资缺乏 经费不足 形式: 教师-导生-学生 导生:教学、检查、考试
道尔顿制 背景:班级授课制无法适应个别差异 特点: 自学辅导为主。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月作业任务,学生按自己的情况与教师订立学习“工约”,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考试合格后订立下一“工约” 传统教室-各科作业室,可自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师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表,进度快者可提早完成学业
文纳特卡制 出发点:使教学真正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 课程分类: 培养儿童将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培养儿童的个人能力与社会意识 明确的学习目标 具体的学习内容 小步子自学教材 学生按单元自学 教师随时个别指导 测验诊断 合格者学习新内容 培养儿童的个人能力与社会意识 儿童自行设计与开展学习 教师个别指导
分组教学 能力分组 作业分组 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 评析:利于分层教学,适应不同层次,有利组织教学和因材施教,但不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按能力发展水平分 内容相同 年限不同 作业分组 按学生特点和意愿分 年限同 内容不同 内部分组 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能力或成绩差异分组 外部分组 根据学生能力或成绩差异 班级间分组 同年级中编成快慢班重点班普通班等 评析:利于分层教学,适应不同层次,有利组织教学和因材施教,但不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特朗普制 大班授课40% 小组讨论20% 个人独立学习40% 评析:兼顾三种教学的优点。值得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推广 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 小组讨论20% 15-20人小组 学习和研究大班上课的内容 个人独立学习40% 自学 研习 作业 评析:兼顾三种教学的优点。值得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推广
开放课堂(开放教学) 教师:不再系统按分科教材授课,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 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在教室或其它场合自由学习 评析: 褒-符合现代“非正规教育”趋势,成人不应预先决定儿童的价值选择,而应让学生成长为自己向往的角色; 褒-室儿童成为有创造力和善于发现的人 贬-儿童中心主义,一味听任学生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放弃教育的作用。
评析 个别化教学:能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但只能作为其补充 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的代表,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必须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革 综合教学:制融合个别化教学和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教学形式,是理想的教学形式。
二、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全班上课 班内分组教学 班内个别教学 课外上课 现场教学 复式教学 全纳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合理缩小班级规模(20人左右)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精心编排学生座位 积极探索个别化教学 教学环节
学生座位编排: 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直接影响着师生、生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学信息的交流方式与范围等。
秧田形(传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 一排排课桌面向教师的讲台,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 这种座位排列最适合于集体讲授,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编排学生座位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了圆形、马蹄形和模块形等排列形式。
圆形座位排列: 圆形的座位排列适合于课堂讨论,它可以大大地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促进学生间的社会交往活动。
马蹄形的座位排列: 教师位于“U”形开口处 兼有秧田形和圆形排列的某些特点, 既有助于充分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助于问题讨论和实验演示,还可以突出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马蹄形的座位排列
圆形和马蹄形的座位排列,一般要求班级规模不超过20-25名学生。 如果学生人数超过25名,可以考虑采取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的形式。
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的形式 (学生人数超过25名) 同心圆形的座位排列 双马蹄形的座位排列
模块形的座位排列: 模块形的座位排列适合于小组活动,它十分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群体”。 back
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指导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习评价:课堂提问和书面测试 内容:钻研教学材料 了解学生 设计教学方式 拟定教学计划 种类:学期备课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上课 基本要求: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组织严密 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指导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习评价:课堂提问和书面测试
四、教案与学案研制 (一)研制过程 设计撰写 实施检验 评价修改 备课基础上 按教案学案的基本结构设计 规范的结构 简练的语言 实施教学 检验:目标(准确全面合乎实际)、过程(合理)、环节安排时间分配(恰当)、学生积极性、教具准备、临场发挥…… 评价修改 以实施检验为基础,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写成教学后记
(二)教案(课时计划)编制 课的类型 课的结构 教案类型 教学方法-观察课 讲授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完成的教学任务- 单一课(新授课 复习课 练习课 实验课 测验课) 综合课 课的结构 课的组成部分、安排顺序、时间分配 无固定不变的模式 教案类型 条目式教案 表格式教案 详细教案 简要教案
教案的基本结构(必需条目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条目式教案 背景记载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课的类型 教学方法 教材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表格式教案 背景记载 学生已有知识 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学案改革 以学习为本的教学计划方案 对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以及促进和保障学习活动而开展的教师教授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 包括:背景记载、题目、前言、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及其学习情况分析、学习目的目标设计、学习媒体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学习方式设计、学习活动过程及其结构设计、评价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的保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