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Advertisements

9 、少年王勃. 探望 南昌 滕王阁 都督 宴会 庆贺 文章 野鸭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顺序 读书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滕王阁序》 téng dūdu 序.
形容有才气的成语: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 出类拔萃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Biology Project :腎病 S.7B Lu Chun Kit (21). 腎 腎 腎功能 過濾和廢物排泄、水份和鹽分的調節、 同時維持電解質、酸鹼度在正常水平 。 調節血壓和某些荷爾蒙。 促進鈣質及磷質吸收,以達到骨髓的形 成與調節。 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 易倡导的 “ 新乐府运动 ” 诗与白居易齐名, 世称 “ 元白 ” 。元和十年,因与宦官不和被 贬为通州司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 丧命,且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被贬, 即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 写下了《闻乐天授 江州司马》一诗。 有关人物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
《我心归去》  引言: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 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 ,那就是 故乡,是 “ 我心归去 ” 的地方。 在《乡土情节》《前方》之 后,我们再一起在《我心归 去》的地方理解故乡的深意。
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调查 王森 数学学院(交流). 汉语既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其复杂 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使用难度也比想象中的 高很多。然而作为泱泱大国的主要语言,它 就要求全国人民必须规范使用,否则中华文 化将不成体统。国家对规范汉语可谓十分重 视,不惜将字音字形作为高考内容。像我一.
第二单元复习课 浓浓的乡情.
第三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沿革.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死 水 闻一多.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望洞庭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桂林山水 主讲:田甜.
客語日客家歌曲教唱 鍾芳廉.
让世界更美好! 爱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 让出自己的座位; 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 送上一杯茶; 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
五蠹(節 錄) 《韓非子》 主講教師:張其昀.
大师 的 童稚活泼 亲切可爱.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周例会 唠叨·啰唆 唠叨:多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 理说差不多的话。láo dao。
中醫養生 穴位保健按摩 長庚醫院 桃園分院 中醫骨傷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 講師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 理事
星罗棋布 村庄 村庄 村庄 村庄 村庄 罗马广场 村庄 像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着。形容数量多而密集。 村庄 村庄 村庄.
导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欣赏游览苏州园林的视频,以及相关图片。.
热身运动: 你和远方的亲朋好友 通过什么方式沟通? 拥有自信 勇于表现自己 加油!.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高一语文组 庞瑛.
12、懒惰的智慧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21、水乡歌 团结和平中心学校 李团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安恩和奶牛 约翰尼斯·延森.
第四章 词汇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将这种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 【难点】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 【重点】   词的构成、词义内容、义项.
端午的鸭蛋 制作者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 徐益明.
亲情,友情,爱情,事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罗布泊 你对它知多少 ?.
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镇江市江南学校 刘海龙.
燕 子.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創新行銷 品牌掛帥 主講人:台鹽董事長 洪璽曜 2017年4月4日.
21、掌声.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表達感恩的方法是奉獻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所有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继这些教育节目推出后吗,一个全新的,我国自创,首创的教育节目————
化装舞会 亨利希·曼.
無他為耶穌的寶血 C-1.
Hallelu-yah.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二零零七年九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李广射虎.
春末闲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陈化店镇丁集小学 梁秋云.
● 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雨.
富饶的西沙群岛 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第二小学 蒙瑶珍.
碗 少 年 4. 顶.
梦回繁华.
关爱华夏学子 服务民族教育 金星教育小学课件 1 桂林山水 金星教育集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F 4/4 中速 ︶ ︶ ﹟ (55) (22) (22)
1.
涉江采芙蓉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余波.
北风 和 小鱼.
感 恩 祭 你 來 看 看 吧!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主 題 宴會或聖餐是天主與人及人與人之間的相愛共融 2012年1月15日
紫藤萝瀑布.
狐假虎威 借着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狐狸 老虎 威风
第2章 线性代数方程组.
3、菜 园 里.
乌塔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你知道普通話有多少個聲母嗎﹖ 答案:23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 络 第二节 腧 穴 第三节 十四经穴 第四节 经外奇穴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1.经络含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返回本节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1.经络含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 { { { 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经脉 经 络 系 统 络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手太阴肺经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 手太阴肺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阴心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十 二 经 脉 { 经脉 { 经 络 系 统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五络脉 浮 络 孙 络 { 络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 (1)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3.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 (1)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阴经(手三阴、足三阴)→脏发出 阳经(手三阳、足三阳)→腑发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2)其他经络命名 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总督作用而得名。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2)其他经络命名 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总督作用而得名。 任脉→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主胞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 冲脉→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 带脉→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脏腑属络关系 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3)脏腑属络关系 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如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脉属大肠络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十二经脉分布 (1) 手三阴→行上肢内侧 手三阳→行上肢外侧 足三阴→行下肢内侧 足三阳→行下肢外侧 (2)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十二经脉分布 (1) 手三阴→行上肢内侧 手三阳→行上肢外侧 足三阴→行下肢内侧 足三阳→行下肢外侧 (2) 太阴→前 厥阴→中 少阴→后 阳明→前 少阳→中 太阳→后 (3) 手三阴:胸→手 手三阳:手→头 足三阳:头→足 足三阴:足→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手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手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心中 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2.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经之海”。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2.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经之海”。 督脉 →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经之海”。 “背为阳,腹为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诸脉皆属于带脉”之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诸脉皆属于带脉”之说。 阴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于足少阳经。 阴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胁,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会合后,复上行挟咽与任脉相并。 阳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外侧外踝的下方,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躯干部的外侧,上腋、颈、面颊部而达额与督脉相并。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四经含义 二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四经含义 二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 (说明: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惟有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3.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分布 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特点—“离、合、出、入”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3.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分布 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特点—“离、合、出、入” 别络:为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3)指导诊断 (2)阐释病理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3)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 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2)阐释病理 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 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治疗预防 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治疗预防 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 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 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 返回目录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 2.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可作为经穴的补充。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远治作用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腧穴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远治作用 腧穴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肺经脉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心包经脉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脉 心病 手阳明大肠经脉 前头、鼻、口、齿病 眼病、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脉 侧头、胁肋病 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脉 后头、肩胛病 足太阴脾经脉 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肝经脉 肝病 足少阴肾经脉 肾病、肺病、咽喉病 足阳明胃经脉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胆经脉 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 足太阳膀胱经脉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经脉所过较远部位的疾病取所属经穴。例如: 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太冲穴。 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经脉所过较远部位的疾病取所属经穴。例如: 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太冲穴。 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2.近治作用 百会穴→头痛 中脘穴→胃痛 肾俞穴→腰痛 阿是穴→以痛为输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2.近治作用 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用。 百会穴→头痛 中脘穴→胃痛 肾俞穴→腰痛 阿是穴→以痛为输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 足三里→腹痛、腹泻、胃、肠疾病。 委中→ 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 列缺→ 项痛、落枕、颈项部疾病。 合谷→ 牙痛、口病、面部疾病。 四总歌诀: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颈项求列缺, 口面合谷收。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特定穴的意义 1.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简称“五输”。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1.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简称“五输”。 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用自然界的水流现象作比喻,对经气流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作为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井——经气所出,如水的源头,故称“井”; 荥——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故称“荥”; 输——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故称“输”; 经——经气所行经的部位,如水在流畅河中流过,故称“经”; 合——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故称“合”。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特定穴的意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十二经五俞学》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程。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十二经五俞学》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程。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坵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脘,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腹留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坵虚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特定穴的意义 2.原穴---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因为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原穴又是人体原气作用汇聚的部位,故称“原”。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2.原穴---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因为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原穴又是人体原气作用汇聚的部位,故称“原”。 如心经的原穴——神门。 3. 络穴——“络”有联络的意思。由于络穴大多分布于表里两经的联络处,故称“络”。 如肺经络穴——列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特定穴的意义 4.郄穴——“郄”有空隙的意思,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如肺经郄穴——孔最。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4.郄穴——“郄”有空隙的意思,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如肺经郄穴——孔最。 5.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如“肾俞”穴。 6.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 如肝的募穴——期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9.八脉交会穴——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中的八个腧穴。这些腧穴均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的上下。如“列缺”穴。 10.交会穴——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 头面、躯干部,治疗与交会经有关的病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腧穴的定位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 例如: 两眉之间——印堂 两乳之间——膻中 2.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部 前发际→后发际:12寸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 例如: 两眉之间——印堂 两乳之间——膻中 2.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部 前发际→后发际:12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 胸腹部 天突→歧骨(胸剑联合):9寸 歧骨→脐中:8寸 脐中→横骨上廉: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腋以下→季肋(11肋端):12寸 季肋以下→髀枢(大转子):9寸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 肘横纹→腕横纹:12寸 下肢部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 肘横纹→腕横纹:12寸 下肢部 横骨上廉→内辅骨上廉:18寸 内辅骨下廉→内踝尖:13寸  髀枢→膝中:19寸  膝中→外踝尖:16寸  外踝尖→足底:3寸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腧穴的定位法 骨度分寸示意图 以骨节为标志,将人体各部分 规定一定的尺寸进行取穴的方 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返回本节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以骨节为标志,将人体各部分 规定一定的尺寸进行取穴的方 法。 骨度分寸示意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 取穴的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4.简便取穴法。 例如: 两手虎口交叉——列缺 垂手中指端——风市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云门(LU2) 本经名穴:列缺。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云门(LU2) 中府(LU1) 尺泽(LU5) 列缺(LU7) 少商(LU11) 返回目录

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肘关节微屈时定位。主治→咳嗽,咯血,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 咳嗽,咽痛。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肘关节微屈时定位。主治→咳嗽,咯血,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 咳嗽,咽痛。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 颈项痛,咽痛,咳嗽。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起穴:商阳→上肢外侧前缘→前头→止穴:迎香。 本经名穴:合谷、曲池、迎香。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起穴:商阳→上肢外侧前缘→前头→止穴:迎香。 本经名穴:合谷、曲池、迎香。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井穴”,主治:咽痛,热病,昏迷。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原穴”,主治:齿痛,咽痛,热病,口眼歪斜。(孕妇不宜针) 曲池——曲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合穴”,主治:热病,齿痛,咽痛,腹痛。 肩髃——肩峰端下缘,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迎香——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衄,面部美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迎春 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 扶突 肩髃 曲池 合谷 商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本经名穴:地仓、颊车、头维、乳根、足 三里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起穴:承泣→胸腹→下肢外侧前缘→ 止穴:厉兑。 本经名穴:地仓、颊车、头维、乳根、足 三里 地仓——口角旁0.4寸→主治:口眼歪斜,面部美容。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主治:齿痛,口噤不语,面部美容 下关——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合穴”。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天枢——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合穴”。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约一横指。 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哮喘,痰饮,胸痛,便秘,癫狂,下肢痿痹。 内庭 —— 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咽喉痛,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热病 。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足阳明胃经示意图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下关 颊车 头维 人迎 缺盆 不容 髀关 梁丘 上巨虚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下关 颊车 头维 人迎 缺盆 不容 髀关 足阳明胃经示意图 梁丘 上巨虚 气冲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 。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起穴:隐白→下肢内侧前缘→腹→心→ 止穴:大包。 本经名穴:三阴交。 隐白——拇指内侧趾甲角旁0.1寸→“井穴”。 主治:腹胀,月经过多。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腹胀,带下,遗精,不寐。 阴陵泉—— 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 。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足 太 阴 脾 经 示 意 图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周荣 大横 冲门 血海 三阴交 隐白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周荣 大横 血海 冲门 三阴交 隐白 足 太 阴 脾 经 示 意 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少海——屈肘,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原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五、手少阴心经(9穴) 起穴:极泉→上肢内侧后缘→止穴:少冲。 本经名穴:神门。 少海——屈肘,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原穴”。 主治:心悸,心痛,不寐。 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井穴”。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五、手少阴心经(9穴) 手 少 阴 心 经 示 意 图 极泉 少海 少冲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起穴:少泽→上肢外侧后缘→头→止穴:听宫。 本经名穴:听宫。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起穴:少泽→上肢外侧后缘→头→止穴:听宫。 本经名穴:听宫。 后溪——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主治:耳疾,面部美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示 意 图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少泽 臑俞 秉风 小海 养老 听宫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示 意 图 少泽 臑俞 秉风 小海 养老 听宫 天窗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起穴:睛明→后头→沿背脊旁→下肢外侧后缘→ 止穴:至阴。 本经名穴:睛明、攒竹、委中、承山。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起穴:睛明→后头→沿背脊旁→下肢外侧后缘→ 止穴:至阴。 本经名穴:睛明、攒竹、委中、承山。 睛明——目内眦旁0.1寸。主治→ 目疾,面部美容。 攒竹——眉头凹陷中。 主治:目疾,头痛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咳嗽,发热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次髎——第二骶骨孔中。 主治:腰痛,疝气,月经不调。 委中 —— 腘横纹中央。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腹胀,泄泻,痢疾。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遗尿,遗精,阳痿。 次髎——第二骶骨孔中。 主治:腰痛,疝气,月经不调。 委中 —— 腘横纹中央。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 承山 ——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主治:腰痛,腿痛转筋,痔疾,便秘。 昆仑 ——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 至阴 ——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许。 主治:头痛,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示 意 图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攒竹2 睛明1 肾俞23 上髎31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攒竹2 睛明1 肾俞23 上髎31 承扶36 委中40 承山57 至阴67 承光6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示 意 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起穴:涌泉→下肢内侧后缘→腹胸→止穴:俞府。 本经名穴:涌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八、足少阴肾经(27穴) 起穴:涌泉→下肢内侧后缘→腹胸→止穴:俞府。 本经名穴:涌泉。 涌泉——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井穴”。 主治:头痛头昏,大便难,小便不利,失音。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耳聋,耳鸣,气喘,咳血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足 少 阴 肾 经 示 意 图 八、足少阴肾经(27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俞府 幽门 横骨 阴谷 交信 涌泉 水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八、足少阴肾经(27穴) 横骨 幽门 俞府 阴谷 交信 水泉 涌泉 足 少 阴 肾 经 示 意 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 起穴:天池→上肢内侧中间→止穴:中冲。 本经名穴:内关。 曲泽 ——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 起穴:天池→上肢内侧中间→止穴:中冲。 本经名穴:内关。 曲泽 ——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主治:心痛,心悸,热病 。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原穴”。 主治:心悸,心痛,呕吐,癫狂。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起穴:关冲→上肢外侧中间→侧头→止穴:丝 竹空。 本经名穴:丝竹空。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 起穴:关冲→上肢外侧中间→侧头→止穴:丝 竹空。 本经名穴:丝竹空。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落枕,胁痛,肘臂屈伸不利,手颤。 天井—— 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瘰疬,癫痫。 翳风 —— 耳垂后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起穴:瞳子髎→侧头→胸胁→下肢外侧中间→止穴: 足窍阴。 本经名穴: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 起穴:瞳子髎→侧头→胸胁→下肢外侧中间→止穴: 足窍阴。 本经名穴: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 主治:头项强痛。 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 主治:头项强痛。 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 腰腿痛,下肢瘫痪。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悬钟——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髓会”。 主治:足胫挛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井穴”。 主治: 闭经,崩漏,阴挺,阴肿。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 起穴:大敦→下肢内侧中间→腹→上注于 肺→止穴:期门。 本经名穴:太冲。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井穴”。 主治: 闭经,崩漏,阴挺,阴肿。 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肝“原穴”。主治:头痛,目昏,胁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十三、督脉(28穴) 起穴:长强→沿脊柱上行→巅顶→止穴:龈交。 本经名穴: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人 中)。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三、督脉(28穴) 起穴:长强→沿脊柱上行→巅顶→止穴:龈交。 本经名穴: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人 中)。 长强——尾骨尖下0.5寸。督脉“络穴”。 主治:腰脊痛,便秘,脱肛。 腰阳关 ——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 腰脊痛,阳痿,遗精,带下。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 热病,头项强痛。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主治: 头痛,目眩,阴挺,脱肛。 人中——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主治:昏迷,惊风,癫狂,癫痫。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关元——脐下3寸。小肠“募穴”,强壮保健要穴。 主治: 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 气海 —— 脐下1.5寸。 主治→腹痛,遗尿,癃闭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十四.任脉(24穴) 起穴:会阴→腹胸正中→止穴:承浆。 本经名穴:关元、中脘、膻中。 关元——脐下3寸。小肠“募穴”,强壮保健要穴。 主治: 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 气海 —— 脐下1.5寸。 主治→腹痛,遗尿,癃闭 承浆——颏唇沟的中点。 主治: 龈肿,齿痛,面部美容。 中脘——脐上4寸。胃的“募穴”,“腑会”。 主治: 胃痛,呕吐,泄泻。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心包的“募穴”,“气会”。 主治: 气喘,胸痛,乳汁少。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头颈部 四神聪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四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 。 印堂 ——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四节 经外奇穴 头颈部 四神聪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四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 。 印堂 ——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面部美容。 安眠 —— 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失眠,眩晕。 返回目录

胸背部 上肢部 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 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 四缝 —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 中,左右共8穴。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四节 经外奇穴 胸背部 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 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 上肢部 四缝 —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 中,左右共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 主治:高热,昏迷,癫痫 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 主治: 落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上肢部 四缝 —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 中,左右共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四节 经外奇穴 上肢部 四缝 —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 中,左右共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 主治:高热,昏迷,癫痫 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 主治: 落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肢部 胆囊穴—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 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下2寸压痛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四节 经外奇穴 下肢部 胆囊穴—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 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下2寸压痛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阑尾穴—足三里穴下约2寸压痛处。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食积,泄泻 。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