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血病护理 李晚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LOGO 血液系统具体疾病学习要求  掌握:  定义、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措施  熟悉:  治疗要点、病因、健康指导  了解:  发病机制、相关检查、诊断要点、预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南方医院血液科 李小芳 出血性疾病 概述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白血病 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 一 ) 毛细血管采血 ( 二 ) 静脉采血 ( 三 ) 常用抗凝剂 1. 肝素 2. 柠檬酸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贫血 1 、概念 : 2 、常见病因 3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五十六讲 内科护理学 主讲教师:刘一兵 第五节 白血病 白血病 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 的恶性疾病。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 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教学目标  慢粒、慢淋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 慢粒、慢淋的临床表现. 概述 慢性白血病 定义 慢粒 慢淋 血象 骨髓象 临床表现 诊断.
白血病 ( leukemia ). 白血病概述急性白血病 概述 【定义】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 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 恶性肿瘤。 我国< 10 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生率为 3/10 万~ 4/10 万 急性白血病占 90% ~ 95% ,慢性白血病 仅占 3% ~ 5% 。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  小儿时期造血特点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肿瘤血液科.
小儿急性白血病 儿科 胡秀丽.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计划与措施 评价.
骨髓抑制的护理 护理.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一)毛细血管采血 (二)静脉采血 (三)常用抗凝剂 1.肝素 2.柠檬酸钠.
骨髓细胞学检查.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leukemia.
急性白血病 leukemia.
白血病课堂: 急性白血病基础知识.
AML康复联盟 白血病课堂: 白血病基础知识.
白血病 龙游县人民医院 涂金明.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徐应永 陈静 薛惠良 汤静燕 潘慈 江华 董璐 叶启东 罗长缨 周敏 顾龙君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肺结核.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plastic anemia, A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十章 血液系统常见病 张峰琴.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教学查房: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 × 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糖尿病流行病学.
白血病 (leukemia)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项目八 其它贫血检查.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四节 颌面部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一.常用的检查器械和方法 常用检查器械 1. 口镜 2. 牙用镊子 3. 牙用探针.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综合性实验 李立伟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儿白血病护理 李晚媛

定义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以上。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毒因素: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 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宿主后,激活癌基因的癌变潜力,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 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宿主后,激活癌基因的癌变潜力,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2、电离辐射、放射等。可能激活隐藏体内的白血病病毒,使癌基因畸变或因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致白血病的发生。 3、化学因素:苯、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破环了机体免疫功能,使免疫监视功能降低,而诱发白血病。 4、遗传或体质因素:不属于遗传疾病但与遗传有关。如家族中有多发性恶性肿瘤情况;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其白血病的发病率较普通小儿明显增高;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患病率为20%。

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分类 治疗 护理 健康宣教

(一)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贫血 发热 出血 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贫血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且呈进行性,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抑制。 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

2、发热 起病时既有发热,热型不定,一般不伴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合并感染时,常伴有持续高热,多为呼吸道炎症、牙龈炎、肾盂肾炎和败血症等。

3、出血 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入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以皮肤、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鼻衄、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 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入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4、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可有压痛。 骨、关节疼痛多见于急淋,部分患儿为首发症状。

(二)辅助检查 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幼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胞类型。

(三)分 类 按增生的白细胞种类不同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形态学分型: 急淋:L1-3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 (三)分 类 按增生的白细胞种类不同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 形态学分型: 急淋:L1-3 急非淋:M1- 7

(四)治疗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争取尽快完全缓解。化疗药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及长期的治疗方针。 目的:杀死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使病情缓解。以至治愈。

诱导缓解阶段(VDLP):VCR+DNR+L-ASP+Pred 巩固强化阶段(CAM):CTX+Ara-C+6-MP 1、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广州协作组2008化疗方案: 诱导缓解阶段(VDLP):VCR+DNR+L-ASP+Pred 巩固强化阶段(CAM):CTX+Ara-C+6-MP 髓外白血病预防: HD-MTX 再诱导阶段(VDLD):VCR+DNR+L-ASP+DEX 再巩固阶段(CAM-2): CTX+Ara-C+6-MP 每疗程均有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V:长春新碱 D:柔红霉素 L:门冬酰胺酶 P:泼尼松A阿糖胞苷M: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

2、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血细胞分离机: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2)碱化和水化: 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3)防治感染 化疗后的粒缺期容易并发细菌、真菌感染 及时有效抗生素(发热前8小时内用药) 4)改善贫血、预防出血 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 80g/L 输浓缩血小板,维持PLT>2G/L

3、缓解后治疗 急淋间歇期维持治疗: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交替长期口服。 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停药后跟踪数年。

(五)病情观察:   1.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   2.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   3.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时。

(六)护理措施 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二)出血   1.鼻出血 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治疗。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三)预防和控制感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染。   2.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3次以上。

4.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防止肛周脓肿。 5.高热患者应执行高热护理常规,但要避免酒精擦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 7.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七)应用化疗药的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因此静滴化疗药物时防渗漏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化疗时 化疗药与化疗药之间静注生理盐水。常巡视有无外渗。

▲化疗药外渗时 立即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静脉。局部用硫酸镁和利多卡因外敷或理疗。刺激性强化疗药外渗,回抽溢出药,普鲁卡因封闭、冷敷、硫酸镁湿敷等。 ▲化疗后 用生理盐水冲静脉再拔针。

(八)健康宣教

化疗期的宣教: 化疗药物的毒性大,不良反应反应多,用药前应向家属及患儿讲解用药反应,让其心中有数。 告知患儿脱发是化疗期的正常现象,可以戴假发或帽子,化疗结束后头发还会长出来,而且又浓密又黑亮。

预防出血的宣教: 1、由于化疗致血小板减少,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碰撞。 2、如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症状,或呕吐物及排泄物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3、各种穿刺后,压迫穿刺处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用力搔抓皮肤,勿勿挖鼻孔及使用牙签,刷牙用软毛牙刷。 患儿发热时,只能温水擦浴,禁忌酒精擦浴,并且动作应轻柔。 4、告知家属,烹调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维生素,有营养,易消化食物给患儿进食,禁食坚硬及刺激性食物,有利于患儿机体早日恢复。

预防感染的宣教: 1、化疗期间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应指导家属及患儿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2、限制或谢绝探视,室内禁放鲜花。 3、指导患儿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及时更换衣物,每日预防性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或碳酸氢钠液含漱,每日4-5次。 4、由于患儿生性活泼好动,家长应买些轻巧且趣味性强的玩具,让患儿在病床上愉快的玩乐及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

(九)出院指导 患儿化疗结束出院时,告诉家长必须按时带患儿来院进行维持治疗,定期复查。 在家期间应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如出现贫血,出血加重,发热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

(十)案例 患儿、男、14岁。患儿父母半月前发现其面色苍白,当时未见皮肤瘀斑、瘀点,不伴发热,不伴鼻衄、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不伴抽搐,家属未予重视 。今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130.9G/L,LYM 102.4G/L,HGB 61g/L,PLT 23G/L。后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81.59G/L,LYM 71.8G/L,HGB 53g/L,PLT12G/L。患儿自起病以来食欲及精神稍差,大便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门诊拟“出现面色苍白半月”门诊拟以“贫血”收住院。

查体所见:体温38.50C,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51kg。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粘连,口腔粘膜光滑,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表面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2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未触及震颤。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4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3cm,质中,边缘锐利。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

提问: 1、根据病例查找有那些临床表现? 2、根据临床表现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