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0.9%的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又名为0.9%氯化钠注射液。人体体液中的Na+、Cl-对于调节体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前探究: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氯气的制备 制作: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一节 氯 气. 第一节 氯 气 1.氯气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 2.氯水的性质、HClO的性质。 3.漂粉精的成分、性质、制备与用途。 4.含氯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硫 1.存在形式: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元素化合物复习.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S&N 常德市一中.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化学化工学院 钱秀.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5. 5~6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基于微观图示法探究氯水的成分 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罗萍丽.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定海一中 苏巧鸿.
回顾知识: 下列溶液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C A、Na+ H NO S2- B、 Cl- Na+ ClO- Fe2+
第四章 卤族元素 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临河三中化学教研组 主讲人:兰明.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2011年6月,舟山市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舟山人,你认为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我们可以进行哪些开发?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课时.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
… 材料 生活 世界上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近百万种 化学 医药 能源 ….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温州外国语学校 齐艳芸.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氧化还原反应价态观 普陀中学 邵静颖.
1.3常见的酸 第一课时.
练习、下列事实中能用来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①与Fe反应:2Fe +3Cl2 ==== FeCl3 Fe +S ==== FeS
B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第四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福建师大附中  罗 芳.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氯及其化合物 欧昌友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拓展 :海洋生物资源

知识拓展:海底矿产资源 大陆架的浅海海底: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 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多数海盆中: 深海锰结核

[思考与交流1]你对氯气了解多少?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 历史上第一次应用化学武器是在1915年4月22日,德国军队在比利时战场大规模使用氯气,造成英法联军一万五千人中毒,其中五千人死亡。 请一个学生示范闻气体的操作。 氯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历史上曾经臭名昭著。介绍二战时德军第一次将氯气用于战争,开启了化学战的邪恶历史。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氯原子结构特点 氯元素在周期 表中位置?原 子结构有何特 点?氯元素有 何特性? 查一查想一想 +17 2 8 7 原子结构: 得e- Cl Cl- 典型非金属性 (强氧化性)

化合价:-1,+1,+2,+3, +4,+5,+6,+7 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舍勒 (1742~1786)瑞典化学家。 阅读:P82 科学史话 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 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氯气有毒 干燥的氯气 常温不与铁反应

想一想 (1)物理性质 2.氯气的性质 ①氯气是黄绿色 ②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③易液化 ④密度比空气大 ——加压液化, 贮存在钢瓶中 怎样闻氯气 (1)物理性质 应 该 这 ①氯气是黄绿色 样 ②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③易液化 ④密度比空气大 ——加压液化, 贮存在钢瓶中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⑤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 溶解2体积氯气)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氧化剂,强氧化性) ①氯气与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Cu+Cl2 2Fe+3Cl2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氧化剂,强氧化性) ①氯气与金属反应 点燃 2Na+Cl2 2NaCl Cu+Cl2 CuCl2 2Fe+3Cl2 2FeCl3 Cl2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多数金属反应生 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尤其要注意的是:它 和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如:CuCl2、FeCl3

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氯气和相应的金属直接反应来制取的是 A. FeCl3 B. CaCl2 C. FeCl2 D. KCl (C) Fe+2HCl FeCl2+H2↑

②氯气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2+Cl2 点燃 光照 2P + 3Cl2(少量) (液态) 2P + 5Cl2(过量) (固态)

②氯气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2+Cl2 2HCl 点燃 光照 2P + 3Cl2(少量) 2PCl3 2P + 5Cl2(过量) 2PCl5 (液态) 2P + 5Cl2(过量) 2PCl5 (固态)

(3)干燥的Cl2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吗? ③氯气与水反应 阅读与思考 (1)打开自来水龙头为何有刺激性气味? (2)氯气溶于水为何有杀菌、消毒作用? (3)干燥的Cl2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吗?

③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 HCl+HClO 2HClO 2HCl+O2↑ 次氯酸的性质: 1、弱酸性 酸性:H2CO3 >HClO 光照 2HClO 2HCl+O2↑ 2、不稳定易分解 3、强氧化性 漂白作用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剂。

氯气的水溶性: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2体积的氯气(即氯水,黄绿色) 【思考与交流】氯气溶于水的这一过程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溶解过程,还是一个伴随有化学变化的过程呢?新制的氯水当中究竟含有哪些微粒?如何证明这些微粒的存在呢?你能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吗? 药品:(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紫色石蕊试剂、 红纸、镁粉、氯水等

探究结果: 可能成分 含H+ 含H+ 含Cl- 含Cl- HClO(少量ClO- ) 氯水有漂白作用 含Cl2 含Cl2 含H2O 含H2O 加入试剂 现象 结论 镁粉 酸化了的硝酸银 红纸 闻气味 无水硫酸铜 含H+ 含H+ 有气体逸出 含Cl- 白色沉淀 含Cl- HClO(少量ClO- ) 氯水有漂白作用 (1)红纸褪色只能说明是氯水有漂白作用,不能马上得出结论说次氯酸具漂白作用。 (2)补充将红纸放入盐酸的实验。 褪色 含Cl2 刺激性气味 含Cl2 含H2O 蓝色晶体 含H2O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分类 成分     性质 混合物 纯净物 新制 久置 分子:H2O 分子: Cl2 ,HClO,H2O 只有Cl2分子 离子:H+,Cl- 离子: H+,Cl-,ClO- 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分解 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 只有酸性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有毒,Cl-也有毒 B、Cl和Cl-化学性质一样 C、 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液氯并非氯水

新制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溶液褪色 例4.将新制的氯水缓缓滴入预先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完全褪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制氯水中的HCl、HClO与 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NaOH无剩余。 新制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溶液褪色

想一想 ④氯气与碱反应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氯气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若反应,其产物是什么? 有效成分:NaClO 2NaOH+Cl2=NaClO+NaCl+H2O 漂白液 有效成分:Ca(ClO)2 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粉、漂粉精

想一想 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 漂白原理: 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 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 漂白原理: 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 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 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因反应生成的HClO

注:此处为“强酸制弱酸,弱酸可以制更弱的酸”。 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A.NaClO+HCl=NaCl+HClO 2NaClO+CO2+H2O=Na2CO3 + 2HClO B.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失效) 注:此处为“强酸制弱酸,弱酸可以制更弱的酸”。

Cl2>Br2>I2, Cl2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依次类推,请据此写出下列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与盐溶液的反应 Cl2、Br2、I2都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 Cl2>Br2>I2, Cl2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依次类推,请据此写出下列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氯气分别通入KBr溶液和KI溶液中。 (2)、将溴水通入KI溶液中。

⑤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2 、NaBr、KI等盐溶液反应(表现氯气的强氧化性) 2Fe2+ + Cl2 === Cl2 + 2Br- === Cl2 + 2 I- === 2Fe3+ + 2Cl- 2Cl- + Br2 2Cl- + I2

例5:如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A B A B C D

C. 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生成HClO 例6: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 Ca(ClO)2见光易分解 C. 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生成HClO D. Ca(ClO)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C

氯气的用途 杀菌消毒 制漂白粉(液) 作制高纯硅、锗和钛的中间物质 合成塑料、橡胶、农药、药品等

? 小 结 二、氯离子(Cl-)的检验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这种说法对不对?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g+ + Cl– == AgCl  2Ag+ + CO32- == Ag2CO3  Ag2CO3 + 2H+ == 2Ag+ + CO2 + H2O 观察实验4-6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这种说法对不对? ? 小 结 (1)试剂:AgNO3溶液、稀硝酸 (2)方法和结论: 取被检验的溶液少量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液中含有Cl-。 或 取被检验的溶液少量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则被检液中含有Cl-。

练习 1.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 A.N2 B.CO C.Cl2 D.CO2 1.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 A.N2    B.CO      C.Cl2    D.CO2 解析:N2、CO2是无色、无毒气体;CO有毒但无色;Cl2是黄绿色且有毒的气体。 C

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解析:根据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知,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故证明次氯酸也是一种弱酸。 C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氯气有漂白性 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氯气有漂白性 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解析:氯气是有毒气体,闻氯气的时候,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用排水法收集氯气会带有水蒸气,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故选D。 D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解析:氯水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物,新制的氯水中除了含有较多的水分子外,还含有Cl2、HClO分子及H+、C1-、C1O-。 B

5.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 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 5.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 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 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 解析:液氯的成分就是氯分子,所以液氯无酸性,也无漂白性;氯水中存在着Cl2、HClO、盐酸等多种成分,所以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故答案选A、B。 A B

6.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氯气 D.次氯酸 7. Cl2可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时可将Cl2通过管子灌入洞中,这是利用Cl2下列性质中的(  ) A.黄绿色   B.密度比空气大 C.有毒    D.较易液化   解析:利用了Cl2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A D B C

8.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 A.2/3     B.1/2     C.1/3     D.1/4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 C12+H2O=2HCl+HClO和 2HClO=2HCl+O2↑可知,充分反应的结果剩余气体是O2,且Cl2与O2之间满足关系式:2Cl2~O2,故答案选B。 B

9.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将注入液体的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括号中。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水 解析:①中Cl2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两种可溶性盐,故上下均显无色;②中Cl2跟水作用生成HCl,再跟AgNO3溶液充分作用,生成白色难溶盐AgCl,故上显无色,下显白色浑浊;③中少量Cl2溶于水形成氯水,故上、下均呈浅黄绿色。   答案:①B ②A ③C

A.Cl-,SO42- B.Cl-,NO3- C.Cl-,CO32- D.Cl-,OH- 10.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Cl-,SO42-   B.Cl-,NO3-    C.Cl-,CO32-   D.Cl-,OH- 解析:由已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应是CO2,又因为加入稀HNO3后沉淀部分溶解,故原溶液中除含有CO32-外,还有Cl-。 C

Ca(ClO)2+4HCl(浓)=CaCl2+2Cl2↑十2H2O 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题中提供一条信息:Ca(ClO)2中+1价的Cl和浓HCl中-1价的Cl可归到0价的Cl2。漂白粉贮存很久可能有CaCO3生成,CaCO3和HCl反应可产生CO2。浓盐酸可挥发出HCl。整个体系还夹带有水蒸气。 A

D.Cl2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13.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1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   C.点燃是H2和Cl2化合的惟一条件 D.Cl2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13.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MgCl2  D.KCl B D B

D.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A.Cl2能杀灭细菌 B.Cl2有毒 C.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  D.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D

17.足量的氯气或盐酸分别跟下列金属反应,均与MCl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 A.Al B.Mg C.Fe D.Na 18.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OH)2·3CaCl(ClO) ·nH2O,贮存过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Cl2,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A.O2 B.CO2 C.HCl D.H2 B B C

16.下列哪一条理由能充分证明氯气是双原子分子( ) A.氯气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B.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16.下列哪一条理由能充分证明氯气是双原子分子( ) A.氯气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B.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35.5g 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11.2L D.1mol氯气与某金属反应生成2mol氯化物 C

教学目标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认识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认识卤素,了解其相似点及递变性。 掌握结构 性质 用途的思维方法 决定 体现

? ? 氯气与金属反应 FeCl3和CuCl2能用它们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取吗? 在一定条件(点燃或灼热)下氯气能否与金属反应?金属的价态有什么规律? ? 观看实验演示 观看实验演示 观看实验演示 现象 黄 白色 钠与氯气反应 剧烈燃烧,火焰呈————色,生成————晶体 2Na + Cl2 === 2 NaCl 灼热 棕黄 烟 铁与氯气反应 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产生—————色的———— 2Fe + 3 Cl2 === 2 FeCl3 点燃 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现象 氯气与铜反应 Cu + Cl2 === CuCl2 点燃 反应规律:生成高价金属的氯化物 FeCl3和CuCl2能用它们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取吗? ?

金属铁能否在在Cl2中燃烧?若能会生成什么产物呢?(氯化亚铁还是氯化铁?) 红热的铁丝伸入氯气中。 现象:铁在Cl2中燃烧,产生红褐色的烟。 2Fe+3Cl2 = 2FeCl3 点燃 Fe时一种变价金属,当遇到强氧化剂时,它会失去3个电子(Fe3+ ) ;当遇到弱的氧化剂时,它只会失去2个电子 (Fe2+) 17班该页

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烧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现象:红热的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CuCl2固体小颗粒),加水后得到蓝绿色溶液。 Cu+Cl2 = CuCl2 点燃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光照或点燃后发生爆炸。 氯气与非金属反应 一定条件(点燃或光照)下氯气能与氢气反应 请看实验4-3录像 实验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有大量白雾产生。 请看实验录像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光照或点燃后发生爆炸。 H2 + Cl2 === 2HCl 点燃 或光照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能与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思考与交流 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闻氯气的方法是: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注意: 这是闻各种气体气味的方法。

[思考与交流]氯水如何保存?为什么?久置氯水和新制氯水有何区别? 答: 新制氯水:H+ 、 Cl- 、 ClO- 、 HClO、Cl2 、 H2O,有强氧化性。 久置氯水:盐酸溶液,无强氧化性。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舍勒 (1742~1786)瑞典化学家。 阅读:P70 科学史话 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 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思考与交流 启示1:科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错误的理论只能浪费时间     和精力。 启示2: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只有大量事实才能推翻错误     的理论,建立正确的理论或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启示3:科学研究需要有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奉献科学的精神。

卤素的原子结构 三、成盐元素—卤素 (科学视野) 氟 F 9 氯 Cl 17 溴 Br 35 碘 I 53 砹 At 85 +9 2 7 2 7 氟 F 9 卤素的原子结构 +17 2 8 7 氯 Cl 17 +35 2 8 18 7 溴 Br 35 +53 2 8 18 18 7 碘 I 53 +85 2 8 18 32 18 7 砹 At 85 想一想 卤素原子结构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

原子结构 性质 决定 最外层7个电子 易得一个电子, 具氧化性 核电荷数递增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电子层数递增 氧化性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①对比Cl2,写出Br2与 Na 、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对比Cl2,写出Br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对比Cl2,写出Br2与 Na 、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r2+2Na=2NaBr 3Br2+2Fe=2FeBr3 I2 +Fe=FeI2 ②对比Cl2,写出F2 、Br2、I2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们发生反应的条件相同吗? ③对比Cl2,写出Br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金属反应:F2 Cl2 Br2 的氧化性强,能把可变化合价 的金属氧化成高价的金属卤化物,I2 的氧化能力最弱, 跟铁反应只夺取铁的2个电子,生成FeI2。

结论: F Cl Br I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 2. 卤素与氢气的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氢化物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2HI HI很不稳定 缓慢进行 结论: F Cl Br I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 (1)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关系:F2 >Cl2> Br2> I 2 (2)卤化氢的稳定性关系:HF > HCl > HBr > HI

通式:X2 + H2O=HX+HXO(X:Cl、Br、I) 3.卤素与水反应 反应越来越难以发生 2F2+2H2O=4HF+O2 (特例) Cl2 +H2O=HCl+HClO Br2+ H2O=HBr+HBrO I2 +H2O=HI+HIO 通式:X2 + H2O=HX+HXO(X:Cl、Br、I)

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排出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及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 4.卤素间的相互置换 1. Cl2+ 2Br- =2Cl-+Br2 2. Cl2+ 2I- = 2Cl-+I2 3. Br2+ 2I- = 2Br-+I2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排出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及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 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还原性:I->Br->Cl-

小 结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 特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特性 碘遇淀粉显蓝色。 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

12.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①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12.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①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氯气的漂白原理是利用Cl2与H2O作用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具有漂白作用。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SO2可与有色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这个反应是可逆的。活性炭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强的吸附性。过氧化钠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漂白原理相同的是①和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