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近代的社會與文化變遷 工業社會的演變
工業社會的特色(一) 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 工業革命以前:資本活動主要在商業方面,特別是遠洋貿易。 工業革命之後:新工業興起,成為投資者新天地,資本主義呈現顯著的工業性質。 在工業資本主義下,投資規模愈軀龐大,於是有工廠制度的產生與大型企業的出現。
工業社會的特色(二) 人口遽增 1650年,歐洲約有一億人口,1800年,增至一億八千多萬。 工業革命以後,歐洲經濟快速成長,物質條件大獲改善,人口的增加更迅速。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超過四億三千萬人,約占世界人口的1/4
工業社會的特色(三) 家庭的規模逐漸縮小 醫療衛生的進步,兒童存活率提高,許多家庭注意到節育問題,導致家庭人口減少。在1860年代,一般英國家庭育兒平均超過6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降至3人以下。 子女數減少的優點:可以獲得較好的教養,父母亦有自己的空間追求自我生活。
工業社會的特色(四) 工業社會人口產生變化 農業人口的比例銳減,工商業人口的比例遽增。 例如:英國是最早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到了十九世紀末,其農業人口只佔總人口的8%。法國是工業國家中農業色彩最濃厚者,其農業人口也降為43%
工業社會的特色(五) 出現高度都市化的現象,以西歐地區最明顯 各地人口大量往城市集中,到1910年,英國有78%的人口住在城市,德國有60%住在城市。 新興工業城市大量出現。例如:英國在1700年,超過10萬人口的成是只有一個,到1910年增至30個。
中產階級的茁壯 中產階級的得勢是工業社會的另一個重要現象 成員— 近代早期:以商人、銀行家為骨幹。 在工業社會中:工業資本家、高級技術員與管理人員為天之驕子,他們結合原有的中產階級,形成勢力強大的中產階級。
十九世紀的中產階級 (1)人數有相當的擴張 (2)在主要工業國家,其規模約占人口的1/5 (3)階級的組成份子複雜,其頂端是一批工商鉅子與大銀行家,人數雖然不多,收入卻很豐富。中層包括小企業、專業人士、公司經理與政府官員等,其下層主要是小商人、店主,以及為數眾多的白領員工。
中產階級共同的信仰與價值 (1)通常白手起家,認為其成就來自本身的努力。 (2)受良好的訓練,做事幹練。 (3)強調家庭、教育與宗教的價值。 (4)重視個性,獨立自主,充滿自信。 (5)反對特權,不滿現狀,成為改革的動力。
中產階級的重大成就 英國 中產階級在1832年的國會改革中擴大了參政權: 取消原有衰敗城堡及兩千居民以下的城市選舉區,名額改配給人口較多的各郡與新興工業城市;選舉辦法統一規定,使鄉間與城市中小康的中產階級人士獲得了參政權 。
中產階級的重大成就 法國 1830年革命代表他們獲得政治上的優勢 ※經過這些努力,中產階級逐漸成為工業歐洲的新領導階層。
1804至1940年法國的簡要歷程 1804-1814 拿破崙一世 1814-1824 路易十八 1824-1830 查理十世 1804-1814 拿破崙一世 1814-1824 路易十八 1824-1830 查理十世 1830-1848 路易腓立 1848-1852 路易—拿破崙為法國第 二共和之總統 1852-1870 拿破崙三世為法國第二 帝國之皇帝 1870-1940 法國第三共和
工人群眾的覺醒 工業革命後,大批勞工出現,勞工問題漸成為工業社會的重要課題— (1)勞工通常沒有恆產,屬於「無產階級」,也沒有專業技能,純靠勞力賺取工資維生。 (2)為了工作機會,勞工大多聚居於城市,尤其是新興的工業都市。這類都市大都未經規劃,居住條件不佳,成為貧民窟。
階級意識的形成 (1)勞工屬於弱勢族群,往往成為被壓迫的對象。 (2)往往聚居在一起,同氣相求,產生團體感,逐漸形成階級意識。
工會的出現 起因:工人不滿自己的處境,為謀求改善,於是組成工會,以集體的行動與資本家對抗。 出現:十九世紀前期,歐洲各國出現工人組織,英國在1824年就讓工會合法。
勞工運動的手段 抗爭的手段相當激烈,甚至使用暴力。 (1)破壞機器:機械化大量生產後, 許多工匠無法與其抗爭,相繼 失業,就跑到工廠破壞機器, 作為報復。 (2)罷工:最常採取的方式,迫使 資本家接受他們的要求。
資本家的回應 (1)聯合起來,阻撓工會的 組成。 (2)遊說政府立法禁止工人 罷工或組織工會。
勞工階級政治意識的覺醒 工人體認到唯有爭取投票權、制定有利的政策,才能為其謀福利。 隨著民主政治的進展,歐洲勞工普遍取得投票權,工人群眾成為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力量。 例如:1924年,英國的工黨贏得大選,成立了第一個由工會支持的民選政府。
英國的工黨(補充) 在1924年首度組閣,但是因為缺乏實際執政經驗以及國內經濟低迷,不到一年他們就匆匆下台。
意識型態的時代 產生的背景:工業革命帶來許多新的社會、政治問題。歐洲學者研究這些問題,提出解決之道,形成許多新的理論或學說。
自由主義 思想淵源:自由思想產生於英國,淵源於洛克的天賦人權、言論自由、限制政府權力、保障個人權利,成為自由主義的信條。
洛克 在1690年提出「政府論」,力斥專制,認為任何人都享有維持秩序、爭取自由、保有財產的天賦人權。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真正主權在民,政治上的決定應以多數人贊同為標準,政府的目的在保護人民的自由,而非干涉人民的自由。
經濟自由主義 十九世紀的主要人物:馬爾薩斯、李嘉圖 論點:他們認為經濟活動應受供需律的支配,不可受人為控制。個人應循開明的自利原則追求個人的福利;政府的職責只在維持秩序,不應干預經濟活動。
政治自由主義 代表:邊沁、彌爾 邊沁:主張透過透明的立法,以確保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彌爾:強調個人價值,認為社會應容忍個人的自由發展,文明才有創造力。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對立 產生原因:學者目睹工業社會的勞資對立與貧富不均現象,主張廢除私有財產,平均分配利益,把主要財產改為公有,由社會集體控制。
烏托邦社會主義 代表人物: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白朗,英國的歐文 設想一種理想的社會組織,試圖設計不同的環境和制度來解決社會問題。
馬克斯社會主義 又稱作共產主義 馬克斯高唱階級鬥爭、世界革命,主張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費邊社會主義 Fabian Socialism 1884年,英國一群社會改革家組織的,主要成員包括蕭伯納、魏勃夫婦、威爾斯與阿特禮。 主張研究社會實況,以漸進溫和的手段,透過選舉投票來解決問題。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英國的劇作家,藉由戲劇諷刺當時的社會,引起時人的共鳴。1892年,他所寫的劇本,抨擊富有的房東剝削貧民窟的窮人。
無政府主義 反對任何壓制個人的制度,認為唯有解散政府,才可能達成社會正義。 有些無政府主義者甚至宣揚暴力,主張用恐怖的手段來摧毀政府。如:俄國的巴古寧。 另有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提倡「工團主義」,主張由工人組成「工團」來取代政府。
近代社會的文化 十九世紀的歐洲社會,特色是:文化的普及化、社會的世俗化
國民教育的提倡(文化普及) 原因:從業員要有讀寫的能力、選民要有一定的教育水準 提高識字率:歐洲各國在十九世紀後期普遍推動教育改革。 例如:英國實施義務教育、法國義務教育免費。 結論:婦女教育獲得社會的重視、提高歐洲人的文化水準、文化不再是少數菁英的特權。
世俗化 教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力趨於式微 原因: (1)啟蒙運動批評宗教 (2)達爾文進化論出現 (3)十九世紀後期,各國推動世俗化教育 結果:二十世紀初,英國倫敦市民常上教堂者不足兩成、法國馬賽剩下16%,普通人在出生、死亡與結婚時,才進教堂
休閒活動的普及化 大眾化的休閒興起 十九世紀歐洲的都會出現了很多的舞廳、咖啡廳、音樂廳、戲劇院、博物館等。 法國巴黎有「歐洲娛樂之都」的美稱。
百貨公司 是近代都市文明的明顯標誌 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中葉的巴黎,其後,倫敦、紐約、芝加哥等大都市亦相繼出現。 百貨公司令消費變成休閒 百貨公司常用廣告、減價等手段,刺激購買欲,吸引顧客,助長了消費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