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 陳星宏
前言 本文首先談「關係主義」的方法論基礎,對以往理論建構工作的方法論作一個簡短的回顧,然後再從「建構實在論」的角度說明:由(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型,發展成為「華人關係主義」對華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具有的意義。
關係主義的方法論基礎 最早提倡以「方法論的關係主義」研究華人社會行為的是何友輝,他認為社會現象的事實和原則不能化約到關於個人的知識之上,他們是由許多個人所形成的關係、群體、和機構之中滋生出來,並獨立於個人特徵之外。 根據「方法論的關係主義」,何氏認為在關係分析中解釋個體的行為時,要先考慮文化如何界定關係,分析的單位非單獨的個體或情境,而是 「各種關係中的人-”不同關係中的個人”」及 「關係中的人們-”某一關係脈絡中互動的人們”」
關係主義的方法論基礎 個體、自我、與人 個體(individual):生物學層次的概念,將人視為人類中的一個個體,和宇宙中其他有生命的個體沒什麼兩樣。 人(person):社會學層次的概念,把人視為「社會中的施為者」(agent-in-society),人在社會秩序中採取一定的立場,並策劃行動以達成目的。 自我(self):心理層次的概念,關注的焦點在於經驗到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自我能整合自己的行為,使自己有別於他人而達到自我認同感。自我亦能觀察「自己」,看清自己在世界中與其他客體的不同,而獲得一種個人認同感。
關係主義的方法論基礎 建構實在論 其將世界之實在(reality)分為三層 真實(actuality):即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讓所有生物體得以生存的「既予的世界」。也許其真有某些結構,但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所了解的世界,只是人們自己「建構」出來的世界。 微世界:人們所「建構」出的世界,每一個科學的建構皆可視為一個微世界,而這些建構出的實在,取代了既予的世界。 生活世界:一般人生活於其中,不斷地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並作出不同各種的解釋、組合,以及反應。其豐富性根源於個人直接經驗的感受。
關係主義的方法論基礎 如何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學層次的「人」及心理層次的「自我」? 由建構實在論角度來看,個人在反思所覺察到自身的「我」,是一種心理層次的體驗。而生活世界中的「施為者」對於作為一個人該遵循何種道理行為的宣稱,則是社會學層次。 社會心理學家可以建構出各種理論模型的「微世界」,來描述某文化中理想的「人」,應該如何安排各種不同的社會關係,這樣的理論模型將描述「不同關係中的人」;而當這理想的「人」在其生活世界依照某種規範與他人互動時,他所知覺到的即「關係中的人們」。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一)理論模型的建構 本模式中作者將互動雙方界定為「請託者」和「資源支配者」,兩個角色可以互換,個人也必須輪流扮演不同角色。 每一行動者都有生活目標,社會交換是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為了獲取資源而和他人所進行的一種社會互動。 當「請託者」請求「資源支配者」將資源作有利請託者的分配時,支配者會先作關係判斷(他和我是什麼關係),將互動的對象予以命名,加以分類,界定彼此互動的情境,再選擇適當交換法則的歷程。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1.關係與行動 本模式依「情感性成分」、「工具性成分」的多寡將人際關係分為三類。 情感性關係:個人和家人 1.關係與行動 本模式依「情感性成分」、「工具性成分」的多寡將人際關係分為三類。 情感性關係:個人和家人 混合性關係:個人和親戚、朋友、熟人 工具性關係:為了獲得資源而和陌生人建立的關係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1.關係與行動 在不同情境下人們和不同關係的人交往會有不同的標準,但主要依三種形式 1.關係與行動 在不同情境下人們和不同關係的人交往會有不同的標準,但主要依三種形式 需求法則:個人和他人間有很親密的「同一關係」,並重視對方的發展和福祉。 人情法則:個人視對方為「人」,並且重視彼此之和諧關係的維續。 公平法則:互動雙方只考慮彼此間的角色關係,而非常強調工作效率的場合。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2.談話架構與社會交換 人情與面子模式假設個人會以需求法則、人情法則、公平法則和三種不同的人交往,當個人和這三種不同關係的人交往時,都會考慮自己須付出的代價,對方可能的回報,以及交易後的結果。 如預期會和情感性關係及混合性關係的人長期交往,所以在面臨對方交易的要求時,需將感情成分考慮進去,而容易陷入親情困境。 但和工具性關係的人交往時,就可以精打細算、理性,而作出較客觀的決定。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2.談話架構與社會交換 符號互動論認為,人類思考的內容,不論是自己內在的對話或和他人對話,內容須指向某些實在或想像的聽眾,考慮他們可能的反應,以使思考內容易為人理解。 Sampson(1981)主張:互動雙方會視彼此的關係,建立起適切的「談話架構」,讓雙方了解彼此的語言,及背後的動機。 如:在屬於「共同關係」的朋友中若某一方施恩另一方,而居然要求有所回報時,彼此的關係可能會轉變為「交易關係」。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3.拉關係與滋生之性質 本模式中的情感性關係和混合性關係存有一道不易突破的心理界線,混合性關係的人難以往上變為情感性關係,而混合性關係和工具性關係間的心理界線不明顯,經過拉關係、加強關係可能增加情感性成分而變成混合性關係。 工具性關係經過一段時間互動後,可能變混合性關係。 混合性關係可能反目成仇而變成競爭關係 情感性關係可能因為感情破裂而形同陌路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二)科學實在論:方法論的考量 由前述可知,本模式結合了許多理論中的概念,難道我們可以將不同理論打碎再重新建構出一個新理論嗎? 認識進化論:K. Popper認為:理論在本質上不過是一種猜測。在他看來,科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在於否證科學家所提出的猜測性理論,一項理論在尚未被否證之前,我們不過暫時接受其為真而已。 趨同實在論:若先前的理論對現象的解釋有一部分對,一部分錯,那後來的研究可以對同一現象建構更有解釋力的理論來取代它。後繼理論可以包含先前理論的成果,使得前後相繼的理論愈來愈接近真理。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二)科學實在論:方法論的考量 科學的演化:科學概念應先於命題,科學概念植根於實際科學活動中,能為命題系統提供基礎。而理論中的命題構成嚴密的邏輯系統,但概念組織並不嚴密,因此不同理論間,核心命題不相通,但概念可以相通。 科學研究綱領:任何一個理論皆不是孤立存在,它們會構成彼此相關連的理論系列。科學研究綱領是由整個理論系列的共同基礎所構成的「硬核」,和為了保護硬核所採取的「補助假設」的「保護帶」所形成。一個理論系列中的後續理論通常是增加或修改前一理論的「補助假設」而構成的。
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 (二)科學實在論:方法論的考量 實踐性的外推策略:指的是這樣建構出來,代表客觀的研究途徑的理論,能否適用於其他的文化?為了要評估科學家們所建構出的「微世界」,外推策略主張不同微世界可以透過翻譯,取得另一個微世界所用的語言。 外推分為二類:一為語言性的外推,指的是可以翻譯成另一個世界的語言。一為實踐性外推,指的是在某社會組織中產生的科學,若將之由社會組織的脈絡中抽離,移到另一個脈絡中還能運作,表示它含有某真理,否則就只適用某一社會,無法普遍化。 ,
儒家文化的分析 由前所述,既然人情與面子模型是將西方社會心理學拆解再重新拼湊,這樣的理論當然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但為何其要稱「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呢? (一)語言與語言遊戲 由符號互動觀點來看,人類因為能使用語言而異於禽獸,人能主動創造出自身的行動世界,而不只是單純的對世界作反應。對人類來說,語言使人類能命名事物、分類,記憶住周遭的客體,使生活世界變得有秩序。而且語言本身承載了某文化傳統的意義,透過共同語言人們能分享共有的價值觀,快速的用相同的角色體系與對方互動。
儒家文化的分析 (一)語言與語言遊戲 當前處於沿海地區的華人社會,位於許多文化交匯之處,我們能看見其生活世界的語言來自許多不同的文化根源。因此,人們在生活世界中是在玩各式各樣的語言遊戲,每種語言遊戲皆根源其生活形式,且有其須遵守的規則。 人們在其生活世界中,運用某些語言遊戲和他人進行互動。且他們使用的語言不是雜亂無章的,可能是從某種文化傳統的深層結構衍生出來的淺層結構。 想了解華人文化傳統如何影響現代華人的社會行動,就要先問什麼是華人文化傳統?它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儒家文化的分析 (二)儒家的庶人倫理:「仁、義、禮」倫理體系 就作者看來,中庸上的一段話最能反應儒家的庶人倫理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之所由收也。(第二十章) 根據儒家的觀點,在人際互動場合中應先根據「尊尊原則」,解決「程序正義」的問題,決定誰是資源支配者,有權選擇支配或交易的方式;再由他根據「親親原則」決定分配或交易的方式。 見圖2
儒家文化的分析
儒家文化的分析 (三)五倫的結構 在儒家的五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父子、夫婦、兄弟屬情感性關係,君臣、朋友則是混合性關係。在五倫中除朋友外,其他四倫含有上下、尊卑的縱向差等關係: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謂之人義。(禮記.禮運篇) 其強調除朋友之外的五種角色的互動須遵守「尊尊原則」。下位者要接受上位者的指示。
儒家文化的分析 (四)跨時性的結構 不論是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型,或是前述之庶人倫理,都是一種建構出來的「微世界」。這樣的結構或模型具有跨時性的性質,沒有時間向度,也不會因時間經過而改變。 這種結構非常穩定,但不易為人所發現,不過從這樣的結構中我們能看到「千年時間造成的凝縮物」,能將一個時代呈現出來,永傳不朽。
關係中的人們 想要了解前述建構出的微世界在華人日常生活中的展現,須考量華人如何在其「生活世界」中和其「關係中的人們」進行互動。 在生活世界中生活的個人,都知道他的世界是一個與人共有的實在界,他與其他人實際或潛在的生活在一起。 (一)差序格局 圖3 中國社會結構就好像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跟圈子所推及的波紋發生聯繫。
關係中的人們
關係中的人們 (二)心理社會圖 圖4 1.心理群性內衡 圖中斜線含概了2(他人有用而建立的角色關係)、5層的部分和3、4層全部,稱之為仁,指個人與他人間的互動,在此範疇中每個人都必須盡力維持其精神與人際平衡,使其保持在令人滿意的水準上,華人稱之為「做人」。 2.Galiean的人性觀 人們須與其關係網內的其他人保持一種動態平衡的關係。即中國文化中的仁,對中國人來說,成為「人」的關鍵在於人際關係的處理。
關係中的人們
關係中的人們 (三)微世界的外推 依照「語言外推」策略,如果一個微世界主張的命題可以翻譯成另一個微世界的語言,表示其有更大的真理。 而作者的「人情與面子」模型是以社會交換論的語言更加精確的描述許氏的「心理社會均衡」狀態,而他對儒家思想的分析,則是將之與儒家文化傳統掛上鉤,連在一起解釋。 另由前述分析能看出,人情與面子模式能翻譯成心理社會圖或差序格局,但心理社會圖或差序格局無法翻譯成華人關係主義中的任何一種模型,因此與之相較,人情與面子模型有較大的外推性。
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 以「需求、人情、公平」法則分別與「情感性、工具性、混合性」關係的人進行互動,是維持心理社會均衡的方法。但當個人追求的目標和別人相抵觸時,可能會發生衝突。 作者在「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中將人際關係分為「縱向內團體、橫向內團體、橫向外團體」,而個人在面臨上述三種人際關係的衝突時,會考量「維護和諧、達成個人目標」二因素,而採取一些反應共分為十二種,見表1。
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 如在縱向上/下關係中,下位者和上位者發生衝突時,為了保持人際和諧必須替對方顧面子。最可能採取的優勢反應是忍讓。若想和對方進行協調,往往會採取「迂迴溝通」。如果想追求個人目標的達成,往往會採取陽奉陰違的策略XD。
結論:解決問題的效力 在前面作者清楚的說明了理論建構的過程,簡而言之,華人之所以傾向和「關係中的人們」保持「心理社會均衡」,是他們實踐社會道德秩序的結果;而社會道德秩序源自於儒家的文化傳統,它促使華人採取許氏的Galiean式人性觀。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也應當放置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解釋。 若我們要以此理論在華人的生活世界中進行研究,可以視實際情況的需要擬「輔助假設」、或配合其他理論提出「輔助假設」,在擬定研究計畫。
結論:解決問題的效力 根據實用主義的觀點,Lauden(1978/1992)認為,評估某理論的合理性與進步性時,主要著眼於其「解決問題的效力」,看他是否能為重要的問題提供適當之解決,而非詢問其是否為真,是否得到確證、是否被認可。 他亦認為,科學進步的特性之一就是將未解決的問題和異例的經驗性問題,轉化為已解決的問題,那什麼是解決問題呢? 只要一理論在一個推論綱領中具有重大意義,可以發生作用,而且推論的結果又是其想要解決之經驗性問題的一項近似性陳述,此一理論就可以說已解決了該問題。
謝謝大家的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