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铜锣湾
铜锣湾(Causeway Bay)位于香港最繁华的港岛北岸,湾仔与北角之间的心脏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前身是电车厂改造的时代广场,作为租金名列世界前列的黄金商业地段,铜锣湾已成为香港最主要的商业区之一:时代广场、崇光百货、三越百货等大型购物中心新老呼应,酒店、餐厅遍布街头巷尾,时尚潮流奢侈品琳琅满目同时,铜锣湾也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常说这里极尽巴黎的奢华,米兰的典雅,伦敦的经典和纽约的简约,集现代与市井于一身,尽显国际都市的魅力。
购物天堂 关注点一: 购物地点以时代广场、崇光百货、皇室堡等最为闻名,世界各地的名牌时装、时尚玩 意、首饰精品、家俬电器,应有尽有。香港汇集了全球各大知名品牌,而且香港各大商家经常折扣;位于时代广场的连卡佛是顶级名牌聚集的高级百货店,不少顶级品牌以店中店的形式在这里设置分店。铜锣湾更是世界各大奢侈品牌开设顶级旗舰店的必争之地,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任何一家奢侈品牌的店铺。同时富有港岛特色的本地自主品牌与明星开设的自创品牌店面也在这里熠熠生辉。
历史沿革 关注点二: 铜锣湾原指今为维多利亚公园的海湾及其东岸。因为该处的海岸线像一个铜锣,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线就在今日铜锣湾道。铜锣湾古称盐船湾,18世纪戴氏家族于海湾东岸建立了一座“盐船湾红香炉庙”,即今日的铜锣湾天后庙。 而现时一般称为铜锣湾的位置,则原称为东角,意思为维多利亚城之东的一个海角。东角的位置大约是现时维多利亚公园与波斯富街之间的地区,即东角道附近。 铜锣湾东部过去有铜锣湾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铁工程影响而变成危楼,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现在变成了港铁港岛线的天后站出口,而顺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庙一带改称为“天后”,而“东角”这旧名则渐渐被人遗忘。 过去的地理划分到现时仍保留了不少痕迹,包括位于天后的铜锣湾街市、铜锣湾消防局及再向东行与海逸君绰酒店相对的民政事务总署铜锣湾社区中心、位于铜锣湾崇光百货附近的东角道,以及东角Laforet商场。
民俗特色 关注点三: 铜锣湾是香港最繁忙的购物和饮食区,也是香港不夜市区之一。入夜后,铜锣湾避风塘显得热闹而繁忙,只见船只灯火通明,穿唐装衫裤的艇妹摇橹,接送游客往来于海鲜艇、酒吧艇及歌艇这间。游客在船上品尝海鲜的同时,也可一边观赏海港夜景,一边领略舢舨风光,别有风味。所以夜游避风塘是游客晚上观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铜锣湾有许多很好的中西菜馆。 最受欢迎的休息场所维多利亚公园,每天清晨,不少市民会在那里练太极拳;每逢春节、中秋节、圣诞节及大除夕等重要节日,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市民聚集于此举行庆祝活动。公园里设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网球场,这里经常是举行国际网球赛事的场地。铜锣湾区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场,其设施达国际标准,可容纳观众4万人。位于铜锣湾和湾仔之间的是跑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赛马季节。旅客更可参观位于马场内快活看台二楼的香港赛马博物馆。
景观空间设计 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 维多利亚公园概况 关注点四: 在香港铜锣湾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坐落着香港最大的城市公园——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公园位于香港岛铜锣湾高士威道,铜锣湾商业中心区东侧,占地约17hm2。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955年,与铜锣湾一样,最初由20世纪50年代大型填海工程得到的土地发展而来,入口处维多利亚女皇的铜像和中央大草坪已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维多利亚公园北侧以茂密树林为主,南侧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设有游泳池、慢跑道、网球场足球场等球类场地,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交流场所。维多利亚公园最初正是基于解决高密度中心城区的人们对休憩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发展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地段超高强度商业资本对城市的侵袭和垄断,丰富了市民对城市公共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中心公园和节日庆典的最佳场所。维多利亚公园在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与铜锣湾商业中心相得益彰,使得这一地段更加活力十足,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
动感的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
铜锣湾空间模式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3华人社区高密度的先天优势: 1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众多的人口——为高密度、紧凑型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天优势。 2香港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香港的城市发展因地制宜,既受到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规划思想的直接影响,又吸收了中国文化传统和华人社会结构的影响。中西融会贯通。 3华人社区高密度的先天优势: A、高密度是许多亚洲东南部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之一,高密度的城市形态成为发展的必然。 B、千百年来钟情于繁华市井风俗的华人社会,其社区在现当代高密度特征和拥挤文化背景下,仍然保持高度融合性和交流需求(图7)。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某些地段发展模式的成功,恰恰为紧凑型城市组团和单元提供了研究的范本。铜锣湾绿色高效、动感活力城市社区的形成与亚洲东南部客观的人口地理条件密切相
高密度的人群
铜锣湾空间模式的特征和启示 1 黄金区位和便捷交通:核心城区的黄金区位和便利高效的公共交通是形成高密度、复合型城市核心单元的先决条件。 购物中心和公共交通紧密结合
2 超高密度和容积率:铜锣湾为了实现真正的高密度与集约化效益,往往形成下层商铺,上层写字楼、居住、旅馆等复合功能,不仅摆脱了规划建设立法中容积率的限制,而且混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同时办公和居住也由于配套设施的保证而更加便利。 容积率占到了11.9的高密度
3 功能复合、形态互补的空间模式:铜锣湾高密度的商业中心区与维多利亚公园在面积上几乎形成1:1的对应关系,然而两者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无偿、一消费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因而解决了很多的城市
4集中式绿地的绿色城市模块:高密度并不意味着低品质,铜锣湾城市空间模式的另外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实现高密度高效率的同时,通过集中绿地保证了地段高品质的综合价值。
香港铜锣湾这一地段的高效和活力已经向我们展示出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铜锣湾这片不足1km2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铜锣湾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模式,因为符合高密度的华人社会生活特征,同时为城市核心地段的空间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也必然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