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主题二 模块小结与测评 主题三 考点一 主题四 考点二 主题五 考点三 主题六 考点四 命题热点聚焦 考点五 模块综合检测 考点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公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讲义 邢长文老师. Page 2 大公教育全国客服热线: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第10讲 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与国共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就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及国情相结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复习时注意中共在各个时期重大会议及国共关系的复习。
司 法 考 试 题 2002年——2009年.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湘雅医院中层干部培训讲座之二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思路 孙 虹 2010年10月27日.
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证(四级) 总体情况说明.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二审司法考试题目.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复习线索 线索 专题九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配套课时检测.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办法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处
氧气的制法 装置 原理 练习 随堂检测.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新闻追踪 请问:1、失去秩序的后果是什么? 2、是否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 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 家長晚會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1.6 中国人口迁移.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愛之花.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列王紀下8章 啟示錄12章 書念婦人 婦人 死裡復活的兒子 被提的男孩子 七年饑荒 三年半大災難 非利士地 曠野 歸還房屋田地
佛教既是外來宗教, 為何盛行於中國?.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天地有情 分享者:徐燦麗老師、 蘇娟玉老師 日期:2005年12月3日 P.1.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分式的乘除(1) 周良中学 贾文荣.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苏州分所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大数的认识 公顷和平方千米 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统计.
思想品德 新课标(RJ).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与评价的交流 金 利 2006年1月10日.
桃園縣龜山鄉文欣國小 校園植物簡介 內庭區.
南亚、中亚 要点·疑点·考点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第十二单元 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第16课 抗日战争.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九龙坡区交通巡逻警察支队.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11 室外装饰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室外装饰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外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况,室外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的细部设计以及店面装饰设计等内容。
2012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课件 :高效提分区.
第 十一 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复习: 诚实内涵 诚实二个表现 诚实意义 1、对自己要诚实2、对他人诚恳实在.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美国的两党制》选考复习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俞优红 2018年6月14日 1.
第六章 静电场 第3课时 电场能的性质.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学案16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一)
電子白板百萬小學堂 本活動建議搭配電子白板 學生最多可分成2~6組(請按組別按鈕) 老師可以視時間多少,來進行活動 每一組要回答十個問題。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活氧精萃晶顏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主题一 主题二 模块小结与测评 主题三 考点一 主题四 考点二 主题五 考点三 主题六 考点四 命题热点聚焦 考点五 模块综合检测 考点六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国内: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公民为了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国际: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重要内容:科技与教育。 有关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二者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3)形势: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4)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更应关注文化竞争力,把其作为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四、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透视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为了使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予以保护。

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四、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六、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大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七、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通过中外文化交流,一方面吸收了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更加主动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1)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五、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二:博大精深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根本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2.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二、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2.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必要性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地位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要求 (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六、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1.含义 科学文化修养,就是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化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就是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2.关系 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要影响。高考常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我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所结合的材料往往紧紧联系现实的热点,如莫言热、历史名人故里之争、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

[例1] (2012·广东高考)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①错误;文化的发展不是和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的,②错误;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体现了③④。 答案:D

[例2] (2011·天津高考)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解析:B项表述错误,应是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C项表述也错误,错在“总能推动”, 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D项强调的是经济的基础作用,与题意无关;A正确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关系,故选A。 答案:A

[例3] (2010·北京高考)《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选B。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主要考查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等。试题常以最新的时政材料为背景,如: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各种文化节的举办、科技的发展助推文化的发展等,试题多以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的形式考查我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 (2011·山东高考)“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中“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之所以以三大节点为支撑,是因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①当选;贺年活动之所以能够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的主题,是因为贺年活动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③当选,答案为B;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均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④夸大了传统习俗的地位。 答案:B

[例2] (2010·安徽高考)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试题关注时事热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②③正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①④错误。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考点在高考中常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结合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热点材料,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联系文化的多样性分析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考中考查的形式多样化,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能呈现。

[例1] (2012·北京高考)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解析:A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促进西方饮食文化的传播;C项强调通过材料中的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正确;D项本身错误,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例2] (2011·广东高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拥有顽强的生命力,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材料突出的是文化的作用,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答案为A项。 答案:A

[例3] (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例3] (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解析: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故A正确,B、C错误,D混淆了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方面的关系。 答案:A

[命题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在高考中占得比重较大,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们在把握该考点时要着重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我国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彰显的民族精神,让我们自觉地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多关注这样的事例,同时提高落实基础知识的能力。

[例1] (2012·江苏高考)《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  )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材料强调感动中国的100多位人物,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榜样的作用,而不是道德评价体系。 答案:C

[例2] (2010·山东高考)材料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解析:本问考查的课本知识是文化传承,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能永不泯灭的原因。结合课本能够很快想到①③,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在于他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答出第②点。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命题分析] 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只要在当年出现了这方面的重大事件,它就会成为高考的重头戏。目前,国家重视文化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整顿文化市场,开展绿色网络、绿色手机行动等热点问题,都是高考的重点。需要把握的知识有: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如何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公民如何提高辨别能力等,在高考中长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例1] (2012·福建高考)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解析:从图表中可知,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对文化活动的选择不同,体现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就必须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答案:C

[例2] (2011·山东高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本题问的是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C排除;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答案为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错误;应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D错误。 答案:A

[例3] (2010·安徽高考) 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例3] (2010·安徽高考) 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  )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 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建国大业》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创新,但不只是形式的创新,①③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因为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学生密切相关,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考点在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呈现,备考中主要把握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知识。在高考中往往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热点事例进行考查。

[例1] (2012·江苏高考)2012 年4 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 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解析:“信义姐夫”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影响了欠债的顾客赶来还钱,商户们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说明了诚信能够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故C项正确;A项强调诚信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材料中不体现;B项观点错误;D项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C

[例2] (2010·福建高考)右图的寓意 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  ) 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素 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漫画题,看清楚提示语“楼里楼外”是答好本题的关键。无论是楼内楼外,都是垃圾满天飞,凸显了人们社会公德的缺失。A与题意无关,C、D二项不如B项准确。 答案:B

模块综合检测见阶段质量检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