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數位學習概論 課程名稱:數位學習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2017/3/17
本章學習目標 1. 讓讀者了解數位學習的定義、演進過程及目前的發展現況。 2. 讓讀者了解數位學習的優缺點及應用的領域。 2017/3/17
本章內容 1-1 「數位學習」的定義 1-2 「數位學習」的演進 1-3 「數位學習」的模式 1-4 「數位學習」的發展現況 1-1 「數位學習」的定義 1-2 「數位學習」的演進 1-3 「數位學習」的模式 1-4 「數位學習」的發展現況 1-5 「數位學習」和傳統教學的不同 1-6 「數位學習」的組成 1-7 「數位學習」應用的領域 1-8 「數位學習」的優缺點 1-9 數位學習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2017/3/17
1-1 何謂「e-Learning」?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電腦網路的普及,透過網路來進行「教學」與「學習」已經被視為e世代的學習型態,並且也是目前全世界之潮流與趨勢。因此,透過e化工具來進行學習的模式,就稱為e-Learning。 2017/3/17
何謂的e-Learning就是電子化學習,也就是目前最熱門「數位學習」議題,它的前身為遠距教學 (Distant Education)。 根據美國教育訓練發展協會(ASTD, 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的解釋: 「電子化學習就是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學習過程。數位媒介包括網際網路、企業網路、電腦、衛星廣播、錄音/影帶、以及光碟片教材等來進行課程學習,都屬於數位學習。應用的範圍包括:網路化學習、電腦化學習、虛擬教室、數位合作」。 2017/3/17
根據Cisco所下的定義: 「數位學習是透過網際網路,即時傳遞各種資訊&知識給所需要的人,包含正式的訓練及課程,也包括資訊的傳遞&網路上的互動,知識管理及績效管理亦在其範圍之中」。 2017/3/17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根據陳年興、楊錦潭所下的定義: 狹義的來定義:它是以「網路學習」為主,亦即在網際網路上所建構的 數位學校,可以讓老師與學習者在數位教室中,進行各 種學習活動。 其他e化工具為輔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2017/3/17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廣義的來定義:即凡是可以利用e化工具來進行學習的模式,就可以 稱為e-Learning。 任何一種e化工具皆可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2017/3/17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數位學習的最主要貢獻就是它可以突破時間與 空間的限制,也就是可以讓學習者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 (anywhere)都可以透過e化工具來進行學習。目前在學術界與企業界都 有非常多的應用。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數位學習的幾個特點: 1. 學習零障礙 2. 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模式 3. 降低學習成本 4. 多媒體的學習效果 5. 豐富的網路資源 6. 完整紀錄學習者的學習歷程 7. 知識有效累積 2017/3/17
1. 學習零障礙 藉由e-learning的學習方式,將使學習者不再受到傳統學習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因此,學習者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家中)上網學習,再與授課教師進行同步或不同步的互動學習模式,來讓學習者沒有時空的壓力與障礙。因此,對學生與社會人士影響如下: (1)對一般學生所言:可以跨校選修課程,以降低城鄉的差距或課後的 補救教學。 (2)對社會人士所言:可以在職進修,充實在工作職場上的不足或新進 員工訓練。 2017/3/17
2. 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模式 (1)在傳統教學模式中: 授課者須對學習者一視同仁,進行相同的教學規劃,學習者無論 程度高低均須依課程進行。 (2)在數位學習模式中: 學習者可以依照個人的先備知識及學習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與教材。例如:適性化學習、補救教學等。 2017/3/17
3. 降低學習成本 (1)對學生而言: 當學生在傳統教室上課時,無法全部了解時,可以在課餘時間, 透過數位學習平台來閱讀數位教材,以重複的學習,而不須要再 到補習班。進而達到「適性化教學」、「個人化學習」及「補救學 習」的目的。 (2)對老師而言: 由於數位教材具有重複使用的特性,因此,授課老師只須要錄製 一次教材內容,即可提供給學習者重複的閱讀。 2017/3/17
4.多媒體的學習效果 由於數位教材可以整合不同的媒體,例如:老師在教授「室內設計」課程時,在數位教材中可以加入VR(虛擬實境)的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習者更容易了解。但是,並非沒一門課程都適合使用多媒體。 例如:小學的課程就必須要有較多的多媒體來呈現教材內容。而大專以上的課程,授課老師必須要適時的加於應用,才能讓學習者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效。 2017/3/17
5.豐富的網路資源 由於網際網路是將全世界的網路主機串連再一起,因此,蘊含豐富且多樣的資訊,所以,學習者只要透過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就可以快速且即時呈現出數百筆資料。因此,授課老師在撰寫數位內容的同時,也可以加入與課程相關的網路資源,以讓學生可以藉由e-learning的學習方式,有效運用網路資源,無論教學者或學習者均可獲得課程教材以外更豐富之資訊輔助,提升學習效果。 2017/3/17
6. 完整紀錄學習者的學習歷程 一個好的「數位學習」教學平台,必須要能完整的記錄學習者的學習歷程,以讓授課老師能夠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情況,更可讓學習者清楚發現自我程度的強弱,藉以調整改進。 2017/3/17
7.知識有效累積 透過e-learning的學習模式,可以將所有的線上教材及學習者之學習歷程作有系統之完整紀錄。例如:線上教材註記歷程、線上筆記區、單元教材討論區等。所以,學習者除了可以從個人平時閱讀教材的歷程來累積知識之外,更可以透過單元教材討論區來進行課程教材討論,進而達到知識分享的目的。 因此,對學習者個人而言,可以有效率、有步驟地累積個人知識;另對企業而言,則可藉由e-learning將企業知識做有效的整理與累積,並快速傳遞企業知識給員工,有效落實知識管理工作。 2017/3/17
1-2 「遠距教學」的演進 遠距教學在最早期是以「函授教學」,透過郵寄方式來寄給學習者,其目的就是為了協助無法入學但又有進修需求的社會人士,讓他們以函授的方式,所進行各種進修學習活動。後來電視出現,遠距教學又多了一項媒體可以運用,因此,出現了所謂的「電視廣播教學」,雖然在那一個年代已經比「函授教學」多了影像及聲音等多媒體,但是,無法讓學習者能夠與老師進行雙向的互動討論。 2017/3/17
1-2 「遠距教學」的演進(續) 隨著電腦及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腦已經不再是只能處理複雜的運算,它更能結合網路技術來讓全世界的電腦都可以相互的互通資訊,因此,教育學者就是因為電腦與網路具有這些優勢,所以逐漸發展出所謂的「網路教學」,它就能解決函授教學之純文字教學及電視廣播教學無法雙向互動討論的缺點。 2017/3/17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四 種 構 面 遠距教學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從四種構面來分析 圖1遠距教學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2017/3/17
傳統的「遠距教學」(Distance Teaching)必須朝向以「學生」為主的「電子化學習(E-Learning)」,而遠距教學的演進圖,如下圖所示。 遠距教學的演進圖(鄒景平,民92) 2017/3/17
1.電腦輔助學習(CAL ,Computer Aided Learning ) 2.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4.分散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 2017/3/17
1.電腦輔助學習 (Computer Aided Learning ,CAL) 主要是由學習者與電腦互動,課程內容置於光碟或磁片內,學生透過電腦來學習課程。基本上沒有老師指導,學生自己安排學習進度,沒有學習同伴,也無需網路連結。 2017/3/17
2.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後,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更加蓬勃發展,而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的「線上」表示透過網路連線而進行學習,有時也稱為網路化學習(WBL ,Web-Based Learning)。提供線上學習課程的單位需要學習管理平台(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所具備的教務管理功能,以進行學生學習行為、成績紀錄等記錄(鄒景平,民92)。 2017/3/17
3.電子化學習(E-Learning) 除了包含前2者外,還增加虛擬教室和數位合作功能,它強調授課者與學習者之間可以進行同步即時討論或合作的能力,使用的技術和工具比線上學習更為複雜和先進。 2017/3/17
4.分散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 分散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含括的範圍最廣,使用各種最先進技術和方法,例如:利用手機、PDA可以讓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透過行動設備即刻進行學習的夢想。 2017/3/17
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就產生了許多意義相近的名詞,諸如: 1.遠距學習(Distant Learning) 2.數位學習(e-Learning) 3.網路學習(Web-based Learning) 4….. 等等。 2017/3/17
在「數位學習」的潮流下,傳統教學中的師生在角色扮演上產生了極大變化。 1.教師由「主導教學」轉變成「引導學習」與「協助」角色 2.學生也從「被動」學習心態轉變成「主動」建構知識。 2017/3/17
1-3 「數位學習」的模式 數位學習的模式,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1. 同步學習 2. 非同步學習 3. 混合式學習 2017/3/17
一、 同步學習(同時不同地) 同步學習模式和傳統面對面學習一樣,是由老師親自教導,具有即時的特性,並且在教學時,師生可以直接交談,其主要的差異在於學生可以不需要聚集在同一空間,只需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線即可。 2017/3/17
二、 非同步學習 至於非同步學習模式,雖然學生無法與老師面對面的即時溝通, 但卻擁有讓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優點。 2017/3/17
三、 混合式學習 兼具同步學習與非同步學習的優點。 2017/3/17
線上學習的模式的優缺點 2017/3/17
1-3.1 同步學習 (Synchronous Learning) 可分為兩種: 一、傳統課堂上課 二、同步網路學習 2017/3/17
一、傳統課堂上課 此種學習模式就是老師及學生必須要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教室),由老師講授課程內容、傳授知識,學生可以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而當學生對課程內容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立刻向老師發問,老師也可以馬上針對學生不懂的問題,再做更仔細的講解,解答學生的疑惑。 2017/3/17
(資料來源:蔡德祿92。數位學習最佳指引。資策會) 傳統的學習方式 圖1-1 傳統的學習方式 (資料來源:蔡德祿92。數位學習最佳指引。資策會) 2017/3/17
1.優點: (1)互動性高 由於師生都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所以,師生間能夠產生即時性互動,並且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反應中來了解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調整授課方式,改進自己的教學能力。 (2)社會化學習 由於師生或是同儕之間都是「面對面」的互動,因此,可以直接建立社會化的互動關係,進而形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團體,進行學生進行社會化的學習活動。 2017/3/17
2.缺點: 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老師及學生必須要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教室),因此,對於社會人士或在職人員比較沒有彈性。 2017/3/17
2.缺點: (2)提高學習成本 A.對學生而言: 當學生在傳統教室上課時,無法全部了解時,學生必須要再請家 教或到補習班。並且對於在職人員將會增加舟車往返時間成本。 B.對老師而言: 當每一學期都有開設相同的課程時,則必須要再重新教授一次 課程教材內容,因此,花費授課時間成本。 2017/3/17
2.缺點: (3) 無法提供個別化的學習 由於老師及學生必須要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教室)進行上課,因此,受限於時間,授課者無法在同一個時間點同時教授兩種不同的教材,而必須要對學習者一視同仁,進行相同的教學規劃,學習者無論程度高低均須依課程進行。例如:李老師本學期開設「資料結構」課程,假設「小明同學」以前有學過程式設計,而「小華」沒有學過,則授課老師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就無法提供小明與小華個別化的學習環境了。 2017/3/17
2.缺點: (4)無法提供多媒體的學習效果 基本上,傳統的課堂上課都是以「書本教材」為主,當該課程如果需要有圖形化的視覺效果,學習者才能比較容易方解時,此時,書本教材就很難呈現。 (5)無法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 基本上,傳統的課堂上課都是以「書本教材」為主,因此,無法提供學習者即時性、動態的網路資源。 2017/3/17
二、同步網路學習 此種學習模式就是老師及學生必須要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任何可上網的地方),學習者只要透過網路視訊設備,不需要聚在同一地點,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上線,就可以彼此看到對方的影像,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課程的講授以及問題的討論,突破空間的限制,達到「面對面」教學的效果[楊家興,民87]。 2017/3/17
同步網路學習的架構圖(概念架構圖) 2017/3/17
同步網路學習的架構圖(實際架構圖) 2017/3/17
網際網路對於教育的影響,在於它能打破時空的障礙,如果我們以老師和學生所處的時間以及空間來做區分,概略可以將學習分類成為四個不同的情境,[陳德懷,民88]。 2017/3/17
非同步網路學習與同步網路學習比較表 2017/3/17
2017/3/17
2017/3/17
【隨堂抽問】 「同步網路學習」在實際執行上可能會面臨那些問題? 【解答】 1.由於同步網路學習是憑藉網路來傳遞「時即資訊」,如果網路異常 情況發生,可能會影響學習品質與效果。 2.如果同時上線人數過多,可能會讓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非常困難。 2017/3/17
1-3.2 非同步學習 (Asynchronous Learning) 由老師事先把教材製作成網頁或錄製成影音教材,放到數位學習平台上,讓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透過瀏覽器來進行閱讀學習。 1.老師也可以隨時更新教材內容、指定作業題目、指定線上評量題目。 2.學習者必須要在期限之內完成作業或報告,並且上傳給老師評分。 2017/3/17
1-3.2 非同步學習(續) 除此之外,授課老師也可以透過學習歷程追蹤器來記錄學習者的各項 學習活動,例如:線上次數、互動情況、線上測驗成績及閱讀各章節 教材的時間等學習歷程,以作為學習成效的評量依據。 2017/3/17
(資料來源:蔡德祿92。數位學習最佳指引。資策會) 線上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 圖1-1 線上的學習方式 (資料來源:蔡德祿92。數位學習最佳指引。資策會) 2017/3/17
1.優點: (1)師生克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對學生而言: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地點來進行學習,不必侷限 在課堂上來進行。 對老師而言:老師可以透過學習歷程追縱器,隨時掌握學習者 的學習情況。 (2) 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模式 學習者可以依照個人的先備知識及學習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 課程。 例如:適性化學習、補救教學等。 2017/3/17
對學生而言:當學生在傳統教室上課時,無法全部了解時,可以在課餘時間,透過數位學習平台來閱讀數位教材,以重複的學習,而不須要再到補習班。 (3) 降低學習成本 對學生而言:當學生在傳統教室上課時,無法全部了解時,可以在課餘時間,透過數位學習平台來閱讀數位教材,以重複的學習,而不須要再到補習班。 對老師而言:由於數位教材具有重複使用的特性,因此,授課老師只須要錄製一次教材內容,即可提供給學習重複的閱讀。 2017/3/17
(4)多媒體的學習效果 由於數位教材可以整合不同的媒體,例如:老師在教授「室內設計」課 程時,在數位教材中可以加入VR(虛擬實境)的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習者更容易了解。但是,並非沒一門課程都適合使用多媒體,因此,授課老師必須要適時的加於應用,才能讓學習者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效。 2017/3/17
老師可以從學生上傳的報告/作品中,在去蕪存菁之後,挑選優點的作品提供學生來觀摩學習,以達到知識分享的目的。 (5)觀摩學習 老師可以從學生上傳的報告/作品中,在去蕪存菁之後,挑選優點的作品提供學生來觀摩學習,以達到知識分享的目的。 (6)知識管理(陳萌智,93年)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老師與同學都可以針對某一問題提供自己的看法及解決方法,最後,透過學習社群管理者或老師蒐集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加以分類整理與加入適當的關鍵字,將這些「問題集」變成某一門課程的「知識庫」。 2017/3/17
2.缺點: (1)缺乏即時的互動 當學生閱讀數位教材時,如果遭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或困難時,學習者只能透過利用留言版或電子郵件來尋求幫助,而無法能得到即時性的回饋。 (2)降低學習的意願 當學習障礙一直無法克服時,勢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意願,影響學習的成效。 2017/3/17
非同步網路學習的架構圖 2017/3/17
2017/3/17
1-3.3 混合式學習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式學習是指先採取教室教學一段時間之後,等學生對整個課程的認知方面有比較清楚了解之後,再利用網路來進行線上教學、學習及互動。我們可以把此種混合式學習模式把它建立成一個方程式: 混合式學習模式=教室教學+數位學習模式 (Blended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 + e-Learning) 所以,混合式學習模式兼具有同步與非同步學習的的優點。 2017/3/17
目前教育部將網路教學的授課方式,分為以下三種:以正修科大為例 一、輔助教學(指補救教學,提供加值服務)輔助二萬 在許多文獻中,研究發現「混合式學習模式」是對學習者學習成效最佳的一種,因此,教育部也已承認的網路學習之學分方式(1/3利用教室教學+2/3利用數位學習),例如:目前國內「中山大學」的碩士學分先修班就是使用此種方式。 目前教育部將網路教學的授課方式,分為以下三種:以正修科大為例 一、輔助教學(指補救教學,提供加值服務)輔助二萬 二、混合教學(1/3利用教室教學+2/3利用數位學習) 輔助三萬 三、全程教學(純數位學習,真正的網路教學) 輔助四萬, 並分配一位專任的助教 2017/3/17
國內的中小學及大專院校裡,通常都是採取「輔助學習模式」,即老師還是一定在教室內進行教學,而「數位學習平台」則是讓學生課後,再複習數位教材、線上測驗、繳交作業及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模式主要是在彌補課堂教室上課時間不夠的問題,其好處就是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資源,比方說學生可以跟老師進行步同與非同步的互動、閱讀及取得線上數位教材、筆記或大綱等等,這些都是數位學習平台帶給學生的「加值服務」。 2017/3/17
1-4 「數位學習」的發展現況 根據Training magazine 針對美國1,488家企業進行的調查,現階段教育訓練仍以傳統方式為主,各種課程透過「純e-Learning模式」的比率大多低於5%,其中只有電腦軟硬體及技術訓練課程分別佔24%、8%;而「混合式學習模式」則有高達49%的電腦軟硬體課程採用,位居各種課程之冠。因此,藉由實體及線上課程的交互進行,強化及延伸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2017/3/17
圖1-9 1999-2003年美國線上教學之成長比較 資料來源:Merrill Lynch, 2000 下圖為1999~2003年美國線上教學之成長比較及美國遠距教育相關科技使用比例;由此圖可以看出未來數位學習科技將更大量應用於學校及企業學習,亦代表企業及學校更願意為企業投資更多數位學習設備應用於學習,其所佔的比例之高將會顛覆目前學習的模式。 圖1-9 1999-2003年美國線上教學之成長比較 資料來源:Merrill Lynch, 2000 2017/3/17
圖1-10 美國遠距教育相關科技使用比例 資料來源:IDC 2000 圖1-10 美國遠距教育相關科技使用比例 資料來源:IDC 2000 2017/3/17
1-5 「數位學習」和傳統學習的不同 「傳統教學」是指在學校中或教室中進行的教學,有時候會稱為C-Learning(Classroom-Learning)。曾守正、鄭菲菲(1999)指出傳統教學方式著重於「教學導向」,也就是由上課的課程內容傳授、練習到考試評估學習效果,是一種線性及單向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用來強化學習者的記憶能力。而這種教學方式,容易造成教學內容呆板,往往導致無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意願,因而導致學習成效不彰,而數位學習的學習方式應能改善傳統教學方式所造成的缺失,但是卻缺乏約束學生主動上課學習的機制。(引用自王璿) 2017/3/17
表1-1 數位學習和傳統教學之比較 傳統教學 數位學習 資料來源:巫靜宜(2000),引用自王璿 時間 需要同步進行。 表1-1 數位學習和傳統教學之比較 傳統教學 數位學習 時間 需要同步進行。 可以同步進行,也可以非同步進行。 空間 需要在同一地點。 任何地點都可進行使習的活動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 學習者習於被動的授予知識 以學習者為主動角色的學習。 合作學習 以同時同地的方式進行。 可不同時不同地進行,學生的回饋可以與其他學習者交流。 學習路徑 為單一的學習路徑。 有多種的學習路徑可供學習者選擇。 認知迷失 為單一路徑,學習不容易迷失。 因超鏈結的交互參考,易造成學習者的認知迷失。認知負擔。 認知負擔 為單一路徑,認知負擔較低。 學習者需要經常決定選擇或放棄哪一個節點,對於學習過程會造成延遲。 學習範圍 侷限於知識的傳授。 範圍廣泛,學習者可接觸到較為實務層面的學習。 學習活動 間斷性 連續性 課程內容 單一化 個人化、目標導向、任務導向 學習成果 片段性的評估 全面性的評估 資料來源:巫靜宜(2000),引用自王璿 2017/3/17
表1-2 各種數位學習方式的比較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 傳統教學 CAI 數位學習 行動學習 教學模式 表1-2 各種數位學習方式的比較 。 傳統教學 CAI 數位學習 行動學習 教學模式 同步 非同步 同步、非同步 教學媒介 黑板、投影片、影片、錄音帶 電腦化教學軟體 個人電腦、 電腦網路、 數位教材 行動設備、 無線網路、 媒體型式 非數位化的傳統教學 影音CD 多媒體 教材媒體整合性 弱 強 互動性 真實社會 人機互動 人機+虛擬社群互動 人際互動 局限的群體 缺乏 彈性大 資料來源:陳年興、楊錦潭。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 2017/3/17
1-6 「學習平台」的組成 一個學習平台主要是由數位教材、學習管理系統(LMS)及使用者所組成。 2017/3/17
1.「數位教材」:是指經過數位化的教學資源,例如Power Point、 HTML、Flash 及影音錄製影片等可以在電腦上呈現的資訊,都可以 稱為數位教材。 2.「學習管理系統」:是指為支援各種學習活動的進行,像是同步、 非同步、混合式的教學方式等。 3.「使用者」:是指使用LMS平台的人,例如:學生、老師及管理者等 三種不同的身份,並且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使用權限。 2017/3/17
在下圖中,「學習者」可以透過電腦網路連到遠端的「學習管理系統(LMS)」來閱讀「數位教材」及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而LMS平台就會將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加以紀錄,「老師」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結到遠端的LMS來檢視學習者平時的學習記錄,以作為評量的依據。 2017/3/17
1-7 「數位學習」應用的領域 數位學習的主要應用領域分為學術(Academic)、企業(Corporate)及個人(Consumer)。 1-7 「數位學習」應用的領域 數位學習的主要應用領域分為學術(Academic)、企業(Corporate)及個人(Consumer)。 1.在學術(Academic)的應用方面: 主要是降低老師的授課負擔及提供學生「加值服務」,進而提升學生 學習成效。 2.在企業(Corporate)的應用方面: 主要是用來協助企業進行員工教育訓練,以提昇企業競爭力。 3.在個人(Consumer)的應用方面: 主要是學生在出校園之後的一切學習活動,因此又稱「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2017/3/17
1-8 「數位學習」的優缺點 雖然數位學習對於傳統教學是一種重要的突破,因此,可以讓學習者不限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就可以進行學習活動,但是,它也帶來一些缺點。資策會教育訓練處在民國83年就提出針對數位學習的優缺的歸納如下: 2017/3/17
一、優點: 1.學習者可不限時間與地點皆可達到學習效果 2.非線性的學習(學習者不需循序漸進的學習,可依自己程度選擇課程) 3.易於追蹤以及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4.互動式與合作式的學習(利用電子白板的同步互動模式) 5.教材便於更新、即時且一致性(只要主機網頁更新即可) 6.全球通用的傳送媒介,用戶端的使用門檻低(使用ie瀏覽器) 7.高科技鼓勵學習 8.降低成本(省去紙本印製、寄送等;以企業來說,差旅費、員工不在 辦公室時間等都降低) 2017/3/17
二、缺點: 2.學生易感覺孤獨無助(在「學習者迷思」方面 ) 3.太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珍惜(在「學習者控制」方面) 1.教材枯燥,互動不足 2.學生易感覺孤獨無助(在「學習者迷思」方面 ) 3.太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珍惜(在「學習者控制」方面) 4.學生盲目追求資訊,常消化不良(在「認知負荷」方面 ) 5.好老師因材施教的能力會比自動化教材好 6.手藝性、技術性、運動教學還是老師親自教適合 7.面對面教學有助於人際交流,並能啟發社會角色扮演、管理方面的 學習 8.一面勝過千言萬語 2017/3/17
1-9 數位學習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在非同步網路學習環境中,由於沒有真實老師的授課與引導,學習者必須要能夠主動的學習,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教材引導時,學習者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將面臨學習者控制、迷失與認知負荷等三個問題,這將是目前網路學習環境所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 2017/3/17
因此,許多學者研究發現藉由導引圖的幫助可以減少學習者迷失(楊錦潭、江南輝,2003)。並且陳明溥與莊良寶(1999)指出,知識圖(Knowledge Map)之建構可以整合組織網路化學習環境中瀏覽後所產生零碎知識問題,為了增進學習成效,學習者可利用專家所建構知識圖,在學習活動中做為鷹架以建構知識,達到組織學習知識之目標。因此,筆者曾發表一篇國際期刊,提出「鷹架式學習路徑」是依不同學習者之學習能力來提供不同的學習樣板(Learning Pattern),並且讓學習者都有一個適性化的學習引導地圖。 2017/3/17
1.在「學習者控制」方面: 許多研究者指出,網路的超鏈結特性使學習者可自由選擇連結點及順序, 但過度的學習者控制對不具認知策略能力的學習者,可能反而降低其學 習成效。(王文琦,2000;巫靜宜,2000;林玫紅,1999;Chang, K.E et.al. ,2001)。 2017/3/17
2.在「學習者迷思」方面: 陳明溥和顏榮泉(2001)指出,學習者在開放的網路環境中,經由超鏈結的功能可任意於網站內瀏覽,甚至鏈結至其他網站。若未審慎設計學習環境,學習者容易迷思於網際網路中。此外,迷失會造成學習者產生不安的感覺,容易造成學習者對學習歷程的沮喪,進而對學習內容產生恐懼感、降低學習意願,甚至不願意學習。 2017/3/17
3.在「認知負荷」方面: 許多研究者指出,學習者面對自由操縱資訊的情境,必須不斷地做出決策與判斷。若學習者無法掌握自己的需求,容易因耗費太多心思而造成認知負荷與資訊焦慮。(王文琦,2000;巫靜宜,2000;林玫紅,1999;Chang, K.E et.al. ,2001)。 201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