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熟读诗文达到背诵。 理解诗的字面大意。 通过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简介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正文全解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自学指导(一) 诗歌导读 .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是初春? (比一比看谁找的最快、最准,3分钟完成。)
—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二) 1、诗中为什么用的是“几处”而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景之中了? 3、你认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请找出来? (小组讨论,比比哪组最棒,10分钟完成。)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liàn yàn):水光闪动的样子。空濛:形容雨中烟雾迷漫。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写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这首诗堪称绝唱。诗人以古代美女之美来比喻西湖的奇丽景色,西湖不论是晴天或是雨景,就如淡妆浓抹的西施一样,总是展示出她美的魅力。这种奇巧的比喻,写出西湖的形象之美,令人向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课外拓展 正确顺序(1)(4)(3)(2)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春 冬 秋 夏 正确顺序(1)(4)(3)(2)
你还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改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终于迈着轻盈地脚步再次来到人间。看那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侧,春意盎然,无处不在。湖水骤涨,似乎与湖岸相平,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蔓延开来。此刻,假如你抬头仰望,入画的一幕会出现在你眼前:天好蓝,云好白,光好灿,昔日那遥远的天空此刻显得好低好沉,好像要紧贴湖面,而我则在不觉中,融入其中。 (改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不知从哪儿传来清脆的叫声,早春的黄莺已到来。都争着飞向那向阳的树枝,也不知谁家的春燕已热闹忙碌开了:啄春泥、衔绿枝,已筑起了自己的家园。散乱的花遍布田园。但仍焕发着迷人的光彩,逼人的眼。 (改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作业: 选择《钱塘湖春行》其中的任何一联进行改写。 要求: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景物,展开想象进行描写,字数在150字左右。
比一比: 看谁背的快 ~~~
诗 作 赏 析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