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的专家意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OGO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概述 球状带: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 (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 性激素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麻醉科 赵建华. 一、定义 神经阻滞( Nerve block )是指采 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 或物理(加热、加压、冷却)的方 法 作用于神经节、根、丛、干和末 梢的周围,使其传导功能被暂时或 永久的阻断的一种技术 神经阻滞( Nerve block )是指采 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第二十七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问 题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正确使用药物.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体的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孕激素类.
激 素: 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
药理学实验课 授课单位:安医大药理教研室.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雄激素类.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制剂及特点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王强 改动:22、24、27、34.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中的 合理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李 娟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Adrenocortical hormones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镇咳药.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糖皮质激素概述及其在神经科临床上的应用 华山医院神内科 赵重波.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抗生育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炎症.
疼痛治疗中心 王延伟.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糖皮质激素 胡天圣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Adrenocortical hormones)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四章 炎症 第二节 急性炎症.
甲状腺激素.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 应用的专家共识.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al hormones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急性冠脉病症的病理机制 Nathan Wong.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的专家意见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 三、糖皮质激素慢性疼痛治疗中的适应证 四、给药途径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制剂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和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如果疼痛持续存在,程度为中到重度,在特定情况下不能缓解,可能伴有抑郁、焦虑等改变,则成为慢性疼痛。临床上慢性疼痛的治疗用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及镇痛辅助药等,其中糖皮质激素(GCS)的消炎和镇痛不容忽视,而且随着其镇痛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新制剂的开发,GCS 在疼痛中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基因表达从而发挥药理学效应。糖皮质激素为脂溶性激素,穿过细胞膜后与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后者是由90KD 的热休克蛋白(hsp90)和p59 蛋白组成的大分子复合体。随后hsp90 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而活化的GCS-GR 复合体迅速进入细胞核内,以二聚集体形式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GCS 反应成分或称反应元件(GRE)结合,促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基因产物最终产生药理学效应或毒性反应。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主要起抗炎和镇痛两方面的作用,是其治疗炎性疼痛的主要药理依据。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包括: ①通过稳定白细胞溶酶体膜防止白细胞释放有害的酸性水解酶; ②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炎性部位趋化聚集和移至血管外,减轻组织炎性反应; ③减弱白细胞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④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水肿形成; ⑤减少补体合成,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及激肽释放; ⑥抑制磷脂酶A 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释放; ⑦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沉积,从而减少瘢痕形成等。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在神经根病变,神经根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肌肉韧带损伤等治疗中具有确切而显著的镇痛效果,可能存在以下机制: ①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可保持注射部位较高的药物浓度,两者都有止痛作用; ②其与局麻药都有稳定细胞膜,减少受损神经纤维或敏化背根神经节异常放电的特性,从而阻滞疼痛神经纤维的传递; ③能阻断神经肽的合成并抑制磷脂酶活性。通过减轻受损神经根的炎症作用,糖皮质激素能改善微循环,避免神经的缺血性损伤,同时药液的“冲洗”作用能减少局部炎症介质浓度(例如IL-1、TNF、磷脂酶A),减轻硬膜和周围组织的粘连; ④能抑制胶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TNFα、IL-1、NO、活性氧化自由基); ⑤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后角神经元敏化和继发的中枢“上发条”(wind-up)现象。

二、糖皮质的毒副作用 荟萃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剂量和时间呈正比。其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如下: 1.内分泌系统肾上腺功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高糖血症、免疫抑制、低钾血症、闭经、月经失调、生长迟缓。 2.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液体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 3.骨骼肌系统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病理性骨折、肌营养不良及萎缩、肌痛、关节痛。 4.心理影响情绪波动、欣快、失眠、焦虑、抑郁。 5.消化系统溃疡性食管炎、胃溃疡、胃出血、腹泻、便秘。 6.眼视网膜出血、后囊下白内障、眼内压增高、眼球突出、青光眼、视神经受损,继发性真菌脓肿。 7.皮肤系统面部潮红、创面愈合迟缓、色素沉着过度或不足、皮炎、多毛、皮肤萎缩、无菌性脓肿。 8.代谢和免疫高糖血症、脂肪重分布、水钠潴留、免疫力低下易继发感染。 9.神经系统头痛、眩晕、躁动、多动症。 10. 嗅觉丧失多见于倍他米松局部注射。 11.偶见发热,硬膜外脂肪增生。 12.过敏反应主要是制剂中添加剂所致。

三、糖皮质激素慢性疼痛治疗中的适应证 1.肌肉韧带劳损 2.无菌性炎症及创伤后遗症 3.癌痛 4.神经根病变引起的疼痛 5.风湿病引起的疼痛 6.软组织、骨关节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 7.神经病理性疼痛 8.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

四、给药途径 由于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较低或不确定性,口服、静脉或肌肉注射GCS 等全身给药途径主要用于治疗适用于全身给药的疾病,如慢性结缔组织病口服给药是主要途径,一般而言静脉或肌肉给药多用于大剂量冲击疗法或用于急性抗炎消肿,而口服给药用于维持治疗。 关节腔内(如肩关节、膝关节)、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周围、软组织敏感点局部注射是慢性疼痛治疗的有效给药途径。

四、给药途径 硬膜外腔激素注射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治疗各种脊柱病变引起的背痛,因为它能选择性作用于病变部位,并持续较高的药物浓度,而且比鞘内给药更加安全。 临床上硬膜外腔注射激素对下列背痛综合征有一定效果:局部椎间盘突出或环撕裂引起的轴痛;髓核脱出或脊髓硬化等压迫引起的神经根病变;非压迫性炎症引起的脊神经根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糖皮质激素鞘内给药仍有争议。 有文献指出若将激素注入蛛网膜下隙,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任何糖皮质激素都可能有潜在的毒副反应。在大鼠等动物模型中也证明神经内或神经周围注射糖皮质激素都能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神经内给药毒性反应更明显。神经受损程度与不同给药类型也有关,地塞米松毒性最小,甲基泼尼松龙和曲安萘德次之,乙曲安奈德和氢化可的松毒性最重,可造成严重轴突变性。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制剂 N/A 表示不适用(not applicable)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制剂 与氢化可的松相比,甲强龙、曲安奈德、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盐皮质激素作用微弱,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 )轴抑制作用轻微(地塞米松除外), 不良反应均较轻。 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因其作用时间长,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对HPA 轴的抑制作用较短效者明显。另一方面,不同的激素剂型亦有不同特性:甲强龙醋酸盐和地塞米松磷酸盐为水溶制剂,对组织刺激小,局部注射和硬膜外给药疗效可维持约24 小时;康宁克通-A(曲安奈德/Kenacort-A)为混悬液,对局部刺激作用较大,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不适用于静脉和硬膜外腔注射,疗效可维持约7 天;得宝松(Diprospan)为倍他米松磷酸钠2mg 与二丙酸倍他米松5mg 组成的复方制剂,局部注射前者易溶于水被迅速吸收而起效,1 小时后达到血浆峰浓度,后者微溶于水,缓慢经组织吸收维持疗效,局部注射和硬膜外注射作用可维持3~4 周。其制剂为0.2u 半球状微晶体混悬液,局部刺激小,可用于肌肉内或硬膜外腔注射,但不用于静脉或皮下注射。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制剂 临床上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疼痛时应正确选择适应证,注意药物种类及剂型,例如中效的甲强龙可用于癌痛的治疗,康宁克通-A 在关节痛、肩周炎、慢性腰腿痛、腱鞘炎及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中能发挥较好疗效,得宝松的局部注射对神经根病变引起的疼痛、风湿病引起的疼痛、软组织或骨关节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和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都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应用比较广泛。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的副作用和停药后反跳效应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两个主要方面,为保证药物的安全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尽量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疾病允许时即停药; ②尽量进行物理治疗,避免制动,预防肌肉疾病; ③防止反跳现象出现; ④补钙剂量最低1500mg/d; ⑤补充维生素D,最低400~800IU/d; ⑥双磷酸盐治疗7.5mg/d ,最少3个月; ⑦对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教育,医患共同预防并发症发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