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系列课件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0年12月 编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泸定县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干燥温暖,年平均气温 16.5 ℃,年平均无霜期 279 天,年均降雨量 664.4mm 。境 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为世界所罕 见。泸定以 “ 红色名城 ” 著称,有 1705 年康熙皇帝亲赐御笔.
Advertisements

复习提问 1. 从物理角度来说说什么是噪声?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 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说什么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 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 的声音 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噪声。
德. 引言 。.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轉變, 令香港由一個小 漁村轉化成一個國際性的繁榮都市. 三十年內, 香港不但在人口方面有所上升, 經濟, 教育, 各 方面也有所提升, 市民的生活水平亦有所提高. 中國是我們的祖國, 轉變當然不會比香港少. 現 在, 讓我們看看中國在城市面貌方面的轉變。.
【演示】:将硬币从高处静止释放。 问:观察到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 1 ) v 0 =0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这一类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 ( 2 )竖直下落。
为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 八年级( 1 )班的 3 个小组制作 240 面彩旗,后 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 制作彩旗的任务. 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 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 4 面. 如果这 3 个小组的人 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 例1例1.
46 交通运输设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铁路运输设备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第四章 道路运输设备 第五章 水路运输设备 第六章 航空运输设备 第七章 管道运输设备 06: :57.
第一节 交通运输 地 理地 理地 理地 理 八年级上册 人民 教 育 出 版 社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要点.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2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作为声源,有声音一定有声源。  ( 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声音可以在.
声学易混淆的知识点较多,应注意对 比辨析。在复习中应注重本章知识在实 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复习时我们尤 其要重视本章中的实验,知道实验探究 的目的、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结论。 学法指导.
一、音调  听过女高音和男低音的歌唱吗?他们的声音 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女高音:音调高, 男低音:音调低,比较低沉。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
第十四章 第1节 热 机.
第二章 信道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信道数学模型 恒参信道举例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 号传输的影响 随参信道举例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
扬声器的布置与安装.
第 3 章 聽覺 每章扉頁 3.1 聽覺 3.2 人類耳朵的反應 3.3 聽覺缺陷.
运输组织学 第十讲 主讲教师:韩秀华                学时:16.
第五章 话语的语用意义(上) 主讲人:周明强.
越南芽庄、岘港简介.
学习情境三 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与施工 桥梁墩台的构造.
欢迎各位老师的光临!.
课首 第二章 有理数 苏科版 • 七年级 《 数 学 ( 上 )》 2.1 比零小的数 龙都初级中学 彭生翔
第一部分 中考基础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噪音危害.
无锡地铁简介 演讲:张琼 幻灯片制作:陆禹帆 资料搜集:朱虹 钱逸群 崔中宇 张萌.
成都地铁一号线调查报告 报告人:周裕 09土木9班
朝鲜.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
主办:泰兴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泰 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第4章 工业建筑特殊构造 第6篇 工业建筑设计 4.1 防爆构造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防爆技术设施分为两大类: 预防性技术措施
健康檢查簡介 新湖國小健康中心 王淑華護理師 99/11/17.
第3章 高週波療法 詹錦豐 編著.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讲义 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 第三部分 现场检测技术.
第三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及应用.
第一章 复 习 锦囊妙计 多看书 多看笔记 善于梳理.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1.动车组运用计划的含义 2.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影响因素的确定 3.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890年, 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体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去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学校:爱周中学 授课人:高超 (地理) 授课班级:高二(四)班
第一章 气压传动概述 一、气压传动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技术 1)传动--动力的传递
第一单元公路货物运输作业 技能模块一 公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提升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智能研習
2015易驾考分享: 驾考科目三考生易犯 错误集锦.
第18课 机械运动.
噪音與振動 令人感到不舒適 造成生理與心理上危害的聲音—噪音 振動—聲音 聲音—空氣中壓力之變化—正弦波 音量—音壓之強弱—分貝 dB
消 声 器 锅炉烟囱消声器 汽车消声器.
电力工程检测试验费用计算方法 2015年10月.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马虹 王江 张卫 郑宏(执笔人/负责人) 孟尽海 洪毅 郭曲练 喻田 薛荣亮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航空团队研究成果 航空作业机型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航空研究中心 成果专栏 ◎团队简介
身边的噪音 ——六(1)班班队活动 李瑷蔚 符蓉.
日本 班級:六年四班 座號: 八號 姓名:楊維綱.
電子黑板 《廿一世紀 現代數學》 6 下 A 課本 7 速率(一) 學習範疇:度量 學習單位:6M3 速率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第三节 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 交通事故善後處理服務團隊簡介
2003/04下學期 六年級數學科 速率 關兆良.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九年级物理 信息的传递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听觉媒体技术.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能解释的现象 1、影子的形成 2、小孔成像 3、日食、月食的形成
這個距離可以是直線的長度,也可以是曲線的長度。
力学实验复习 杨昌彪 月.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人们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多姿多彩的世界.
機車第一篇 科學理論 單元一 人體生理反應與車輛物理現象.
聲音是一種波 測驗題庫 陳記住 錄製分享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
声音的特性.
第一章 测量和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教学系列课件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0年12月 编制

本节主要内容: 简介汽车平顺性能方面理论知识,性能试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实验步骤。 重点: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一、理论基础 定义:汽车的平顺性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乘员所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定义:汽车的平顺性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乘员所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由于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客的舒适程度来评价,所以又称为乘坐舒适性。

一、理论基础 1.汽车平顺性的测试内容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1.汽车平顺性的测试内容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该试验是通过测定汽车在随机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的振动特性对乘员和货物的影响来评价汽车的平顺性,适用于轿车、客车和载货汽车。 (2) 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该试验是通过测定汽车驶过单凸块时对乘员及货物形成的冲击响应来评价汽车的平顺性的,适用于轿车、客车、载货汽车及越野汽车。

一、理论基础 1.汽车平顺性的测试内容 (3) 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1.汽车平顺性的测试内容 (3) 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该试验主要测定汽车车身部分(簧载质量或悬挂质量)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以及车轮部分(非簧载质量或非悬挂质量)的固有频率。该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双轴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降低舒适界限” TCD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降低舒适界限” TCD 两项指标是对坐着(或站着)的人体承受1~80 Hz频率范围内垂直方向(臀部至头部)、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振动能力的评价。 详见: 表1-4 垂直振动加速度的“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值 表1-5 水平振动加速度的“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值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降低舒适界限” TCD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降低舒适界限” TCD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2) 加速度的加权均方根值σW

一、理论基础 3.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TFD、TCD、σW、σ)与车速的关系曲线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3.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TFD、TCD、σW、σ)与车速的关系曲线 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TFD、TCD、σW、σ)与车速的关系可用车速特性来评价。 轿车、客车,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TCD-v来评价。 货车,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TFD- v,车厢底板中心和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 mm处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车速特性σ-v,常用车速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或功率谱函数)以及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车速特性σw-v来评价。

一、理论基础 4.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评价平顺性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4.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评价平顺性 根据需要也可只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平顺性。各类客车的试验车速均为50 km/h,测点均为左侧最接近后桥正上方处的座椅。评价指标为σW和Leq。 σW为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m/s2; Leq为给定测量时间内的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对数值,又称等效均值,dB; TCD为降低舒适界限。

平顺性测试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 掌握汽车平顺性测试的几种方法。 (2) 熟悉实验步骤、掌握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测试仪器系统 数据处理设备 2512型“人体响应振级计” 两种形状的单凸块作为脉冲输入:三角形和长坡形。 平顺性测试 三、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测试仪器系统 数据处理设备 2512型“人体响应振级计” 两种形状的单凸块作为脉冲输入:三角形和长坡形。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1) 测试仪器系统 该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磁带记录仪等组成。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2) 数据处理设备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3) 2512型“人体响应振级计”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2.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1)测试仪器可选用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所用设备。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2.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1)测试仪器可选用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所用设备。 (2)试验用装置采用两种形状的单凸块作为脉冲输入:三角形和长坡形。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3.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3.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测试仪器可选用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所用设备。振动传感器装在前、后轴和其上方车身或车架相应的位置上。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1.实验条件 1) 车辆:装备、胎压、载荷分布与载荷量 2) 坐椅系统的载荷:测试部位——人,非测试部位——沙袋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1.实验条件 1) 车辆:装备、胎压、载荷分布与载荷量 2) 坐椅系统的载荷:测试部位——人,非测试部位——沙袋 3) 道路:平直、干燥、长度>32km 4) 气候 :无雨,风速≤5 m/s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① 确定试验车速。试验车速至少有包括常用车速在内的3个车速。 ② 人的乘坐姿势。 自然、放松但不靠背。 ③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 轿车——左侧前排和后排座椅上。 客车——驾驶员座椅、后轴上方座椅和最后排座椅上。 货车——驾驶员座椅上,车厢底板中心及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 mm处。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④ 试验时,汽车在稳速段内要稳住车速,然后以规定的车速匀速驶过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用磁带记录仪记录各测量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测量通过试验路段的时间,以计算平均车速。样本记录长度不短于3 min。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2) 试验数据处理: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2) 试验数据处理: ① 对人-椅系统推荐采用参数。截断频率fc=100 Hz;采样时间间隔Δt=0.005 s;分辨带宽Δf和独立样本个数q,Δf=0.195 3 Hz,q≥25;使用窗函数。 ② 对车厢,建议截断频率fc=500 Hz,其他参数也可作相应改变。 ③ 在试验结果中应注明TFD或TCD值之均方根值及其相应的中心频率,并注明所使用的窗函数名称。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2) 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确定试验车速。10、20、30、40、50km/h。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2) 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确定试验车速。10、20、30、40、50km/h。 (2)人的乘坐姿势。 自然、放松但不靠背。 (3)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 轿车——左侧前排、后排座椅上及这些座椅底部的地板上; 客车——与驾驶员同侧的前轴、后轴正上方座椅及这些座椅底部的地板上,根据需要可增装至驾驶员座椅和最后排座椅上及这些座椅底部的地板上; 货车、越野车——驾驶员座椅上及其底部地板上,车厢底板中心处以及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 mm处的货厢底板上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2) 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2) 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4) 将凸块放置在试验道路中间,并按汽车轮距调整好两个凸块间的距离。为保证汽车左右车轮同时驶过凸块,应将两凸块放在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的一条线上。 (5) 试验时,汽车以规定的车速匀速驶过凸块,在汽车通过凸块前50 m应稳住车速,并用测速装置测量车速。当汽车前轮接近凸块时开始记录,待汽车驶过凸块并冲击响应消失后,停止记录。试验时,用三角形凸块作为脉冲输入,根据需要可作长坡形凸块试验。每种车速的试验次数不得少于8次。

平顺性测试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3) 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1) 滚下法: (2) 抛下法: (3) 拉下法:

六、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 (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数据处理; 平顺性测试 六、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 (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数据处理; (3) 根据自己乘车的感受,草拟一份实验方案,并进行测试。