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概述 §2.2 阳离子分析 §2.3 阴离子分析 §2.4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 水质污染生物监测 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 ,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赖 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 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 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各种不同的水生 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
Advertisements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腰部劳损.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21章 铬副族和锰副族.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高血脂 CHENDEFANG
人体的激素调节.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肥料與農作物 組別:第五組 組員:沈家豪 王彥忠 鍾漢強 陳煬茗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化學食品.
認識現代的「食品科技」.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H2O HgO CO2 O2 都含有氧原子 质子数都是8 汞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 6.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6.3 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第十六章 d区元素(一) §16.1 d区元素概述 §16.2 钛 钒(无内容) §16.3 铬 钼 钨 多酸型配合物 §16.4 锰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的计算 报告人:肖开炯.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实 验 讲 座.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單元八 陽離子第三A屬分析(上)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謝榮忠製作.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专题2:第二单元 课题3:离子反应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离 子 反 应 高二化学教研组 2019/5/5.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六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阴离子分析 阳离子的绝大多数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而对阴离子来说,这是少数的情形,多数是由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酸根或络离子。所以,尽管组成阴离子的元素为数不多,但阴离子的数目却很多。有时组成元素相同,但却以多种形式存在。例如,由S和O可以构成SO32-、SO42-、S2O32-、S2O82-等常见的阴离子;由N和O可以构成NO3-和NO2-等等。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定性分析 單元十一 陽離子 第四屬分析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 化工科謝榮忠製作.
实验16 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分离与鉴定) 1.了解硫化氢系统分析方法。 2.掌握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硫酸铜的提纯.
如加入 A- 适当过量至浓度为 cA,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1 概述 §2.2 阳离子分析 §2.3 阴离子分析 §2.4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2章 定性分析

教学目的 掌握:阳离子系统分析原理和方法;组试剂与组试剂作用条件。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空白试验及对照试验的应用。 熟悉:常见离子的分析特性,与常用试剂的反应以及常见离子的重要的鉴定方法。未知盐的分析方法。 了解:定性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鉴定反应灵敏性和选择性的意义。 重点 阳离子的H2S系统分析、阴离子的初试和分别分析方案。 难点 阴、阳离子的分组条件及鉴定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习方法 结构体系:以P28阳离子系统分析简表为核心 主线: 离子性质→组试剂与分离条件)→沉淀(分离)→离子鉴定。 始终将个体离子的学习融入到混合离子系统分析体系中。 注意离子性质的“共性”与“个性”,离子鉴定和系统分析的 条件控制。 本章只作为期中考试内容,不作为期末考试内容。

第二章 定性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 一、定性分析反应进行的条件 二、鉴定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三、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四、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问题讨论

干法:就是指分析反应是在固体之间进行的。 湿法:指分析反应是在溶液之间进行的。 鉴定反应(用来鉴定某离子是否存在的反应) 分离或掩蔽反应(用来分离或掩 蔽某离子的反应) 定性分析反应 定性分析反应 干法 湿法 干法:就是指分析反应是在固体之间进行的。 湿法:指分析反应是在溶液之间进行的。

湿法中的外部现象: ①溶液颜色的变化 如:在酸性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如果试液的颜色由棕黄色 血红色,就说明有Fe3+存在。 湿法中所指的外部现象是: ①溶液颜色的变化。如:在酸性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如果试液的颜色由棕黄色→血红色,就说明有Fe3+存在。(溶液从棕黄 血红,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②生成有特殊颜色、形状的沉淀,或是以沉淀的溶解情况作为判断的依据。如:在试液中加入稀HCl,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此沉淀又能溶解于NH3·H2O中,就证明有Ag+存在。(白色凝乳状沉淀→沉淀的溶解)。 ③逸出具有特殊颜色或气味的气体,或放出的气体能用适当的方法显示出来。如:在试液中加入稀HCl,放出无色,有腐卵气味的气体,并使润湿的醋酸铅(PbAc2)试纸变成棕黑色,就证明试液中有硫化物存在。 我们要学的主要是湿法分析。

②生成有特殊颜色、形状的沉淀,或是以沉淀的溶解情况作为判断的依据 如:在试液中加入稀HCl,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此沉淀又能溶解于NH3·H2O中,就证明有Ag+存在。 ③逸出具有特殊颜色或气味的气体,或放出的气体能用适当的方法显示出来 如:在试液中加入稀HCl,放出无色,有腐卵气味的气体,并使润湿的醋酸铅(PbAc2)试纸变成棕黑色,就证明试液中有硫化物存在。

方法:无机定性可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 化学分析法的依据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分为干法和湿法。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 任务: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成分及化学结构, 对无机定性,组分通常为元素或离子。 方法:无机定性可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 化学分析法的依据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分为干法和湿法。 本章所用的是半微量化学分析法 固体试样质量:10~100 mg 液体试样体积:1~10 mL 特点:操作简单,分析灵敏、快速、节省试剂。

一、定性分析反应进行的条件 反应物的浓度 [例] 用HCl鉴定Ag+的反应,如HCl的浓度太大,由于 AgCl2-的生成而导致Ag+沉淀不完全,得不到应有效果。 溶液的酸度    →Mn2+ MnO4-+还原剂→MnO2 →MnO42-    (酸性) (中、弱酸、弱碱性) (碱性中) 溶液的温度 [例] PbCl2的溶解度:100℃,s=3.34g,20℃, s= 0.99g 要得到沉淀PbCl2就必须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要使PbCl2沉淀溶解,并与AgCl、Hg2Cl2沉淀分离。 就必须在热溶液中进行反应。

溶剂的影响 [例]鉴定Cr3+时,CrO5在水中生成极不稳定的蓝色过铬酸 H2CrO6,往往来不及观察,蓝色就迅速分解而消失,但若事先 加入戊醇或乙醚,则H2CrO6被萃取进入有机层中,蓝色明显。 干扰物质的影响 [例]用NH4SCN鉴定Fe3+时,如果有F-存在时,    会生成稳定的FeF63-络和物,从而使鉴定反应失效。

关系是:1:G=ρB μg : 1mL = ρB 10-6 g : 1g 二、鉴定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灵敏度: 通常用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来表示: 最低浓度(concentration limit ) 在一定条件下,使某鉴定方法能得出肯定结果的该离 子的最低浓度,低于最低浓度时便不能得出肯定的结果。 表示方法 ① 以1:G表示:G是含有1g被鉴定离子的溶剂的质量(g), G值越大,溶液越稀,该鉴定反应越灵敏。 ② 以ρB表示 单位:μg.mL-1 (以前ppm: 106分之一),注意:μg =10-6 g。 大力水手 关系是:1:G=ρB μg : 1mL = ρB 10-6 g : 1g ρBG=106

检出限量(identification limit) 在一定条件下,某方法所能检出某离子的最小质量。 通常用m表示,单位是μg。ρB×V=m( V的单位: mL) 注 意 由于反应灵敏度是由实验测定出来的,因此同一鉴定反应,由 于使用的反应器具和操作条件不同,其灵敏度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表示鉴定方法的灵敏度时,要同时指出其最低浓度ρB (相对量)和检出限量m ,而不指明试液的体积。 在定性分析中,最低浓度低于1:1000 ( 1mg ·mL-1 ) ,即检出限量小于50μg的方法已难于满足鉴定的要求。 (1 滴 0.05mL×1mg·mL-1=0.05 mg=50μg)。

鉴定反应的选择性 概念 鉴定反应受其它离子干扰程度的大小,干扰程度小,选择性高。 特效反应 特效试剂 选择性试剂 选择性反应 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溶液的酸度,例:SO42-的鉴定。 2、掩蔽干扰离子,例:Co2+的鉴定。 3、分离干扰离子

三、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为什么进行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过检: 试样中本来无待检离子,但由于在鉴定时所用的水、试剂或不清洁的器皿将微量(痕量)的被鉴定离子带进试液,被当作待检离子而被鉴定出来。 漏检: 试剂失效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 使鉴定反应的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出否定的结论。

过检 → 空白试验 方法:用蒸馏水代替试液,在同一条件下,以相同的分析方 法进行试验。检查蒸馏水或分析试剂是否含有被测离子。 漏检 → 对照试验 方法:用已知离子的溶液代替试液,用同法进行鉴定, 检查试剂是否失效及反应条件是否控制正确。 1、如现象不明显或出现异常,说明试剂失效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 2、如果现象正常而且明显, 说明被鉴定离子中含有干扰离子或试液中确实没有被鉴定离子。

举例

系统分析: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四、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系统分析: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分别分析:利用特效反应,在其它离子共存的条件下,鉴定任一想要鉴定的离子,这种分析方法就叫做分别分析法。 C2O42-检验Ca2+ → CaC2O4↓ Ba2+ BaC2O4 ↓(白色) CrO42- + Ba2+ → BaCrO4 ↓ 五、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1、分别分析:就是利用特效反应,在其它离子共存的条件下,鉴定任一想要鉴定的离子。这种分析方法就叫做分别分析法。 到目前为止,完全有把握能用于分别分析的特效试剂为数不多,因此,在进行分别分析时,往往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反应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使其成为特效反应。这样才能不受干扰的直接鉴定某一离子。 例如,C2O42-与Ca2+的反应是检出Ca2+较灵敏的反应,但这不是特效反应,因为,如有Ba2+存在,也能生成类似的BaC2O4 白色沉淀。因此,在鉴定Ca2+之前,应先把Ba2+除去。为此应先加入K2CrO4溶液,则Ba2+形成BaCrO4 (黄),CaCrO4因较易溶解而留在水溶液中。过滤后,就可以在滤液中检出Ca2+(这就利用了辅助反应来提高C2O42-与Ca2+反应的选择性,使其成为特效反应)。 分别分析法是一种理想的分析方法。它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按任意顺序鉴定离子(即不受鉴定顺序的限制)。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指定范围内离子的分析。即是说,当试样组成已基本知道,仅需确定其中某些离子是否存在时,用分别分析特别合适。 2、系统分析: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例如,Ba2+和Ca2+的检出。当溶液中Ca2+和Ba2+同时存在时,就不能用C2O42-直接鉴定Ca2+(原因同上),这里,我们可以先鉴定Ba2+,然后将其分出后,再用C2O42-鉴定Ca2+。 分析步骤用下面简表表示如下: 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时,试剂必须按一定顺序加入,象这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分析方法,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进行系统分析时,需采用一些使离子彼此分离的分离反应。比如,沉淀反应,挥发反应就是最常用的分离反应。系统分析中,分离必须完全,否则分析结果不可靠。 系统分析适用于对组成较复杂的试样的分析。比如,复杂的阳离子试液的分析,首先利用某些离子的共性,用组试剂将其分成几个组,然后组内再细分,直到彼此不再干扰鉴定为止。 系统分析主要用于阳离子分析,阴离子目前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和公认的系统分析法,因此,阴离子分析基本上采用分别分析的办法 。

四、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系统分析 适用于阳离子分析 对组试剂的要求 分离完全快速,沉淀与溶液易分开,每一组离子 数目不要太多,便于鉴定,组试剂不会影响鉴定。 加入组试剂后不发生预期的反应,则表明该组离子不存在。 分别分析 适用于阴离子的分析(特效试剂多)。

问题讨论

解:m =0.02μg,ρB=0.4ppm=0.4 μg.mL-1 因 ρB×V=m V =m/ ρB = 0.02 / 0.4 =0.05 mL

课本练习题 解: m =0.01μg, V= 0.05 mL ρB = m/ V = 0.01μg / 0.05 mL = 20 μg.mL-1 ρBG=106 → G= 106 / ρB= 106 / 20 =50000 1:G = 1:50000 解: V= 0.05 mL ρB = 100 μg.mL-1 m = ρB V = 100 × 0.05 =5 μg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