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七上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一)西晋的兴亡 西晋代魏 三国结束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灭亡
司马炎 魏 280年 西晋 263年 266年 完成统一 魏 吴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西晋快速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 2、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 3、八王之乱使西晋国力衰弱 4、内迁各族乘乱反晋
(二)东晋和十六国 1.东晋的建立 2.前秦统一北方 3.淝水之战
晋元帝司马睿 公元317年皇族 司马睿重建晋朝, 都建康,史称东晋。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前秦政权在苻坚领导下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 背景: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时间: 交战双方: 383年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前秦──东晋 结果: 影响: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北方再度陷入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淝水之战(383年)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1、前秦军队大多来源于少数民族和汉人,不愿为前秦卖命。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骄傲轻敌。 从东晋方面看,晋军英勇善战,正确的战术。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史海冲浪: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南朝 1.南朝的政权更迭 原因 2.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 影响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说 历 史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西汉时期南方的经济情况 《史记*货殖列传》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人口条件: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北方的战乱,特别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织锦 制瓷 矿冶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织锦 制瓷 矿冶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手工业: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南朝时南方社会的经济情况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下。 —《宋书》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二个时期 东晋十六国 第三个时期 南朝 西晋代魏和三国结束 东晋的建立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南朝政权的更迭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西晋灭亡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