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专题研讨会 齐亚丽 2015年12月
汇报提纲 1. 学院历史沿革、所处历史方位 2. 数 据 模 型 2. “十二五”发展总结 3. “十三五”总体思路、发展目标 4. “十三五”主要任务 5.“十三五”工作举措 6.“十三五”保障措施
一、学院历史沿革、所处历史方位
学院历史沿革 独立建院 起步发展 追溯前身 2006年成立外国语学院 学科及专业稳步发展 1995年归属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997年归属人文与基础科学学院 1951年外语教研组 1972年外语教研室 1989年外语系
相关国家战略:“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 地方发展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学院所处历史方位 2015年MTI学位点 双重任务:提升学科实力,加强特色专业 2006年独立成院 双重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 教学型学院 应用研究型学院 相关国家战略:“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 地方发展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学院建设阶段性进展 2009 2010 2012 2015 2006 组织四个 外国语言文学 “金鸥杯” 内涵建设 建院 申硕 院庆 校庆 建院十年 基层教学 申报一级硕士点 荣获 加强 新起点 组织四个 外国语言文学 “金鸥杯” 内涵建设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 6
4个(语音实验教学中心1个,本科数字+模拟语音室8间;校外实习基地3个) 自我纵向比较 项目 2008年 2015年 办学规模 本科生 931 947 在校本科生数量基本稳定 学位点布局 学士学位点 3个(英语、日语、朝语) 3个(保持不变) 硕士学位点 / 1个 (MTI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 专业教学平台 4个(语音实验教学中心1个,本科数字+模拟语音室8间;校外实习基地3个) 16个(新增上海海洋大学语言文化实训中心1个,包括语言实训室3间和同传实训室1间);外校实习基地11个:政府+银行+行业+企业+翻译公司) 专业学生国际化培养的比例 23(日本高校为主) 70(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外高校) 教师规模 73(不含双肩挑和思政,以下同 77(不含双肩挑和思政,以下同) 教师结构 学位结构 硕士67%;博士10%;学士及以下23% 硕51%,博35%,学士14%,博士学位比例提高了25% 年龄结构 35岁及以下52%,35岁-45岁(含)38%,45岁-55岁(含)10% 35岁及以下18%,36岁-45岁(含)55%,46岁-55岁(含)22%,55 岁以上5%.师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较以前提高,年轻教师的比例下降 职称结构 正高7%,副高27%,中级65%,初级1% 正高5%,副高32%,中级63%;高级职称比例有所提高,无初级职称教师 海外一年以上履历的比例 22% 52%
二、“十二五”发展总结
本科教学工程 本科教学工程“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教材奖 《韩语系列教材》获2011年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课程建设 市级精品1门、校级精品2门,市级重点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率达到了63.5% 成果获奖 参与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教学团队 校级教学团队6个。 教研教改 公开发表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论文171篇,获得市级教研教改项目 1个,校级重点教研教改项目20个。 专业评估 2013年9月,日语专业接受了专家的校内评审。2014年12月,英语、朝语两个专业接受了校内外专家的专业评估,两个专业顺理达标。 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上海市复赛文史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复赛综合课组三等奖1项,上海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三等奖7项。教师获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1项,“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称号8项。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工作“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教学支撑 每年承担全校约25%的教学任务。 2014学年外语学院共承担了207门,599门次本科生课程,31978学时的课程工作量,全学年外语学院人均课时量351学时。 2015年共承担256门,624门次课程,完成教学课时数达32506学时,人均课时达372课时。 人才培养 1.就业率稳定:就业率年均95%以上 2.专业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 2014年12月,14级新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超过90%。 2014年英语系专业四级水平考试通过率90.48%,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2个百分点 2014年专业八水平考试通过率59.18%,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11个百分点。 学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稳步增长,学生外语水平不断提高。 3.英语竞赛成绩显著: 1)大学英语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86项,三等奖149项。 2)“外研社杯大学英语演讲比赛” ,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 3)“外研社杯大学英语写作比赛”的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4)“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4人获华东赛区三等奖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学科特色 培育海洋特色,聚焦“涉海口译实务与教材研究”、“海洋文献编译与出版”、“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国文化形象海外建构” 学位点 成功获得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实现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核心领域 海洋产业词典编纂、海洋经济文献资料编译、海洋法律政策文书互译、涉海国际实务口译、涉海英语教材研究、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学位点 获得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实现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使我院人才培养要求从本科培养层次上升到硕士培养层次的学科布局转型 论文发表 CS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别是前期的1.8倍和1.6倍。期间出版译著23部,是前期的3.5倍 高级别项目及科研成果 黄碧蓉教授2013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该奖项是全国人文社科类最高奖,也是我校在人文社科成果奖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我院主持省部级项目9项,各类市级项目19项,科研经费达302万元。 在获得省部级项目方面取得零的突破,总的科研经费是“十一五”期间的3.3倍,其中省部、市的科研经费是前期的3.5倍。 文化传播 海洋文献编译团队,出版“海上新思路——海洋社会科学研究经典译丛”系列 第一系列“海洋经济文献译丛”于2014年正式出版, 涉及海洋经济制度、资源、市场、效益、法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众多领域,涵盖法律文书、年度报告、政府蓝皮书等情报资料和最新海洋研究成果。 第二系列“海洋文化译丛”包括英、日、韩共7部海洋文化经典著作,内容涉及海洋文学、海洋文明传播、国际海洋政治、海洋人类学、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队伍结构 2011年外国语学院教职工数达到91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高级职称28人(其中正高7人),占35%。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到2015年,外国语学院教职工数91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高级职称33人(其中正高6人),占4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提升到35%。40人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比率为52%。 人才计划 入选海燕学者的共8位,海鸥学者的共1 位 进修访学 15名教师赴国外进修、14名教师国内高访、20名教师参与产学研见习和挂职锻炼
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数量 到十二五末,学院历年出国学生将达到430人。其中,十二五期间出国人数达到288人。 合作形式 “2+2“、“3+1”、“3+1.5”、“4+1” 合作学校 日本九洲女子大学、日本九洲共立大学、日本高知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三重大学、日本东京樱美林大学、韩国祥明大学、韩国淑明女子大学、韩国翰林大学、韩国又石大学、法国雷恩高等商科学校、美国西东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弗雷罗分校,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英国基尔大学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工作“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海洋实务口译 口译团队成员承担口译活动近800场,约4500个小时,不仅承担了我校学术会议、外事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的相关口译工作,而且还受聘于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等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和机构,参与国际海洋事务,表现出卓越的口译实力 涉海文献笔译 海洋产业词典编纂、海洋经济文献资料编译、英汉海洋法律政策文书互译、海洋科技论文翻译,“海上新思路——海洋社会科学研究经典译丛”系列(第一系列“海洋经济文献译丛” 第二系列“海洋文化译丛”) “外语/海洋”交叉学科师资培养 选派翻译教学方向骨干教师赴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英国萨里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进行访学、进修、学习和深造. 特色教材 配合国家实施“泛海人才战略”,我专业涉海英语教材编撰团队组织编撰了一系列海洋英语教材,被列入全国涉海院校外语教育联盟推荐教材。
党建和精神文明 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党员发展 2013年开展尝试“党员发展答辩制度”,党员发展工作更加公开,更加透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已成为党员发展工作的常态程序。 基层党组织建设 扎实开展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争先创优”工作中,学院日韩支部被推荐为2012上海市教委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学英语支部被推荐为校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外国语学院学生支部获得2011年度市级“优秀支部”称号;日韩教工支部获得2011年度校“优秀基层党支部”称号。 党建带动师生德育工作 征集“双百案例”41例,向学校推荐16例,其中两项入选校级“十佳”案例,5例入选优秀案例。每年的“十佳好人好事”和“特色项目”中学院无论党员还是群众都有十分优秀的表现,营造了全院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民主科学管理 教工组织和各类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院“三重一大”的决策都通过“教代会”等群众组织的审定通过,特别是关系到每个教工利益的民生问题,均在征得各层面意见后才正式实行。
同型比较 学校 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招生 规模 (年) 本科 275 370 240 150 120 214 211 硕士 123 20 35 93 博士 3 (联合培养) 2 本科专业 (学位点) 5 4 3 英/日/朝/法/德语语言文学 英/日语语言文学 水产贸易英/日语, IT英/日语 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 英/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商务英语 英、日、朝鲜语语言文学 硕 士 学 位 点 9 1 英/法/日/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日/朝鲜语笔译;英语口译; 无 MTI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笔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日语语言文学; 英语笔译(MTI);海事语言及应用 MTI翻译专业硕士(英语笔译) 师资 总数 143 103 61 128 124 77 教授 25 17 12 副教授 36 23 19 58 39 30 6 ? 14 28 27
存在的差距与困难 1. 学科层次和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各语种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新的学科增长点尚未形成、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级硕士学位点、保障学科增长的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与我校三大主干学科的交叉学科缺乏良性互动。 2.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数量明显不足,师资水平需要提高,缺乏活跃在外语研究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3.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一是前期贮备不足,缺乏必要的引领。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项目的能力和数量不足。二是研究团队存在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三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资源相对稀缺,缺乏必要的科研激励措施。四是学院的学术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 4.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面临严峻挑战 缺乏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突出国际化特色的办学优势。 5.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一是学院在市级教学成果奖方面没有突破。二是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使用效果一般。三是学生就业结构相对单一,层次不高。四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学科竞赛的数量不多、在全国外语类竞赛中获高级别奖项的数量不多。五是学院内部学生管理和专业教学的协同能力没有发挥,人才培养的综合效能没有充分释放;六是公共外语仍然徘徊在传统模式上 6. 国际交流合作有待推进 加快国际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实质性合作。 7.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亟待增强 十二五期间,虽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师资,但也有6名教师因各种原因换岗离职。
三、“十三五”总体思路、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2008-2020发展定位规划》,以《上海海洋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稳固基础、注重内涵、提升水平”的办学方针,强化内涵发展、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心,以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为助推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促进学院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实现新的突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办学定位 2010 年 7 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第 48 条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在此背景下,我校外国语学院将以“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区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服务定位,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以培养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熟练的外语技能、健康的体魄,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 “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将外国语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依托学校海洋特色学科背景,坚持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的应用研究型学院。
(三)办学理念 在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在外语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思想、加强科学研究、拓宽社会服务,有效利用外语学院本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服务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 办学规模 稳定本科生办学规模,有计划拓展MTI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切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目标 全方位培养“外语优势明显、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 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教学规范、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支在外国语言学及文学、涉海翻译、东亚语言文学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团队、一支聚焦涉海翻译、参与国内外各项国际事务的口笔译翻译实践团队 办学体系 形成以英语专业为龙头、 日语及朝鲜语专业为重点、大学英语教学为主干、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为特色,“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综合实力 到“十三五”末,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科建设稳步进展,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与标杆院校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促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我校三大主干学科之间的融合,成为在海洋与农业类院校内有影响力,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学院,为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特色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十三五”主要任务
“十三五”主要任务的制定思路: 全面推进“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坚守 “质量”和“特色”和两条生命线,从本科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学院内部治理四方面制定“十三五”主要任务:
“十三五”主要任务的基本框架 类别 工作抓手 主要任务 本科教育教学 质量 特色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学生工作 学院内部治理工作 1.加强教学管理 2.优化师资队伍 3.提升教育质量 4.培育教学成果 特色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更新教学理念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1.完善学科布局 2.提升科研水平 3.创建科研团队 4.增强学术交流 5.加强社会服务 学生工作 1.加强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 2.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3.办好特色活动与竞赛 4.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学院内部治理工作 1.加强党建 2.完善体制建设 3.深化综合改革
本科教育教学: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2)专业考试通过率:各专业的国家专业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保持稳定 本科教育教学: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加强教学管理 参照本科教学评估提出要构建的 “五个度”,以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为行动纲领和依据,促进教学过程管理“优质化”。 优化师资队伍 引进高水平师资30人左右,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终生学习能力强、就业竞争力优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 (2)专业考试通过率:各专业的国家专业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保持稳定 (4)大学生创新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参与度与获奖率逐年提升 培育教学成果 (1) 课程建设: 2-3门课程进入市级精品课程。新建校级精品课程10门左右、校级重点课程20门左右。 (2) 团队建设: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团队3-4个,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12-13个,有3-4个团队进入校“百优”系列。 (3) 教材建设:2-3部外语语言学文学教材,2-3部特色教材的出版。 (4) 教研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递增.
本科教育教学: 突出特色的主要任务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英日朝三个专业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率分别达到30%,50%和60%。 本科教育教学: 突出特色的主要任务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英日朝三个专业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率分别达到30%,50%和60%。 (2)拓展办学空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1-2个第二专业和学位点,到十三五末,争取25%的学生拥有第二专业学习的经历。 更新教学理念 (1)“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外语教育理念面临从语言交际功能向文化功能的转型。 (2)外语教师需扩大人文内涵教育,注重文化导入,重视“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相结合,成为“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的外语教师。 (3)外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增强师资力量 到2020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0人左右 2-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增强师资力量 到2020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0人左右 2-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培养5个核心研究团队 完善学科布局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年招生数达到20人。 培育日语和朝鲜语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 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建设的各项指标为工作要求,继续创造申报条件 提升科研水平 CSSCI权威期刊:40篇 外语类权威刊物: 新突破 省部级项目:8-10项 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新的突破 专著:2-3部 教材:获得市部级以上优秀教材 总科研经费:达“十二五”期间的2倍。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突出特色的主要任务 创建科研团队 在对接国家战略,体现全球化意识的理念下,精心打造以下五个研究团队: (1)语言学研究团队:交叉研究、对比研究 (2)外国文学研究团队:国别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研究 (3)翻译研究团队:外国经典在中国传播、中国经典翻译国外传播的研究、涉海翻译与海洋文化传播研究。 (4)东亚语言文学研究团队:以“创新、多元、包容”为宗旨,实施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传播战略。 (5)中西思想跨国研究团队:以后殖民理论研究和近代中西方思想交汇研究为重点,围绕海权思想及跨国主义理论 增强学术交流 从国内外聘任高水平的专家2-3名 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30人次 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加强社会服务 (1)2-3个高水平系列译丛 (2)打造2支优秀服务团队:其中一支聚焦涉海翻译、参与国内外各项国际事务的口笔译翻译实践团队、一支聚焦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团队
学生工作: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加强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 (1)修订各项规章制度 (2)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 (3)完善学院学生信息记录系统 学生工作: 提升质量的主要任务 加强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 (1)修订各项规章制度 (2)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 (3)完善学院学生信息记录系统 (4)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1)辅导员专家化、专业化,争取十三五期间一名辅导员入围市级“十佳辅导员”评选 (2)重点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的教学队伍 (3)积极争取各类相关研究课题,提高辅导员研究能力
学生工作: 突出特色的主要任务 办好特色活动与竞赛 (1)增强具有多国文化特色的外语活动开展,通过设计“世界文化之旅”、“外国友人交流会”、“外国文化巡展”、“走廊文化”、“外文广播”、“外文歌曲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多元外国文化。 (2)通过“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外语类学科竞赛,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写作比赛的规模和层次,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从而培养全球化意识、承当责任的意识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提升国际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1)提升在世界100强企业中的就业率 (2)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就业指导课程 (3)搭建校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际与校企合作。 (4)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深度跟踪调查,充分发挥校友群体优势。 (5)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军单位的互动和合作
学院内部治理工作 加强党建工作 (1) 党性教育常抓不懈。 (2)创建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好的党政班子。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体制建设 (1)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做到机制完善,循章依法。 (2)健全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学院工作委员会等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3)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作用。 (5)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核心作用 深化综合改革 (1)立足“教学科研协调发展”,逐步建立更加科学的岗位考核评价机制。 (2) 建立健全体现“激励导向为引擎、兼顾公平” 的分配机制 (3)坚持用发展目标凝聚人心,最大限度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十三五”工作举措
(一)遵循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探索全方位专业改革 1,现代外语教育理念 外语教育应回归人文学科,各专业应重视培养具有综合人文学科知识、又有高水平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 2.全方位专业改革 英语、日语、朝鲜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现特色定位、错位发展。 英语专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博雅之士”,既掌握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英语表达力和思想洞察力人才。在内涵发展上做大做强,切实改革传统的过时的培养模式,重新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英语专业培养计划,大胆调整技能课与知识课的比例,按照向大人文学科靠拢方向进行专业改革。 日语、朝鲜语专业:学生入学时日语、朝鲜语的学习处于零起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坚持“重基础、抓技能、强素质”的理念,在重视扎实的外语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应用型力度。
(二)强化语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 1.一个拥有40座的计算机辅助口笔译实验室(全套教学硬件+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SDL Trados或雅信机辅翻译教学系统)。 2.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 2.校际与校企合作 1.1-2个海外翻译培训基地 3. 在涉海单位和知名翻译公司拓展国内实习基地3-5个。 4. 完善翻设立“翻译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与研究环境,不断强化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三)以“德育工程”为抓手,充分实现外语教育的人文教育目标 1.对接学校的“德育工程” 对接学校的“德育工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进全员育人的局面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外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发挥外语教育的独特性 外语的独特性在于它承载着思维、文化、世界观等具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内容,外语教学的过程也是对比母语文化与外语文化之间道德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牵涉到对学习者的认知、在道德、审美、情感等全面的关注。 3.加强语言交际功能向文化功能的转型 在当下的外语教育中,有必要突破工具主义语言教育观的约束,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人性的人文品质上,充分发挥外语教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充盈的精神、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改革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实现科学研究新突破 1.加大科研奖励 从学院、学校各级加大对人文社科类及外语类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高水平科研项目、精品科研成果。 2.科研考核科学化 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制定学院个性化科研奖励办法,调整立足于我院科研实际情况的科研考核评价方案。 3.增强跨学科智力服务 依托三大主干学科的高原高峰计划,加强跨学院、跨学科的研究 4.凝聚学科特色 凝聚学科研究特色、组建研究团队、创建研究中心。在现有“外国语语言研究所”、“翻译与词典研究所”和“海洋经济研究中心”3个平台上,筹建MTI 实验中心、涉海翻译与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东亚语言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中西文化与思想跨国研究中心。根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全面推进”的原则进行研究中心和科研团队建设。
(五)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加大引进 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依照“厚爱、宽待、重用”的理念来培养、引进人才。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和超常规的举措,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调整与优化结构,提升素质能力 2.重视培育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育,给予重点投入,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增强外聘 扩大聘用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学院的学术活力
(六)加强学习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外语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1.“活”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外国语学院将不断创新、丰富学院的文化内涵,将中外文化底蕴内化为全院教师的独特气质,并充分利用学院的走廊、会议室、图书室进行人文知识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感受异域文化。 2.“深”的思考 加大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建成具有外语特色的文献服务体系 ,扩大外语图书的利用率,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 3.“灵”的活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富有底蕴、形式多样、和谐健康、开拓创新的学院外语文化。开展有外语特色的语言文化系列讲座,如西方文明史、英美文学与人生、翻译的艺术等。开展有品牌性的特色文化节活动,如日语文化节、朝鲜语文化节、英美文化节,形成独具外国语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七)加强服务管理和党建工作,推进综合改革 1.加强服务管理和党建工作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组织健全、公信力高、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好的党政班子建设 3)务实高效的基层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 4)加强热心公正的教代会、工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 5)推进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建设。 2.推进综合改革 1)加大改革力度,对与学院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有效改革,努力消除影响学院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院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2)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学、科研发展的教师岗位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发挥分配导向、激励导向的引擎作用,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六、“十三五”保障措施
“十三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组织保障 (1)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 (2)不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国际化视野和管理能力 (3)充分发挥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代会的作用 (4)着力打造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基层教学组织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3.制度保障 (1)严格执行现有制度和文件。 (2)修订或建立相关制度和文件。 (3)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4)推动上级文件精神在学院的贯彻、学院制度在基层的落实。 4.条件保障 1)在研究生部的领导下,全面建设翻译专业硕士点,科学设定招生指标,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2)在人事处、科技处的支持下,加大人才引进步伐,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学术型科研队伍和实践型翻译队伍。 3)在教务处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模式,科学修订培养方案。并促进“2+2”、“3+1”和“3+1.5”等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有实质性进展。 4)在招生处、教务处的支持下,利用学校启动的第二专业和双学位教育的一契机,拓展办学空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谢谢,请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