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 从雏形走向成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滕王阁序 [ 唐 ] 王 勃.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岳阳楼.
安吉丽娜 · 朱莉布拉德皮特 普京 奥巴马 Q 版人物简介 Q 版人物画欣赏 Q 版人物画特点 Q 版人物画技法表现 课堂作业以及交流.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七年级上册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一、比一比,看谁背的熟 1 、同位互相检查《〈论语〉十则》背诵 2 、抽查《古代诗歌五首》背诵 找同学背,全班齐背 3 、理解性背诵、填空。 ①《〈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②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是 。 ③与 “ 学而时习之.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黛安娜巴黎車禍罹難 綜合外電報導 離 婚 後 試 圖 重 建 新 生 活 的 英 國 黛 安 娜 王妃 與 男 友 哈 洛 德 百 貨 公 司 小 開 多 迪 ‧ 法 雅 德, 卅 一 日 凌 晨 在 座 車 通 過 巴 黎 塞 納 河 阿 瑪隧 道 時 , 被 一 批 攝.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看日历.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唐代文学概述.
主讲教师 张帆 喻芳. 主讲教师 张帆 喻芳 第十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传奇发展概况及在中国小说史上地位; 2、掌握唐代传奇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 1、唐传奇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2、唐传奇的代表性作品及其思想艺术特色.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六朝志怪小说 制作 单承彬.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朝《及第谣》.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中西小说文体比较.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王实甫和《西厢记》.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协和医大之歌 啊 , 协 和 医 大 ! 我 们 梦 寐 以 求 的 校 园 。 这 里 领 悟 了 至 理 名 言 ,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Lesson Three 香 港 学 生 到 了 英 国 留 学 , 可 以 找 到 工 作 吗? 1/17/2019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Other Major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用event class 从input的root文件中,由DmpDataBuffer::ReadObject读取数据的问题
Shui 水 water.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三 水 同 鄉 會 劉 本 章 學 校 數 學 科 年 級 : 忠 、孝 班 單 元 : 統 計 圖 製 作 及 閱 讀 單 位 :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韓憑夫婦 干寶 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為城旦。妻密遺憑書,繆其辭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既而王得其書,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當心,心有死志也。」俄而憑乃自殺。 其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遺書於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小组名称:羽墨云轩 班级:五(4) 姓名:叶嘉莹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Weary, Heavy-laden, Come, Give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读经 马 太 福 音 28:16-2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 从雏形走向成熟

一、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唐传奇的概念 三、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四、唐传奇的题材内容

笔记小说的繁荣期 中国古代小说的 雏形阶段——魏晋 魏晋 鲁迅把唐以前的小说称为“古小说”

魏 晋 魏晋玄学 魏晋清谈风气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志 怪 志 人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 志 怪 志 人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遗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

短小,语言精炼,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言行的描写。为后来的小说发展打下重要基础,但还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只是粗陈梗概的小说雏形,是从“丛残小语”到成熟小说的过渡。

志 怪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冤魂志》颜之推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搜 神 记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两晋之际的史学名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 “游心寓目”即赏玩娱乐。此书原已散佚,由明人重新辑录而成,现二十卷,四百多则。

搜 神 记 1、死后世界  2、长生的可能  3、奇幻人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蒲松龄

及其著述,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 干宝《搜神记》序言 阮 瞻 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谓此理足以辩证幽明。忽有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明理。客甚有才辩。瞻与之良言久,及鬼神之事,反复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供传,君何得独言无,即仆便是鬼。”于是变成异物,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太恶,岁余,病卒。 搜 神 记 卷 十 六

搜 神 记 有神论立场强烈,魏晋神仙家言盛行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事 有 难 言 聊 志 怪 鬼崇拜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人性内涵。《山海经》对各类鬼有过描述,《墨子•明鬼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着,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鲁迅说:“天神地衹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祗。” 从文化角度看,《搜神记》侧重于“怪异”,《聊斋志异》侧重于“人”,鬼从与人距离疏远到与人情感融合。 人 非 吾 与 更 搜 神

宋 定 伯 搜 神 记 卷 十 六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宋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曰:“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百五,乃去

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供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举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①,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搜 神 记 郭 巨 埋 儿

宋 母 化 鳖 搜 神 记  魏黄初中,清河宋士宗母,夏天于浴室里浴,遣家中大小悉出,独在室中。良久,家人不解其意,于壁穿中窥之。不见人体,见盆水中有一大鳖。遂开户,大小悉入,了不与人相承。尝先着银钗,犹在头上。相与守之啼泣无可奈何。意欲求去,永不可留。视之积日,转懈。自捉出户外。其去甚驶,逐之不及,遂便入水。后数日,忽还,巡行宅舍如平生,了无所言而去。时人谓士宗应行丧治服,士宗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此与江夏黄母相似。

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為城旦。妻密遺憑書,繆其辭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既而王得其書,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當心,心有死志也。”俄而憑乃自殺。 其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臺,妻遂自投臺,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遺書於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 韩 凭 妻 卷 十 一 搜 神 记 爱情的忠贞。诗意的幻想。后世“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结尾可能受其影响。

韩 凭 妻 卷 十 一 王怒,弗聽,里人埋之,冢相望也。 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冢合,則吾弗阻也。”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 。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搜 神 记

李 寄 卷 十 九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蛹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搜 神 记

搜 神 记 ◆东海孝妇 关汉卿《窦娥冤》即以此为蓝本。 ◆董永的故事 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天仙配》的故事由此演变而来

三 王 墓 《三王墓》,《搜神记》卷十—。此篇故事在《列士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博物志》、《列异传》等书中均有记载,文字各异。诸书记载中,以《搜神记》所记最详,文辞亦最佳。 悲壮感人的复仇 搜 神 记

三 王 墓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 ,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头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这个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残暴统治者的强烈的复仇精神,中国文学中少见。想象奇特,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以悲壮的美得到鲁迅的爱好,被改编为故事新编《眉间尺》。 搜 神 记

幽 明 录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述甚多,除《幽明录》外,传世还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不过,这些著作当有他门下的文士参与编写。 《幽明录》亦久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多则。它和《搜神记》不同之处,是很少采录旧籍记载,而多为晋宋时代新出的故事,并且多述普通人的奇闻异迹,虽为志怪,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氛。其文字比《搜神记》显得舒展,更富于辞采之美。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 之,手迹如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抚之恸哭,曰:“不幸致此,若死魂而灵,复何恨哉!”男豁然复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子孙繁茂。 卖 胡 粉 女 子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著名志人小说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爱好文义,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 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爱好文义,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

名 士 教 科 书 《世说新语》内容可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若干则故事,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笔记小说“随手而记” 。 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人物,但其言论或故事则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史实。上卷四门中卷九门是正面褒扬。 36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弱、仇隙。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人物,帝王将相,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对人物的描写有重形貌,有重才学,有重心理,集中表现人物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独特性格,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记 言 则 玄 远 冷 隽 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明)胡应麟 许多成语出自此书,例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相煎何急 ,千岩万壑\管中窥豹肃然起敬身无长物等。 记 行 则 高 简 瑰 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德行》) 晋文王功德盛大,座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简傲》)

世 说 新 语 子 猷 访 戴 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忿狷》 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曰:“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二 唐 传奇 「傳奇」一詞,最早見諸於晚唐裴鉶的《傳奇》一書。宋以後,文人開始約定俗成,用「傳奇」一詞代表唐人小說。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传奇还常常被唐代举子用作“行卷”——考试前投献给有关官员,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传奇还常常被唐代举子用作“行卷”——考试前投献给有关官员,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传奇还常常被唐代举子用作“行卷”——考试前投献给有关官员,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  唐代考选官员,”凡择人以四才”,.谓身、言、书、判”(《旧唐书》),其中判词考试最能显示应试者的学识,判案能力和文采,判词必须据情节引经据典,熟悉历史掌故和典籍作为判案的宗旨、例证,应考者在赴试之前,都要揣摩练习,写大量的拟作

三、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1)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 (2)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更自由的形式在较宏大的篇幅中具体生动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想象。 (3)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有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内涵和情感空间,也为后代文学提高了新的样式和母题。

(1)古典小说在唐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及由此而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2)唐传奇与六朝志怪重要区别即现实性大大增强,描写社会人事,关注现实人生,由神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

莺 莺 传 第一篇完全不涉及神怪情节、纯粹写人世的小说

莺 莺 传 在唐传奇发展中具里程碑意义。之前小说,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多少带有志怪色彩。自它开始,陆续出现《李娃传》、《霍小玉传》 故事广泛流传,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宋《莺莺传》话本、《莺莺六幺》杂剧,金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明代有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南西厢》,清代有查继祖《续西厢》杂剧、沈谦《翻西厢》传奇等。直到今天,活跃在电影电视及各种剧目中的西厢故事,《莺莺传》仍源头

莺 莺 的 爱与 哀愁

莺 莺 传

补 过 论 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徵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

宋王铚《传奇辨正》以来,故事中的张生即元稹本人,似乎成学界共识,鲁迅、陈寅恪等都持此意见。但是莺莺家世身份却扑朔迷离。传文谓莺莺家“财产甚厚,多奴仆”,王铚认为元崔之间有亲戚关系,并引所谓《姨母郑氏墓志》及《崔氏谱》来证明。陈寅恪认为,莺莺非出高门,而是出身卑微。:“若莺莺果出高门甲族,则微之无事更婚韦氏。惟其非名家之女,舍之而别娶,乃可见谅于时人。”

唐代 (3)唐代传奇的创作艺术成就也高于六朝小说。 A、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 B、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各种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C、语言方面,文辞华艳,很有文采。人物对话生动传神。

宋朝洪迈:“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唐传奇的题材内容: A、爱情婚姻: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陈玄祐《离魂记》等; B、侠义英雄: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红线传》、裴铏《昆仑奴传》《聂隐娘》等; C、历史题材:陈鸿《长恨歌传》; D、梦幻题材: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借梦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

柳 毅 传 人格美和生活美的颂歌 李朝威(约766—820),陇西人,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柳毅传》被鲁迅与《莺莺传》视为同等地位。被一些学者誉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龙女的包办婚姻 ;柳毅的侠义、正义感和同情心 故事还没有脱离志怪的传统,神怪离奇,但充满了人间社会的清新气息,两人的情操和爱情即使在今天也不无教益,富于浪漫气氛,同时表现出现实意义。所概括出的问题,如家庭矛盾,妇女和社会的矛盾.具一定进步意义。

《柳毅传书》邮票

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霍 小 玉 传

霍 小 玉 传 蒋防,字子征,如城,唐代(约公元792年-不详)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曾任翰林学士等。 其诗赋杂文被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其传奇《霍小玉传》被汤显祖改为《紫钗记》。 该传奇写长安名妓霍小玉与进士李益相爱,后李益变心易志,小玉死后冤魂化为厉鬼,使李益终身不得安宁。该文最早载于《异闻集》,后收入《太平广记》,明文学家胡应麟推崇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

婉曲动人 缠绵可观 李 娃 传 白行简(约776~826) 中国唐代文学家。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白居易之弟。

四方之士,尽赴趋焉,巷无居人。自旦阅之,及亭午,历举辇舆威仪之具,西肆皆不胜,师有惭色。乃置层榻于南隅,有长髯者,拥铎而进,翊卫数人,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齐声赞扬之,自以为独步一时,不可得而屈也。有顷,东肆长于北隅上设连榻,有乌巾少年,左右五六人,秉翣而至,即生也。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发调,容若不胜。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歔欷掩泣。

娃敛容却睇曰:"不然,此良家子也,当昔驱高车,持金装,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荡尽。且互设诡计,舍而逐之,殆非人行。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绝,杀而弃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尽知为某也。生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况欺天负人,鬼神不祐,无自贻其殃也。某为姥子,迨今有二十岁矣。计其赀,不啻直千金。今姥年六十余,愿计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当与此子别卜所诣。所诣非遥,晨昏得以温凊,某愿足矣。"

离 魂 记 - 缚 不 住 的 灵 魂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 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9),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离魂母题 牡丹亭、阿宝 传统哲学:魂魄是气(儒、道、中医)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 )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为死。(庄子) 佛教传入,真妄二心的思辨性教义,佛家布道开悟的见月之指,得鱼之筌 灵魂(soul)是不可捉摸的虚幻的人的影像,按其本质来说虚无的像蒸汽、薄雾或阴影;它是那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它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它能够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地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一个离开肉体但是跟肉体相似的幽灵;它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体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原始文化》:

台上锣鼓丁当,演绎人生,台下熙熙攘攘,随戏动容。对现实人生无奈处境和追求自由精神的展示,对虚幻与真实深邃的哲思,使离魂超越了时间,历史尘埃依然无法掩盖离魂母题的智慧灵光,无限的象征赋予了离魂母题永恒的文化魅力。

长 恨 歌 传 白居易任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於将来者也

红 线 传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红线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召俾掌表笺,号曰内记室。。。。乃人闺房,饬其行具。梳乌蛮髻,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着青丝轻履,胸前挂龙纹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危坐。时常饮酒,不过数杯,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起问,红线回矣。。。。  歌竟,嵩不胜其悲。红线拜且位,伪醉离席,遂亡所在

风 尘 三 侠 虬 髯 客 传 “奔女情结” 山外青山楼外楼

黄 粱 一 梦 枕 中 记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南 柯 太 守 传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

南 柯 太 守 传 还入家门,乃矍然梦觉,见二友人尚在,斜阳犹未西落。遂与二友寻槐下洞穴,但见群蚁隐聚其中,积土为城郭台殿之状──与梦中所见相符,于是感人生之虚幻,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 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言其贵宠荣盛,乃是傥来之物,不可恃以傲物凌人,同时也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它的构思立意与《枕中记》相类,而描摹尤为尽致,文辞亦较华丽。篇末“假实证幻,余韵悠然”, 《南柯太守传》流传甚广,李肇曾为之作赞,唐人诗文中也用为典实。汤显祖《南柯记》,即取材于本篇。

南 柯 太 守 传

李公佐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举进士。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八年 (813)春,罢职。又《旧唐书·宣宗纪》载有李公佐,于武宗会昌初为扬州录事参军,宣宗大中二年(848)因事削两任官。与小说家李公佐是否一人,不能肯定。李与白行简有交往,曾怂恿白作《李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