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四单元 九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 第21课时 责任 第22课时 认清基本国情 第23课时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杨丽娜. 现场采访 1.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压力? 2. 你们在面临学习压力时有什么样的反应? 烦躁烦躁 紧张紧张 担心担心 失眠 失去信心失去信心.
Advertisements

第一篇 教材知识梳理 九年级部分 第四节 做个护法小使者. 知识网络 依法治国建 设法治国家 监督制约 保障公正 自觉守法 学会监督 ★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 家。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自主创业.
人口国情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主讲 叶志浩 单位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创业教育 第一讲 创业启蒙 主讲:姜占峰.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14课时 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复习提问: 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第11课时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素质教育部 思政教研室.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国情国策和社会责任教育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部分 融入社会 4-1融入民族文化 3/22/2017.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读名言 品理想 理想是一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目标导航 【认知目标】知道宪法是根本大法,了解国家宪法日的来历,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析判断日常生活中的违宪行为,正确行使权利,严守权利边界。 【情感目标】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沈翔 美国Qwest国际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目 录 第四单元 九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 第21课时 责任 第22课时 认清基本国情 第23课时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单元 九年级全一册 目 录 第21课时 责任 第22课时 认清基本国情  第23课时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24课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第25课时 参与政治生活 第26课时 关注经济发展 第27课时 认识新自我 第28课时 选择希望人生,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人教版

第四单元 九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责任 第21课时  责任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2.角色与责任。 (1)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2)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因此,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3.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与回报? (1)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4.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   (1)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2)意义:①谁对自己不负责,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5.承担责任的作用。   (1)对社会的作用: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2)对个人的作用: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6.正确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也可以选择不承担责任,而只有主动选择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才能走向成熟。对于我们自己选择的责任,应做到理智选择,勇敢承担。第一,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价,作出最合理的选择。第二,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3)“团结就是力量”,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团结协作,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也会增强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2.怎样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关爱集体,表现为:(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3.我们需要具备团队精神的原因。   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4.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1)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2)为国分忧、勇担责任、与国家共渡难关。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我们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考点整合 5.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3)公民在参与公益活动时,必将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1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认清基本国情 第22课时  认清基本国情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1.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1.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表现:第一,(对内)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第二,(对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2)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起止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和根本目的。   (1)根本依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目的(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7.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9.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0.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2.经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4.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我国的民族政策。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6.我国现阶段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7.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8.“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19.香港、澳门的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20.为什么能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4)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考点整合 21.怎样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4)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2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23课时 了解基本国策 与发展战略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1.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2)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4)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2.全方位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3.为什么我们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4.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5.我国的人口现状。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6.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7.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9.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10.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什么?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2)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1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12.国家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1.科技的作用是什么?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技?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3.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3)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④意义: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4.怎样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5.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6.为什么要发扬创新精神?   (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2)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考点整合 7.科教兴国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3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第24课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1.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容。 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内容: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2.中华文化的作用。   (1)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概、社会理想等方面。   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生生不息和历久弥新的品质。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4.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1)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3)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4)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6.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何丰富和发展?   (1)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8.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2.先进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把握这一方向?(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地位分别是什么?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特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7.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8.为什么要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9.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10.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村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考点整合 12.我们青少年如何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①要弘扬社会正气,就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②要发扬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③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④要远离、拒绝、反对不健康文化,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举报违法行为。(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③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4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参与政治生活 第25课时 参与政治生活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1.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因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其主要职权。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1.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2)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2.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4)违法必究:要求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4.为什么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5.依法行政的意义是什么?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6.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是什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8.我们应如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热情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公民依法享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依法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监督权。 2.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表现有哪些?   (1)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1)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4.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行使政治权利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5.国家安全的涵义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   涵义: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6.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1)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3)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考点整合 7.公民应如何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   公民应自觉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5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关注经济发展 第26课时  关注经济发展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  (1)内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3.如何理解国有经济? (1)含义:国有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1)含义:国有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2)地位: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因此,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4.如何理解集体经济? (1)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1)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地位: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3)作用: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5.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 (1)含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1)含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2)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7.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是什么?   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①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②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3)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实现富裕是一个过程。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2.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1)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2)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何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表现在:①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②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4.如何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1)消费前:①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②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③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2)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3)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考点整合 5.我们应怎样进行绿色消费?   ①要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护自身健康;②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③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④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⑤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灾难;等等。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6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认识新自我 第27课时  认识新自我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2.我国现阶段所达到的小康。   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国目前实现的小康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4.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和谐社会,有着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基本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5.我们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3)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6.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什么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1)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2)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4)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考点整合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上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完成自己的学业;生活中,吃苦耐劳,生活俭朴,不追求享受等;精神上,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7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选择希望人生 第28课时  选择希望人生,正确 对待理想和现实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2.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1.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2.理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2)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3.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1)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2)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3)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4.学习压力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5.为什么学习需要适度压力?   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6.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7.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考试很重要,且考试难度较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8.如何从容地面对考试?   (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也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的标准。同时,考试还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进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挥。(3)要增强自身实力。考试不仅检验我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考验着我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9.为什么要慎重选择人生道路?如何作出最佳选择?   (1)慎重选择人生道路。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2)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10.终身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1)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2)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考点整合 11.我们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1)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1)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2)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未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

第28课时 │ 要点探究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