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的新發展
虛擬組織的定義 Byrne定義-虛擬組織藉由資訊技術連接獨立公司的臨時性網路,以分享相互的技術、費用和市場。 Wassenaar定義-虛擬組織是半永久、相互倚賴的架構,地理上的分散透過連續不斷調適其組織形式,強化其回應市場變革與資訊能力。 Gebauer定義-虛擬組織是由散佈全球小單元,基於暫時性的基礎所形成的一個合作網路,其節點的增減乃根據顧客需要的改變以及環境的變化。
虛擬組織的應用 策略聯盟 對等夥伴 外包協議 特定專案的聯合合約 Ex: Apple軟體設計+Sony產品製造 Ex: Dell電腦的(核心能力:設計與組裝)+外包 特定專案的聯合合約
虛擬組織的管理需求 管理人員的需求 一個成功的虛擬組織需要確認自己的管理原理和技術。 對員工的需求 虛擬組織允許聯合的公司透過共同努力以完成獨特的專案或任務。 對資訊人員的需求 在虛擬組織裡,資訊人員跳脫傳統角色而扮演著技術專家。
資訊基礎架構的技術 電子通信工具:包括電子郵件、視訊會議、電訊會議。 傳統電子商務工具:包括電子資料交換(EDI) 。 網際網路技術:包括全球資訊網、Telnet、檔案傳輸協定(FTP)。 電腦支援的支付系統以處理資金轉移。 軟體支援群組會議:包括專案管理軟體、群組行事曆管理。 組織內的資訊系統有利於個別組織活動:包括交易處理系統、管理資訊系統。 外部網路:它是以網際網路做骨幹,用來支援與供給者、夥伴和顧客之間的資訊分享、應用、營運…等的一個私有網路。 內部網路:它是泛用在個體公司其內和其間支援電子連接的內部網路 技術支援其他功能的應用,例如產品發展、銷售和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如何成為一個虛擬組織 虛擬組織是否對企業情況適當 是否選擇最好的可用機會 是否找到適當夥伴 是否滿足我們潛在夥伴的需要 是否員工願意變化 是否有相容的資訊技術 是否願意且能夠接受潛在風險或失敗
虛擬夥伴個案 個案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 早期缺點: 找到合適的顧客機率較低 影響內部生產 傳單尋求客戶的成功率僅20% 影響內部生產 設計書遞送時間緩慢 影響下游廠商進度
虛擬夥伴個案(續) 解決方式 顧客導向、協助設計師間進行無障礙溝通 National利用Internet的各項性質來幫助企業進行脫胎換骨的工作: 在WWW上架站,放置公司所生產的零件目錄及相關資訊。 成立dramatic team以加速產品發展的速度,企圖縮短產品設計到上市的時間,以順利搶得先機,藉此讓下游廠商的產品運作設計不會被拖延。 透過線上討論會,建立一個工程師和顧客間的新興溝通管道,讓顧客的需求能快速反應在產品的設計發展上。
虛擬社群與特性 網際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社群,並提供此社群成員一個能滿足他們學習、興趣、想像。 虛擬社群可幫助把相關的學習者和資訊集中以降低資料搜尋的人力和物力,可刺激學習興趣,認識學習者的興趣,提供個別化的學習組合,擴大潛在學習者組群,以創造更大的學習網。 虛擬社群主要的營運成本在招收學員,課程的製作與管理。 虛擬社群指「一群人透過網際網路互相溝通與資訊分享的社會現象」(Romm 1997)。
虛擬社群與特性(續) Chang等人(1996)指出,正確和有用的資訊內容是虛擬社群永續經營的條件。Amstrong&Hangl(1996)認為,成員經過長期的情感交流,便會產生一種相互信任(mutual trust)與彼此依賴(mutual dependency)的夥伴關係,因此,虛擬社群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網路虛擬化社會。 虛擬社群的存在價值不僅在於它匯集的資訊和資源,更重要的是它把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資訊,甚至產生並吸收社群成員所創造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