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傳染疾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1 認識愛滋病 台大醫院個案管理師 謝佳吟 UNAIDS report on global AIDS epidemic.
「談情說愛」 ---- 「 愛滋病流行現況及防治 」 明台高中 護理教師楊雅莉 內容大綱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愛滋病流行現況  台灣愛滋病流行現況  愛滋病的衝擊  毒癮愛滋疫情  愛滋病防治.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1 信守承諾 珍 愛 一生 臺北市政府防疫宣導團 講師 : 戴淑娟. 2 大 綱 愛滋病流行現況 認識愛滋病 套了再上才保險 洗筆共享會中獎 其他 性病 — 梅毒、淋病.
性病知多少. 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稱為性傳染病, 又稱性病。 性病的傳染途徑 : 性行為 血液傳染 母子垂直傳染 性病的病原體:細菌、病毒.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第 3 單元安全性教育. 性是美好的,有時候卻帶來煩惱 …. 性傳染病就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的疾病, 症狀大多發生在性器官 什麼叫做性傳染病? 已存在數十個世紀 簡稱為性病 包含非淋病性尿道炎、 淋病、梅毒、菜花、 愛滋病等.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我的青春 不要愛滋 安南區衛生所 吳美怡醫檢師.
3-6-1 愛滋風暴如同原子彈 戴著無比的威力蔓延開來 你是否能安然度過這場 風暴呢?.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梅毒~~ 二年五班 組長:28 組員:
愛滋病 認識與防護 黃英絹 感染控制 護理師.
何謂愛滋病1 什麼是愛滋病》 愛滋病是從英文AIDS的發音翻譯過來的,醫學正式的名字叫做「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後天」的意思是,這個病不是與生俱來的;「免疫缺乏」的意思是,愛滋病會破壞您的免疫系統。所謂免疫系統,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抵抗力,會保護您免於病菌的感染。
认识AIDS 远离AIDS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8月28日.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學生事務處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談愛滋 AIDS 主辦單位:.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第二單元 第一章 健康的愛、安全的性.
愛滋病防治 護理人員的小叮嚀 院址:8014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
愛滋病 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嚴重的浩劫之一.
愛滋病之認識與防治 苗栗縣南庄國民小學 護理師 林甄怡 主講.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性傳染病的 傳播方式 一、經由性行為或類似性行為,如接吻、皮膚黏膜親密接觸等方式傳染。
病 毒 性 肝 炎.
愛滋病防治宣導 信守承諾 珍愛一生.
愛滋病宣導 1.台灣訂有「後天免疫缺乏病候群防治條例」,來防治愛滋病傳染。 2.HIV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健康与亚健康.
認識愛滋 衛保一組.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宣導報告 製作人:劉育瑄.
愛滋病宣導 1.台灣訂有「後天免疫缺乏病候群防治條例」,來防治愛滋病傳染。 2.HIV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愛滋病之認識與防護 賴彥如老師.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防範性病愛滋病 安全第一.
常見的傳染病.
組員:袁明郁/柯文婕/楊上永/蔡玉修/陳穎盈/蘇芷瑩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愛滋 病 可怕的.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Diabete.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HIV 與 AIDS.
談愛滋 AIDS.
春暉專案— 愛滋病防治宣導.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性傳染疾病

梅毒(Syphilis) 一定義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的病菌所引致之一種臨床症狀複雜、變異性大的慢性性傳染病。 螺旋菌入侵人體通常在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在該處形成頗具特徵性之原發性病灶。 感染後不久,螺旋菌很快散播全身,可以侵犯幾乎全身之器官及組織,產生變化多端之臨床症狀。但梅毒也可以完全無臨床症狀,只能靠梅毒血清檢驗證實其存在,這種潛伏狀態即所謂隱性梅毒。 梅毒主要由性交傳染,也可經由輸血感染;或婦女懷孕時罹患梅毒,經由胎盤而感染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

梅毒(Syphilis) 二.臨床特徵 根據傳染期程及傳染性之有無,梅毒分為早期及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指感染後2年內之時期,包括初期梅毒、二期梅毒、復發性梅毒以及早期隱性梅毒,早期梅毒傳染性較強;罹患梅毒超過2年,通常傳染性較弱,是為晚期梅毒,即三期梅毒;並包括晚期隱性梅毒,以及心臟血管性及神經性梅毒。

梅毒(Syphilis) 1、初期梅毒 感染後2~4週或更久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開始時為丘疹,不久即變為潰瘍,多為單個病灶,潰瘍界限分明,表面呈肉紅色糜爛,不易出血,邊界及底部有浸潤化而呈硬感,觸摸之如感覺皮下埋一鈕釦狀,故有硬性下疳之稱,無壓痛感,但壓之有清澈之滲出液溢出,內含大量之梅毒螺旋菌,故傳染性極高。 硬性下疳好發於男性陰莖上任何部位,女性則好發於女陰,亦可能生於身體任何部位。

梅毒(Syphilis) 二期梅毒 硬性下疳出現後4~6週會逐漸消失,而梅毒螺旋菌已從淋巴結進入血液並散播全身,以致全身組織器官全受影響,並能出現全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尤其在晚上更甚。 皮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之症狀,常為全身對稱性,多無自覺症狀,可出現於手掌及足蹠,開始時皮疹晦暗不明顯,稍後則異常突顯

梅毒(Syphilis) 隱性梅毒 隱性梅毒是指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可分為早期隱性梅毒及晚期隱性梅毒。 早期隱性梅毒為感染後未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病患仍具傳染性。 晚期隱性梅毒則指感染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傳染力較弱。

梅毒(Syphilis) 三期梅毒 屬晚期梅毒,三期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後3~7年,不少病患未曾經過一期或二期梅毒即進入三期梅毒,主要病變為「梅毒腫」,好犯皮膚、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皮膚梅毒腫有三種表現,即結節型、乾癬樣型及表皮下梅毒腫。

梅毒(Syphilis) 神經性梅毒 約10%未經治療之梅毒病患於病發後10~30年發生神經性梅毒,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 臨床表現多變化,依侵犯部位分為腦性、週邊神經性及腦脊髓性病變。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非遺傳性疾病,出生後2年內屬早期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性交及其他性行為之緊密接觸為傳染之主要途徑、直接接觸到皮膚或黏膜病灶之分泌物、體液及其他分泌物(如唾液、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最具傳染性。 與早期先天性梅毒之兒童接吻或撫弄偶然會得病。 輸血:尤其使用早期梅毒病人血液。 婦女懷孕感染梅毒可導致胎兒先天性梅毒。 醫護人員在檢查及治療病人時,接觸到病人具感染性病灶、分泌物、血液或遭污染之器具(可能性)。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10~90天,通常約為3週。 感受性及抵抗力 每一個人對梅毒螺旋菌都有感受性,與梅毒患者性接觸,約有30%的機會被傳染。

臺灣病例概況 臺灣於2004、2005及2006年確定病例分別為5,209、5,305及5,808例病例(共16,322例),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23.00、23.33及25.45。2004~2006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 1、性別:男性為多。 2、年齡:30至49歲為多。70歲以上病例,大多屬曾感染過,但目前已不具梅毒活性之舊個案。 3、月份:無明顯集中月份。 4、地區:臺灣北部,尤以臺北縣市為多。

愛滋病毒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是一種經由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或母子垂直傳染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此症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俗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 此種病毒可侵犯並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免疫機能減低,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病毒、細菌、黴菌、原蟲等可輕易侵入人體,而引起各種伺機性感染;或發生與免疫有關的癌症,最後導致死亡。

2006年全球有290萬人死於愛滋病,愛滋病是世界性而非地區的疾病,因此被喻為本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它能威脅人類的生命,有“廿世紀黑死病”之稱。 感染愛滋病毒到抗體產生,平均約需6~12週的時間,在此抗體尚未產生的時期,就是所謂的「空窗期」。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一)病例於1981年被報告出來,一般相信此病始於1970年代,由非洲流行蔓延到歐洲、美洲,爾後到大洋洲、亞洲,短短數年間全世界五大洲均被波及。 臺灣於1984年12月發現第一個外籍旅客(美國人)病例,1986年3月發現第一個本國籍病例,爾後逐年增加;至1991年有急劇增加的趨勢,至2007年9月,篩檢出愛滋病毒抗體陽性15,183例,其中本國籍14,550例,外國籍633例,共有3,991例已發病。 依本國籍14,550位個案的感染途徑危險因素分類:靜脈藥癮占38.9%,同(雙)性戀占35.1%,異性戀占23.9%,母子垂直感染占0.2%,血友病患占0.4%;年齡分布方面:88.8%以上為20~49歲者,10~19歲的青少年占3.0%;職業分布以無業最多,占37.6%、服務業占14.2%次之,工職占14.0%。

性別 HIV感染:男性7,038例(89.5%),女性824例(10.5%),男女性比為8.5:1.0。

傳染窩(Reservoir) 人類不論男性、女性、富人、窮人或不同人種都一樣,只要接觸到愛滋病毒就有機會受到感染。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有三: 性行為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性(未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之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性交。 血液傳染 1、與感染愛滋病毒感染者之靜脈藥癮者共用注 射針頭、針筒、稀釋液。 2、使用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 劑。如輸血、針扎、共用牙刷、共用刮鬍 刀、刺青、穿耳洞等。 3、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有三: 母子垂直感染:嬰兒會被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感染。 愛滋病毒不會經由空氣、飛沫傳染,亦不會經由未損傷的皮膚侵入人體,因此與感染者輕吻、捐血、蚊蟲叮咬及日常社交生活(如:擁抱、握手、共餐、共用馬桶、游泳、一起上課、上班...等),並不會被傳染。

預防方法 謹遵愛滋病防治ABC三步驟, A:節制(Abstain) B:忠實單一性伴侶(Be Faithful), 在不能遵循A、B步驟的情況下也要做到C: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Condom),避免體液交換。 性伴侶愈多,感染愛滋病機會愈大,避免不安全性行為,性伴侶愈單純,愈固定,愈安全;避免肛交,不涉足風月場所。

淋病(Gonorrhea)

定義 淋病是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之一種性傳染病。淋病雙球菌好侵犯柱狀上皮細胞,例如尿道、子宮頸管及直腸黏膜等。其病程嚴重程度及個案診斷之難易度,均有性別上之差異。

臨床特徵 男性 感染後2~7天出現症狀,尿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有些病患會自癒,偶而有少數成為無明顯症狀之帶菌狀態。此外男同性戀者常患直腸感染,多無症狀,但可能產生搔癢、裡急後重,以及有分泌物流出。 2、女性 感染後數天可發生尿道炎或子宮頸炎,症狀常不明顯,故不被注意。約有20%之病患因月經週期導致子宮被侵犯,引起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或骨盤腔腹膜炎,最後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慢性子宮頸管感染相當普遍,青春期前之女孩如直接與污染物接觸,可以引發外陰陰道炎。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性接觸是最主要之傳播方式。 與感染者的黏膜滲出物接觸。 嬰兒眼結膜可經由產道感染引致結膜炎。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通常為2~7天,偶而更長。

防疫措施(Measures of control) 預防方法:基本上與梅毒之預防措施相同,此外新生兒眼睛感染之預防繫於其母親之早期診斷及治療。新生兒出生時,即以1%硝酸銀溶液為其眼睛滴藥,此外0.5%紅黴素眼膏以及1%四環黴素眼膏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