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 4系列课件
14.4《电磁波与 信息化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 教学重点: 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这些原始的通信方式,无论在距离、速度,还是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很差。 一、电磁波与信息传递 古代: 古希腊人用火炬的位置表示字母符号 (最原始的光通信系统) 古代利用击鼓鸣金来报时和传达作战命令 (最原始的声通信系统) 利用信鸽、旗语、驿站等传递信息 这些原始的通信方式,无论在距离、速度,还是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很差。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利用电磁波传递无线电信息,在1901年马可尼成功实现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现代: 人们主要利用电信号传输信息 1838年 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1876年 贝尔发明了电话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利用电磁波传递无线电信息,在1901年马可尼成功实现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5 2 5万条 1 0 4万条 2 0 7 0万条 广泛的影响 在google中搜索“电磁波” 在google中搜索“无线电波” 广泛的应用
二、电视 1.历史:1927年英国的发明家贝尔德首次在 伦敦公开表演了远处传来的活动图像 2.基本思想: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 (标志着电视的诞生) 2.基本思想: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 3.摄像管:将光信号通过摄像管转变成电信号 4.显像管:将电信号转变成电光信号
(1)为什么显像管中会几乎同时出现与摄像管中相同的图像? 同步扫描 (2)为什么电视的画面是连续的? a. 摄像机在1s内能够传送25帧图像,而电视机也以相同的速率在荧光屏上显现这些图像。 b. 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效应
电视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发射 低频电信号 接收_调谐 高频载波信号 解调 检波 调制 还原 全过程示意图
1934
1939
1977 1980
最新的大屏幕液晶彩电
浴缸式彩电 手表式彩电
三、雷达 1.基本任务: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 的距离、方向、速度等状态参数 2.主要构造: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屏 3.工作过程: 产生足够 的电磁能量 辐射 产生反射 部分能反射 回来 雷达发射机 天线 目标 信号放大 显示器 信号处理机 接收机 天线
4.有关参数的测定: (1)目标距离 (2)目标方向 (3)目标速度 5.雷达的指标: 作用距离、威力范围、测距分辨率与精度 测角分辨率与精度、测速分辨率与精度 脉冲雷达 连续波雷达 6.雷达的分类: 预警雷达、搜索警式雷达、无线线测高雷达、气象雷达、航管雷达、引导雷达、炮瞄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截击雷达、导航雷达、敌我识别雷达、防撞雷达等等
常 见 的 车 载 雷 达
预 警 雷 达
搜索雷达
“ 铺路爪” 远程预警雷达
每套8亿美元的美售台预警雷达
利用雷达进行天气预报 汽车倒车雷达
四、移动电话 1.移动电话是一个怎样的仪器? 1.什么是“基站”?为什么要建设“基站”?
五、因特网
电磁波的危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