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在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中国大地出 现了许多耀眼的明 星 …… 在盛极一时的 唐代,唐诗作为一颗 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 个东方,无数的诗人 像满天的星斗一般闪 闪发光 ……
Advertisement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王希银 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小学 电子表 秒表 秒针走过 1 小格, 就是 1 秒 。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 3.50 元是 …… 3元5角3元5角 像 3.05 、 1.06 、 , ……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读作:十六点八五 …… 小数点 读作: 一点零六 读作: 三点零五 读作: 零点八零 小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杜甫 蜀相 更开中学 语文组 陈婉华.
杜甫 (?12—770 ).
報告書名:父母會傷人 班級:二技幼四甲 姓名:吳婉如 學號:1A2I0034 指導老師:高家斌
乱世杜甫 中原未得平安报, 醉里眉攒万国愁。.
什么是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对方诉说。.
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乘法 四 乘法(第二课时).
古诗乐园.
媽,我們真的不一樣 青少年期與中年期 老師: 趙品淳老師 組員: 胡珮玟4A1I0006 馬菀謙4A1I0040
《折线统计图》 丰台区大红门一小 白红杰.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蜀相 杜甫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授课人:深圳南头中学 茹清平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 其六.
《蜀相》 杜甫.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制作人:油田一中 葛昕.
班級:二幼三甲 姓名:郭小瑄 、 詹淑評 學號:1A2I0029 、1A2I0025
近 体 诗 学 习 目 标 学 海 导 航 登 高 八 首(之三).
指導老師:陳韻如 姓名:吳宜珊 學號:4A0I0911 班級:幼保二乙
感性的表现 登 高 理性的把握.
中文科唐詩研讀 長江留跡 1.
傳統童玩遊戲創新 組別:第八組 班級:幼保二甲 組員: 4A0I0005柯舒涵 4A0I0011謝孟真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小螺号.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余角、补角.
识字四.
古典诗词炼字鉴赏.
登高 唐 杜甫.
杜甫诗三首.
杜甫.
Double Ninth Festival 九九重阳节.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第17章 网站发布.
《蜀相》 杜甫 3.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重阳节简介 就开始过此节日。 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 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 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
4.2 证明⑶.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第4课时 绝对值.
Period 1 Unit 1 My school bag Luoyang Primary School Zhu Yiqian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明集镇第一小学 王坤.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欣赏 图案欣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秋兴八首 (其一).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草堂 杜甫旧居——草堂

杜甫 温故知新—— 子美( ) 杜少陵( )杜工部 ( ) “诗圣” “诗史” “三吏”( ) “三别”( ) 字 曾居少陵 任工部曾员外郎 子美( ) 杜少陵( )杜工部 ( ) “诗圣” “诗史” “三吏”( ) “三别”( ) 字 曾居少陵 任工部曾员外郎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登高》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年)重阳日寄寓夔州(现重庆奉节)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返回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啸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 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的落叶萧萧地坠下,不尽的长江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经常飘泊万里,作客他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著了繁霜,穷途潦倒心灰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登高》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登高》赏析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理解 理性地把握 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音乐的烘托 意境 感性的表现 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风、天、猿、渚、沙、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鹰击长空 活力和朝气 孤独痛苦的鸟 悠闲自在 鸟鸣山更幽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动宾结构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动宾结构

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蜀相》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 当时诗人在成都。诗中借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蜀相,指诸葛亮,曾封武侯。 返回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找寻?锦官城外的柏树郁郁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着石阶的碧草独自地呈现着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唱着动听的声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刘备三顾芧庐,是为了制定天下的大计,你辅佐两朝创业治国,竭尽了老臣为国为民的耿耿忠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征还没获胜自己却先死去,经常使得后世英雄泪满衣襟。 《蜀相》前四句写武侯祠,后四句先概括诸葛亮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

蜀相 杜甫 寂寞冷落之境 崇敬仰慕之叹 首联:写诗人去武侯词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 蜀相 杜甫 首联:写诗人去武侯词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 颔联:写入祠后所见。“自”、“空”二字写出冷落凄凉,暗含“丞相无缘得见春色好音”的伤感和叹惋,自然过渡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 寂寞冷落之境 颈联:上句用刘备的事迹侧面烘托,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尾联: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于千古名句。 崇敬仰慕之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诗眼是哪两个字? “自”与“空”两个字是这两句诗的诗眼。两句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只有悟懂了“自”与“空”两个字,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末的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将《蜀相》与《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相比较,说一说:两首诗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比较阅读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将《蜀相》与《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相比较,说一说:两首诗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叹惋诸葛亮未能完成自己的事业,也是借古人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怀抱。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蜀相》赏析

《蜀相》鉴赏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咏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话是杜甫咏史诗中传诵千古的绝唱,这是为诸葛亮发出的哀歌,也写尽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据说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死前曾吟杜甫此两句诗,可谓 千载而下,英雄同泪。 返回

本项的表述理解失误—“尽”只表示量多势大,并未形容“平面”  对两首杜诗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B A、《登高》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溢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 B、《登高》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之势。 C、题曰“蜀相”而未题曰“武侯祠”,可见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物。杜甫绝非为旅游而旅游。因此可以认定:诗的意境有二—一则,歌颂诸葛亮的才智与功业;二则,惋惜自己的壮志未酬。 D、“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诗人入得祠来,不关注巍巍之殿宇,凛凛之塑像,却将“自春色”与“空好音”摄入镜头,这样的构思,岂不是为了烘托末句“长使英雄泪沾襟”而蓄势。   本项的表述理解失误—“尽”只表示量多势大,并未形容“平面”

2、对上述两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人经观察,捕捉住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 B、《登高》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在感情:“艰难苦恨”、“潦倒”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绘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诗言志”。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甚至自比舜的大臣稷;然而唐皇并不器重他,致使诗人郁郁不得志。入蜀后,便深怀崇敬去瞻仰武侯祠,借古人之形象,以吐郁结在胸中的壮志难酬之块垒。 D、杜甫七律《登高》与《蜀相》内蕴深邃,形式整齐,若用普通话读之,颇能感受到旋律之美。《蜀相》尤以对仗工整诱人。如首联的一问一答,颔联的色彩对比,颈联的数字对比等,诵读时,都给以美的享受。 本项评价不当—《登高》古韵肯定和谐;今天诵之,则很是别扭:“回”要读huái;“怀”要读bāi,这样,便才能与“来”“台”一起押上ái韵。

熟读这两首诗,力争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