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主义 (Nixonism)
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好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 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 1969年7月25日,走马上任仅半年的美国新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出访亚洲国家途中,在关岛宣布了作为美国对亚洲政策基石的新外交方针: 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好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 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 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问题上,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 -----时殷弘.尼克松主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13
尼克松主义:又称关岛主义,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1969年7月提出。它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作为支柱,其要点是美国将恪守业己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鼓励其在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以后,美国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作为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 它的出台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动因 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尼克松主义指导下的美国对外策略 对尼克松主义的评价 学习内容 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动因 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尼克松主义指导下的美国对外策略 对尼克松主义的评价
时殷弘:《尼克松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0年 参考资料 时殷弘:《尼克松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0年
知识点 针对尼克松主义,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提出六点和平纲领,其核心是缓和。(344) 1978年 12月,《中美建交公报》签署,标志着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5年,《赫尔辛基宣言》标志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迈向一个新台阶。 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导致缓和之风去无影踪。
赫尔辛基宣言:1975年美国、加拿大、苏联等国签署的一项关于加强各国合作与交流的文件。宣言要求签字国遵循“主权平等和尊重主权”、“国家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 宣言的签署表明双方放弃武力对抗政策而代之以合作,标志着东西关系的缓和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尼克松简介 美国共和党政治家,总统(1969~1974)。 1934年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惠蒂尔学院毕业,1937年从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迪克大学法学院毕业。同年开始在惠蒂尔当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一度在华盛顿的物价管理局任职。1942年8月加入海军,在太平洋区域任航空地勤军官。 复员后两次选入美国众议院(1947,1949),并在美国参议院工作两年。在1952年的竞选运动中成为艾森豪威尔理想的竞选伙伴。1953年,任副总统。 在1960年总统选举和1962年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选举中被击败后,曾宣告退出政界,迁居纽约市当律师。 1968年作为总统候选人重又进入政界,并击败H.H.汉弗莱。1969年,出任第三十七届总统。
尼克松简介 1972年2月,偕夫人以及大批随从人员对中国进行一次国事访问,并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5月访问莫斯科,这是美国总统对莫斯科的第一次访问。访问结束时美苏宣布除了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及科学合作和空间合作计划外,在限制核武器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 1973年1月,美国结束了对越南的战争。但尼克松总统的第二届任期却为“水门事件”丑闻所困扰。1974年8月8日晚尼克松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 1994年4月22日去世。
一、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动因 尼克松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笼,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从根本上讲,它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与其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的产物。
一、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动因 1.对越战争所引起的一系列恶果,是促使尼克松主义出笼的直接动因 2.为确保战略重点在欧洲 3.美国与盟国矛盾加剧 4.适应新形式确保美国根本利益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整个国家经济衰退,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对外战略的物质基础; 民怨四起,动摇了整个国家稳定的社会基础;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整个国家经济衰退,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对外战略的物质基础; 民怨四起,动摇了整个国家稳定的社会基础; 使统治集团和上流社会的矛盾和分歧扩大,影响到政府的对外政策; 极大的牵制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力量,使美国在美苏争夺中渐趋守势。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状况 二战后,美国凭借战时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利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严重混乱的时机,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美国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强,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 美国报刊叫嚷:“20世纪是美国世纪……这是美国作为世界统治力量出现的第一个世纪” 。 -----吴于崖,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8. 杜鲁门也狂妄地宣称:美国战时赢得的胜利,“已经把永远领导世界的责任加在了美国人身上了”。 -----李植,高明振.当代世界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234.
美国的军费开支 从1946年至1968年,美国用于海外驻军的开支达490亿美元,并且增长速度由每年平均6亿美元上升到31亿美元。 在霸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提出一系列“主义”和计划,把资本主义世界纳入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进行冷战的战略体系。因此,美国每年要以庞大的美元来支付其的费用。 从1946年至1968年,美国用于海外驻军的开支达490亿美元,并且增长速度由每年平均6亿美元上升到31亿美元。 从1946年至1968年,所谓的“对外援助”达1300亿美元。 到1968年对越战争已耗费1000亿美元。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如此庞大的美元开支用于军事目的,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后劲。 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已出现明显下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虽仍达5%,但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53.4%,1969年则下降至43.4%,而同期德、日所占比重分别由3.6%和1%上升到9.4%和8.5%; 黄金储备量下降。1950年美国黄金储备达228亿美元,1969年减少到110亿美元,同期德、日黄金储备分别由2.01亿美元和2.26亿美元增加到68.27亿美元和30.27亿美元。 危机频发。战后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中,有两次是在60年代,工业生产平均下降幅度为7.7%。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财政赤字。1946年至1953年,联邦政府赤字净额只有15.7亿美元,1954年至1964年赤字净额达336亿美元;扩大对越战争后,收支状况更加恶化,1965年到1968年赤字净额达393亿美元,超过以往19年总和。 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65年至1969年美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4.2%,比1960年至1965年的1.6%高2.6个百分点,若以1957至1959年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0,1970年则为135.5。十年之内美元价值损失1/3强,因而,当尼克松上台时,“最为咄咄逼人的问题是60年代中期以来就急剧加重的通货膨胀”。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元贬值,其对外信用也随之下降,国际市场上不断掀起抛售美元和抢购黄金的风潮。1968年3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美元危机。不到半月,美国就流失黄金14亿美元。接着,同年11月、次年4月和9月,又连续发生了三次美元危机。 对外贸易状况开始恶化。对外贸易顺差在60年代前半期为每年平均54亿美元,后半期则减至30亿美元,而1968年顺差仅8.37亿美元,是1937年经济危机后的最低数字,1947年美国贸易出口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占32.4%,1968年下降到15.6%。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越南战争就是美国经济问题的幕后因素”。 对越战争造成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就像两个毒瘤长在美国经济肌体上,使美国经济从“顺利期”转入“暗淡期”。 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大约像一个患有数种相互矛盾的疾病的人:用于减轻或矫正问题的某个方面开的药方,往往使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加重或危险起来”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到尼克松入主白宫时,对越战争已进行了8年,“这场战争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也是流血最多的战争”。在越南战场上,美国阵亡士兵达3.1万人,军费开支达1 000亿美元,可它给美国公众带来的是什么呢?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由于整个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民众的苦难。 60年代末,美国仍有2500万人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经常性的通货膨胀和不断增加的捐税,使民众工资的增长几乎为零;同时,失业率也不断上升,从50年代的4.5%上升到60年代的4.8%;政府财政大量用于军事目的,而用于社会服务的则很少。如1968年度,两项分别占45%和32%。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对越战争带给青年学生的是引起青年学生对政府的不满: 一是青年学生成为全国反战示威的主力军。1967年是青年学生反战示威的开端。 “要求不再把美国青年送到一场对他们、对越南人民都没有好处的战争中去打仗。我们决不同意任何政府的侵略性的好战政策,即使这个政府是我们自己的政府。” 青年学生们发动了“停止征兵周”和焚烧征兵卡活动。尽管国会把焚烧征兵卡证定为可罚金1万美元和监禁五年的触犯联邦刑律的行为,但这一举动仍风靡一时。 1968年,全国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就有221起,遍及101所大学。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二是青年学生的犯罪率在迅速上升。对越战争使青年学生感到迷惘:美国竟然会对一个离它万里之遥,对自己的安全毫无威胁的小国采取种族灭绝政策,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和社会呢?所以,越来越多的青年留长发,吸毒及进行各种犯罪。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60年代中期,黑人民主运动也高举反战旗帜。 战争带来的危害,黑人首当其冲,城市黑人的失业率比白人高一倍。发生黑人武力抗暴事件的城市数量,1965年有9个,1966年36个,1967年有128个。 黑人武力抗暴运动迅速席卷全国。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正如美国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说:60年代是幻想破灭、愤怒和恐怖的年代,是乱糟糟的十年,大部分情况很容易看出源于战争的升级和信用差距。 同期,民意测验表明:全国只有36%的人支持约翰逊行使总统职权所采取的行动。这时的约翰逊总统正“像五年以后的理查德·尼克松一样……退缩到自我孤立中去”。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79.
统治集团反对越战 如果说约翰逊政府在越南进行战争升级的时候还能够得到统治集团内部、社会舆论和部分公众的支持,那么随着对越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局势的不断明朗,这种支持就转为反对了 。
统治集团对越战的支持 1964年,众议院以全票通过,全力支持政府在越南的行动。 美国舆论:约翰逊的行动不仅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且是整个自由世界的需要。《华盛顿邮报》说:“约翰逊总统赢得了自由世界的感激。” 民意测验:全美国有72%的民众表示赞同总统的行动。
统治集团反对越战 1965年4月,召开越南问题听政会,给批评政府政策的人士提供讲坛; 前陆军部长赛勒斯·万斯警告说:由于战争的疑虑不安,“已使美国遭到分崩离析的威胁” 参议员莫尔斯指责政府的越南政策“正把人类引入绝无胜利可言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参议员富布莱特说:“无论按照任何客观标准,美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侵略性的强国,成为对世界和平、民族自决和国际合作的最大威胁”。
统治集团反对越战 华尔街的老板们对战争失去的热情。 1968年,洛克菲勒家族的重要成员、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就说,美国的越南政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已失败,越南问题“不可能有纯粹的军事解决”。 《幸福》杂志1969年对全国500家最大企业中的300名总经理的调查表明:49%认为“最迫切最重大”的问题是结束越南战争,56%认为“越南战争是对经济最严重的危险” 财团们向约翰逊提出忠告:“权势财团,也就是华尔街,已经反对战争了;战争对美国损失多,好处少,而且已经无法控制”,并要他赶紧“改变政策以恢复某种平衡”。
统治集团反对越战 在1968年总统竞选上,两党都以结束越战作为拉拢选民的一张王牌。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休伯特·汉弗莱就宣称:为谋求和平,值得一冒停止轰炸北越的危险。11月,为了挽救汉弗莱的竞选危局,约翰逊宣布对北越全面停止轰炸。 共和党为同民主党竞争,先是推出以批评政府政策而自居的乔尔罗姆尼,而后是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是一个现实主义政治家。他在竞选中一再声称:他有一份结束战争的“秘密计划”,只是现在不便公开,以免影响在巴黎进行的和平谈判。
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力量的影响 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差距。 经济上,1950年工业产值只相当于美国的30%,1970年则为75%,同期苏联的国民收入从相当于美国的31%上升到65%; 军事上,1964年美苏洲际导弹比是4:1,但是尼克松上任时,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在数量上已赶上美国。美国由于军费大量填进了越战这个“无底洞”,核武器的发展反而缓慢下来,常规武器更是落后于苏联。
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力量的影响 西欧国家成为经济上的竞争对手。 从1950年到1970年,美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份额由16.7%下降到13.7%,西欧共同体则从15.4%上升为28.8%;1970年国际储备中只有15.7%是美国的,而在1950年,这个数字是49.8%,同期欧共体的储备额从6.1%上升到32.5%。 对外政策日益受到西欧国家的攻击。 1967年6月,戴高乐在谈到阿以战争时指出:“由于美国干涉而爆发的越南战争,…必然会造成别处的动乱”,他还敦促美国采取谈判行动。
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力量的影响 美国政府在盟国民众中亦产生了信用危机 在西欧各国民众心目中,过去的盟主在越南犯下的罪行已使“美国政府”成了“屠杀”与“肮脏”的代名词,“一个拥有大量完善的毁灭性手段的军队,对一个弱小民族发动一场不公正的战争”,“使人联想到意大利摧毁埃塞俄比亚”,“美莱大屠杀使人正确地联想到奥拉多大屠杀’。 1968年11月,民意测验表明:近两年来,民众对美国形象评价程度增加的占8%,减少的占36%0。在这36%中有20%的人所提的原因是越南问题。
越战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对越战争“使美国经济变得极度畸形、社会分崩离析、问题成堆、美国的国际形象黯然失色、影响锐减,得不到世界的信任”, “当尼克松1969年1月宣誓就职时,绝大多数美国人要求从越南摆脱出来”。又加以国际局势的变化,尼克松首先必须调整内外政策,来“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78
确保战略重点--欧洲 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再到肯尼迪主义和尼克松主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围绕战略重点在制定欧洲的政策的。 在经济上,美国的最大投资场所及最大消费市场都在欧洲,有欧洲的存在也就有了美国的一切;在政治上,美国的主要盟友均在欧洲,它们都把共产主义看成是共同的敌人。 美国的决策者们认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力量普遍被削弱,社会主义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有可能进一步崩溃资本主义体系,而苏联的强大有可能动摇资本主义心脏欧洲。因此美国必须把控制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欧洲作为战略重点。
确保战略重点--欧洲 战后初期,东欧已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使美国极为不安,于是致力于推动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与西欧的合作,扶助并控制西欧,以北约为楔子进而打入东欧,攫取整个东欧,继而控制全球。 冷战一开始,美国就多次强调欧洲是中心战场,“北大西洋联盟的力量和团结始终是美国主要关系的问题。”美国在战后向欧洲派驻大量军队,设立大批军事基地,安置相当规模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核武器。 尼克松主义的核心是有关亚洲的政策,该政策则是为战略重点在欧洲的政策服务的。
美国与盟国矛盾加剧 欧共体的崛起 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战略 日本反对美国控制 联邦德国的外交政策出现变化
国际形势的变化 苏联咄咄逼人,四处扩张;(jiaoan)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亚非拉人民力量日益壮大; 美国与盟国矛盾加剧
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 1969年7月25日,他出访亚洲途经关岛,宣布对亚洲的新政策。 1970年,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1971和1973年,尼克松又宣布,此主义代表美国对全世界的基本立场,是美国对待其全球主要盟国的方针的中心。
三、尼克松主义指导下 的美国对外策略 结束越南战争 改善对华关系 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缓和同苏联的关系
结束越南战争 采取了“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越南化”计划,建立一支能逐渐代替美军作战的当地部队;1969年下半年,美军逐步撤出南越。 举行了巴黎和谈,促使双方接受南越现状。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共和国、美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和平协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改善对华关系 1971年9月,国务卿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亲自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3年5月,双方在双方首都设立联络办事处。 1979年1月1日,双方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与西欧的关系: 1973年2月,尼克松宣布1973年是美国的“欧洲年”,美国将在这一年里集中处理同欧洲盟国的关系。 1973年4月24日,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美国和西欧制定“新大西洋宪章”的倡议。1974年正式签署。 大西洋宪章: “让欧洲人自己去解决欧洲联合的内部发展,并且运用美国的机智和影响力就大西洋合作的新形式提出建议”。 ——亨利·基辛格著, 陈瑶华等译: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 第一册,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0 年, 第110 页.
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提出的“多边自主外交”是合作的基础,美国在日美联合中主要提供“核保护”。 这样,既利用日本在远东防御苏联,又减轻日美之间的对抗。
缓和同苏联的关系 尼克松上台后,对苏联采取的策略是以谈判代替对抗,以缓和代替冷战。 1972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双方签署了《苏美联合公报》等9个文件,双方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从此,美苏关系由冷战时期进入缓和时期。福特政府基本上承袭了尼克松时期的外交政策。
四、评 价 在缓和中争夺霸权地位。 美国进入了新战略阶段。 这种“和平”态势在客观上顺应了世界历史潮流,即全球人民反对战争。
在缓和中争夺霸权地位 美国的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这种防守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美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国面临着苏联、西欧、日本的崛起,中国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处于多极势力之中),因而美国对全球事务的干预已有所困难。 为了避免更大的失败,必须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有条件的收缩,缓和危机,减轻压力,使之对美国更加有利,达到维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目的。 这是为了美国的根本利益,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用最小的成本去换取美国最大的国际利益。
在缓和中争夺霸权地位 尼克松总统在提出尼克松主义之后,并不是一味退让。 在国外实施亚洲之行,反复向所访之国解释该主义不是让美国真的退出亚洲的方案,而是为美国继续留在亚洲,并继续负起责任,“以帮助非共产党国家、中立国家和美国在亚洲的盟国保卫其独立的唯一牢固基础的方案。” 到越南南方美国营地视察,与南越总统阮文绍会谈,为其撑腰打气。 策划了柬埔塞政变,赶走西哈努克亲王,扶持亲美派上台; 一面向中国举起了橄榄枝,一面又与台湾加强联系。
美国的新战略阶段 在二战以后,美国在亚洲先后打了两场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所以战后美国的军事重心实际是放在了亚洲,但是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心却在欧洲,这种军事重心与经济利益重心相分离的局面是个错误,正确的作法是把二者重合起来,因此美国应该结束越战,把军事重心向欧洲转移,以保护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 美军退出越南战场 改善中美关系 与苏联进行谈判 它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