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梅毒~~ 二年五班 組長:28 組員:18 19 20 23 2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梅毒~~ 二年五班 組長:28 組員:18 19 20 23 2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梅毒~~ 二年五班 組長:28 組員:

2 初期梅毒. 感染後2~4週或更久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開始時為丘疹,不久即變為潰瘍,多為單個病灶,潰瘍界限分明,表面呈肉紅色糜爛,不易出血,邊界及底部有浸潤化而呈硬感,觸摸之如感覺皮下埋一鈕扣狀,故有硬性下疳之稱,無壓痛感,但壓之有清澈之滲出液溢出,內含大量之梅毒螺旋菌,故傳染性極高。局部淋巴腺腫大隨硬性下疳出現不久即發生,淋巴腺腫不痛,無壓痛感,堅實似橡皮,各自單獨存在不相結合,不與皮膚或皮下組織沾連。 硬性下疳好發於男性陰莖上任何部位,女性則好發於女陰,亦可能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假如硬性下疳併發其他細菌感染,則下疳本身及淋巴腺腫可能有痛或壓痛感。下疳如果發生在生殖器則淋巴腺腫多為兩側性,病灶如發生在非生殖器上則為單側性。如病灶只發生於子宮頸或直腸,淋巴腺腫發生於深部而不容易被摸得到。縱使無治療,硬性下疳經數週後會自動癒合消失。

3 二期梅毒. 硬性下疳出現後4至6週會逐漸消失,而梅毒螺旋菌已從淋巴結進入血液並散播全身,以致全身組織器官全受影響,並能出現全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尤其在晚上更甚。皮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之症狀,常為全身對稱性,多無自覺症狀,可出現於手掌及足蹠,開始時皮疹晦暗不明顯,稍後則異常突顯。皮疹之形態包括斑疹、丘疹、脫屑性丘疹及膿。在身體皺褶處(如肛門)之皮疹,由於濕熱及磨擦產生表淺性潰瘍,稱「扁平濕疣」,內含無數梅毒螺旋菌,故具高傳染性。有時皮疹排列成螺形,造成外形特殊之環形病灶;皮疹發生於毛孔,似毛囊炎。毛髮脫落造成「蟲蝕狀脫毛症」。脫屑性丘疹病灶似乾癬,膿性病灶則十分罕見。

4 二期之二 二期梅毒之皮疹與多種其他皮膚疾病外觀類似,容易導致誤診,不可不慎。皮疹出現於黏膜,造成表淺性之潰瘍,稱為Mucous patches,常見於口腔、鼻腔及陰道,甚至胃部也曾有報導。全身性淋巴腺腫也是二期梅毒常見症狀之一。腫大之淋巴腺堅實似橡皮,各自分立不相融合,無壓痛,好發於鼠蹊、頸部、枕部、腋部及上髁部之淋巴腫。二期梅毒時神經系統常被侵犯,但症狀輕微不明顯,主要為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等,而腦脊髓液則呈現抗體反應,蛋白及細胞增多。二期梅毒症狀經過數週到1年長短不定之時期會自動消失,而進入隱性梅毒期。在這段時期內,復發性皮疹及黏膜病灶可能再度出現,造成復發性梅毒

5 三期梅毒 屬晚期梅毒,三期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後3到7年,不少病患未曾經過一期或二期梅毒即進入三期梅毒,主要病變為「梅毒腫」,好犯皮膚、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皮膚梅毒腫有三種表現,即結節型、乾癬樣型及表皮下梅毒腫。

6 隱性梅毒 隱性梅毒是指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可分為早期隱性梅毒及晚期隱性梅毒。早期隱性梅毒為感染後未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病患仍具傳染性;晚期隱性梅毒則指感染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傳染力較弱。此段時期之腦脊髓液無異常變化。隱性梅毒之診斷端賴過去病史,以及陽性梅毒血清反應。通常乃因病患作婚前、輸血、兵役、移民或其他原因例行梅毒血清篩檢,才發現血液有所謂「不乾淨」。這類病人雖然並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有梅毒螺旋菌存在,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

7 初期vs二期 初期 二期

8 三期


Download ppt "梅毒~~ 二年五班 組長:28 組員:18 19 20 23 2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