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pandec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诊断学总论 诊断学教研室. 绪 论  诊断学的定义: 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 桥梁学科.
Advertisement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第 11 章. 概述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上移引起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C )。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实现的。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对体温信息有整合作用 调定点学说 (Set Point, Sp )
发 热 (Fever).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常见症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血管内科 雷 红. 症状 (symptome)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异常感 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掌握: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了解:发热的原因、分类和发生机制 发热时机体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重点: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难点: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发 热.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发 热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 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 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 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发 热 fever 广东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发热的诊断思路 刘金旭.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第十二章 外 科 感 染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发 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陈建斌(Tel: ).
附3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附2:教案格式样稿 课程名称:护理基本技术 班级:09专科护理1 学时:2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温升高,并伴有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感染病的流行病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白 浪.
第十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医学系.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第四章 发热 (Fever).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发 热 (Fever) 成都医学院 临床技能中心 代吕霞.
传染病.
阿米巴病.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三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高志良.
幼儿急疹 付伟.
身体的防卫.
发热 Fever.
疾病爆发调查.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炎症.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浅表淋巴结检查.
Chapter 24 Human Herpes Virus (HHV) 人类疱疹病毒.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Bacterial infection & Immunity 感 染.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常见症状.
糖尿病流行病学.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n hua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水 痘 Chickenpox Varicella 4/24/2019 麻疹.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总 论 pandect

概述 overview 传染病学就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重点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传染病学?Why to learn lemology? 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smallpox)、人间鼠疫(plague)、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突出,如:结核病(tuberculosis)等。 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 立克次体或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寄生虫病(Parasitosis)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定位于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并生长繁殖的一种寄生过程。

病原 感染 感染状况及结局示意图 病原原位停留 或 定 位 colonization 潜伏性感染 菌/病毒血症 带菌者 带毒者 隐性 感染 Latent infection 病原原位停留 或 定 位 colonization 病原 感染 潜伏性感染 显性 感染 菌/病毒血症 Hacteremia/viremia Overt infection 带菌者 带毒者 隐性 感染 病 原 被消灭 病原被消灭 Covert infection Pathogen eradication carrier 带菌/毒者 病人

传染病发生的条件(condition of onset of illness) 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 致病能力(pathogenecity): ▲ 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体侵入、扩散 ▲ 毒力(virulence) :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 数量(quantity):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 变异性(variability):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 因素而产生变异

(immunological function of body): 机体的免疫功能: (immunological function of body):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天然屏障Barrier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体液因子humoral factors。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Another affected factors: 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其他条件: Another affected factors: ▲气候因素climate:温度、湿度等。 ▲社会条件society:卫生状况、文化背景、战争等。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invasion pathway、机体内定位colonization in body、排出途径output pathway。 ▲组织损害:直接损伤direct injury、毒素作用toxin、免疫机制immunoreaction。 ▲病理生理变化:发热fever、代谢异常metabolism disorder、水电解质失衡water-electrolyte、内分泌改变endocrine disturbance。

传染病的特征 charac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基本特征general character :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 有季节性、有感染后免疫。

2.流行特征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3.临床特点clinical character ⑴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manifestation period : 恢复期recovery phase:

复发(relapse): 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再燃(recrudescence): 病情进入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由于病原体暂时受到抑制未被杀灭而再度生长繁殖所致。 后遗症(sequela): 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

(2)常见症状general symptoms 发热(fever)及热型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 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当产热 > 散热 → 体温↑发热 fever

感染性: 占发热病因的 50%~60% 非感染性: 结缔组织病:15%~18% non-infective fever 感染性: 占发热病因的 50%~60% infective fever 细菌:43% 病毒:6% 发热 非感染性:  结缔组织病:15%~18%    non-infective fever

(一)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引起的发热 病原体及代谢产物 或炎性渗出物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外源性致热原 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发 热

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外源性致热原激活白细胞, 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白细胞致热原)分子量较小, 可直接作用于体温 调节中枢。 调定点→调定点↑→ 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 →通 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体液因素→骨骼肌阵缩→产热↑ 交感神经 → 皮肤血管收缩 ,竖毛肌收缩 → 排汗↓ →散热↓  

发热的分度 低 热: 37.3~38℃(持续 4 周以上者为 长期低热,40%感染;57%非感染; 3%原因不明。) 低 热: 37.3~38℃(持续 4 周以上者为 长期低热,40%感染;57%非感染; 3%原因不明。) 中等度热:38.1~39℃ 高 热: 39.1~41℃ 超高热: 41℃ 以上

发热的热型特点和意义 1、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 (1)骤升型:数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 常伴寒战。 (2)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2、高热期fastigium 持续一段时间,长短因病因不同而异。 3、体温下降期defervescence (1)骤降型 (2)渐降型

热型及临床意义 体温曲线的形态 热型 fever type 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1、稽留热(continus fever)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 伤寒高热期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 39℃ 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波动幅度可超过 2℃,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 39℃ 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波动幅度可超过 2℃,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 化脓性炎症 风湿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可骤降至正常水平,间歇期可持续 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 3、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可骤降至正常水平,间歇期可持续 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 疟 疾

4、波状热 (undulant fever) 体温逐渐上升达 39℃或以上,数天后 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可反 复多次。 布鲁菌病

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5、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回归热 Pel-Ebstein热 Hodgkins disease  

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体温曲线无规律可循 结核病、风湿热、癌性发热  

马鞍热saddle type fever:昼夜体温二次升降者 此外还有: 马鞍热saddle type fever:昼夜体温二次升降者 消耗热consumption fever:昼夜体温波动达3-4 ℃者,见于重症结核等 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s:疲乏、全身不适、寒战、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

皮疹skin eruption:疹子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3)常见体征 皮疹skin eruption:疹子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斑疹Macule:鲜红,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面, < 1cm,见于斑疹伤寒。 斑丘疹Maculopapule:小片红色丘疹,高出皮面,压 之退色,见于麻疹。 玫瑰疹roseola:类似斑丘疹,但色淡,边界不清,见于 伤寒。

瘀点、瘀癍petechia/ecchymosis:出血性皮疹,鲜红至暗紫色,压之不退色,见于败血症、流脑、出血热等。 疱疹herpes:高出皮面、内含浆液,见于水痘、带状疱疹等。

瘀点 petechia

颈项强直 Nuchal rigidity

丝虫病filariasis 橡皮腿 rubber leg

肝炎患者的巩膜黄染、关节肿大、皮肤红斑 sclera jaundice, arthrosis, erythema

疱 疹 疱疹是有清澈液体的小水泡,可不规则地散步在皮肤上(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 Herpes 疱 疹 疱疹是有清澈液体的小水泡,可不规则地散步在皮肤上(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

丘疹 疹丘疹是皮肤的小结节状隆起,可 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 papules 丘疹 疹丘疹是皮肤的小结节状隆起,可 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

其他 1、 结膜充血 2、 单纯疱疹 3、 淋巴结肿大 4、 肝脾肿大 5、 出血 6、 关节肿痛 7、 意识障碍、昏迷

传染病的诊断特点: 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地域、季节、接触史、嗜好、接种史等; 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仔细体检;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病原体检查; 影象学检查

传染病的治疗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诊治三原则: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隔离就地治疗; 病原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prophylax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管理传染源:疫情报告,对接触者进行医学检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对动物传染源治疗、宰杀、销毁等; 加强卫生宣教,提高防病意识,改变不卫生饮食习惯; 管水、管粪;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做好计划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