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Advertisements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IT 服务与业务发展融合 王维航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分钟的悲剧.
蕭文生 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 壹、前言  貳、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  參、大學生之受教權  肆、大學自治之範疇  伍、大學生之其他基本權利  陸、救濟管道之改善  柒、結語.
提昇餐廳供餐品質 及服務滿意度 標竿學習主題 標竿學習計劃排定進度 分析客戶對餐廳供餐滿意度偏低原因:
第八課 謝 天. 第八課 謝 天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陳之藩 謙卑感 恩,功 成不居 以「謝天」的傳統觀念 為中心,經由疑惑、思 索、領悟三個層次的敘 述,賦予新的意義 ★題目含義:表示對很多「人」的感謝。
模仿貓 記敘文 ( 童話 ) 作者: 海倫、波頓 課文朗讀課文朗讀、模仿大賽 作者 美國女畫家,她用藝術家的嚴 肅態度和精神,幫兒童讀繪畫 插圖,並得過許多次獎。她的 作品藝術價值高,有雨本成為 美國美術協會兒童讀物展覽的 入選作品。她常常自寫自畫, 文筆很不錯。
蔬菜大觀園 V.S 大家來種菜 蔬菜的外觀及分類  蔬菜是我們常吃的食物,蔬菜的外觀形狀不 同,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形狀、氣味等,嚐 起來的味道也不相同。  蔬菜的營養價值不盡相同,可實用的部位也 不同,有的是根、有的是莖、有的是葉、有 的是花、有的是果實,還有的是種子。  依據蔬菜種類和食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將蔬.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九龙坡区法院一名张院长称,法院已组织6次调解,有时1天就有2次调解。3月28日下午,九龙坡区委书记郑洪还专门接待吴苹3小时。1日,在法院组织下,拆迁双方基本达成口头协议,今天下午,双方签字生效。按协议,吴苹选择了异地实物安置方案,开发商将其在沙坪坝开发的一处门面房,按同样面积交付吴苹,吴同意此方案.
第八課 馮諼客孟嘗君 謀職達人 來也.
蔬菜大觀園V.S大家來種菜 高雄市楠梓區翠屏國中小教師 林珮如
“腸”保安康 現代人的腸胃保健.
那一段「詩聲戀」的日子 孟令今老師.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綜合活動領域 教學分享.
國小學童財金生活教育 主講人: 秘書長陳琬惠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诚信人生 ---高二(2)班主题班会.
航向未來 飛揚國際 —關於華航與長榮的財務報表 指導老師: 組員:張甄芸 4A 鄭雅華 4A070079
世界史.
面对苦难 (约翰福音15:18-16:4) 2/22/15 我们不属世界,神从这世界中拣选了我们,却没有为我们另设一处“世外桃源”,乃是让我们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以他的生命为光。既然在这被罪玷污的世界中,就会有苦难仇恨,然而它们不能打倒我们,因为它们 无目的 无缘故 无胜算 在世上我们虽有苦难,也可以放心,因为耶稣已经胜了世界。
《少年小樹之歌》簡介: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 一定永遠忘不了他們是在何年何月何地 還有為什麼買下它的 小樹的讀者們將永遠記得
   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程焕文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2015年10月17日 山东·临沂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 208家長座談會 歐陽美慧.
第六章 中国公务员制度 干部 VS 公务员.
大陸教育基本現況認識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性別平權.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走近作者 韩少功,湖南长沙人。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 健康檢查科 / 家庭醫學科 吳美鳳醫師
經濟系 在學什麼專業?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社會科學 為什麼鑽石會比水貴? 為什麼台灣中央銀行不多印一點台幣, 以增加大家的財富?
公文寫作及實務.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廖华生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解读社会保险.
講題:『你不可不知的禱告』 經文:舊約詩篇90篇 陳文惠傳道
青少年憂鬱症 資料來源: 臺北e大「聆聽憂鬱的心~談憂鬱症」/劉宗憲醫師 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談青少年憂鬱症/陳信昭醫師
考績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博士生 簡鈺珒.
(以「背影」象徵父愛。 紙船印象:母愛, 作者洪醒夫 負荷:父愛, 作者,吳晟) 第 三 課 背 影 文體:抒情文 朱自清.
中國大陸民辦大學發展現況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護教裡的情與義 細說基督教與 天主教的「原來分別」.
中秋烤肉?不夠酷, 從唐詩長作文,才叫酷~~
走不一樣的路 易牙居餐飲集團 董事長 林志成.
國立屏東女中98學年度 大學多元入學宣導 高三家長說明會
行政救濟案例分享 主題一【遺產及贈與稅】 主題二【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報告日期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
医患关系 ——和谐需要共创.
(2012年)阅读中国历史朝代歌,回答问题。(9分)
台灣社會問題基本認識 2007/侯東成.
走過箭竹草原 劉克襄.
102學年度 多元入學管道說明 彥如.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咨询式内训 ——企业量身定制的培训套餐.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阿克顿.
第3讲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思想背景
研究性學習及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以高師大附中「專題研究學習」之課程發展為例
黃 岡 竹 樓 記 王 禹 偁.
賦得古原草送別 文體:韻文(五言律詩)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高三班級輔導 輔導教師:李倩玉老師 日期: ~2.21
科技學院主計業務講習及實務交流座談 主計室專門委員 黃建芬.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 背景 荷西競逐 = 明清交替 ☆桂王(永曆) 1644明亡 → 南明政權(18年) → 1662亡(吳三桂) 鄭成功 荷西競逐 = 明清交替 ☆桂王(永曆) 1644明亡 → 南明政權(18年) → 1662亡(吳三桂) 鄭成功 1. 唐王賜姓:朱成功.
清远市财政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培训
課前會議:空城計學習重點探討 1.學習文中孔明臨危不亂的態度(能說出孔明擺設 空城計的原因,並說明自己的想法)
“唐伯虎点秋香” 故事之文学史意义 意味着: 漫长复杂的书场酝酿过程与多层阐释空间.
全港小學校際辯論賽 田家炳盃 田家炳教育基金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iDebate.hk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田家炳教育基金 iDebate.hk
分組時間.
修辭練習.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設計 李竹君 苗栗縣福德國小教師.
101年度各類所得(扣)免繳憑單申報 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南投縣分局 第二課 ※扣繳單位設籍竹山鎮、鹿谷鄉
土地徵收法令及作業實務概析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地用科 周俊良 中華民國104年9月25日.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思政课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

導 言 近年來教育政策反覆不定,教育問題層出不窮,有部分民眾在關心教育議題卻等不到政府善意或立即性的回應時,開始投入本身所關注的教育議題,甚至組成團體。 本章首先介紹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事業特質;其次說明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歷程;第三部分在探討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第四部分則在瞭解目前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困境。

第一節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事業特質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種類 由於我國目前尚未制定專屬非營利組織之法規命令,因此,法規中沒有特別針對教育型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作詳細的定義與規範,有關這類型非營利組織的概念散見於「民法」以及「人民團體法」的規範之中。茲分述如下:

民 法 根據「民法」第一編「總則」有關法人的規定,依其設立的基礎可以區分成社團法人以及財團法人兩類,以下分別就其成立基礎、種類、成立的門檻說明之。

成立的基礎 社團法人:「人」所組成的組織體,必須有一定人數的集合始能組成社團法人,組織的行為必須經由理監事開會決議,社員可以透過社員大會參與團體決策,並對組織進行監督。 財團法人:由「財產」所組成,其成立的基礎必須有一筆可供特定目的使用的財產,而組織並無社員,因此必須另外設立管理人,依捐助之目的妥善管理、使用財產,以維護多數不特定人的權益。

種 類 社團法人當中又可細分成三種: 營利法人:以營利為組織主要之目的,並將所得利益分配給組織成員,如企業、公司; 種 類 社團法人當中又可細分成三種: 營利法人:以營利為組織主要之目的,並將所得利益分配給組織成員,如企業、公司; 中間法人:不以營利為組織目的,但特別重視組織成員的共同利益,所以主要的服務對象為組織中的成員,因此亦有人稱之為互益性財團法人或者自利性財團法人,如同鄉會、聯誼會; 公益法人:主要以追求公共利益為組織的關注焦點,其服務對象為大多數之民眾,如協會、學會等。

種 類 財團法人屬於公益性法人,「基金會」是一般對財團法人的代稱。《臺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錄》將基金會大致分成文化教育、文化藝術、社會慈善、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其他等七類。 本章所要探討之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則屬於社團法人中第三類之公益法人以及財團法人中的文化教育類。

成立的門檻 社團法人:「人民團體法」第八條規定:「人民團體之組織,應由發起人檢具申請書、章程草案及發起人名冊,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前項發起人須年滿二十歲,並應有三十人以上……」。 財團法人:根據「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第三條規定:「本部審查教育法人之申請設立時,應審酌其捐助財產是否足以達成設立目的及業務宗旨,其設立基金之現金總額並不得少於新臺幣3,000萬元」。

人民團體法 在我國,有關非營利組織的分類,除了「民法」中有提到外,還可以參考「人民團體法」之規定。有一些根據「人民團體法」所設立的組織,因為沒有向法院登記成為法人,僅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組織,事實上也可以納入非營利組織的範圍。

種 類 「人民團體法」第四條將人民團體分成職業團體(如工會、商會)、社會團體(如協會、同鄉會)以及政治團體(如政黨)三種類型。 種 類 「人民團體法」第四條將人民團體分成職業團體(如工會、商會)、社會團體(如協會、同鄉會)以及政治團體(如政黨)三種類型。 其中社會團體係以推展文化、學術、醫療、衛生、宗教、慈善、體育、聯誼、社會服務或其他以公益為目的,由個人或團體組成之團體,雖較符合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之構成要件,但因組織本身多只服務組織成員,是否為非營利組織,仍受到爭議。

成立門檻 以二○○七年中央政府所轄人民團體為例,按團體分類,以社會團體為最多;職業團體次之;政治團體最少。 其中社會團體部分,以學術文化團體最多,社會服務團體及公益慈善團體次多,經濟團體排名第三。 相較於上一年度,以社會服務及公益慈善團體增加最多,共增加186個,學術文化次之,共增加131個,由此可看出學術文化團體的設立數目逐漸攀升的趨勢。

總結上述得知,目前我國有關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大致可分為三種,分別是登記為財團法人之文教基金會、登記為社團法人之教育文化團體,以及未登記為法人之一般教育相關團體。在本章中所指稱之教育型非營利組織乃是指這三種類型之組織。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 活動範圍 教育本身牽涉的範圍極為廣泛,舉凡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環境,以及因為政策、制度所衍生的各種議。此外,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也都涵蓋在教育範疇之內。由此可知,以教育類或文教類為名而設立的組織,其所從事之活動範圍難以明確界定。 為了具體探討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範圍及其角色功能,並作為後續討論之基礎,於此,將教育型非營利組織限定在以教育制度與政策為關注焦點,並積極涉入公共政策過程之倡議型的組織。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 角色功能 馮燕將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歸納成: 由於該項分類相當淺顯易懂,在此援引其分類法,茲說明如下: 目的角色 手段角色 功能發揮角色 由於該項分類相當淺顯易懂,在此援引其分類法,茲說明如下:

目的角色 濟世功業 公眾教育 服務提供 開拓與創新 改革與倡導 價值維護 整合與激勵

手段角色 此類較接近蕭新煌的分類,也就是從事提醒、諮詢、監督等積極的手段與展現制衡、挑戰和批判的消極手段,臺灣多數社會運動型或倡議型的民間團體都扮演這種角色功能。

功能發揮角色 帶動社會變遷 擴大社會參與 服務的供給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 角色功能 目的角色:是非營利組織之所以存在最基本的功能。 手段角色:非營利組織實際扮演「第三部門」的角色,從旁協助政府並適時給予提醒與監督,成為立法司法之外另一個監督政府的部門。 功能發揮角色:是近年來非營利組織逐漸從過去彌補政府功能不足的角色,開始關注政策參與面向以及發揮對政策之影響力等。

第二節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歷程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歷程與我國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變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以下首先探討臺灣教育型非營利組織興起的原因,其次論述教育型非營利組織與教育改革的關聯,最後整理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參與教育改革之歷程。

臺灣教育型非營利組織 興起的原因 政治因素 經濟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 戒嚴時期臺灣政治制度處於封閉的狀態,解嚴之後,人民有更多的空間表達意見,甚至運用各種管道傳達積極的涉入公共問題,也使得社會運動類型之組織逐漸增加,許多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即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中興起。 這些組織不僅關心教師、學生的權利,更投入現有教育制度的檢討與改革,八○年代初期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活動,即是教育型非營利組織逐漸嶄露頭角的重要關鍵與證明。

經濟因素 八○年代以後臺灣經濟起飛,甚至創造了亞洲經濟奇蹟,人民的生活水準逐漸提升,促使人民的教育水準提高,許多受到高等教育之人士面對過去一連串的壓抑與限制,開始思考現有制度設計的用意與利弊,並設法改變制度上的缺失。 許多教育團體開始關注教科書的編寫、教師培育計畫、教師教學權利與學生受教權利、大學教育自主等問題,強調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社會文化因素 政治思想的解放、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也呈現多元化的現象,人民希望政府單位不僅關心少數弱勢族群,更重要的是如何尊重與兼顧多元價值與意見。 關心教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於是要求政府應顧及學生差異性的需求,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效果。他們提出呼籲,認為教育制度應做一通盤的檢討與改進,因而展開這類型的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

綜上所述可知,影響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因素包含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等多樣因素。 由於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壓力與種種問題使得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積極投入國內教育問題的改善,亦掀起八○年代一連串的教育改革運動,因此,這類型非營利組織的興起與教育改革運動有非常密切的關連。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與 臺灣教育改革的關聯 由於解嚴之後社會面對一連串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壓力與種種問題,越來越多人主張多元價值的思維模式,也體認到傳統以知識及升學為導向的學校教育已衍生出諸多問題。因此,主張教育改革的聲浪日趨升高,並由許多來自民間的團體著手規劃推動改革,甚至嚴格來說是領導一連串教育改革活動的進行。 在八○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中,教育型非營利組織著實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其帶動之下,教育政策與制度的研擬與改革已非為政府單一的專利,而是成為政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甚至是全民所得以關注並參與之共同領域。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 參與教育改革之重要歷程 過去臺灣雖也曾經進行教育改革,但大多屬於課程模式的小幅改變。隨著解嚴與民間教改團體的投入,促使教育改革的腳步得以大幅邁進。 我國教育改革活動可歸納為三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中教育型非營利組織都有其重要的參與並產生影響。茲分述如下:

第一階段是萌芽期 (一九八七至一九八八年) 受到許多來自民間對教育制度的不滿與批判之影響,政府被迫於此階段召開已經停辦十八年的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會中針對過去教育制度受到政治體制的限制而顯出之僵化,提出整體性的調整與改進之建議與作法。 在此階段有部分民間團體成立,但民間團體所發揮的影響稍嫌微弱,許多改革仍然以政府為主軸。

第二階段是成長期 (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三年) 此階段民間成立之教育團體逐漸增加,不僅開始發揮對改革的影響力,也對教育政策形成一股壓力,直接影響政府的教育政策,而有非常卓越的成績。 例如一群關心國內大學教育之學者組成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在立法院審議「大學法」修正案過程中,積極遊說立法委員,要求落實大學自主、教授自治及學生自治,開啟了國內民間積極主導教育政策制訂的先河,更是促成校園民主化的先鋒。

第三階段是熱絡期 (一九九四年迄今) 一九九四年之後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是民間教育團體都積極投入教育改革運動。 民間教育團體推動的事蹟包括一九九四年發起的「四一○教改運動」,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訂「教育基本法」等四項訴求。 教育部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對國內教育體制進行全面的體檢。其他如「教師法」的制訂公布、開放國小教科書民編、「教育基本法」的公布實施、公布「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以及多元入學方案實施等,都是在這個時期所完成的。

第三節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參與 公共政策過程的方式 第三節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參與 公共政策過程的方式

學者江明修將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方式區分成七種,而教育型非營利組織過去參與相關政策的經驗也多脫離不了這些方式,茲分述如下:

政策倡導 面對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非營利組織體認到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在於制度上的缺失、社會結構的扭曲以及資源的分配不均。要根絕這些問題的產生,首要的作法就是進行公共政策的倡導。 政策倡導主要在改變一般民眾、專業人士或政府單位對特定議題的態度與想法,藉由宣揚與辯護組織的理念與價值,試圖影響並導引政策的方向與社會變遷。 目前政策倡導為許多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事務所經常運用的方式之一。

遊 說 遊說(lobbying)是非營利組織介入政策過程,向政府部門的政策決定者溝通,以影響公共政策或議題設定,並說服政策決定者支持並通過非營利組織所關切的法案或政策。 遊說vs.政策倡議:政策倡議的對象較廣泛,含括政府、民眾或特定人士;遊說則較偏重在對政府部門(立法、行政與司法部門)的遊說。 直接遊說:在場監聽、陳情請願、提供資訊互惠交換等,與政府官員或者立法委員進行面對面的意見交換與溝通。 間接遊說:動員民眾打電話、發送電子郵件、舉辦公聽會等各種宣傳活動對相關決策者進行遊說。

訴諸輿論 如何在眾多議題中凸顯議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讓議題在短時間受到廣泛的討論,以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同時壓迫政府部門針對議題研擬對策,形塑輿論是極為重要的策略。 媒體具有快速傳播的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眾人的目光,進而將問題推進公共議程中,所以非營利組織能否與媒體合作乃成為議題曝光與否的重要關鍵。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較善於舉辦各種公聽會、座談會,甚至遊行等活動,再藉由媒體大量報導的效應,以爭取曝光的機會。

涉入競選活動 我國非營利組織在競選活動的參與中,少以直接推派代表的方式來影響政策,而多是對平日關心非營利組織所提議題的候選人,予以推薦與支持,候選人對於非營利組織所提議題的關切以及非營利組織對候選人的推薦與支持,乃是一種互惠的互動方式。

涉入競選活動 許多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卻不主張涉入競選活動,其考量原因有二: 組織成員參選且當選後未必為組織帶來實質效益。組織推派成員涉入競選活動甚至會影響組織與其他候選人的友好關係,當組織動員成員將選票投給組織所推派的成員,連帶將排擠其他候選人的選票,其他候選人基於選票的考量會選擇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合作,以獲取支持。 文化環境因素的影響。多數國人對政治抱持較悲觀且不信任的態度,認為組織與政治一旦有所關連,多少會使民眾對非營利組織產生質疑。

自力救濟 自力救濟只是當非營利組織或一般民眾無法藉由正當管道表達意見,或者其意見無法獲取政府的回應與解決,為了迫使政府正視來自民間的意見,並且進一步地提出解決方法時所採取之手段;如採取較溫和的請願,或者激烈的示威、抗議、遊行等體制外手段,宣揚組織的理念與主張。 過去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往往被拒於政策決策核心之外,在無法採取合法管道發表意見時,也經常運用自力救濟的方式以期影響政府政策,一九九四年由許多關心教育之團體所發起的「四一○教改大遊行」即是一個著名的個案。此次的遊行不僅敲響我國教育改革的鐘聲,更讓教育議題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議題。

策略聯盟 一般而言,為了強化對政策的影響力,許多非營利組織會尋求理念相似的團體共同合作,藉由理念相同的組織共同來推動同一議題,較容易獲得成功。 然而,因為策略聯盟不僅牽涉到組織資源、行動配合、理念與價值的認同之外,在資源有所懸殊時,組織資源較豐富或規模較大者有時不願意讓其他組織免費搭便車。 不過,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卻有藉由結合其他組織的資源共同推動議題,成功運用策略聯盟的經驗;較著名的個案有:一九九一年「救救下一代行動聯盟」;一九九七年組成「搶救教科文預算連線」。

合產協力 非營利組織加入公共服務的產出過程,此即公私部門的合產協力。合產的概念主要是將過去僅接受公共服務的民眾與民間團體納入公共服務產出的行列,從服務的接收者轉變成服務的供給者,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共同合作,不僅有利於服務品質的提升,更符合了民主政治的精神。 有鑑於臺灣教育所引發的種種問題,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森林小學,有別於傳統學校教育更重視學生五育均衡發展,培養學童在娛樂中學習知識,但早期私人興學為法律所不允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仍致力於森林小學的興辦,此舉可以說是打破舊有法律限制,成為公部門之外另一個教育服務的供給者。

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是近年來民眾或民間團體參與公共事務的新興方式,過去環保團體,甚至是政府單位都曾經發動過公民投票的實際行動,將議題訴諸最基層的民意,由民眾透過投票表示贊同或反對一項提案,如核四公投。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曾推動一次有關「教師是否課稅」的公投活動,讓民眾表達其對此議題的態度,並將公投之結果提供政府瞭解基層人民對於教師不課稅不公平的心聲。

上述八種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是各類型非營利組織經常採取並用以影響政策的方式。然而,隨著組織型態的不同以及議題的需要與變化,都會影響組織決定採取何種參與政策的方式。 目前大部分非營利組織都體認到採取較溫和的參與方式較為適當,不僅可以減少因為抗爭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更可以用理性思考的方式解決相關的問題。

第四節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困境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過去在我國教育議題與政策的改革上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也積極的從事各種相關調查研究,察覺教育問題,並與政府協調如何進行解決。 然而,根據研究顯示,近年來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在發展上也逐漸產生一些困境,茲分別敘述說明如下:

組織本身存在「身分團體」 的問題 教育議題中所牽涉到的利害關係包括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參與教育權利等。 全國教師會:積極的爭取、維護教師權益 人本基金會:關注學生的受教權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主張家長應有的教育參與權利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實際上不同團體之間可能發生立場對立的情況,所以推動一項政策,可能同時牽動不同團體之間所要捍衛的立場,必須花費諸多的時間妥協與討論。

資源無法有效的整合 目前我國教育型非營利組織的規模大小不一,部分組織不僅規模較大,也擁有較多的資源。加上前述所提到的教育團體本身即代表不同的利益,組織與組織之間多少存在利益相對立的情況。 因此,推動教育相關議題與活動時也比較不願意與其他團體合作,此情況不僅容易造成組織各自為政、無法共同為相同議題投注力量,更讓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整合,以致於形成資源重疊的浪費情形。

與政府之間的互動 有待加強 當組織的理念無法適時的獲得政府部門的重視與接納,將會產生兩種現象,亦即是與政府保持距離,產生不願意進一步互動的冷淡態度,或是採取激烈的反抗,破壞與政府之間的對話空間。 教育型非營利組織應當與政府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甚至提供更多教育的專業建議與資訊,協助政府部門制定教育政索,而政府部門也可以提供多樣資源,以共同推動教育之相關議案,達到互惠的理想目標。

第五節  結 語

由於教育本身具有複雜性,除了難以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改革成效外,更無法掌握改革後所引發的各種問題。也因而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之下,組織與組織之間或者政府與民間組織之間很難獲得共識。 基於此,政府以及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在推動教育議題或教育改革的活動上必須具有更多的專業性與周延的思考,畢竟教育所牽涉的不僅是這些莘莘學子的受教權利,更可能牽動整體社會運作。因此需要藉由政府與民間團體互相合作,才能共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