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约55万人, 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3000多小时,素有“日光城”、“太阳城”的美誉。年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5℃,平均气温8℃,是夏季难得的避暑胜地,也是镶嵌在青藏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建立了吐蕃王朝。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在此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由于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便先后建起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 拉萨市除著名的、大昭寺、罗布林卡、三大寺、小昭寺、宗角禄康、河坝林清真寺和冲赛康外,又相继开放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寺庙、温泉、草原风光等旅游景点。
青稞 是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 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中国西北、华北、内蒙古、西藏等地均有栽培。 青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 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的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份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藏语叫“逍勐”,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到为止。
酥油是鲜奶中的精华,一般百斤鲜奶仅能提取五、六斤酥油。 食用酥油,蘸到热馒头上,搀进奶茶里,别有一番特殊的清香味道。 酥油灯 酥油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布达拉为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意为观音慈航以普救众生。 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布达拉宫
西藏美食“四宝”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糌粑 羊皮糌粑袋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 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敬酥油茶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西藏美食“四宝” 酥油茶 风干肉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 青稞酒
关于人头碗、人皮鼓的传说
“阿姐鼓”,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 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背景)。对于这个文本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 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 人皮鼓
何训田: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指挥系系主任。著名作曲家。1983年创立了RD作曲法(任意律和对应法)对应法则以全新的思维来结构音乐,是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音乐理论进行创作的作曲家。1995年出版的《阿姐鼓》开辟了音乐创作的新领域,是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在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主要作品有: 交响作品:民族管弦乐 《达勃河随 想曲》 (1982) 电影音乐 《兰陵王》 (1995) 音乐专辑 《黄孩子》 (1992) 《阿姐鼓》 (1994) 《央金玛》 (1996) 《波罗密多》(2002) 何训田: 著名作曲家,
在央视的音乐节目中看到一个真正的歌者-----朱哲琴。 穿得象是游牧民族的女人。 在演绎《阿姐鼓》,她完全是一个音乐精灵。她是在用心歌唱,整个的人已经与这个尘世隔绝……渐渐地,只觉得一种如鼓如潮的乐曲从遥远的雪域高原而来,那极富张力的声音,那么辽阔、那么空灵,把人带入一片神秘而恢宏的土地……
聆 听、 观 赏 《西藏风光》 《走向西藏》 --- 朗诵 《阿 姐 鼓》--- 独唱
西藏美食“四宝”(2) 羊皮糌粑袋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和紫黑色两种) 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这便成了待食的糌粑了。糌粑的食用很简单,俗称斪ヴ佤螖。食用时,将糌粑放入碗中,再放少许的酥油茶,用大母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转动,待酥油与糌粑拌匀便捏成小团而食。 风干肉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到年底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食后回味无穷。 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藏语叫挸逍勐陹,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农区、牧区的饮食各有自己的特色。牧区的饮食除了糌粑、面粉外,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红食”、“白食”。“红”指肉,“白”指奶。夏天以“白食”为主,冬天以“红食”为主。牧区的著名小吃有手抓羊肉、烤羊肠和风干肉。 藏式的进餐非常考究。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垫上,前摆藏桌分开进食。藏式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等。主食有酥油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油炸面果等。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餐饮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情调。 西藏各地城镇都有许多各种档次的藏餐馆。这些餐馆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其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族的精神追求。 旅游者到西藏,可以有选择地品尝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藏菜,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