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级生态学 (2006) Ecology 主讲:周立志 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ks5u精品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10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0.1群落分类 10.2 群落排序 小结 主要概念 思考题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环境生态学 主讲人:朱启红
植物和我们.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3章 群落生态学 3. 1 生物群落概述 3. 2 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3. 3 生物群落的结构 3. 4 生物群落的动态
生态系统 I 生物群落 II 功能结构.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图表的创建.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二章 生物群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102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陸域長期生態監測計畫 (龍鑾潭與南仁湖國家重要濕地長期生態監測)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和 植物分类及命名.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海岸養灘工法生態、工料及環境管理監控系統』
生态系统I 生物群落 系统结构破缺与功能强化.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生态系统I 生物群落.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复习.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生态系统 I 生物群落.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因信息的传递.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特征 第三节 群落的外貌与结构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五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回答群落的整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态学发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但是对于生物群落的两种对立观点——个体论学派和机体论学派的争论至今未休。群落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植物种类?它们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分布着?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着相互作用的?这是群落生态学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1. 生物群落的定义及其内涵 2. 植物群落学的概念 3. 植物群落学的发展简史 4. 群落的基本特征 5. 群落的性质

1. 生物群落的定义及其内涵 1.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Alexander Humboldt 2.1890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出版了其经典著作《植物生态学》,副标题为“植物群落研究引论”。 3. 1908年俄国对植物群落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并形成一门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的同义语)。

动物学家也注意到不同动物种群的群聚现象: 1.1877年,德国生物学家Karl Mobius 2.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先驱者V.E.Shelford(1911) 3.美国著名生态学家 E.P.Odum(1957)在他的《生态学基础》一书中,对这一定义做了补充,他认为除种类组成与外貌一致外,生物群落还“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它是一个结构单元”,“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 4.比利时学者P.Duvigneaud(1974)在他的《生态学概论》

生物群落可定义为: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2. 植物群落学的概念 植物群落学(Phytocommunity,Plant community ):由瑞士学者H.Gams于1918年《植被研究的主要问题》中提出,是关于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同义语有: 地植物学(Geobotany):1866年,A.Griesbach,德国,植物地理学;Ф.И.Рупрехт,俄罗斯学者,仅指植物地理学中关于种的分布式及植物区系发展的研究。

植物社会学(Phytosociology,Plant sociology):波兰И. П. Кaчсний和俄罗斯学者П. Н 植物社会学(Phytosociology,Plant sociology):波兰И.П.Кaчсний和俄罗斯学者П.Н.Крылов分别于1896、1898提出,认为是本门学科最合适的名称,也是国际文献中最固定的名称。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瑞士学者С.Schroter 1902年提出,1909年被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已采用为本学科的名称。 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Phytoecology):E.Warming丹麦人,1909提出,后来演化为狭义的指:个体生态学,广义上指:个体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植物群落(Phytocoenosium,Phytocommunity,Plant community) : 是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总体,在一个植物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一个特有的内部环境或植物环境。如森林、草地、农田等。 植被(Vegetation):植物的覆被,指地球表面的活的植物覆盖。一个地区的植被是该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和,是由一个或多个植物群落组成的。

植物群落的研究对象:植物群落及由植物群落所构成的植被。 通常分为: 自然植被(Natural vegetation)/野生植被 (Field—vegetation) 人工植被(artificial vegetation)/栽培植被(cultivated vegetation)

植物群落学的内容范畴: 结构:种类组成、种群特性、外貌、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群落形态学Synmorphology)。 生态:群落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群落的内部环境或植被环境,群落内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 动态:群落的形成、运动与变化群落的演替(群落动态学Syndynamics,群落演替学Syngenetics)。 分类:群落分类的原则、单位与系统,群落的命名(群落分类学Syntaxonomy,Synsystematics)。 分布:群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分区(群落分布学Syhchorology 群落地理学Syngeography)。

植物群落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深入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生态、分类、及其在地球上分布等规律。 农业、牧业、林业等的必要的理论基础。 土壤利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各种自然规划、经济规划的必要的理论依据,在防风、防旱、防洪、防寒、防沙、改良土壤、绿化及美学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3.植物群落学的发展简史: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

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由瑞典Uppsala大学的R.Sernauder所创建,继承人为G.E.DuRietz。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又称Braun-Blanquet 学派):重视群落的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以及区别种和专有种。 英美学派:E.Warming 发展观点,W.Cowles(1899,1901)树立了群落动态研究范例;F.E.Clements(1916)提出单元顶极的“演替顶极”理论,A.G.Tansley(1935)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为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该学派的独特贡献。 苏联学派:以B.H.Сукачёв为代表,他们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统称为“地植物学”。

20世纪50—60年代,是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过渡时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代发展中心: H.Ellenberg(德国):对生态幅度与生理幅度以及生态种组的研究; Würzburg大学 O.L.Lange (德国):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北威尔士大学 J.L.Harper(英国):植物种群的研究; Toulouse 植被制图中心,H.Gaussen (法国):植被制图; 康乃尔大学 R.H.Whittaker (美国)):植被分析研究。

4.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4.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结构(食物链)。 形成群落的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 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 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 边界特征

5. 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派绝然对立的观点: 机体论观点认为:美国生态学家Clements(1916,1928)曾把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是一个自然单位,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认为: H.A.Gleason在1926年发表了“植物群丛中的个体论概念(individualistic concept)”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观点。

争论焦点 机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 两条途径 群丛单位理论指导下的群落学研究 从种群独立性假说出发的群落种群研究 群落类型 真实的、自然界中的客观实体 抽象的、人为 群落比拟 有机体、生物的“种” 群落比拟为有机体,欠妥 群落边界 明显的 逐渐过渡 群落分布 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 代表人物 Clements(1916,1928) H.A.Gleason( 1926 )

实际上任何植物的自然种群,都是自然群落整体中的一个成员,它本身的种群过程,必定与其生存的群落环境不可分割。近十来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机: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更重视对各种群落内部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植物群落学研究:更加重视群落中的优势种或特征种、生态种组的种群统计和分布格局的定量化研究,深化认识植物群落形成演替、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化的过程。 由于两种理论观念从对立逐渐地相互补充和渗透,从而给植被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力量。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和方法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一、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和方法 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 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一个确定的植物群落,总是由一定的种类成分所组成。 种类组成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不同的群落类型必然有不同的种类组成。

登记种类组成成分:编写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名录及其他信息(生活型、生态类型、地理成分等)。 2、研究种类组成的方法: 登记种类组成成分:编写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名录及其他信息(生活型、生态类型、地理成分等)。 选择样地:选择典型地段,即能够反映植物群落特征的地段,只代表群落的基本特征不是全部面积。选择要求: ⅰ、种的分布要具有均匀性; ⅱ、有层次分布; ⅲ、生境条件(地形、土壤)一致; ⅳ、典型地段(中心),避免过渡地带。

3. 登记样地面积:不应小于其最小面积(表现面积)。 表现面积:能够包括群落中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最小地段。 群丛片段:当一个植物群落占据地段的面积很小,以致于不能表现该群落的特征时为群丛片段,将全部面积作为登记记载面积。 4. 样地登记的方法:样方、样条、样线、样圆等。 其中样方种类有: 记名样方(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 完全样方(种名<拉丁文>、高度、个体数量、物候、鲜重、干重、含水量)。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植物区系学分析:从分类学和区系学角度出发,可以划分出区系成分。 植物区系:一个地区所生长或生活的全部植物种类 的总体就是该地区的~(行政区划、地理区域)。 种类组成的统计分析:对群落中所有植物的科、属、种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可列成植物名录和科属组成表。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以现代分布区为基础的区系划分,最常见的地理成分如泛北极、东亚、地中海、鄂尔多斯、亚洲中部。在搞清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理的基础上,对再搞清植物群落的中心和来源有重要意义。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2. 生态成分分析:从生物有机体对其周围环境适应性出发,划分出生态成分: 生态类型(根据光、水、温度、土壤等因子划分分析) 生活型(生长型)。 3. 群落成员型分析:从物种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出发,根据个体数量的多少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划分: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建群种(edificator或constructive species)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偶见种(rare species) 同一物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在不同的群落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即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可以以不同的群落成员型出现。

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丰富度、密度、相对密度、密度比 还有:盖度、频度、高度、重量、体积以及相对盖度、盖度比,以此类推。 2、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

四、物种多样性 (一)种的多样性定义(三方面) 1、丰富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均匀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情况。 3、差异度:物种之间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程度。

(二)物种的多样性测定 1、丰富度指数(richness indices) Gleason 指数 Margalef 指数 具体公式见课本92页

(二)物种的多样性测定 2、多样性指数(richness index) 辛普森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 Pielou 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 注:前两个具体公式见课本93页

Pielou均匀度指数 J=H ’/log2S 其中, H ’同香农-威纳指数公式,S为群落中物种数目

(三)决定物种的多样性因素 时间 空间异质性 气候稳定性 生产力 竞争 捕食 群落物种多样性 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因子网络

时间因子 两个等级:进化时间和生态时间 试问:如何从时间角度解释热带群落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2. 环境适宜度和空间异质性因子 环境异质性大 环境异质性小 环境适宜度大 多样性高 多样性高 环境适宜度小 多样性低 多样性低

3.竞争因子 4.捕食因子 5.气候稳定因子 6.生产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