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学 主讲:陆定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审美意识形成的根源  审美意识形成的根源在于劳动。这是因 为,在劳动中形成了两种关键性要素:  其一, “ 人化的自然 ” ,凝聚了美的因素; 二, “ 人化的人 ” ,产生了各种感受美 的感觉器官。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美学十五讲 开 场 白.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护理美学 导 论 学 习 目 标 1、掌握美学的概念 2、了解美学的发展历史 3、熟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余角、补角.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七章 类与对象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本节内容 结构体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C1U5.1 You are Who?!.
第三章 中国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四单元 中国当代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用美学 主讲:陆定福

第一讲 关于美学的几个问题 本讲主要内容: 一. 美是什么 二.什么是美学 三.美学研究什么

开场白 讨论: 你理解的“美”是什么?

一. “美是什么”的问题 1.中国古代对“美”的理解: 一. “美是什么”的问题 1.中国古代对“美”的理解: (一)“美”字从字源来看,“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很大就是“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二)另种看法“羊人为美”。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这与原始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就使“美”与“善”联系在一起。

2.西方古代对 “美”的认识: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 —— 《大希庇阿斯篇》 《大希庇阿斯》是柏拉图早期的著作,以对话形式写成,对话双方是苏格拉底和诡辩家希庇阿斯,这篇对话是他所有著作中唯独专以美为主题的一篇,也是现在所知西方第一篇系统探讨美的文章。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智 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 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 的哲学家。智者又被成为 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 个贬义词。不过,早期智 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这篇文章中苏格拉底和诡辩家希庇阿斯对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请教“什么是美” Socrates P.K. Hippias S:反驳此说法不成立,因为一匹母马和一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 H:美是漂亮的姑娘 S 美是什么? S:“雕刻家雕的雅典娜女神的面孔和眼睛不是黄金,而是象牙和云石,但谁又能说这个雕像不美呢?” 难 S: 美是 的。 H:美是黄金 H:美是恰当的 S:“要煮蔬菜,美人与汤罐,金汤勺与木汤勺,哪个更恰当,更美?” 美是什么?——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影响较大的有四种观点: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实践派。它们各自从某一个特定角度探讨了美的性质,但各有不完满处。 美的本质的历史讨论 影响较大的有四种观点: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实践派。它们各自从某一个特定角度探讨了美的性质,但各有不完满处。

1、客观派 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一种自然属性,美在客观。 美的原因就在事物的内部,就像花的红、树的绿一样,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一定数量之间按某种比例关系构成的和谐,如音乐就是由高低、长短、轻重按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的。黄金分割律 1:0.618

在中国,有人根据《说文解字》中“羊大为美”,从会意的角度,认为羊长得大,肥,就是美,外表美,肉质美。是说美在事物本身。 又有人从甲骨文中找出“美”字的源起,认为美是象形一个人的身体(大),头上带着羊头或羊角作装饰品跳着舞,“羊人为美”。(人带上羊或动物的皮毛且跳着舞,这本是原始时代巫师作巫术仪式时的形象 )都将美与实用功利相联。

汉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言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就是美的女子的典范,女子的美在其本身长得美。

客观派的意义和缺陷: 意义:看到了美不能脱离客观外物凭空想象,美与事物自身的性质有关。 缺陷:花的美并非人人能认识,某一女子的美也不是人人赞同,“环肥燕瘦”说明美关乎观赏者的主观爱好。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有人说好看有人说不好看;一首乐曲,有人说好听有人说不好听;月明星稀,有人说美有人无动于衷。显然美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事物本身,美不是事物自身的自然属性。美与主体的性质有关。

美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美是人对对象的一种价值判断,与人的认识、态度、素养、感觉能力、心境等相关。 美因人而生,没有人即没有美。动物没有美的感觉,只有本能。孔雀开屏,鸟装饰自己的窝、小径,都是出于本能,不是出于美感。 人类诞生前没有美。人类的原始时代没有美,原始人对鲜花盛开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2、主观派 主观派认为美在欣赏者主观心灵之中。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德国美学家桑塔耶纳说:“美是被当作事物属性的快感。”

主观派认为,美不美完全因人的感觉而定,就象人的口味,有人喜欢甜,有人喜欢辣,喜欢的就美,不喜欢的就不美。太空的蓝本是无意义的,而我们却觉得它纯洁、冷静、深远;老鹰在天空盘旋,无非是寻找吃食,然而人们却觉得它背负苍天、扶摇直上、气度不凡。这些都是人的主观感觉 。

《庄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妻子漂亮而妾难看,庄子却爱妾嫌妻。别人问其故,齐人说:“其美者自美,吾不以其为美;其丑者自丑,吾不以其为丑。”说明:美不美不与长相相关,只在主体感觉。 中国许多谚语、诗歌都能说明美在主观感觉,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李白《秦中吟·议婚》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子脸上疤,妈妈心中花”

90年代汉语大专辩论赛, 论题“美在客观”“主观”,客观方女生问:“我美不美”,设置陷进。主观方答: 你美不美全在我的感觉···

主观派的意义和缺陷: 意义:强调人的因素,人的意识、人的审美观念、主观感觉对美产生的决定意义。 缺陷:完全排除了美与对象的关系,也说不通。难道癞蛤蟆的丑,黄莺蝴蝶的美与它们本身的形状、色彩、声音毫无关系吗?我们能反过来说癞蛤蟆是美的或黄莺蝴蝶是丑的吗?显然不能。 且易造成失去衡量美的尺度,美不美成了没有根据的随心所欲。

贾平凹的《丑石》:“美的就是丑的,越丑就越美”,完全否定对象自身的性质,变成随心所欲、信口开河。 所以,美虽然与人的参与直接相关,与人的感知、判断、情感等直接相连,但还是不能脱离对象的存在和性质,美既与客观对象有关系,也与主观条件相关。

3、美在主客观的统一 第三种看法,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二者结合的关系上。 如朱光潜先生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狄德罗:“美在关系”

朱光潜先生引了苏轼的《琴诗》来作比方: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可见琴声(美)既源于琴上(客观条件),又源于弹琴的手指(主观条件),当手指触摸弹奏琴弦时,也就是主客观和谐统一时发出的乐音(第三种东西),才是美,单独的琴或手指都不能产生音乐(美)。 而且手指还不能是普通的手指。

主客观统一的意义和缺陷: 意义:弥补了客观派和主观派的片面,把握到美既与客体对象的性质相关,同时也与主体的心意状态密切联系;没有对象无从产生美感,没有欣赏主体,对象就没有意义,何谈美?

缺陷:有人说主客统一仍然是唯心的主观派。 而且美的产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圆融无阂,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分不清我是你或你是我,是“同一”,是一种“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在阐述中他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他对黑格尔德《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 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消弭了主客体对立关系,二者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我成为你的一部分,你成为我的精神感情的投射物。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这种对立统一,如字写得好,车骑得好,衣服洗得干净,功课学得好,都是主观掌握了客观以后的必然结果,却不是审美。因此,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并没有对美的本质有所界定。)

马克思:“对象之所以成为我的对象,不仅与对象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有关。” 处朋友、做伙伴、发生联系或发生争执,都与这三方面性质有关。

一部艺术品或一个审美对象(音乐、绘画、诗歌、景观、人)美或不美,能否被主体所欣赏,也与这三方面的条件相关: (1)其本身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或审美属性; (2)主体是否具备欣赏美的心境和素养; (3)主客体之间是否具备相适应的关系(审美标准是否相适应,流行歌“忐忑”、数快板等,朦胧诗,奇装异服) 几方面都符合,才能构成现实的审美关系。

4、实践说 曾是国内影响最大的观点,认为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对象化的产物。在实践(人类劳动)中,人创造了产品,在对象中凝聚了人的才能、智慧、勇气、思想、感情等本质力量,使自我在对象中得到确证。这时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这就是美。

例如荒山被绿化,万里长城,摩天大楼,城市园林,各种艺术品,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这些对象中,才使得对象成为美的对象。 而洪荒时代,人与自然对立,人的力量和智慧薄弱,这时的自然不仅不美,相反很恐惧、害怕、丑陋。

怎么理解太阳、月亮、高山大河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通过思维、感情、想象等,将精神力量熔铸到对象身上,也是一种本质力量对象化。 月亮象征爱情、离别、寒冷、孤独,这时月亮成了人的感情的对象化,即美的对象,而不只是夜晚发光的星球。

实践说的意义和缺陷 这种说法强调了美的主体性,强调了人的实践对美的形成的关键作用。 但忽视了美的超现实性、精神性、个体性。同时人化自然可以创造美,也可能破坏美,使绿林变成荒山,使大地山川污染。

4.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这个问题以来——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假定的命题或者说是一个伪命题?但“美”仍然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主要课题。 5.当代人们可以不再试图给出一个本质的“美”的定义,但可以从经验水平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把美(形式美)规定为和谐、对称、均衡、小巧、柔和、波浪线等,也可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给出一种解答,如“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式”(海德格尔)。 6.美是主观相对的,因人而已,没有共同标准——“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丑者自丑,吾不知其丑也”。庄子“各美其美”。

(1)表示感观愉快的强形式(羊大则美) 7.美在今天至少有三种含义: (2)表示伦理判断的弱形式(羊人则美——“美”、“善”合一) (3)专指审美对象,这就属于美学的范围了。

二、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最初,美学依附于哲学,许多哲学家同时也是美学家。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Aesthetics)这个名称和美学的第一个较完整地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他被称为“美学之父”,也被称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 美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αισqησs,即感觉、感知。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感性学”。鲍姆嘉通把审美当成一种感性认识,“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鲍姆嘉通认为美和艺术都属于认识论,科学、逻辑思维属于高级的认识论,是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艺术和审美是对世界的低级认识论,是对世界的感性认识。 3.传统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与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 G 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与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G.Baumgarten,1714—1762)分不开的,他在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专著,第一次提出了“美学”这个名称,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正因如此,他获得了“美学之父”的美称,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 1735年,鲍姆嘉登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第一次使用“美学”:德文“埃斯特惕卡”(Asthetik),意为“感性学”。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三、“美”的迷惑—美学究竟研究什么? 美学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美学史上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许多种主张,归纳起来,大约有这样几种: 其一,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认为美学应该研究体现于艺术活动中的美的现象,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其二,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观点认为,在众多的美的事物下面,肯定有一个“美本质”存在,正是它使得各种事物美起来。

其三,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个主张强调美既不在客观事物,也不在人的主体方面,而在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上。 其四,主张美学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这一主张的代表人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他认为,美就是直觉,就是表现。因此,美学就是对表现(表象、幻想、直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