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和非酒精性 脂肪肝的研究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叶红军 中国脂肪肝网www.chinazfg.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肝脏基本功能 : 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如 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激素等物质的代谢。 还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及胆红素代谢等方面 的功能。人体 “ 中心实验室 ” 或 “ 物质代谢中枢 ” ①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②胆红素代谢检查; ③血清酶检查; ④肝纤维化常用标志物检测; ⑤病毒性肝炎常用标志物检测等。
丙型肝炎诊断方面的 若干问题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缪晓辉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诊断部分解读.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从治疗的角度思考抗结核患者 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病科 崇雨田. 我国近年与肝病指南或专家共识: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 年、 2010 年版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4 年版 – 《肝衰竭诊疗指南》, 2006 年版, 2012 年版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孙 淑 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项目 为发现肝脏损伤及了解、评估肝脏各种功能 状态而设计的众多实验室检测方法,统称为肝 功能试验( liver function test , LFTs )。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测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Cirrhosis of the liver 肝硬化. 教学要求 ☺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 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 主要肝功能试验及有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肝硬化的治疗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评估 ☺ 常用护理诊断 / 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研究所 蔡卫民
脂肪肝 科普讲座 中国医学基金会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 主讲 张鸿飞教授.
背 景 95年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酒精性肝病学术研讨会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肝脏弥漫性疾病 主讲:简燕进.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演讲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脂肪肝诊治中心主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 运动与高血脂症 第二节 运动与高血压 第三节 运动与糖尿病
脂肪肝的基础与临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 沈薇.
小儿肥胖症 obesity.
病理学 第八版 李玉林 主 编 内民大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
脂肪肝的危害 Health Education on Fatty Liver 东莞瑞格尔分院 李朝彬 内科医生 东莞
肺结核.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不容忽视的“时髦病” ——脂肪肝 (fatty liver).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饮酒与肝病 主讲:陈必武 主任中医师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 门诊时间:周一 电话: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Welcome.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肝源性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西大桥社区.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乙肝小三阳吃东西要注意什么.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The Others Oxidative Enzyme Systems without ATP Producing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Diabet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酒精性和非酒精性 脂肪肝的研究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叶红军 中国脂肪肝网www.chinazfg.com

脂肪肝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定义 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肝实质细胞脂变>30%. 广义的定义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等

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 脂肪肝已成为消化、内分泌代谢、营养、心血管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 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以病因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类

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 食物中脂肪供应过多 血浆游离脂肪酸过多 肝内脂肪酸利用减少 肝内甘油三脂合成能力增强 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及分泌障碍 脂蛋白代谢酶在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 甘油三脂在 肝细胞内沉积 肝细胞 脂肪变性

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①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②不良的饮食习惯; ③嗜酒; ④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⑤精神萎靡生活散漫; ⑥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NAFLD) (2002年10月第2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 患者常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以及血脂紊乱等易患因素。

具备下列第1-4项 和第5或第6项中任何一项者即诊断为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40g 排除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增加为主,常伴有γ-GGT/TG等水平增高 肝脏影象学 肝脏组织学

酒精性肝病(ALD)临床诊断标准 (2002年10月第2版)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酒精量≥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80g/d)。 2.禁酒后血清ALT、AST和GG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以下。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 3.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HBV或HCV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应注意有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时,即使饮酒折合乙醇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

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 1 AST/ALT>2 2 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CDT)增高 3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 4 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 5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 6 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

饮酒史 鉴别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最重要的条件是: 饮酒量90g/d以上,达20年者85%发生肝硬化。 有无长期饮酒史 ALD饮纯酒精量大于40g/d;ALFLD小于20g/d。 ALD来诊前常因大量饮酒症状加重, 出现黄疸、发热、腹水等症状。 中国医大调查酒精性肝炎19例和酒精性肝硬化 饮酒量90g/d以上,达20年者85%发生肝硬化。 饮酒量在180 g/d以上者短时间内发生肝硬化。

Alcohol withdrawal 表现: 四肢抖动 全身大汗 神经精神症状 鉴别诊断:肝昏迷、低血糖 治疗 Chlormethiazole, Chlordiazepoxide

急性脂肪肝的表现 主要见于晚期妊娠、四环素或丙戊酸钠中毒、应用某些核苷酸类似物或针对有丝分裂的抗肿瘤药物。 疲劳、恶心、呕吐、黄疸等急性肝炎的表现。

慢性脂肪肝的表现 48-100%NAFLD症状轻微无特异性。 ALD多无特异性,有的已发生严重的肝脏损伤,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 1 由体检或因自愿戒酒而就诊; 2 因酒精并发症:肺炎、肋骨骨折、颅脑损伤等而就诊; 3 因合并相关疾病:胰腺炎、心肌炎、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等来诊。

体征 NAFLD弥漫性肝肿大,多为轻、中度, 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NASH或肝硬化病例可有脾肿大。。 以不适就诊的NAFLD患者中, 肝肿大75%,脾大4-25%。 多数ALD有肝脏增大,触痛,质地稍硬, 表面尚光滑。剑突下肝大明显, 部分病例可有脾大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影像学) B超诊断 1 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 2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3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 2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3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4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酒精性肝病 多数病例有肝脏增大,尾状叶增大是较特征性改变,大约1/3-1/4的病例有尾状叶增大超过中线,少数病例尾状叶非常大,接近1/3 的肝脏大小。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影像学) CT 肝大,密度普遍低于脾脏 或肝/脾CT比值≤1 弥漫型或局限型肝脂肪,局灶性与肝癌鉴别。 ALD在CT上有特征性的改变, 弥漫型酒精性肝脂肪变,尾状叶增大具有特异性

肝/脾CT比值≤1.0为轻度; 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 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5为重度。

Appearance comparison between alcoholic rat and control rat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组织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 组织学诊断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单纯性脂肪肝组织学诊断 低倍镜下视野内3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者为单纯性脂肪肝。 30%~50%的肝细胞脂肪变者为轻度脂肪肝; 50%~75%肝细胞脂肪变者为中度脂肪肝; 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者为重度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病理诊断标准 肝小叶内>30%肝细胞发生脂肪变,依脂肪变范围分轻、中和重度。脂肪变肝细胞达30%~50%者为轻度,50%~75%者为中度,>75%者为重度,脂肪变以大泡性为主,偶见脂肪性肉芽肿。少数酗酒者可发生小泡性脂肪变。禁酒后2~4周轻度脂肪变可消失。

Normal hepatic histologic manifestation

Hepatic histopathologic change of alcoholic rat at the end of 8w (HE ×400)

脂肪肝的病理改变

脂肪肝的病理改变

脂肪肝的病理改变 窦周、汇管区周围纤维化

Electron microscope picture of normal liver

The change of hepatic cell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of model rat the end of 16w ×4000

脂肪肝的后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演变 脂肪肝 纤维化 肝硬化 脂肪堆积致肝肿大 可逆转 疤痕组织形成 疤痕组织无法逆转 结缔组织生成破坏肝细胞 病变不可逆转

脂肪肝的后果 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 3%肝功能衰竭 15%肝纤维化、肝硬化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戒酒等) 维持理想体重,调节饮食,坚持适度锻炼。 维持正常血脂、血糖水平。 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纠正不良生活行为。 必要的辅助治疗:保肝、去脂、抗纤维化 物理治疗。

要注意的几个观念 脂肪肝是可逆的; 脂肪肝患者即使肝功正常,没症状也要治疗; 纠正一些错误的生活常识; 去除病因,综合性治疗。 分娩前、5-6岁、青春期 把握好一生中3大易发胖阶段

一 运动疗法 运动减肥祛除的主要是腹部内脏脂肪 1 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打乒乓球等, 锻炼时以有氧分解代谢为主, 使血浆胰岛素减少, 抑制甘油三脂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2 无氧运动: 短跑、篮球和足球等, 增加肌体能量消耗,使糖酵解增加, 游离脂肪酸消耗受阻,减肥效果不好。

二 药物治疗 蛋白代谢紊乱涉及多因素、多环节, 无满意药物。 1 单纯脂肪肝药物治疗无效,增加肝脏负担。 2 对酒精性肝炎和NASH患者 综合疗法加用护肝及抗氧化药物治疗, 促进肝内脂肪及伴随的炎症的消退, 阻止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

(一)降脂药物 现仍无降脂药物对肝内脂肪沉积有减轻的直接依据, 许多降血脂药可使血内脂质更集中于肝内进行代谢。 1 对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原则上不用降脂治疗。 2 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降血脂药物,需适当减量和检测肝功能, 必要时同用保肝药物。

(二)细胞保护和抗纤维化药物 1 生物膜保护剂: 1)必需卵磷脂 2)熊去氧胆酸 3)还原型谷胱甘肽 4)S-腺苷甲硫氨酸 2 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Soya bean lecithin,易善复) 1 大豆磷酯酰胆碱 (Soya bean lecithin,易善复) 能补充血中磷酯酰胆碱的水平 抑制狒狒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Lieber CS et al.最新发现 EPL 对酒精性纤维化的作用 1 减少纤维发生、加速原有硬化的衰退 2 阻止或减少N-甲基转移酶活性,补充磷脂 3 增加肝脏DLPC含量、直接影响膜的活性 4 促进线粒体再生、 增加膜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4 降低肝脂肪积聚、 降低毒素所致的氧化倾向 5 降低枯否细胞内毒素活性, 降低星状细胞活化 6 DLPC激活胶原酶防止胶原累积、 促进胶原降解 7 DLPC降低酒精诱导的CYP2E1的活性, 防止ALD发生

steatosis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baboons fed ethanol with a normal diet Cirrhosis Seotak fibrosis +++ ++ + Perivenular fibrosis +++ ++ + +++ ++ + steatosis Normal 1 2 3 4 5 6 7 年 Lieber,C.S. Et al.:Gastroenterology 106(1994)152-159

steatosis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baboons fed ethanol with a PC-rich diet Cirrhosis Seotak fibrosis +++ ++ + Perivenular fibrosis +++ ++ + +++ ++ + steatosis Normal 1 2 3 4 5 6 7 年 Lieber,C.S. Et al.:Gastroenterology 106(1994)152-159

对酒精诱发肝损害的小鼠, EPL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 和谷胱甘肽脱氢酶 (GSH-R) 活性的影响 GSH-R (nmol/min 每 mg 蛋白) 559.8±107.9 429.9±79.6 415.1±79.7 对照组 酒 精 酒精+EPL SOD (单位/mg 蛋白) 305.4±45.0 245.7±62.7 275.9±61.4 CAT (rmol/min 每 mg 蛋白) 395.4±42.8 346.4±49.6 374.3±48.0 每组均为15例,数值以均值±S.D表示. 不同组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上表所示 (p<0.05)。 SOD: 1-2; CAT: 1-2; GSH-R 1-2 and 1-3. Chwiecho et al.: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993, 33:87-93

EPL对血浆ALT,AST和GGT 活性的影响 GGT (IU) 11.0±5.7 20.2±10.7 14.3±4.3 对照组 酒 精 酒精+EPL ALT (IU) 14.8±5.5 20.6±2.4 14.7±5.0 AST (IU) 37.5±9.5 46.4±8.5 40.7±5.9 每组均为15例,数值以均值±S.D表示. 不同组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上表所示 (p<0.05)。 ALT: 1-2 and 2-3; AST: 1-2; GGT: 1-2 Chwiecho et al.: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993, 33:87-93

2 熊去氧胆酸(UDCA) 对酒精性肝炎伴有黄疸或肝内胆汁淤积者有一定疗效,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降低ALT、GGT等。 3 前列腺素类似物: 二甲基前列腺素E2(DMPGE2)和依尼前列腺素,对多种毒性因子引起的肝损害均有细胞保护作用,能抑制胶原基因表达,减少胶原沉积,对星状细胞的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

3.对抗和改善乙醇代谢的药物 1)美他多辛胶囊: 化学名称吡哆醇L-2吡咯烷酮羧酸形成的复合物,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 作用:加速酒精的代谢清除,防止酒精引起肝脂变,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和氧化还原系统失衡, 能改变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异常。 适用于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戒酒综合征。用量一次0.5g,一日两次,早晚饭后服用。

2)丙基硫脲嘧啶: 动物实验表明,慢性喂养酒精可致代谢亢进,切除甲状腺可减轻代谢亢进,降低死亡率。酒精性肝炎常有高代谢、缺氧,可加重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损伤。 有报告,一组酒精性肝炎15例服丙基硫脲嘧啶300mg/d,二年后与对照组153例比较,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丙基硫脲嘧啶每日服300mg,服药一个月可改善酒精性肝炎临床症状。

电生理疗法 是近年来国内治疗的新进展,肝病治疗仪利用电脉冲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通过震动腹壁肌肉和肝包膜,达到增强肝脏的脂肪代谢,促进肝内脂肪的转运,改善肝脾血液微循环,促进脂肪肝恢复,有疗效较好、费用低、无副作用等特点,深收病人欢迎。

NASH患者98例中85例(87%)血清ALT及AST水平恢复正常,11例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肝功能复常率97.8%。 用HD肝病治疗仪加综合治疗脂肪肝患者 156例1-3个月, 131例(86.54%)的B超和CT检查脂肪肝明显减轻 82例(52.56%)脂肪肝消失, 其中轻度和中度脂肪肝76例(93% )。 NASH患者98例中85例(87%)血清ALT及AST水平恢复正常,11例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肝功能复常率97.8%。

综合对照组78例有29例%(37. 18%)影象学复查脂肪肝减轻,NASH 43例中21例(48 综合对照组78例有29例%(37.18%)影象学复查脂肪肝减轻,NASH 43例中21例(48.8%)血清ALT恢复正常,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 例男28岁NASH患者。体重87kg, B超和CT检查中度脂肪肝,血糖、血脂正常 肝/脾CT值为0.7,ALT持续升高240U以上/L 2年, 在当地多次住院治疗无效,自述诊断不明。 经用综合治疗加肝病治疗仪门诊治疗1个月,体重82kg , B超及CT均为轻度脂肪肝,肝/脾CT值为0.92, ALT45U/L。 中国脂肪肝网www.chinazf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