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產業發展概述
第1章產業發展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1.3 策略選擇理論取向 1.4 系統動態學理論取向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1.3 策略選擇理論取向 1.4 系統動態學理論取向 1.5 歷史(比較)分析法取向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1.7 產業生命週期取向
第1章產業發展 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很多,而一般將經濟活動分為生產、消費(市場)、投入要素及環境四個方面。換言之,產業發展會受到市場需求(包括行銷管道的效率)、投入要素(包括勞力、資金、土地及要素市場的健全性)、生產技術管理及產業發展環境的影響。要健全產業的發展,必須使產業活動中的任何一環,都能夠有效率的運作。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經濟發展的複雜過程,也可以由階段理論的觀點加以研究,事實上就有很多的階段理論家,他們曾以不同的方式來認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些人以人口密度來定義階段;階段的進化由較稀密度的地區移至較高密度的地區予以顯現出來;另外有些人則以部門內的經濟活動組成要素來定義階段。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Rostow認為有五個階段:傳統社會、起飛前的準備、進入自己自足成長、趨向成熟的動力及大量消費的時代,是每一個社會在達到經濟成長過程中都要經過的。對每一個階段,Rostow都特定有一些很顯著的特徵,起飛準備階段有下面幾個特徵:農業生產力的突然上升,向都市大量移民,運輸及其他社會間接成本有長足的發展,及以資本流入和原料出口所換取來的大量資本財之進口。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起飛階段則有:生產性投資率由少於或等於國民所得的5%,跳至10%或更多;一個至多個製造業部門以高度成長率發展;總體或每人國民所得成長率有很顯著的上升。最後,起飛後的階段有以下幾個特徵:領導部門的轉移、成長率的最後平緩下來、越來越少的結構變動。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雖然不同階段的某些屬性是無法與實際情況相互印證,但我們或許能將一些屬性予以較精確的定義,以得到某幾類國家有意義之分類目的。而構成分類系統的本身並不構成階段理論,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項有關如何及何以在某一特定時間內,一個國家會從一個階段移至他一階段的解釋。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Kim認為已開發國家來看,從產業技術引進到生根,至少包括了三個主要的階段,如表1-1。
表1-1 產業技術發展三階段之特性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第一階段的重點是技術的獲取,至於技術移轉的管道,包括多國籍公司的直接投資(包括國外的技術移轉)、購買整廠技術(Turnkey)、專利權及知識的授權與技術的服務,這些管道是開發中國家在取得技術能力的最重要的來源。科技知識的移轉也可透過其它的途徑完成,如機器設備之進口(技術移轉極重要的形式),國外OEM購買者之技術移轉(為了使產品之品質能符合標準,國外購買者提供的技術協助)。此外,國外的教育、訓練、工作經驗、複製國外之產品等也都是獲得技術能力的來源。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第二階段的重點是技術擴敷,技術擴散的最大目的,在於將取得之技術擴散到整個產業中,全面提昇國家技術能力。以國家整體的立場來看,由國家主導的海外技術移轉必須藉由擴散功能傳播到整個產業以求到最大的經濟效益。舉例來說,韓國之電子產業因為技術迅速地擴散、訓練有素之技術人員的流動,使得後進癥商技術得以升級,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得以提昇,進而促使本地技術開發的投資增加。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第三階段的重點是技術的吸收及自有技術的開發,技術移轉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有技術的開發,自有技術開發的活動包括複製或還原外國產品、採用引進之技術並透過學習加以改良及自行研發等,進而促使國內的產業升級。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對於產業發展模型,Porter認為國家經濟會表現出不同階段的競爭優勢,而反映出該國企業、產業、產業聚群的國際競爭本錢,因此可以在一個時間定點上,標出國家經濟形成競爭優勢的模式。這些模式也可以從成功的產業、產業環節,乃至於採用的策略形態看出。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圖1-1係根據Porter理念所提出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分別是生產因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在這個系統中,前三個階段是國家競爭優勢升級的主要力量,通常會帶來經濟上的繁榮,第四個階段則是經濟上的轉捩點,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階段一:生產因素導向 在此階段幾乎所有的成功產業都是倚賴基本生產因素,包含天然資源、適合農作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或不虞匱乏且又廉價的一般勞工等。此階段的本地企業,完全是以價格條件進行競爭,能夠提供的產品不多,應用的製程技術層次也不高,技術本身也是廣泛流傳、容易取得的一般技術。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階段二:投資導向 在此階段的競爭優勢奠基於從政府到企業體之間積極投資的意願和能力,企業投資動作頻繁,大量投資興建現代化、高效率與大量生產的機器設備廠房,並努力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最佳的技術,也常以付權利金、合資或其他途徑找尋更精密的外國產品和製程技術。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階段三:創新導向 在此階段的許多產業已出現完整的鑽石體系,所有關鍵要素不但發揮自己的功能,交互作用的效應也最強。產業倚賴生產因素而形成競爭優勢的情形愈來愈少,雖然沒有生產因素優勢,但能在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創新,產品與製程技術也不斷往前推進。大環境中,更高級的基礎建設、研究機構與更具水準的大學體系也在形成中。
1.1 發展階段理論取向 階段四:富裕導向 若能持續發展動力、充分提升產業優勢,那麼應該可以順利通過競爭優勢發展過程的前三個階段,產業的競爭優勢會愈來愈精緻,有競爭力的企業與產業也會愈來愈多,跟不上步伐、生產力低落的產業環節也將被淘汰。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上游要素的生產者,可以將其所生產的產出,銷售給下游的顧客,做為其生產投入,此為向前整合的概念;而下游最終產品的生產者,為免生產要素來源受制於人,也可能自行投入上游要素的生產,此即為向後整合的概念。由向前、向後整合的概念,即可以結合成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由前述垂直整合的內容,事實上即可以垂直分工(vertical separation)的概念來加以解析,所謂垂直分工是指在經營或生產活動過程中,由不同的地區或部門,分別負責不同階段或過程(例如上、中、下游)所形成的分工。換言之,垂直分工的整體概念,即廠商們在該產業中尋求最適合本身發展的生產階段,進而形成其競爭優勢。至於不同學者間對垂直分工的解釋,亦有所不同(如表1-2)。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專業分工的概念,於1776年時就已由古典經濟學派的鼻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提出絕對利益原理加以闡述,他認為,將個人的能力投入在較單純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提高整體產能,而達到專業化的目的。所以,所謂「專業分工」指的就是,將工作劃分為局部且重複性的工作,藉以提高工人的技術與熟練度,節省因工作轉換而損失的時間,以及創造出省力的方法或機器來增加生產力。
1.2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管理學的發展與興起,也深受這種分工觀念的影響,二十世紀初,泰勒(Taylor)的科學管理原則,即是基於專業分工的條件下,而將工作與責任儘量平均分擔給各操作人員,同時透過一套科學方法來衡量和考核,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益。現在的管理者就是運用他們的觀念,以進行工作細分化和專業化。也因此專業分工的概念,被應用到企業組織設計之中;同時,分工的概念若延伸至企業外部,便形成產業分工網路,進而更成為國際分工理論的基礎。
1.3 策略選擇理論取向 有關策略(Strategy)一詞,美國哈佛大學的Chandler將策略定義為「企業的基本長期目標及標的決定,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採取的一連串行動和資源分配」;而Glueck將策略定義為「為確保企業的基本目標能夠達成,所設計一種一致的、整體的、整合性的計劃」。
1.3 策略選擇理論取向 另外Quinn則認為策略是「將組織的主要目標、政策及行動,順序地整合為一個整體性的型態或計劃」;但McGill大學的Mintzberg卻認為事實上組織許多策略的形成,並沒有經過正式的規劃,通常是對沒有預見到的環境變化,所做出的緊急反應,所以策略應為「一連串的決定和行動的一種型態」。
1.3 策略選擇理論取向 策略方向的構思及決定與創意有關,而與決策者對產業營運特色之瞭解也有關,從產業策略的理論與實務經驗,可將企業事業的策略形態,歸納出以下六個構面:產品線廣度與特色、目標市場之區隔方式與選擇、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地理涵蓋範圍、競爭優勢。進行策略分析時可以用這六大構面,來描述一個事業體或策略事業單位的策略特性。
1.4 系統動態學理論取向 1.4.1系統觀念下的流體概念 1.4.2 產業發展所具技術、市場、資金三要素與系統流體的關係 1.4 系統動態學理論取向 1.4.1系統觀念下的流體概念 1.4.2 產業發展所具技術、市場、資金三要素與系統流體的關係 (1)人員流體(people flow)與技術要素 (2)產品與服務流體(products and services flow)與市場要素 (3)金錢流體(money flow)與資金要素
1.4.1系統觀念下的流體概念 如果將產業發展過程視為一個系統,則此系統的運作以及所呈現的行為,基本上,是藉由系統內的複雜機制而實施的,系統為期與所處環境及情境相調適,以求得系統的持續生存與發展,系統會依本身規模及所具有之條件、能力,配合所處環境及情境的需求、條件、情況、發展或演進出複雜機制,以進行系統的運作。系統機制是龐大、複雜系統之所以能夠穩定、有條理地運轉或運作,所依賴的構造及程序。所以,對於系統機制的分析與瞭解,自然就成為探究系統動態行為,以及探究系統發展策略暨運作戰術的基礎。
1.4.2 產業發展所具技術、市場、資金三要素與系統流體的關係 凡具有生長、成長、發展、繁衍、衰敗及滅亡等生命現象的生命系統(包括由「人」所組成的各種社會系統),其所呈現之生命現象,實際上就是:該一系統所需重要流體,經系統機制之運作,而在系統內或是系統內外間流動時,有關流體流動狀況的反映。而有關流質(即流體的成分或內容)、流量及流速,會依系統所在環境及情境之不同,以及系統機制運作狀況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
1.5 歷史(比較)分析法取向 歷史分析法或稱為比較分析法,它是使用過去莊嚴的歷史資料,在現代生活中復活,並加以研究的一種方法,像田野研究、歷史分析或比較分析都是一種質的研究,研究員用這些研究方法了解更精細的內容,其觀察和分析的主要來源,都是歷史資料或紀錄 。
1.5 歷史(比較)分析法取向 在管理研究領域中,歷史編篡法漸漸被採行,有些即以此方法進行歷史檔案之分析與研究,並支持在策略管理研究中採用有史實根據的資料,且建議在檢視文件和構造變項時,宜採取歷史學家的方向。而歷史編篡法的主要內容,乃運用訪談、公司內部文件檔案、當時報章雜誌之報導、官方文件與統計資料,以及其它各種次級資料,來建構過去事件發生的過程,並利用多重資料進行資料的考據,以確保資料的信度。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長期以來,有關產業為何能在國際貿易中成功的解釋很多,「比較利益」是最古典、也是經濟學家深信的一種理論。亞當史密斯在經濟學上的地位就在於他提出比較利益的概念--在國際間,一個國家的出口要有競爭力,它就必須有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到了李嘉圖時,比較利益的概念被進一步強化,他認為市場力量會引導國家資源應用在比較有生產力的產業,即使該國能以低成本生產某些產品,但它仍可能決定進口該項產品,而將產能用在生產更高利益的產品上面。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進一步發揚比較利益理論的是瑞典經濟史學者海克斯(Heckscher)與瑞典經濟學家奧林(Bertil Ohlin),他們提出要素比例理論,其觀點假設在各國的技術相等的情形下,生產方式會決定於土地、勞動力、天然資源與資本等「生產因素」的差異。每個國家上較自己與其他國家在生產因素上的差異後,選擇發展條件最佳的產業,出口比較利益高的產品,進口比較利益低的產品。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以生產因素的比較利益決定生產形態確實有它直接的說服力,成本因素也在很多國家考量產業的貿易型態時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卻無法解釋產業的實際競爭行為,特別是需要精密技術或熟練勞工的產業,如日本、韓國等相對天然資源條件較差的國家,卻能發展出如IC、汽車等技術高度精密的產業。因此,若單純以靜態的勞力與資本因素解釋便有所困難。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美國的Bela Balassa 於1979年提出階段性比較利益理論,他認為傳統理論在靜態的成本效益與生產因素的問題上,並未考慮到時間的因素,此為理論之所以不足以解釋技術密集產業的原因。而以長期的觀點言之,技術會不斷的演進變化,且生產因素可以在國家之間移動。而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過程,新的產品、生產流程與市場的變化都會促使產業優勢的形態改變。因此在研究產業發展模式時,便不能只考慮靜態的比較利益法則,而須考慮到技術差異與時間等動態理論觀念。
五力分析圖 現有廠商的 競爭強度 供應商的議價力量 顧客的議價能力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替代品 的威脅
產業發展因素模式 政府領導 國家生產因素條件 國家文化、態度與 價值 國家的產業組織 國家的社會聚合力
1.6 產業競爭優勢取向 Porter在經過分析研究十個國家的經濟與產業之後,認為產業的發展有其特定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加強本國企業創造國內競爭優勢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業發展遲滯不前。同時,不同的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亦會造成產業形態的改變。因此,他提出鑽石體系理論(如圖1-2所示)來解釋產業的發展情形,此架構將產業發展的基本因素分為六個主要部份,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援產業、企業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機會以及政府。
圖1-2 鑽石結構模式 一、生產要素 二、需求條件 圖1-2 鑽石結構模式 一、生產要素 主要為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與基本建設等優劣條件。 二、需求條件 主要為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其意義在於它是產業發展的動力,從國內市場的性質(如客戶的需求形態)、國內市場的大小、成長速度和從國內市場需求轉換為國際市場需求的能力等三點來看,它會刺激企業改進和創新。
圖1-2 鑽石結構模式 三、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的表現 四、企業的策略、結構典競爭對手 圖1-2 鑽石結構模式 三、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的表現 主要指相關產業與上游產業是否有競爭力,在很多產業中,一個企業的潛在優勢是因為它的相關產業具有競爭優勢,因為相關產業的表現與能力,自然會帶動上、下游的創新和國際化。 四、企業的策略、結構典競爭對手 主要為在產業內企業的組織與管理形態,以及市場競爭對手的表現。
圖1-2 鑽石結構模式 五、機會 某些特定的條件出現會改變產業發展的機會,如基礎科技的發明創新、傳統技術出現斷層(如生物科技、微電子科技)、生產成本突然提高(如能源危機)、全球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全球或區域市場需求遽增、外國政府的重大決策與戰爭等。 六、政府 政府透過政策工具與手段會改變產業的競爭環境與條件,如政府的補貼政策會影響到生產因素、金融市場的規範或稅制會影響到企業的結構、反托拉斯法有助於國內競爭對手的崛起、法規可能改變國內市場的需求情形、教育發展可以改變生產因素及政府的保護收購更可能刺激相關產業興起等。而產業的發展也會帶動政府的投資意願與態度,因此在分析政府的政策時必須參考其他條件的情況。
1.7 產業生命週期取向 Porter(1980)提出生命週期觀念,將產業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初生期、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其特性分述如下: 一、初生期:初生產業是新形成或再形成的產業,其來自技術創新、相對成本關係轉變、新的消費者需求之產生或其他經濟、社會之改變,而使新產品或服務提昇至可能且可行的商機。初生期的不確定性很高,且由於在初創階段,產業中缺乏遊戲規則,而是充滿機會與風險。
1.7 產業生命週期取向 二、成長期:技術創新開始收歛,市場上開始有主流設計,使用者對於產品的需求日益明確,此時產業即由初生期進入成長期。此一時期,公司之間的競爭程度增加,以技術為主要的競爭手段。產品與市場開始趨於穩定,生產則開始進入標準化的大量生產,企業的利潤很高。 三、成熟期:產品到了成熟期則已十分普遍,廠商之間的競爭 四、衰退期:產業會進入衰退期多是因為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所致,例如國際性的競爭與法令、社會、經濟、科技的變化。
1.7 產業生命週期取向 Abernathy & Utterback (1978) 從技術創新過程觀點來分析產業生命週期,其認為產業及企業在技術演化的動態過程,是由浮動期(Fluid pattern)經轉換期(Transitional pattern)至專業期(Specific pattern)。在浮動期,市場與技術皆存在著高度不確定性,由於這兩種不確定性,而使企業決策者缺乏進行投資正式研究發展的誘因。
1.7 產業生命週期取向 Afuah(1997)進一步指出,在浮動期市場上產品有多種設計,都仍在試驗階段,而隨著生產者學習到更多市場需求的知識,產品設計也會有所改變,顧客也會更瞭解外來的潛在技術。當企業持續發展,不確定性也會逐漸降低,企業也會投入較大規模的投資於研究發展上。當市場上的主流設計出現時,即進入轉換期,此時期逐漸強調製程創新及透過功能改善而達成產品異質化。最後會進入專業期,此一時期產品是依主流設計而製造,但更強調透過製程創新來降低生產成本。
產業瞭望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