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概念.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吕作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麻醉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病 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 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 血管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esthetic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Conception 局 局部麻醉药: 简称局麻药 ( local anesthetic )  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能可逆 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 醒的条件下引起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
局部麻醉药 ( local anaesthetics) 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 局麻药是指在用药局部能暂时地,完全 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的冲动和传导,在 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和感 觉消失的药物。全麻药与局麻药的区别; 镇痛药与局麻药的区别。
全 身 麻 醉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麻醉学教研室 邹学军 Tel :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第五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理想麻醉要求  安全  无痛  精神安定  适当肌松 麻醉分类 D. 神经干 ( 丛 ) 阻滞麻醉 E. 区域神经 阻滞麻醉 B A G F.
第二章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麻醉医学系二○一一年二月 临床麻醉学 CLINICAL ANESTHESIA.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麻 醉 学 ANESTHESIOLOGY 主讲人 严军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内分泌病人手术的麻醉 anaesthesia of endocrinosis
麻醉手术安全与禁食 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 2006年7月1日.
第六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抗高血压药概述.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 剖腹產麻醉的選擇 妊娠高壓綜合症 呼吸系統 心血管系統 其他系統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和用药 魏继承 泸州医学院麻醉系、附一院麻醉科.
麻醉前病情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教研室 乔飞.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高运生.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支气管哮喘病人麻醉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乔飞.
全身麻醉的实施(1) 诱导(Induction) ⒈吸入诱导法: 开放点滴法 面罩吸入法 ⒉静脉诱导法: 维持(Maintenance)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麻 醉 学 ANESTHESIOLOGY.
第1章 麻 醉 药.
麻 醉 药 理 学  辽 宁 医 学 院 药 理 学 教 研 室 王 国 贤.
Anesthesia and resuscitation
麻 醉 Anesthesia.
*****临床试验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麻醉药的种类 麻 醉 药 全身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醚类 乙醚 卤烷类 氯仿 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地氟烷 七氟烷 笑气(氧化亚氮)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复 习 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的特点?.
局部麻醉 Local and Regional Anesthesia
帕瑞昔布多模式镇痛核心研究.
消化功能调节药.
椎管内麻醉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三十五章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甲状腺激素.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三章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潍坊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 胡温庭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四节 颌面部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一.常用的检查器械和方法 常用检查器械 1. 口镜 2. 牙用镊子 3. 牙用探针.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七章 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 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和传导的药物。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麻醉概念.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吕作均

一.麻醉学概念 l 麻醉学(Anesthesiology).

二.麻醉学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麻醉史: (1)古代有用鸦片、酒精、放血疗法达到麻醉目的,这些方法无安全可言。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名医扁鹊用“毒酒”作麻药为病人“剖胃探心”. (3)公元200年,汉名医华佗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 (4)1596年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二)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史 (1)全麻的发展 1> 1772年Pristley发现N2O,1844年用于拔牙,因Wells医生对N2O效能不了解,1845年在麻省医院表演失败,对气体麻醉的发展阻碍较大.1868年Andrew医生用N2O+O2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至今继续发挥其优势. 2> 1818年Fanaday发现了乙醚,1846年乡村医生Long使用乙醚成功,但未被世人所知,同年10月16日Monton在麻省医院表演成功后,次日报载”乙醚示范”成功后的消息,立即轰动世界.可视为近代麻醉学的开端.乙醚统治了110年之久,后来也遇到了挑战.

3> 1956年氟烷开始用于临床麻醉,此药不燃烧,不爆炸, 效能强是其优点,但由于对肝脏毒性大,并用肾上腺素后导致心律失常而放弃. 3> 1956年氟烷开始用于临床麻醉,此药不燃烧,不爆炸, 效能强是其优点,但由于对肝脏毒性大,并用肾上腺素后导致心律失常而放弃. 4> 1959年甲氧氟烷问世,性能介于乙醚与氟烷之间,由于对肾脏的毒性大未能推广. 5> 1972年安氟醚问世,并用付肾不导致心律失常,对脏器的影响小,得以广泛应用至今. 6> 1981年异氟醚问世,具有安氟醚特性,不引起痉挛性脑电波,不影响颅内压,更符合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7> 后来又合成了地氟醚,七氟醚更理想的吸入麻醉药.但价格昂贵.

(2) 局麻的发展: 1> 局部麻醉的发展比全麻约晚半个世纪. 2> 1884年Koller在眼科手术中用可卡因作表麻,获得成功. 3> 1885年Corning首先在狗身上施行硬膜外阻滞; 4> 1898年Bier首次将可卡因注入蛛网膜下腔并称之为腰麻. 5> 1905年Einhorn合成了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后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6> 1943年Lofgren合成了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1956年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以后又合成了丁卡因,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等.

三.麻醉工作的范畴(工作内容) (一) 临床麻醉 (二) 急救和复苏 (三) 重症监测与治疗 (四) 疼痛治疗(五)麻醉治疗 (一) 临床麻醉 (二) 急救和复苏 (三) 重症监测与治疗 (四) 疼痛治疗(五)麻醉治疗 卫生部在1989年1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麻醉科 与内外科同属二级临床学科,并非辅助科室.

四. 麻醉方法分类: (一) 全身麻醉:(1) 吸入全身麻醉 (2) 静脉全麻 (二) 局部麻醉: (1) 表面麻醉 (2) 局部浸润麻醉 四. 麻醉方法分类: (一) 全身麻醉:(1) 吸入全身麻醉 (2) 静脉全麻 (二) 局部麻醉: (1) 表面麻醉 (2) 局部浸润麻醉 (3) 区域阻滞麻醉 (4) 神经阻滞麻醉 (三) 椎管内阻滞: (1)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 (2) 硬膜外腔阻滞(连硬) (3) 骶管阻滞(骶麻) (四) 复合麻醉(平衡麻醉) 合并或(和)联合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或)方法施行麻醉. (五)基础麻醉:使病人在麻醉前进入类似睡眠状态.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 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 麻醉前一天必须访视病人,了解病情,评估全身情况. (一)   麻醉前一天必须访视病人,了解病情,评估全身情况. (1) 询问病史,包括饮洒,吸烟,药物过敏,恶性高热,家族史等.全面查体,特别是心肺功能及与麻醉操作有关的情况,如能否张口,有无缺牙,牙齿松动及义齿,颈部的活动度,胸腰椎有无畸形,皮肤有无感染,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情况等 (2) 复习病历及化验结果,查看心电图,X线及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评价术前准备情况.如高血压病人择期手术,舒张压应控制在100mmHg以下后考虑手术. (3) 用药情况;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降压药,强心甙,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胰岛素,抗菌素,抗癌药等,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和围术期死亡率. 分级 标准 死亡率(%) Ⅰ 正常健康 0.06-0.08 Ⅱ 有轻度系统性疾病 0.27-0.40 Ⅲ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 1.82-4.30 动受限,但尚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 7.80-23.00 作能力,且经常面临生命危险 Ⅴ 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 9.40-50.70 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ASA分级对病情的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Ⅰ-Ⅱ 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良好,风险较小. Ⅲ 器官功能虽在代偿范围,风险较大. Ⅰ-Ⅱ 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良好,风险较小. Ⅲ 器官功能虽在代偿范围,风险较大. Ⅳ 器官功能代偿不全.风险很大. Ⅴ 为濒死病人.风险极大,不宜行择期手术.

(二) 各种麻醉方法和药物对病人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 外科疾病本身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四) 并存的非外科疾病所致的器官功能改变,都是围手术期潜在的危险因素. (五) 麻醉的风险与手术的大小并非一致.

二.麻醉前准备事项 (一) 纠正或改善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 (一)      纠正或改善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 (1) 营养不良:可导致白蛋白下降,贫血,血容量不足,维生素缺乏,耐受麻醉,手术及失血的能力下降.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使Hb>80g/L,白蛋白>30g/L (2) 术前有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者,术前应纠正. (3) 术前合并有内科疾病,必要时请内科专家协助诊治

(4)术前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的患者,最好在术前停药24—48小时,但症状较重者可用药至手术当天. (5)合并有高血压者,术前应将血压控制在NS<180mmHg,ND<100mmHg的水平较安全. (6)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者,择期手术应禁烟二周,用抗菌素控制急性感染. (7)合并有糖尿病者,择期手术应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最高应<11.1mmol/L)尿糖<(++),尿酮体(-),急症伴有酮症酸中毒者,应静滴胰岛素,纠正酸中毒后手术.

(二)精神准备 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简单说明麻醉情况,消除病人思想焦虑和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与合作. (三) 胃肠道准备 (1) 择期手术应常规排空胃,防止因反流,呕吐或误吸,而导致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2) 正常胃排空时间为4—6小时. (3) 在应激情况下,如焦虑,创伤,疼痛胃排空时间延迟

(4) 交待麻醉前禁食,禁饮时间 年龄 禁食 禁饮 成人 12小时 4小时 新生儿 (奶)4小时 2小时 1—6月 (奶)4小时 2小时 6—36月 6小时 3小时 36月以上 8小时 3小时 急诊饱胃的病人全麻应选用清醒气管插管.

(四) 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 1) 为保证麻醉和手术的安全,防止意外,术前必须常规检查和准备麻醉设备,监测仪器,急救药品等. 2)术中必须监测:BP.P.R.ECG.PETCO2.MAP.CVP. 3)术中选用的一切药品和血液必须三查七对。

三.麻醉前用药 (一)目的 (1)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使病人情绪安定,合作. (2) 提高痛阈,增强止痛效果. (3)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干燥,防止误吸. (4) 消除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因激动或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或减轻局麻药的中毒反应.

(二) 药物选择 (1) 应根据麻醉方法和病情来选择用药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 (2) 全麻: 选用镇静药+抗胆碱药为主. (二)  药物选择 (1) 应根据麻醉方法和病情来选择用药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 (2) 全麻: 选用镇静药+抗胆碱药为主. (3) 腰麻: 选用镇静药为主 (4) EA: 选用抗胆碱药+镇静药 (5) 术前有窦缓,上腹部及盆腔手术,应选用阿托品. (6) 术前有心血管疾病,应选用镇静药+Scopolamine为宜. (7) 一般情况较差,年老体弱,恶病质.甲减,应减量使用.

(三).常用药物 (1 安定镇静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抗惊厥作用.对局麻药中毒反应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常用药物有:安定,异丙嗪等. (2) 催眠药:最常用的药物是鲁米那,它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对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镇痛药:最常用的药为杜冷丁,吗啡,它们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与全麻药有协同作用,还可减轻内脏牵拉反应. (4)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 (5) 临床上麻醉前用药常规为: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 (6)特殊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术用药.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门诊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