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临床心理科 郭田友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精神 障碍的总称 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感染 内脏器官疾病 根据躯体疾病 营养不良 代谢疾病 可分以下几类: 内分泌 染色体异常 物理因素 其它:饥饿 疲劳 术后 定义定义.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讲授内容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病机制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病程和预后 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十章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情感(心境)障碍 Affective(mood)disorder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第九章 心 境 障 碍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医学教研室
心理学系 李晓茹 抑郁障碍—抑郁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3/8.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Mood Disorder and Suicide)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3年度述职报告.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西英俊.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心境障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中山三院 程敏锋.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临床试验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精神行为异常 《急诊医学》.
2015年护理工作总结 汇报人: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消化功能调节药.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 护 理 学 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菊英.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9/9.
抑郁症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二科 张向平.
常见精神病的社区诊治 曹玉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 肇庆市田家炳中学 伍少强.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学生精神病的识别.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第十六章 躯体治疗 Bbs.k158bar.cn.
甲状腺激素.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护理学院 2011级护理1班 曹委.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9/5/2.
心境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简历 WESTIN.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情感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一、概述 定义: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和躯体症状。病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基本正常。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双亲中又一位患双相情感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25%,双方均为双相障碍,子女增加到50-75%。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本病为一种遗传性疾病

神经生化改变 神经递质代谢紊乱 受体功能改变 神经内分泌紊乱

5-羟色胺假说 去甲肾上腺素假说 多巴胺假说 γ-氨基丁酸假说

(二)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 长期的不良处境 生物学因素构成发病的易感素质或倾向,社会心理因素可起“扳机”作用 迄今为止病因不明。

三、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基本像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 心境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多 躯体症状 其他症状

典型的“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 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言开; 自我评价过高;夸大观念、夸大妄想 患者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情绪不稳定,易愤怒、易激惹。

典型的“三高”症状 思维奔逸: 思维联想过程明显加快; 思维内容丰富多变; 表现为言语增多、语音高、语速快; 讲话内容肤浅,注意力随境转移。 音联、意联

典型的“三高”症状 意志活动增多(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动作快速敏捷; 整天忙忙绿绿,爱管闲事,随心所欲; 注重打扮,社交活动多。 严重者有攻击行为

躯体症状: 很少有躯体不适感; 面色红润、两眼有神; 心率加快、便秘; 体力过多消耗,易失水,体重减轻; 食欲增加,性欲抗进,睡眠减少。

其他症状 自知力受损 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思维不连 贯、行为紊乱无目的伴冲动、攻击行为。 发作形式: 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与季节相关,春末夏初

病例1 女性,41岁,职员。 患者自2001年元旦开始逐渐出现整天兴高采烈,好吹嘘,自诩:“我很聪明,最近脑子特别好使。”在说话时表情愉快,洋洋自得。在单位好张罗事儿,未经别人求助就主动到其他科室帮别人打字,但是工作时不能专心,错误百出又没有常性,干了半截又到别处帮忙。有时在打印合同时甚至将金额打错。领导批评她时,她也满不在乎,反而向领导吹嘘:“没关系。”在家也闲不住,找活儿干。自起病后患者出门必须化浓妆,特别爱花钱,乱买东西,有时一次就买一大堆菜回来,可买回来以后根本就不用。进食尚好,但睡眠比平时明显减少。每天只睡1-2小时,但精力充沛。 近2周来病情加重且脾气急躁,家里人必须都听他的,稍不如意就向家人发脾气。2月19日下班后在自家楼下的菜市场又唱又跳,摊主阻止她,她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

抑郁发作 心境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自杀企图和行为 躯体和生物学症状 其他症状

典型的“三低”症状 心境低落: 患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 情绪低沉、 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无助感 伴有焦虑。 典型的病例,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夕轻的特点。

典型的“三低”症状 思维障碍: 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反应迟钝;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音低、语速慢。 自我评价低,自责,悲观厌世。

典型的“三低”症状 意志活动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 行为缓慢、生活被动; 兴趣缺乏、回避社交; 严重抑郁患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早醒)、乏力、便秘;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 躯体不适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

其他症状 自知力不完整 可出现幻觉、人格解体、非真实感、强迫症状 发作形式:起病缓慢,与精神因素诱发的抑郁起病急。与季节有关多见于秋冬季节。

抑郁发作 1、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绝望、无助、无用 兴趣减退 乐趣丧失 2、心理症状群 3、躯体症状群

自杀企图和行为: 抑郁发作的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者约有10-15%。首次发作后的5年建自杀率最高。 少数患者不暴露痛苦体验,隐蔽自杀计划及行为

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素 严重的抑郁情绪,顽固而持久的睡眠障碍 伴有自罪妄想、严重自责及紧张激越 家庭支持系统差 有抑郁和自杀家族史 有强烈的自杀观念,或曾经有过自杀史

自杀迹象 写遗书 整理旧物 突然关心他人    了断社会关系 收藏药品、刀、绳等

病例2 女性,49岁,退休。 患者于1993年8月搬入新居,住6层,感觉上下楼不方便,该楼地处使馆区,物价较贵,患者总觉得钱不够化,担心自己后退休后没有经济能力供养孩子念书,觉得日子要过不下去,后悔当初不该搬家。并总觉得搬家活的太累,见什么都烦,有时在自己打自己, 打完自己后就哭,常说:“我现在算什么人呢,后脑勺发木, 胳膊发麻,蒸馒头做米饭都弄不熟了。”患者自称觉得活着没意思,经常想跳楼,但又想跳楼自杀后名声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希望去医院打一针,想“安乐死”。总唠叨过去的事情,认为自己过去做的事不对,食欲明显下降,夜间入睡明显延迟,有时在上床2-3小时也不能入睡。

躁狂 抑郁 小结: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 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躁狂 抑郁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明显减退 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注意力不能集中或集中不持久,或随境转移 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睡眠的需要减少,且无疲乏感 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而且不顾后果,或有冒险性 性欲明显亢进

四、诊断 精神症状 首次发病 抑郁发作持续时间至少2周 躁狂发作持续时间至少1周 躯体实验室检查无阳性结果

五、治 疗 药物治疗 电休克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躁狂发作 情绪稳定剂 碳酸锂 肾功能损害 血锂检测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维思通

药物治疗 抑郁发作 抗抑郁剂 经典药物 SSRI:5--HT受体再摄取抑制剂 丙戊酸钠,碳酸锂 抗精神病药物

电休克治疗(ECT) 方法 适应症 严重自杀、拒食和药、严重抑郁木僵 重度躁狂伤人 药物治疗效果差 6-12次为一疗程

心理治疗 对抑郁症必不可少 了解疾病性质,减少心理负担 纠正负性认知,建立积极心态 学会自我减压,客观面对挫折 培养兴趣爱好,为所当为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时机 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心理治疗的方法 认知疗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

预防复发 抑郁症: 首次发病,服药不能少于半年 第二次发作治愈后预防性用药2-3年,出现第三次发作时,考虑终生服药 双向障碍: 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需维持治疗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康复的指导

预防复发 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治疗 用药

躁狂发作的护理

躁狂发作的护理评估 1、主观资料: (1)认知活动:评估病人有无联想加快、内容丰富、言语增多、自我感觉特别良好、随境转移、注意力增强、夸大、思维不连贯等。 (2)情感活动:评估病人有无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易激惹、目空一切、傲慢无理等。 (3)意志行为活动:评估病人有无意志增强、活动明显增多、好管闲事、行为轻率、挥金如土、性欲亢进兴奋冲动等。

躁狂发作的护理评估 (3)社会心理状况评估 2、客观资料: (1)躯体评估 (2)有无自知力。 家庭环境、各成员之间关系是否融洽、 病人在家中的地位、经济状况、受教育情况及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系统。 病人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与同事及家人能否正常相处。

躁狂发作的护理评估 (4)家族史、既往史评估:家族精神病史、既往躯体病史、药物过敏史。 (5)治疗评估: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 (6)了解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结果。

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早醒) 3、思维过程改变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已或他人) 5、个人应对不良 6、社交障碍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1)急性躁狂病人因高度兴奋体力消耗较大,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除保证病人足够营养水分的摄入外,在进食时应和其他病人分开,由专人护理,必要时喂食或鼻饲。 2)由于躁狂病人活动量增加,终日忙碌不停而忽略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引导和协助病人按时料理个人卫生。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3)合理安排病人活动及有规律的休息和睡眠,认真观察睡眠情况,并详细记录睡眠时数,做好失眠处理,延长睡眠时间,有利控制症状,稳定情绪,防止因过度兴奋引起衰竭,同时也有利于病房管理。 4)鼓励和协助病人参与建设性活动(如工疗、体疗、文娱演出等),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减轻病人过度兴奋程度。

躁狂发作的具体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 1)护士应坚守岗位,加强巡视,为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创造一个较宽大的空间,室内物品要求简化以避免病人兴奋毁物。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最佳的沟通技巧。尊重病人人格,分析病人所提出的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适当满足合理的要求。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3)对病人的过激言行不宜与其进行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病人以可控制、可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降低病人激惹情绪。 4)引导病人学会控制和疏泄自己的高涨或焦虑的心情,不发生因行为不当造成的躯体或物品损害,如协助作病室卫生、出黑板报、组织病人的文艺和体育活动等。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5)应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将冲动或易激惹的病人分开活动或居住,防范病人突然的暴力行为,必要时,可在医护人员取得一致并将计划与病人说明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约束和隔离,让病人明确是协助他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严格执行保护护理常规,力求达到治疗效果。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3)药物护理:护士应对病人加强药物治疗重要性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宣教工作,以增加病人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早期发现锂盐的不良反应和中毒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躁狂发作护理措施 (4)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掌握多学科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对病人的不合理要求,要做耐心的解释和劝说。

抑郁发作的护理

抑郁发作的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 (1)认知活动:评估病人有无自感记忆减退、言语减少、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有无疑病观念、被害妄想;有无自卑、自责等。 (2)情感活动:评估病人有无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有无兴趣减退或丧失;抑郁情绪有无晨重夕轻的特点。

(3)意志行为活动:评估有无活动明显减少、被动、独处;有无动作缓慢;有无懒于生活料理及不顾个人卫生,工作能力下降;有无自杀观念及行为。

2、客观资料 (1)躯体评估:评估病人有无疲乏无力、心悸、便秘、性功能下降;有无食欲不佳,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有无睡眠障碍,以早醒具有特征性,也可出现入睡困难。 (2)有无自知力。

(3)社会心理状况评估: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受教育情况及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病人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与同事及家人能否正常相处。 (4)家族史、既往史评估:家族精神病史、既往躯体病史、药物过敏史。 (5)治疗评估: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 (6)了解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结果。

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严重悲观情绪,自责自罪观念,无价值感。 2、营养失调:自责自罪观念导致的拒食,食欲不振,木僵状态 3、保持健康能力改变:个人应对不良,躯体症状 4、睡眠形态紊乱:悲观情绪、睡眠障碍

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5、思维过程改变:抑郁情绪影响认知活动和记忆力,思维内容改变,联想受抑制。 6、社交孤立:严重抑郁情绪、健康状况改变。 7、个人应对不良:认为自己丧失工作能力,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

抑郁发作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饮食、二便 睡眠 个人卫生

(2)安全护理: 病人在疾病的发展期及疾病的早期与好转期,易出现自杀观念与行为。 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严防病人消极自杀。

安全护理措施 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 安置患者在易于观察、设施安全的房间 严格执行巡视制度 加强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及维修 保证患者服药护理,防止患者藏药 防止危险物品流入病房

抑郁发作护理措施 (3)药物护理: 1)严格按医嘱给药。 2)给药后病人的精神状态由抑郁转而亢奋,使自杀危险加大,更要加强观察和防范病人自杀倾向。 3)发药时严格检查口腔,防止病人藏药。 4、密切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皮肤、体重、出入量、排泄功能、血象等变化。 5、注意观察药物过量与毒性反应,如头痛、怕光、出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紊乱等,应及时给予处理。

(4)心理护理 重视环境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理解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要 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 增强患者的自我价值感 阻断患者的负向思考 运用良好的护患信赖关系与患者订立短期的口头或书面契约

(五) 健康教育 病人: 坚持治疗,认识疾病了解药物作用及 副作用,坚持参加各种训练及活动 定期复诊 家属:学习疾病知识,正确面对和处理问题。 学会识别症状,掌握复发先兆 监护服药,督促复诊 提供康复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