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李兴旺 2014-8-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Ebola virus disease ( EVD )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 2014 年第一版)解读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黄热病 杨亚荣. 黄热病概述  黄热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蚊媒传播的急性 传染病 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  进入肝肾损伤期,病死率可高达 20% ~ 40%  本病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 亚洲没有本地病例.
登革热 ( Dengue Fever )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梁连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李兴旺 中东呼吸综合征 (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 MERS )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预防猪流感.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太和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中心
埃博拉(EBOLA)知识讲座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奉光举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9月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向妮娟 2014年8月4日.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转运工作及诊疗方案 江苏省人民医院集团 江苏省传染病医院 赵 伟 南 京 市 第 二 医 院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Ebola virus disease(EVD)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2014年第一版)解读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赴几内亚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防控工作介绍
出血热病毒.
学习目标 肾综合症出血热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和护理措施。 掌握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处理要点。
乙脑的预防和控制.
青奥会保障——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秦淮区疾控中心 2014年8月14日.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 祝益民.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2014年8月4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山大学传染病教研室 陈幼明.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H7N9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院感科 王建平 2014年12月3日.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梁米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糖尿病流行病学.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置演练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湖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同济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熊薇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EBOLA'S ATTACK 埃博拉病毒的袭击 吴娅菁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李兴旺 2014-8-4

概 述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WHO近期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埃博拉出血热 1976年6月-9月间,苏丹: 284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17人死亡。 同年9月-10月间,扎伊尔:318个病例,280人死亡。 1995年,刚果:315人感染,244人死亡。 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病毒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90%。 已报道有1323人感染,729人死亡。 该病毒属于生物安全4级病原因子。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 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 形态。病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基因组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分为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SUDV)、本迪布焦型(BDBV)、塔伊森林型(TAFV)和莱斯顿型(RESTV)。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器官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IN SUDAN, 1976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高危人群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医务人员。 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 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MPS)的细胞。 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最终导致DIC。

病理改变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出血,多器官可见到灶性坏死,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等典型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病例报告 1976年11月5日,Proton Down在转运感染了病毒的豚鼠肝脏标本时刺破了拇指。 11-11:T37.4℃,主诉腹痛和恶心。入院后明显乏力、厌食、恶心、持续腹痛。T升高到38℃并有缓脉。实验室检测支持埃博拉病毒样病毒感染,当天晚上开始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的剂量是300万U,Q12h,14天。 11-12:早起体温正常,夜间体温再次升高到39℃,主诉纳差,食欲不振,无明显其他症状。此时在其外周血,电镜可直接观察到埃博拉样病毒。 11-13:仍纳差,体检发现咽喉炎症,但无明显渗出。颈部和腋窝可触及小淋巴结,无压痛。肩处膀可见小的红色斑丘疹。并向前胸部扩散。

病例报告 11-13:输注450ml来自扎伊尔的恢复期血清。午后突然寒战,T体温陡然升高到40℃,伴有恶心呕吐。出现意识障碍开始朦胧,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意识内容和记忆出现恶化。 11-14:病情至极期,重度乏力。持续水样便伴有持续呕吐,皮疹逐渐蔓延至全身并开始融合。无皮肤粘膜出血。予胃复安和止泻宁。补液纠正脱水。 11-16:输注来自苏丹的330ml恢复期血清。同时补液纠正脱水。食欲渐恢复,体检发现鹅口疮,予两性霉素B。 11-18:恶心、呕吐止。鹅口疮好转。 11-19:皮疹开始消退,仅诉关节(手、腕、膝)有僵硬感。 11-20:一般情况改善,T降至低热。 11-22:T正常。 2-8:发病后3个月复常。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IN SUDAN, 1976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IN SUDAN, 1976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179:(Suppl 1):S1-7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179:(Suppl 1):S1-7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179:(Suppl 1):S1-7

that patients who were still alive on day 14 had a .75% chance of surviv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179:(Suppl 1):S1-7

JID 2011:204 (Suppl 3) d Kortepeter et al

临床表现 潜伏期 2-21天,一般为5-12天。 早期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临床表现 极期 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 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可采用IgM捕捉ELISA法。 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诊 断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鉴别诊断 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 做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治 疗 治疗原则(无特效治疗措施) 对症和支持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控制继发感染。

治 疗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病原学治疗 补液治疗 隔离患者。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抗病毒治疗尚无定论。 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治 疗 保肝抗炎 出血 肾功能衰竭 控制感染 可应用甘草酸制剂。 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DIC。 及时血液透析等。 及时发现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病例管理 密切接触者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有条件应收治在负压病房),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 医学观察: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进行21天。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相关 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应检测。

医院感染控制 加强个人防护 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 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应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除非已经恰当消毒,否则个人防护装备不应重复使用。 应在诊疗护理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更换手套。

医院感染控制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 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尸体处理:应尽量减少搬运和转运,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需做尸解时,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医院感染控制 皮肤暴露:立即用0.5%碘伏等消毒剂处理,然后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粘膜暴露: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