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上海建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以及实现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中国梦,重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 二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 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将其 思想阐述如下:
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生产资料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 划分为两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 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 人成了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2.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1899年他说:“社会主义 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 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 为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 2.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1899年他说:“社会主义 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 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 为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 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 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 从毛泽东的论述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毛泽东认为,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1955年,我国GNP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 1960年,我国GNP与日本相当,而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案例一〗社会主义的吃饭问题 一吹三层浪,一喝九条沟 1978年3月,万里到安徽定远县考察。 万里和一位穿着破棉袄的农民交谈。
万里对新华社记者说 你看,我们的农民多好啊! 他们的要求不高啊!可是,解放28年了,我们连农民这么低的要求都没有满足!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 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腰鼓走四方。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 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风阳县委上报的逃荒人数 惊人 1967年2月,凤阳人口外流9900多人,3月1.8万多人。 1969年3月,37%的农户和23%的人口外流。 1970年春节,又有4000多人外流。 1978年,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40多人没有棉裤。 史成德家,7个孩子,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碗。
小岗村的风波 小岗村社员大会 小岗生产队 20户人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小岗生产队 20户人家。 副队长严宏昌 老队长关庭珠 队长严俊昌 小岗村社员大会 严俊昌:“干脆承包到户,秋后打下粮食,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再不用记工分了。”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不能‘肉吃千口,罪落一人'。口说无凭,得立个字据。”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字 据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的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建国后,上海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物价年平均上涨率只有1.3% 到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大量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然而上海的产品却不能提价,造成一件棉毛衫的利润只有2分钱,众多的企业难以为继。 80年代初期,上海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交国家利润等方面第一,但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则是倒数第一。
“螺蛳壳里做道场” 1985年,全国住房困难户平均26.5%,上海却近50%。 全市180万户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近27万户,无房可住的近2万户。
面对“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思绪万千。
值得深思的六问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这是邓小平1982年陪同朝鲜总书记金日成到四川访问途中的一段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11页)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样? 共同受穷?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 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 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 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 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 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 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邓小平: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生产力 发展迅速 社会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难以巩固和发展 生产力 发展缓慢 社会主义优越性无法体现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创办并主持了“迈克·华莱士追击”、“60分钟”等震撼美国的新闻栏目,以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实践追踪式报道和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而闻名,在世界传媒领域被誉为“新闻怪杰”。 “无惧、无耻,但极棒”。 他主持节目以尖锐犀利的风格著称,这让他挖掘出不少珍贵的新闻事实,但也因此引发不少声讨和质疑。
华莱士:“现在中国领导提出致富光荣的口号,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对此感到意外,这个口号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
邓小平: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关于共产主义,文化大革命中有一种观点,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是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第一,共同富裕不是一开始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 理解共同富裕时应注意 第一,共同富裕不是一开始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随时防止两极分化。
邓小平晚年的忧虑 《参考消息》的两篇外电报道:《马克思主义新挑战更加令人生畏》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国》,其中一篇文章提到:“西方实行自由市场的自由派所面临的挑战将不仅仅是显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效率高,而且还要显示资本主义在分配上是公平合理的”。
邓小平:“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
1993年: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 “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第三,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词汇,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 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三 坚持科学发展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 护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2. 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硬就硬在发展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结果,硬就硬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硬就硬在发展是消灭贫穷,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 逐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根 本点。
1 2 3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由生产力的最终决定力量规定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002年 1995年 1964年 1967年 1978年 1970年 2006年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创新”一共使用了56次。 十七大报告
十二五时期 中国将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创新驱动”的两个轮子,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钱买不来的。” 没有核心技术,我们永远受制于人。 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没有保障。 全国科技奖励大会
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一直在考虑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要构建创新型国家? 如何构建创新型国家?
(一)创新型国家: 第一,要依靠创新支撑经济的发展; 第二,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行为; 第三,能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基础。 四大特征 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70%以上。 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2%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 获得的专利数量多,欧美日三方获专利总数占到世界总量的97%。
(二) 21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际环境 国内情况
首先,回应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上海大学
促进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 “日不落”;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产业革命。德国崛起。 20世纪下半叶,第三次产业革命。美国超级大国。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许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第一次:中国的辉煌时代 李约瑟博士:“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 加以证明。” “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价 中国人都是发明家,他们比法国人文明开化得多。 中国人发明火药的时候,法国人还在用棍棒厮杀,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而法国人那时还不会写字,中国的三大发明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火药把骑士阶级打得粉碎;指南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拓宽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第二次:英国产业革命1733-1830 科学革命作为先导:15-16世纪英国形成了崇尚科学的思想。 出现了思想巨匠培根; 出现了科学巨匠牛顿。 工具机纺纱机-蒸汽动力机-工作机机床的改进和发明。
第三次:德国化工技术革命1861-1900 德国化学之父:李比希,首创了肥料业,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 科学革命:科研走在生产前面。 思想解放:康德宇宙进化论,谢林对立统一,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电力“四大发明”,照亮人类电气化道路: 马可尼尼电力通讯 西门子的电机, 贝尔的电话 爱迪生的电灯, 完善三大技术: 铁路、化工、电力; 第四次:美国电力技术革命 1879-1930 电力“四大发明”,照亮人类电气化道路: 马可尼尼电力通讯 西门子的电机, 贝尔的电话 爱迪生的电灯, 完善三大技术: 铁路、化工、电力; 完成三大发明: 汽车、飞机、无线电技术;
放映视频材料: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 1:22-1:30
第五次:日本技术综合创新1950-1980 日本科技发展的历程,正是科学技术进入第一生产力的历程。他们提出“科技立国”、“技术称霸时代”、“高技术时代”的口号,利用各国技术之长,走出一条不断创新不断综合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道路。 战前80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4%~5%。战后,长时间经济增长为 10%以上,是同期联邦德国的 1.5倍,美国的3一4倍,人均产值增长是美国的9倍。
半导体技术的改进 --索尼会社创始人盛田昭夫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 电子表挤占瑞士市场,傻瓜相机占领德国市场, 机器人占领美国市场。 世界家庭主妇的钱大量流入日本家电企业 宗旨:引进技术,立足改进,培养队伍。
本田公司是日本的著名企业,靠摩托车起家,其发展所依靠的正是综合各家之长,为我所用。 1952年,考察小组,走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花了几百万美元,,最新发动机样机,综合,设计成功本田发动机——世界最好的发动机,装配成世界一流的摩托车,只用3年就占领了国际市场。1958年 本田从创业到发家,前后只用6年就成为大企业家,本田宗一郎成为管理大师,名扬天下。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竞争 2009年,美国奥巴马实施“绿色新政”: 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等; 2009年,日本紧急出台“数字日本”计划; “ICT鸠山计划” …… 2010年,欧盟成立项目组研发绿色光电网络
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 高端人才指数、教育等指数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一流企业卖标准(标准意味着完全的知识产权, 在产业链中利润最大最丰厚的部分) 二流企业卖专利 三类企业卖技术 四类企业卖产品 五类企业卖苦力 视频:《国情备忘录》第八集:第3,创新元素4分钟38-9分钟
发达国家操纵技术标准 波音, 飞机 及 一套生产飞机的技术标准; 英特尔,芯片 及 微机芯片的一整套技术指标; 波音, 飞机 及 一套生产飞机的技术标准; 英特尔,芯片 及 微机芯片的一整套技术指标; 微软, 软件 及 一套操作系统和软件指标体系。 技术标准会形成行业垄断。
其次,基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 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其次,基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 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上海大学
1.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
GDP 2010中国一些统计数据 5.88 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储备 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 对世界经济增长 贡 献 率 超过50% (日本5.47万亿)。 世界第二 5年前中国只占日本一半 GDP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储备 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8473 亿美元。 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 对世界经济增长 贡 献 率 超过50%
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
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1)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 (2)加速社会发展 (3)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2. 明晰党的战略需求: 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追求 2. 明晰党的战略需求: 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追求
如何构建创新型国家 汪品先三问: 第一, “中国科技创新 的障碍到底在哪里?” 第二, “我们离创新型国家 还有多远?” 第三, “我们在推进创新中 有什么不足?”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上海大学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 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 “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 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两步走战略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 在20世纪内: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目标: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三步走战略 第二步 1991—2000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一步 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00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大
关于第三步中的三小步: 第一步 2000年—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 2010年—2020年,即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 2020年—2050年,即建国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 二、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 含义: 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 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建成”与“建设”的区别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建设与建成主要有以下不同: 1.建成是建设过程中的收官阶段; 2.建成是在建设道路上即将到达预期目标的冲刺阶段; 3.建成是在全面衡量建设过程和当前状况后对按计划实现目标的科学判断。
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夏心旻指出,截至2011年底,江苏13个省辖市中已有9个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范围内将实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达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苏北地区实现“零突破”,徐州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标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07元,比目标值高出174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6元,比目标值高32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90元,比目标值高1490元。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 一0年翻一番 ;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中国梦的内涵 3、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世界和平梦、腾飞兴国梦、拼搏强军梦、和平统一梦、幸福人生梦。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深情阐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就是: 国家富强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就是: 民族振兴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就是: 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途径 一是:坚持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是:坚持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是: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